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序曲</p><p class="ql-block">01.真是想不到,我家的新春文化活动在甲辰大年初七成了一次“五位一体”的文化盛宴:第八届家庭拼音周暨第八届家庭春联月的圆满式以及家庭“红楼梦”文化年启动仪式,都扎堆儿在这一天;再加上孩子们为元石与老伴儿秀梅补办的金婚婚庆礼物展和天豹为所有亲人神秘赠礼的“小插曲”,真是喜气洋洋!</p> <p class="ql-block">02.亲爱的美友,从这个活动议程表,您就知道了,我家继鲁迅文化年之后,又启动了石梅斋家庭《红楼梦》文化年。</p> <p class="ql-block">03.璇卿感叹:老爸竟然换了两次装。是啊,主持人元石也自我调侃道:八十岁啦,咱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回!</p> <p class="ql-block">04.我家文化活动标志的设计者小彬也要在同一时刻,向全家人介绍两幅宣传画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一、新桃换旧符的新气象</p><p class="ql-block">1-1.每年的春联创作与书写,主要在腊月进行,持续一个月,简称为“春联月”并非夸张。所以今年的宣传画拼图特别拼上蜡梅照片(蜡梅也写作“腊梅”)。虽说我家买来的是澳洲蜡梅,也有象征意义吧。</p> <p class="ql-block">1-2.春联经过个人草拟——大家讨论定稿——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门联及议定喜庆楹联的过程,被选定的春联都送到璇卿那里统一书写。然后在除夕张贴。这是惯例了。</p> <p class="ql-block">1-3.拼音周暨春联月圆满式开始,我家的新春文化活动的旗帜又一次在《汉语拼音字母歌》歌声中冉冉升起。旗帜上有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内容,也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1-4.主持人元石从我家中学生手里接过呈献的喜庆楹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展示喜庆楹联。</p> <p class="ql-block">1-6.悬挂喜庆楹联。楹联和会旗相互辉映,体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1-7.这是喜庆楹联“天人合一”的定稿版式。“骨朵儿”口语儿化词,在对联里可以省略“儿”,但是“骨朵”仍然读作gūduor,读出儿化韵来。</p> <p class="ql-block">1-8.“天人合一”楹联,由灵珠创作,元石修改,璇卿书写;凝聚着三代人的心血,也算是“美美与共”吧。</p> <p class="ql-block">1-9.我家新春门联之一:石梅春晓</p><p class="ql-block">元石创作,璇卿书写。联语中出现了“的”字相对,属于“重(chóng)字相对”,古已有之。《红楼梦》中贾氏宗祠联,就有“之”与“之”字相对。</p> <p class="ql-block">1-10.我家新春门联之二:春和景明</p><p class="ql-block">灵珠创作,璇卿书写。(这是去年定稿,今年选用的。)</p> <p class="ql-block">1-11.我家新春门联之三:狂又咋啦</p><p class="ql-block">元石创作,璇卿书写。元石突发灵感,写出这副联儿;自我感觉,无论从联语到横批,从情意到平仄,都是自然和谐的。</p> <p class="ql-block">1-12.春联月里的新气象之一</p><p class="ql-block">①主持人元石本着“向我开炮”的精神,以新春文化测试的调研题形式发起对自己原创并发布的拜年卡联语“欢天喜地”的批评。</p> <p class="ql-block">1-13.春联月里的新气象之二</p><p class="ql-block">②这是开展学术批评(调研)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1-14.春联月里的新气象之三</p><p class="ql-block">③这次学术讨论新成果</p><p class="ql-block"> 产生了这样一种新的春联创作定稿版式:除了写出联语的规范汉字、汉语拼音和平仄对仗外,增加了声调的阴平、阳平、上(shǎng)声和去声的对仗。以期引起对平仄律中“阴阳对”和“上去对”的探讨。</p> <p class="ql-block">二、拼音周里有新意</p><p class="ql-block">2-1.