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不尽长路伴着我……。每当听到这首歌,并轻轻地随着这忧郁音符,不禁让人想起遥远的人和事,让人浮想联翩,有幸能与之往事相伴与感受,总让人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感。时光流失,朝花夕拾,难免有些遗忘,但瞬间浮现出的难忘动人片段和情景,总让人有种返老还童的灵动和冲动,使人愿意往下继续回忆和慢慢叙述。</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少年酬壮志 百炼锻成钢 与预报结缘</b></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边远山区,群山环抱,有“山中山”之称,这里的人们爱民如子,平等待人,崇尚教育,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素有“文化、华侨之乡”美称。</p><p class="ql-block"> 时光穿越回八十三年前,1941年7月15日,罗灼礼教授就在此地出生,儿时与少年时代,广东大埔是罗灼礼童年间美好回忆的家乡,是他一生勇于追求科学研究真谛并取得重大成绩的出发点。1954年至1957年,少年儿时的罗灼礼在大埔一所“虎山中学”就读完初中,1957年至1960年又在“大埔中学”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天生聪慧、勤俭智学、刻苦钻研,天生具备领导组织能力的罗灼礼,在校期间就荣任校团委委员,他是校内外活动的参与组织者。由于学习成绩突出,1960年9月罗灼礼在大埔以高考“状元”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国内顶级学府,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所学专业为固体地球物理(专业为六年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中为当年北京大学601班,</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前排自左自右:许敦煌、罗灼礼、谢家树、庄灿涛、史歌、许时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后排自左至右:谷继成、王立平、张永信、郑斯华、宋永增、范国华、顾浩鼎</b></p> <p class="ql-block"> 大学期间,罗灼礼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自由翱翔,刻苦钻研学习专业知识,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自此培育和增长了他探索神秘的地球运动规律的兴趣和喜好,这一缘分伴随他一生,并结下不解之缘。在校期间他仍继续担任班长、系学生会副主席、主席等校内职务,1966年完成大学学业顺利毕业。</p> <p class="ql-block"> 1966年正当罗灼礼毕业的这年,3月邢台发生了大地震,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地球物理专业毕业生都统一先期被派往参加地震现场工作,最初他被安排在北京马道峪地震台开始地震观测工作,1967年3月27日发生河间6.7级地震后,又先后到河北黄骅小山和天津水上公园地震台工作过。1968年8月被正式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同年2月24日四川大邑发生6.2级地震,年轻时的罗灼礼在陈运泰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投入了大邑地震现场分析定位、现场监测、预报研究等工作,震后并独立负责编写了大邑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总结报告。这次零距离与大震接触,积累了地震预报的实战经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地震预报”完美精彩人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蜀震问道 松平地震 一战成名</b></p><p class="ql-block"> 1970年,罗灼礼被分配到四川省地震办公室分析组,年底12月28日,单位安排他参加了渡口试验大爆破现场观测工作,正是参与了这项工作,使其对地震预测、震源力学、前兆机理、地震孕育等科学领域内研究探索起到了非常重要地作用。当时年仅29岁的罗灼礼在试验爆破观测之前,就用所掌握的地震知识和丰富经验,对即将开始的这项观测进行了周密思考和详细设计,对大爆破地震效应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率先提出要先解决两个关键的技术环节,即推算这次万吨大爆破,地震震级能相当于多少震级,并提出准确预测的重要性。而且率先提出震级预测的准确性,关键在每个地震台站是否能取得真实完整数据记录。根据爆破量级与预测震级,记录前他提议对各地震台的地震放大倍数进行了调整以获得精准的观测资料。再就是要重视爆破前与后,对危险半径内建筑物和重要设施的破坏程度,要进行有效评价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1971年3月30日他又参加了第二次模拟试验爆破,并在国内首次提出“分层秒差起爆”预测方法和数据推导公式。</p><p class="ql-block"> 2019年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出版文化丛书《预测之心》一书组稿时,约老领导罗主任的稿件,他就是撰写此次事件全过程的文章,题目为《1971年渡口万吨大爆破》。