老商标里的旧时光之九十四——传统游戏图鉴

老物件 旧时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樊士杰 王晓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津火柴厂 百子图火花(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杨柳青年画百子图》是天津火柴厂于1984年印制出品的精品火花,全套一百枚,以年画手法绘制的一百个儿童,个个健康丰满、眉清目秀,活泼可爱、稚态毕现,宛如现代版传统游戏图鉴,还原了古人游戏的历史场景。</p><p class="ql-block">火花上这些圆头圆脑的胖娃娃们具有典型的杨柳青年画娃娃的特点,个个把“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有脖、鼻子眉眼一块凑、千万别把骨头露”气质拿捏死死的,颇具纯朴和灵气,使人强烈感受到生机盎然的民间气息。朱文篆刻“杨柳青年画”彰显明清流派篆刻气息,布局典雅端庄。娃娃旁边“天津火柴”四字用变体的隶书美术字写就,设计者用大面积蓝底留白的方式显出字样,弥补了画面过空的不足,同时又与年画风格一致,字与画配合得当、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火花通过儿童玩耍的场面展示传统游戏,体现中国古老的民风民俗,表达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祝愿。中国的孩子,不论男女,小时候的玩具中恐怕都少不了一把木头刻制,漆上亮闪闪的银漆,看起来银光闪亮,舞起来虎虎生风的大刀。看着火花不禁想起每年庙会上那些扛着木制青龙偃月刀的的孩子,满脸洋溢着幸福和满足。从庙会回家,孩子们立刻挥舞着这片惟妙惟肖的假刀,一会将自己想象成行侠仗义的绿林好汉,正在劫富济贫;一会又假装自己是身怀绝技的捕快,正在为民除害,就这么在几个角色之间跳来跳去,乐此不疲。火花上舞刀的娃娃正在自娱自乐,只见他将刀背在身后,以一副金鸡独立的姿势站着,一招一式演示的有板有眼,俨然一派侠士风范,让人看后乐不可支。</p><p class="ql-block">另一枚火花上的娃娃正在放爆竹,面前的爆竹颤巍巍地立在地上,孩子手里捏着长长的引线将点未点,那小心翼翼的样子使人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情景。中国人离不开爆竹,几千年来,老祖宗留下的放鞭炮、挂花灯、舞狮子、等一系列的喜庆元素造就了喜庆的中国“年”,每年的春节若是少了“鞭炮震耳,焰火满天”的音响和视觉效果,似乎就不是过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即使是最文静老实的孩子也会欢天喜地的放上几只爆竹,制造出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中国的历史就被着一串串的爆竹声衔接和牵引着往前进。</p><p class="ql-block">两个娃娃身上的红衣绿裤皂靴,以及黄衫、蓝裤、绿丝绦,无不鲜丽无比,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中国人服饰喜欢用红绿配由来已久,《红楼梦》里贾宝玉曾在打络子的时候问薛宝钗的丫头莺儿:“松花色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宝玉笑道:“这才娇艳,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莺儿道:“葱绿柳黄是我最爱。”于是宝玉道:“也罢了,也打一条桃红,再打一条葱绿。” 。观火花可见“葱绿柳黄是我最爱”不光是莺儿的想法,而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十分适合大众口味。年画设计者深谙其中规律,所以选用艳红配浓绿来体现传统美感,烘托新春喜庆气氛,让人舒心欢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民国 儿童游戏老商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15px;">2024.3.4美篇发布原创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