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那些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糊涂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4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是我母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母虽然离开我们二十三年了,但那慈祥和蔼的脸庞,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犹如昨日,一幕幕,一次次地出现在我的脑海,涌向我的心头,久久不能释怀,写点回忆的想法油然而生。我把这一想法与大姐交流后得到首肯,于是开始搜集素材,并以照片为线索进行了编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祖籍是河北省大城县,父亲1928年出生在南赵扶,母亲1924年出生在付庄子,两个村子相距九里地。父亲家哥仨个,父亲是长子。母亲家姐妹兄弟五人,母亲是长女。听老人讲过去时兴娶大媳妇,寓意娶进门就能干活。父亲尚在少年对娶媳妇概念还懵懂的时候,爷爷、奶奶就张罗着给父亲说媳妇,“父母之命”不可违,在“媒妁之言”摄合下,那年父亲十四岁,母亲十八岁就拜堂成亲了。父母一生孕育了5个子女,1945年大哥出生,但不幸的是刚学会走路就因意外夭折了,这对全家是个沉重的打击。1948年大姐出生;1955年二姐出生;1957年哥哥出生;我是1960年出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旧时我的祖辈与天下百姓一样种地刨食吃饭,只是家中有一个酿酒作坊,雇佣过伙计,土改划成份时给定了富农,在那个“唯成份论”的年代,成份高无疑是一座压在身上的大山,让人抬不起头。为此,在父亲的心中埋下了要改变这一切的种子,那就必须要付出与常人不一样的努力。17岁的父亲思想极为活跃,积极要求进步,一心报国。便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和满腔热血走出家乡,1946年3月来到天津参加了医疗工作。1949年1月天津解放时21岁的父亲毅然从军,加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4军132师,担任卫生队的药剂师。跟随部队一路南下打到广州,亲眼目睹了蒋家王朝的覆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部队服役期间,父亲工作勤勤恳恳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一生为党的崇高目标而奋斗的夙愿。因此成份高的历史在父亲身上就此终结,他经常跟我们说:“成为一名党员是他生命至高无上的荣耀”。记得晚年因病瘫痪在床不能自理时,还特别嘱托到家中来慰问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帮他缴纳党费。可见一名对党无比忠诚的老党员党性观念是多么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部队期间,父亲得了一场重病,患有空洞型肺结核,大咳血一口就吐半脸盆,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不高,在部队医院的战友们都觉得希望渺茫之时,父亲却奇迹般地痊愈了。1954年父亲从部队复员又回到了天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天津医学院经过系统培训学习获得了大学文凭,当了一名医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父亲身着戎装胸戴勋章的留影,威武帅气,我们都非常喜欢这张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一米七八的个头,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特别帅气,在部队时同事们都管他叫“大齐”。父亲给我们的印象是既严励又和霭,在我们姊妹们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管教非常严格,谆谆教诲至今难忘,日常生活细节中流露出来的舐犊之情,又是那么地慈祥和朴素。父亲是一个有事业心、有担当、有责任感又仗义的人,做事一向本本分分,特别看不惯社会不良现象,爱抱打不平。父亲尊老爱幼非常顾家,母亲单位从天津迁往山西定襄时,父亲是天津市自来水公司保健站的一名大夫,与母亲不在一个单位,完全可以不用随迁,但为了母亲和我们姊妹的成长放弃了自己的工作, 毅然决然地一起随迁来到定襄,到定襄后在县人民医院继续从事医务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获得的“解放勋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父亲复员以后哥仨一张珍贵的合影。1954年拍照,至今已7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父亲做为老大一直都是尽兄长之责和为兄本份,俩位叔叔和俩位婶婶对父母特别尊敬,兄弟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我姥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生在贫农之家,从小就帮家里干活了,真是应了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母亲不仅长相像姥姥,就连性格、脾气,言行都像极了,简直一脉相承。母亲没有文化,不会讲多少大道理,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在我姥姥耳儒目染的影响下,儒家的行善和仁义礼智信的灵魂在母亲的心中不断地生根发芽,刻骨铭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深深植根于母亲的人格中,铸就了一生敦厚朴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与人友善的人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母亲最早的一张单人照片,可能是参加工作时拍摄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5年我们全家逃难到了天津,四年后新中国成立,当时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劳动力非常匮乏,政府机构全力动员适龄青年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响应号召,母亲便进入天津源兴永织布厂做打线工。