相信罗主任对这段难忘的科研观测经历一定是记忆犹新,这许是他往后认识地震起源并成功预报地震,起到了非常重要地启示引领作用。</p> <p class="ql-block">渡口试验大爆破现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4年,罗灼礼由于专业对口,业务水平突飞猛进,仅用四年的时间,就从技术员职称提拔担任了四川省地震办公室即地震研究室副主任的重要岗位。此时国家大力重视地震预报等基础学科研究,对外逐步敞开国门。这期间,罗灼礼主任多次参加国内外地震学术交流会,使其开阔了眼界和视野,打开了思路。如1976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月10日-19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判定和减轻地震危险的政府间会议”,罗灼礼主任是代表我国地震代表团最年轻的科学家,可以说是地震行业内第一人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全面系统的向世界同行介绍“1975海城7.3级大震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全过程的学者之一。这次学术交流使国外同行第一次聆听到来自有史以来成功预报地震的国家----中国科学研究者的声音,由于罗灼礼会上的详细描述与讲述,引起同行极大兴趣,会上所提问题接二连三,会上他不得超时,现场回答了国外同行学者提出的大量有关地震预报方法和观测手段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76年2月10至19日,中国地震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行“判定和减轻地震危险政府间会议”罗灼礼代表中国地震行业作了“海城地震预报和预防工作”的报告。照片自左为罗灼礼、章在镰、刘英勇(团长)、张裕明、梅世蓉、朱雯。</b></p> <p class="ql-block"> 1986年罗灼礼主任代表四川省地震局陪同国外学者共同考察四川鲜水河断裂带段(下图)。所有这些科研活动起到了相互学习交流作用,奠定了学术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图中为1986年陪同外宾野外考察(照片背景为1955年7.5级大地震造成的断层陡坎)自左起为 艾伦教授、罗灼礼、钱洪、岳医生</b></p> <p class="ql-block"> 在1976年8月,四川松潘、平武(简称“松平”)之间相继发生两次7.2级强烈地震。这是罗灼礼主任一生中无数次地震预报事件中最为成功的典例之一,值得所有地震人记住并从中吸取经验。此时,罗灼礼作为地震预报领域内的一位优秀精英,亲临其境地全程参与了这次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防、考察、总结等全过程。当时“松平”地震是国内有地震记录以来,第一次遇到没有前震现象的特大地震。罗灼礼主任所在四川省地震办公室地震研究室主任当时是一名老干部负责行政,罗灼礼时任副主任,全权具体负责所有技术决策工作。自1967年河间6.7级地震后,经过近十年科研磨练,此时的罗灼礼已是地震预报领域内,是一位能独当一面、具有丰富经验、善于独创思维的“地震人”。从1970年起至1976年六年时间内,罗灼礼带领着他的科研团队不惧艰难、爬山涉水、栉风沐雨,足迹遍布全省各地震危险区,做了大量野外考察观测工作,掌握了四川省境内所有地震地质地貌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p class="ql-block"> 在1975年四川省地震局预报下一年度地震会商时,罗灼礼主任根据震源应力场概念,先后推得了不同型点源和线源的震源应力场、地形变场、地倾斜场和地震位移场的解析解,率先推算未来地震如发生,应是在距松潘周围40-80千米范围内,震级为6.3至7.3级。此预报意见在1976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得到了众多同行专家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当年地震重点监视区。</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之云,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发生7.3级大地震,由于两省相邻,震例具有相关影响性,通过当时对地震发生的认识与地下能量释放的常规现象,不得以,只能对之前的预报地点做了些儿修改。1976年6月14日,四川省地震局继续坚持发布地震预报意见,并发送全省地震“专群”队伍。四川省委高度重视这一预报意见,并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震前准备,并决定由省防震抗震指挥部负责全盘统一管理,震前的所有工作和生活在有条不紊地默默紧张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这时,国家地震局同样也高度重视,指派来自全国各地地震部门50余名专家赴川驰援。此时来自内部和外部随着时间的推进,压力与日俱增,一部分人这时又提起了“无震”意见,当时的罗灼礼主任和少数专家是坚持有震并坚持年初会商会的预报意见的坚定者。外松内紧的状态一直在持续进行中。不料这时1976年7月28日唐山突发大地震,灾难损失巨大,面临多面作战复杂形势。与此同时,四川省这边又再次出现了“恐震”情绪,每天来自社会的电话接连不断,方方面面的询问层出不穷,什么电站是否要停止发电?水库是否放水?仓库危险品是否转移?监狱犯人是否转移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四川省地震局科研人员要一一准确给予科学合理答复。特别惊险的是就在此时,有一个北欧代表团要到划定的地震危险区访问,问能不能去。当时罗灼礼主任非常坚定的给予答复:“8月10日前离开那里,没有问题,8月10日后就不保险了”。