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书香

银河星

<p class="ql-block"> 吴氏书香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位到过我家的同学曽说:“在我到过的同学家里,吴同学的藏书是最多的”。其实,我的藏书并不算多,只有两璧大书柜而已,加上小人书,书量不过千余册吧。他到过的同学家有限,在他眼里,可能相对而言算多点吧。</p><p class="ql-block"> 当然,喜欢看书、喜欢藏书到是我的一个习惯。这可能与先祖的传承不无相关。我的祖上吴道南曾任明朝首辅(即宰相),高祖吴升楷曾为清朝进士,官居谏议大夫。他们藏书自然不少并与书相守一辈子。因此我的血脉里多少有点他们的因子,而且吴家后辈们,家家都有不少藏书。甚至我家三弟还曾开过书馆,藏书当然也就更多了.于是有人说,你们家还有点书香味喲! 但是,沧桑巨变,到了江西爷爷一代已经衰落,父亲也只享受了三年高祖开办的私熟教育,便在日寇铁蹄下逃难来川,经济十分拮据,无从读书购书藏书。待到我们这代,时值建国之初,生产力极其低下,吃饭尚不裹腹,更无力书的累积。记得小的时候,多是向同学借书来看。只是参加工作后,能够口积牙囤攒点小钱才开始了购买自己喜欢的书,这辈子也就有了那麽点书本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说我家有点书香味的,算是切合了早年我筑梦书香、耕耘书香、发展书香的初衷了。但这个味不仅是藏书,而是要读书要用书的。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读书的有用性的。然而,读书不仅能够提高写作能力,更会丰富人的知识,特别是教会你做人的道理,催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我那公派留学芬兰的姪女能够进入国家部门服务,侄孙子能够取得娇人的成绩大步跨进清华大学高等学府学习,而且,吴家的后辈们,那些个什么教师、医生、法官、警察、律师、军人、记者,会计和公务员们,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均得益于此。但是,由于人生有涯,精力有限,要读完古今中外的书是不可能的。在长期的学习工作中,我的体会是真正对自己影响大的书就那么几本,十几本、几十本吧!这就应该针对自己的发展有所选择,找到重点。</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张恨水的书,特别是小学时借来的那本《魍魉世界》对我印象深刻。再版时,知道我喜欢《魍魉世界》的二弟还专门买了一套送我。恨水先生是安徽潜山市人,原为新闻记者,后转行成为了写章回小说的大家。他的110多部2000多万字的多为接地气的同情弱小、反对独裁,揭露当时上层种种丑态的极富正义感和时代沧桑感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就连鲁迅先生也常常高价购买他的书孝敬母亲阅读。他对我世界观的提升,崇尚科学、实事求是、坚持正义、追求完美性格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他的创作思想,手法,技巧,艺术等让我铭记于心,终生难忘,以致提高了老来我对老年学、老年教育学研究的兴趣,练就了通达的本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一、藏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藏书1</p> <p class="ql-block">作者藏书2</p> <p class="ql-block">张恨水著的魍魉世界</p> <p class="ql-block">作者藏书3</p> <p class="ql-block">作者藏书4</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藏书1</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藏书2</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藏书3</p> <p class="ql-block">二、著书</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诗书画作品1</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诗书画作品2</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诗书画作品3</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诗书画作品4</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书画作品5</p> <p class="ql-block">父亲的书画作品6</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著书由四川省图书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的《说三道四集》</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文章被收入多种文集</p> <p class="ql-block">作者文章入编《中共百年获奖作品精选》一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论文入编清毕大学学术会论文集</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在北京模范书局</p> <p class="ql-block">三、读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研读资料</p> <p class="ql-block">作者二妹夫专业学习</p> <p class="ql-block">儿子(中)和侄儿、姪女阅读</p> <p class="ql-block">2022年侄孙(前)备战高考</p> <p class="ql-block">孙女接受电视台采访</p> <p class="ql-block">外孙观尝书法练习</p> <p class="ql-block">外孙阅读</p> <p class="ql-block">外侄孙在新华书店看书</p> <p class="ql-block">四、手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文稿</p> <p class="ql-block">作者签名</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封面题写的拚音</p> <p class="ql-block">五、聘书</p> <p class="ql-block">聘书1</p> <p class="ql-block">聘书2</p> <p class="ql-block">聘书3</p> <p class="ql-block">聘书4</p> <p class="ql-block">六、获奖</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文章获全国征文比赛奖</p> <p class="ql-block">七、发表</p> <p class="ql-block">作者作品在中国《老年教育》、《老年博览》、《中国社会导刋》、《中老年保健》、《晚霞》等多家刋物发表收到的样刋</p> <p class="ql-block">作者作品在《新华日报》、《晚霞报》、《万县日报》、《三峡都市报》等报发表</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作品在《四川文学》、《文化人》、《五月情》、《文史杂志》等书刋发表</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作品在《四川日报》、《羊城晚报》、《南方周末》、《华西都市报》等多家报刋发表</p> <p class="ql-block">八、题词</p> <p class="ql-block">原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会长、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文范题词:贺吴醒黎同志论文集问世 言事有高论 为学在敏求</p> <p class="ql-block">原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老作家马识途提词: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p> <p class="ql-block">九、参会</p> <p class="ql-block">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老年学奖颁奖大会</p> <p class="ql-block">作者参加《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论坛》大会(主席台右1作者)</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学术会宣续论文</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重庆市老年大学协会学术会宣读论文</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重庆市万州区老年学学会作学术工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在清华大学老年学术大会被安排宣读论文</p> <p class="ql-block">吴治黎(左1)参加四川省杂文学会年会</p> <p class="ql-block">姪女(左4)和她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保障部团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