细心的美友会发现,这幅画是对第五届那一幅的翻新,增补了一辆轿车,车轮上有拼音,是为了凸显“四两拨千斤”的意义呀。</p> <p class="ql-block">2-2.这是我家的新春文化知识与能力测试卷,测试在线上进行。</p> <p class="ql-block">2-3.这是微信答题卡,应试的家庭成员答完后以微信交给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2-4.他在利用电脑答卷,真现代哟!</p> <p class="ql-block">2-5.主持人公布答案,主持人批阅,应试者自我打分。然后互动核实分数。</p> <p class="ql-block">2-6.正像前面说的,借测试展开调研和学术讨论是这次活动的特别亮点。这是对“龙行龘龘”之类热点词语的讨论及其结果。</p> <p class="ql-block">2-7.调研题的第3小题,以“看拼音,写汉字”的答题结果证实了“良田粮用”“粮田良用”等等四字格谐音词组是容易被误听、误写和误解的,值得商榷;也证明了语言学家、北大教授苏培成这篇文章的观点的正确性:好文章不但能看得懂,还能听得懂。这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p> <p class="ql-block">2-8.今年的现场比赛是“‘向你挑战’指错纠错”笔答。参赛者抽签领取试卷。</p> <p class="ql-block">2-9.这是部分样卷。样卷中的有错文本,全采集自去年的《咬文嚼字》杂志的“向你挑战”栏目。要求指出每个文本中的十条差错。</p> <p class="ql-block">2-10.线上测试比赛和现场笔答比赛结束后,主持人按先前规定公布成绩。(具体成绩省略。)</p> <p class="ql-block">2-11.拼音周圆满式上的呼号</p><p class="ql-block">呼号内容见序曲中红色议程表。</p><p class="ql-block"> 与会者话音一落,群起举手示意汉语手指字母Y。Y是“赢”的拼音首字母,这种手势象征“必赢”。</p> <p class="ql-block">三、石梅斋家庭〈红楼梦〉文化年正式启动</p><p class="ql-block">3-1.我家确定从今年春节到明年元宵节为石梅斋家庭《红楼梦》文化年(2024.2.9-2025.2.17)。宣传画上红光四射,寓意《红楼》文化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3-2.今年,按“1764年逝世”说法,恰是曹雪芹先生逝世260周年,而明年恰是曹公诞生310周年。</p> <p class="ql-block">3-3.启动仪式的呼号和标语口号</p> <p class="ql-block">3-4.天豹和灵珠代表全家人向伟大的曹雪芹先生献花致敬。(请点击视频并观看。)</p> <p class="ql-block">3-5.献花致敬视频的截屏</p> <p class="ql-block">3-6.播放《红楼梦》乐曲之后,飞儿与灵珠母女俩登台演唱《红楼梦》歌曲。(请点击并观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3-7.母女俩的演唱留下了家庭历史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3-8.我们一家三户收藏的部分《红楼梦》文本及其相关资料在会场展览。</p> <p class="ql-block">3-9.我家的“红学迷”飞儿在介绍她的藏品,竟然如数家珍。(请点击视频并观看。)</p> <p class="ql-block">3-10.别看是一个家庭小型展览,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流连。</p> <p class="ql-block">3-11.元石向大家介绍他收藏的两部“珍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红楼梦戏曲集》。这可是在某单位处理旧书的摊儿上“淘”来的呀!</p> <p class="ql-block">3-12.主持人元石向与会者赠送袖珍本《小墨香书•红楼梦诗词》,书上还散发出一丝丝檀香木的香气,当场人手一册。元石认为,这本书可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诵读,是我们重读《红楼梦》全本的向导。</p> <p class="ql-block">3-13.以“我怎样走进了《红楼梦》文化世界”为主题的座谈会开始了。</p><p class="ql-block">①灵珠发言</p> <p class="ql-block">3-14.她的发言并不寻常。她谈对《红楼梦》的第一印象还是很有见解的。</p> <p class="ql-block">3-15.