另外又通报水库不会造成破坏性影响,不要放水。代表团也如期按提醒期内安全返回,并向罗主任表示了由衷感谢与佩服。</p><p class="ql-block"> 震情预报仍在坚持,四川省省委采取措施特意组织召开社会上20万人大会,以防范地震如来,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主要是平息广大市民的不安情绪最为重要,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地震的突然来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76年8月16日下午20万群众在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广场举行大会</b></p> <p class="ql-block"> 1976年8月16日晚22时06分,这组数据,相信会在罗灼礼主任脑海中深深地“烙上”痕迹。此时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异常和能量在暗暗地集中汇集流动。那个年代地震预报的经验是大震来时前应小震不断,但现在还是无前震啊!怎么办?8月11日,罗灼礼向领导汇报了他的预报意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b style="font-size:18px;">不能再等前震了,前震不一定是临震的必然标志,建议预报地区进入临震戒备状态”。</b>经四川省委批准后,指示由罗灼礼主任负责起草震前紧急通知,他深思片刻后,果敢地在通知内容上,写下重如千斤的12个字:<b style="font-size:18px;">“从现在起进入临震戒备状态”。</b>通知发布后全社会各部门都在组织人员积极准备防震物资、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远离危险建筑物、播放露天电影所有想到的措施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中。时间在慢慢在流失,四天时间的渡过是何等地艰难和煎熬,同时各项观测手段在加密观测,发现宏观异常及时分析判断,紧急会商后马上出意见。此时的罗灼礼主任带领他的科研预报团队,就是在这漫长和紧张气氛中煎熬奋力努力工作着,时间的等待是何等地漫长和焦虑。</p><p class="ql-block"><b>“</b><b style="font-size:15px;">来了、来了”,“地震了、地震了”</b><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p><p class="ql-block"> 大地在颤抖、大地在吼叫,地壳内长期积压日久地巨大能量,在罗灼礼带领的预报团队经过科学严谨推算预报中,如期瞬间无情地释放出来。 </p><p class="ql-block"> 1976年8月16日22时06分,松潘、平武发生7.2级大地震,紧接着8月22日和8月23日又连续发生6.7级、7.2级大震。这三次特大地震,罗灼礼主任他们都作了成功的临震预报,由于这三次大震前都有长、中、短预报,地震前又有临震预报。圆满地完成了当时地震预报完整过程,即“长、中、短、临”预报。 </p><p class="ql-block"> 根据地震部门的预报意见,四川省委各部门震前就做好了全面部署,震区提早采取了营救措施。这次震级虽大,加之破坏性大,但有预警预报,震后统计得知连续三次强烈地震,仅造成41人死亡(其中抢险救灾牺牲3人)的特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为松平地震的成功预报,四川省地震局先后荣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1984年年度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一等奖,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别表彰。</p><p class="ql-block"> 在罗灼礼主任带领下的地震预报团队,秉承坚持科学严谨信念,从而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地震预报的成功,也使正值风华正茂、年富力强,三十五岁的罗灼礼主任,成为地震领域内一颗耀眼的地震预报“明星”,知名度享誉地震界,一战成名。</p><p class="ql-block"> 1977年后罗灼礼教授又相继在四川省地震局担任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第六届政协委员;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模称号, 1988年授予他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地震局号称是全国地震系统内“第一” 大地方省局。它位于南北地震带中段,是我国地震多发区域之一。那些年,罗灼礼主任可以说是四川境内龙门山断裂脉搏跳动的“把脉人”,更是地震观测和预报的“掌舵人”,在这里罗灼礼主任为四川省防震减灾工作“保驾护航”,呕心沥血付出工作和生活整整二十二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功不可没 前赴后继 迎难而上 </b></p><p class="ql-block"> 往事不堪回首,岁月不容细说。1980年,“国家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在地震系统可谓是知名享誉度极高的单位,它是在整个地震系统内自创建至今,可以说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内留下浓浓重重一笔的单位,虽说现单位名称已不复存在,但传承的历史仍抹之不去,难于忘却。