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贝古村落

悦喜

<p class="ql-block">卜居增城久矣,竟然不知此地史上最大的官,甚是惭愧。听闻增城史上最大的官叫崔与之。据记载,崔与之是宋代岭南由太学中进士第一人,他守淮五载,卫护四蜀,廉洁奉公,淡泊名利,激流勇退,七辞参知政事,十三疏辞右丞相兼枢密使,皇帝累赠太师、南海郡公,谥号“清献”。其故居在中新镇,建有清献园和太师祠,村里有太师路和宰相路,专门纪念之。择一闲日,我和校长、阿良慕名前往。</p> <p class="ql-block">跟着导航到了清献园,谁知大门紧闭。打听之后才知闭馆维修,甚是遗憾。在太师祠门口,方知崔与之谥号“清献”,乃南宋皇帝对其“清言党论无相似,献策奇由第一人”的肯定和盛赞。</p> <p class="ql-block">总不能白来吧?查了地图,发现旁边不远有个坑贝古村落,我们便走路过去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棵大榕树下,下面矗立一个大牌子,边上有古村的简介。抬头一望,古风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行走古村中,大部分人家已搬走,冷冷清清。只有几户人家仍坚守,碰到祠堂边上一间破旧房的里外,两位阿婆正在清洗苹婆叶,我们便聊了起来。原来阿婆清洗干净苹婆叶,用于包艾糍。据她俩讲述,村子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全村人都姓毛,后来发展到附近几条村子,古时候曾经热热闹闹的,后来大部分都搬走了,就变得冷冷清清了。我们问祠堂门口的石柱是做什么用途的,她俩说是古时候的拴马石。</p> <p class="ql-block">我查了一下资料,坑贝村的得名,源于附近金坑河盛产的坑贝。开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嘉定年间,距今已有780多年。后几经变化,今天村落的基本格局形成于明末清初。祠堂门口的石柱并不是拴马石,而是旗杆石。古时候,祠堂门口竖立一对旗杆,必是家族中有人金榜题名,以示光宗耀祖,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青年学子努力用功。</p> <p class="ql-block">我们问阿婆房屋顶边为嘛建成镬耳的样子,她俩说不了解。原来,据记载,这些高高耸起的“镬耳”,真正的名字叫“封火墙”。过去的乡村里,到处都是禾秆成堆,极易起火,房屋之间连接紧密,一旦风助火势,火苗就很容易蹿上邻家瓦头。而大大的镬耳状山墙,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p> <p class="ql-block">阿婆说村里还有古炮楼,我们便去寻找。在古村的后部,有一栋两层高的碉楼。这座清代碉楼,是为防范匪贼而建,也可以储备粮食,在危难时固守待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古村有几座祠堂,大门两边贴满了对联,引人注目的是新婚对联。大部分人都搬走了,难道新婚喜庆还回到祠堂里举行?校长说,不一定是回来摆酒,贴联是禀告祖先,乃不忘根也。</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古青砖和麻石铺砌的巷路之间,可以看见这是一个已经很老很老的村子,砂岩剥落、木雕腐朽、杂草丛生、苔藓遍地,与许多古老的村庄一样,寂静如斯。</p> <p class="ql-block">尽管如此,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岁月的脚步轻轻,历史的印迹重重。虽然古村有些破落、冷清,但祠堂门口贴上的新婚喜字、喜联,却在昭示种族的繁衍不息、开枝散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