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3月2日,天气放晴,阳光明媚。考察中的余村、径山村乃是“千万工程”建设的样板中的样板。</p><p class="ql-block"><br></p> 安吉余村:两山理论诞生地 <p class="ql-block">来到安吉余村,无论是排列整齐的民房,还是精致无比的庭院;无论是宽阔干净的马路,还是涓涓流淌的河水,都有一种强大的生态气场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电影院里宣传短片,展示了总书记当年擘画“两山论”的生动画面。有诗云:</p><p class="ql-block">楼宇掩映彩云间,大道蜿蜒竹林边。</p><p class="ql-block">满目葱茏绕古村,层峦叠嶂碧连天。</p><p class="ql-block">殷殷瞩托守绿水,久久为功护青山。</p><p class="ql-block">高瞻引领拓新路,胸襟博大谋长远。</p> <p class="ql-block">绿水逶迤去 青山相向开。余村当年的村支部书记鲍新民回忆当年关停矿山和水泥厂,亲手“砸掉”吃了二十年的“金饭碗”以及如何绿色发展的心路历程。他介绍说,余村发展的启示有三: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结合;鼓励青年参与和创新创业的“双向奔赴”;保护生态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平衡。</p><p class="ql-block">徜徉在余村大道,这里前来考察的人流一波接一波,前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考察人员在“两山论”巨石前合影,并呼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抒发践行“千万工程”的满怀豪情。</p> 径山村:村支书是个演讲家 <p class="ql-block">怎样评价径山村支书俞荣华这个人呢?从他演讲的话术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咱们径山村表面光华艳丽,但乡愁的记忆还不清晰,乡村的业态还不丰富。”开场白,他这样揭短。</p><p class="ql-block">国家级的称号拿了9个,“喫茶去”已经成了闻名远近的文化品牌。</p><p class="ql-block">首创“党建+”的工作模式,受到省委书记的高度评价。</p><p class="ql-block">“乡村建设需坚守初心的原乡人和归乡人才能真正做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分享发展模式两个小时无尿点,很会侃,很有故事,很有文化,村上20年“千万工程”的发展历程,他如数家珍,感染力十足……这里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能人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他说他是2003年关掉年入100万的公司来当村支书的!</p> <p class="ql-block">作者:杨登权,中国策划研究院常委兼副总院长、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兼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重庆市巫山县企业家联合会会长、西部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董事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