当时,单位聚集了全国众多优秀顶尖的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全单位共设十个研究室和各职能部门,几乎当时所有运行的地震预报监测技术学科手段的牵头单位好像都集中在这儿汇聚,当年全国仅有的三台最先进的数据处理计算机中心,其中一台就在第五研究室(当时称837室),全室工作人员就有70人左右,室主任是庄灿涛教授。现中国地震局机关的七层办公大楼,当年就是以“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名义于八十年代正式建成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以自己曾工作过的第三研究室(现称地下水流体室)来说,其整体科研实力都是顶尖超前的。记得当时室主任是蔡祖煌,副主任汪成民、张炜,骨干还有石慧馨、穆松林、卓明葆等,她们均为五十年代第一批留苏学者,另外还有杨玉荣(原分析中心副主任、数据中心主任、研究员)、鄂秀满(研究员、在校期间荣获国家棒球运动健将称号)、朱宏任(后调至信息产业部任部级总工)、陈建民(原中国地震局局长)、杜建国(研究员、后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所流体室主任)等等许多优秀的科研人员,前前后后进进出出共二三十人。</p><p class="ql-block">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自1980年成立,第一任中心主任是著名地震学家梅世蓉先生,第二任主任是陈鑫连教授(原国家地震局科技司司长)。此时单位有关地震观测规划、课题研究、台网布局、预报意见、落实异常、震后考察、报刊杂志等各科研业务包罗万象,90年代末,单位约有近300人科研和工作人员。科研主力大多集中在留苏(近30人)、北京大学、科技大学、北京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及其他学院中优秀科研人员肩上。</p><p class="ql-block"> 1992年,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迎来了具有管理大省局经验和成功预报过地震的年富力强、聪明才智、精明能干年仅五十一岁的第三任主任---罗灼礼主任。罗主任此时的到来,相信是中国地震局领导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调时任四川省地震局局长罗灼礼教授到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担任中心主任重要一职,这是局领导的信任与充分认可。此时,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经过十二年艰苦地实用化攻关总结和对地震台网各观测方法从新进行了布局验收,对地震预报的认知有了更加深刻的进展与反思。罗主任此时的到来,正好是单位科研人员承上启下阶段,大量科研和复杂人员问题需要当机立断解决。同时又面临当时国家对各领域调整改革的大形势,单位的体制改革也势在必行。陆续原有落后的任务需淘汰下马,最主要的是各层次的人员需要合理分流安排;新的创新观测方法又要陆续面临上马,来自各方来的人员和经费困难可想而知,这份艰巨的任务全部压在新刚上任的罗灼礼主任所带领着领导班子身上。</p><p class="ql-block"> 80年末90年代初,自己所在计划科研处每年都会接受中国地震局预报处的委派,为全国地震趋势年中、年终会商会和各课题验收会组织负责会务工作,记得有一年内自己去了八趟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干部培训中心。在那里忙前忙后,迎接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地震预报精英专家。计划着手写此文时,无意中翻开尘封日久的老照片,看到这张当年自己照的工作照片,此时我与罗主任可能还不相识,今天看到照片并写老主任的文章真是缘分,待后有机会自己将亲手将此照片交给老主任留做纪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全国趋势会商会一角图中(左一 )为时任四川省地震局罗灼礼局长(中为)为时任国家地震局科技司李宣瑚司长、(右一)为时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张国民副主任)</b></p> <p class="ql-block"> 罗主任到任之前,自己在计划科研处为单位第二任陈鑫连主任工作服务过,为第三任罗灼礼主任只服务了一年多,(因1993年本人被中国土木工程公司借调赴利比亚国工作),那时,罗主任的办公室紧邻我们计划科研处,休息间隙有时罗主任经常到我们办公室了解单位经费运行的具体情况,时间长了故逐渐与他熟知,初与罗主任接触,给人的感觉罗主任是位精炼实干并具有典型学者风范、平易近人的领导,语言谈吐精炼并言简意赅,温文有礼,好像每说出一句话,都已经过他大脑深思熟虑过,给人印象是一位学风严谨、潜心研究、真挚待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的长辈和老师,记得那时他还吸烟,见面时他会主动递给我们香烟,此情此景现在想起仍然感到很温暖,仿佛瞬间把人与人之间地距离拉近。</p><p class="ql-block"> 为写此文自己注意收集了罗主任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发现1972年至1977年间,当年风华正茂的罗主任就发表了许多文章,如《对震源机制与地震活动前兆现象关系的初步研究》(地震专辑1972)、《炉霍7.9级地震震源应力场的初步分析》(地震战线1975)、《松潘、平武地震的预报》(地震战线1977)、《震源孕育过程的讨论》(自然科学争鸣1977)等文章,自己发现作者的名字均用“蜀水”。我向罗主任请教询问过,他说“当时发表文章,不时兴用真名,所以选用”巴山蜀水”的“蜀水”作为笔名,代表四川地震办公室”。