</p><p class="ql-block">②小彬发言</p><p class="ql-block">他的发言是有代表性的,大概每一个人都是这样踏进《红楼梦》的门槛儿的。</p> <p class="ql-block">3-16.③我家“红学迷”飞儿发言 这个高中语文教师被特别允准作长篇发言。她的发言着重谈了两点经验(见发言稿划线部分)。</p> <p class="ql-block">3-17.飞儿发言片段的视频(请点击视频并观看。)</p> <p class="ql-block">3-18.</p><p class="ql-block">④天豹发言片段的视频</p><p class="ql-block"> 他在发言中,谈到自己对《红楼梦》认识过程。</p><p class="ql-block">(请点击视频并你观看。)</p> <p class="ql-block">3-19.天豹发言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引起了与会的每个人的共鸣。</p><p class="ql-block">(请点击视频并观看。)</p> <p class="ql-block">3-21.</p><p class="ql-block">⑥元石最后发言</p><p class="ql-block">他在发言中特别谈到自己的幸运经历,——在北师大读书时候,他随4631班参观了在故宫文华殿举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展览,很多版本的《红楼梦》(包括外文翻译本)和大观园里的服饰(复制品)给他就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3-22.可惜的是那时可没有随手拍之类,没留下任何照片。要感谢一个网民,他留下的《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纪念展览会简要说明》封面,还能勾起我们当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3-23.璇卿带病参加活动,发言有困难,表示病愈后补书面发言。她在会后说道:没有因病告假太明智了,没错过无法复制的今天,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四、金婚礼品展示表心意</p><p class="ql-block">4-1.去年年初,元石与老伴儿陈秀梅的金婚婚庆因为疫情被搁置,孩子们借今年新春活动机会,自然融入了金婚礼品展示。你看,璇卿与飞儿姊妹俩精心钩织的两个小兔儿玩偶,分别象征了元石与秀梅,这是女儿的一片心意呀;你看中间,那是小彬亲自设计并定做的水晶“伉俪情深,琴瑟和谐”摆件儿,是女婿对岳父母的心意呀!</p> <p class="ql-block">4-2.更引人瞩目的是天豹和灵珠制作的“小电影”在微信家群里播放。文案妙趣横生,配音朴素动人,寄托了孙辈对姥爷姥姥的仰慕爱戴之情。</p> <p class="ql-block">4-3.这个视频带给大家许多美好的回忆,但是视频在美篇中有时限,加上元石没掌握压缩技术,只好发点儿截屏、字幕,烦请美友自己领悟了。</p> <p class="ql-block">4-4.其中姥姥“一张枕巾宛如方天画戟”一段是被亲们评论为“最传神”的,所以全文截屏展示在这儿,与读者分享。</p> <p class="ql-block">五、天豹的神秘礼品如春风拂面</p><p class="ql-block"> 正要散会,天豹神秘地宣布要给每人发礼物,各人猜一猜礼包里是啥,猜到的还另发红包。结果是从礼物到包装到寓意,都是用心量身打造的,温暖了每个人的心。原来是这个在北京求学的大学生,觉得多年来没有给各位亲带过什么礼物,于是来了个神秘赠礼“小插曲”,给大家一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六、做总结的时候,主持人元石热情地感恩了每一个家庭成员,对大家分工合作、为活动添砖加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精神表示推崇。特别提到老伴儿秀梅女士,她时而下厨房时而进“会场”,虽然没有发言,却不时地倾听、观察和参与。当大家饥肠辘辘的时候,她就奉上了一桌丰盛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1.元石退休20年了,一直在努力地做,做好自己,做好家庭,自由地发挥余热和余光,与全家人并肩携手前行。</p> <p class="ql-block">2.我们“不求高大上,只愿满庭芳”。你看,甲辰大年初七,传统“人日”,我家七人一个不少,连病号都在,这不正是“《红楼》文化年,再续满庭芳”吗?我们也祝愿天下每个家庭全家福,满庭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