这就是七十年代成功的人士所具备的“不求名不求利”的高尚科学品质,一切围绕着事业发展,这些做法让当今人简直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 记得90年代前后,单位全年(人员经费和课题经费)运行经费总计也就600多万元。不像现今经费如此充足,动辄大课题就千、百万元经费。记得当年自己申请首届中国地震局青年基金课题只批准了1.6万元,当时课题经费不够,向局科技司李宣瑚司长多次申请,最终只追加了0.3万元,才得以顺利完成了课题,当时那份高兴劲别提了,现在每每有机会见到耄耋年老的李宣瑚司长,我都会提起此事不忘感谢之恩。</p><p class="ql-block"> 提起以上往事,想表达的是那个年代单位经费紧张该困难到何种程度,由此可想罗主任所带领的领导班子压力会更难。罗灼礼主任在1992年至1998年六年间,为维持单位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事业改革创新,提拔优秀新人和人才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为之后的体制改革铺平了道路。</p><p class="ql-block"> 罗主任发挥其在地震预报的科研优势,带领单位科研人员在地震预报探索的道路上更加突飞猛进,这期间单位在地震观测手段研究上得到突飞进展,实现了从被动天然地震观测到主动人工地震观测;从地上观测到井下观测;从陆地观测到海洋观测……所有这些探索研究都离不开单位领导决策与引领支持。例如:由庄灿涛研究员主持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研发、生产、集成和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甚低频标准振动测试系统”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地震局颁发的“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1992年张国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郑斯华荣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刘蒲雄、傅征祥荣获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1999年郗钦文、杨林章等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等科研成果和成绩。均都离不开罗主任所带领的领导班子对科研人员工作上的鼎力支持与关怀。</p><p class="ql-block"> 1998年底,罗主任调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副主任,后又在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项目任总工程师。罗主任调离单位后,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真正进入改革调整阶段。1996年成立北京市地震局(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整体划转出第九研究室、部分科研职能人员和全部管理的京郊区十三个地震台);1992年成立中国地震局机关服务中心(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划转出大部分后勤行政保障人员);2004年10月18日成立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整体划转出约130人科研人员)。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同时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精彩人生</b></p><p class="ql-block"> 2002年罗灼礼主任从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了,但他时刻都在关心关注单位的健康发展,被聘请为特邀专家,经常给年青一代科研人员做学术报告,代表单位出席各类电台、网站的采访嘉宾。自己从事过管理离退休干部工作,这时与罗主任接触又逐渐多了起来。记得2006年度老专家预报专项基金课题交流检查会,罗灼礼主任被聘为会议评审专家(上图),由于此次承担课题的负责人都是当年在地震预报领域里叱咤风云的人物,涉及的科学领域宽广,做好评审的难度可想而知。会议野外考察时,罗主任总是对各类地质地貌、岩石的自然形成、演变历程感兴趣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喜欢收集石料、看书、下象棋……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用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在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应所具备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求实精神的号召下,罗灼礼教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高,值得我们敬佩并向他学习。</p> <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罗灼礼重返阔别51年前第一次参加工作的北京马道峪地震台!探索地震预报的路程仍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