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政策,由多个自然厂组建地方国营厂, 源兴永织布厂也在其中, 合并为天津市色织五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母亲在定襄色织厂参加职工大会时的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6年天津色织五厂受命党中央“支援内地建设”的号召,从天津迁到山西省忻县地区(现忻州市)定襄县,这个决定当时给职工在思想、工作、生活、家庭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和许多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一年比一年慢慢地好转,人心总算是稳定下来。后来,历经十多年的努力,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和名星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滞销,企业逐步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先是被忻州纺织厂兼并,最后彻底倒闭,职工都纷纷下岗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大姐回忆,这张照片是1959年在天津照的。当时大姐11岁、二姐4岁、哥哥2岁,还没有我。大姐穿的裙子和皮鞋都是父亲给买的,姐姐非常喜欢。哥哥手里拿了个布娃娃,还是一个憨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转过年来全国进入三年自然灾害的“大饥荒”年代,听母亲讲过,大人和面时,哥哥就站在旁边盯着去捡掉在盆外的面渣子吃,听了让人好心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6年迁厂时大姐已在天津就读中专学校,父母的计划是全家人不应该分开,带大姐一起走,当时同院居住的陈大姑建议说:“云龙啊,让闺女把学上完,如果以后毕业分配到外地或者插队,再去找你们也不迟”,大姑的一席话点醒了我父母,本来已经打好的行李包又拆开把大姐的东西拿出来。这也许是命运的使然,就这样大姐一个人留在了天津。我们三个人随父母来到山西。那年我才6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大姐长我一轮,每年回家探亲时都和我照一张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姐姐每年探亲回家时大包小包几十斤,把攒了一年的工资都买了大米白面猪肉和生活用品往回带,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些都是稀缺品,也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姐姐除了几个提包还要打包邮寄过来一部分,去火车站取件是我最高兴做的一件事了。那时坐火车也不方便,从天津到定襄白天黒夜要坐十几个小时,还要在北京、太原中转二次车,背那么多东西可想而知姐姐在路上要遭多少罪,姐姐全凭着思念父母回家心切的信念才有的力量。后来和大姐聊起这些事,自己都很佩服自己!那时通信只有靠写信,有急事打电报,所以思念人的滋味倍受煎熬。到现在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得知姐姐回来的日子时全家盼着等着,回来后家人脸上都乐开了花,但假期结束临走时,姐姐依依不舍全家人心情都不好受,下午的火车中午这顿饭都吃不下。年年如此,这种状况到了姐姐1976年成家以后才慢慢得以缓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们姐弟四人同母亲最早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脾气性格温柔,勤劳朴实。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家里,总是干在人前,从不抱怨什么,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夫妻之间,妹妹弟弟之间,妯娌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一辈子没有红过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大姐一家三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7年外甥女张爽的出生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由于是第一个孩子,所以格外的喜欢和疼爱。两岁时大姐第一次带张爽到定襄过年,走的时侯父亲两眼泪汪汪。五岁那年回来时,父亲领出去烫了个头,像个洋娃娃,特别可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父母和哥哥嫂子在天津水上公园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母心系老家,虽然去了山西,但经常惦记老家的亲戚们,每次回津都要回老家看一看。父母对长辈既尊敬又尽孝,我姥爷、姥姥年岁大了以后,父母在定襄准备了寿材寄回老家,村里的人知道后都赞誉父母的孝行。特别是对有困难的亲戚都尽力地给予帮助,在五、六十年代老姨(母亲的妹妹)家中贫困,父母就设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接济和帮助,老姨在世时把感激经常挂在嘴边,终身不忘我父母的恩情。久而久之,父母的乐善好施在老家落下了好名声和口碑,攒下了厚重的人脉。2001年到2002年,九个月的时间父母相继去世,我们把父母一起送回老家葬入祖坟,在本家的老叔和三哥,以及老叔的二儿子齐建嘉精心按排下,亲朋好友都纷纷出动鼎力相助,葬礼办的很顺利。安葬过程中征求母亲娘家人意见时,老舅说道:“姐姐、姐夫活着的时候,孩子们的孝顺我都看在眼里了,怎么弄怎么好,没有意见!”,老舅的一席话让我们姊妹悲伤的心中得到些许安慰。这些都是父母亲生前积德行善的结果。哥哥感慨万分地说,我一辈子都在享受着父母亲带来的好福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83年侄子齐康的出生又一次给家中带来无比的欢乐与欣慰。爷爷、奶奶更是视为心头肉掌中宝。齐康一岁多那年,父母、哥哥和嫂子带着回了趟老家,走亲访友,共叙赓续欢悦之情。齐康从小到大,爷爷奶奶从不撒手宠爱有加。奶奶在生活上细心呵护,衣食无忧。男孩子么,调皮捣蛋是天性,爷爷无所顾忌,有时该管就管,该揍就揍。再大些,爷爷开始引导读书识字,上学了,爷爷负责接送。在爷爷奶奶的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所以说齐康受爷爷奶奶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成家立业以后,说话办事沉稳有主见,顾家有责任,孝顺有担当,对三个姑姑也一样,能看的出来某些方面继承了爷爷奶奶的衣钵,延续了齐家的家风。齐康结婚之后也经常和他的爱人丽君讲述和爷爷奶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丽君很遗憾的说也很想享受一下来自爷爷奶奶的爱。如今,齐康的儿子齐宇泽也14岁了,希望将齐家家风传承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我1986年结婚后春节时照的一张全家福。大姐带着女儿张爽也回来参加了婚礼,正好一起过了年。时间过的真快,那年张爽才9岁,如今己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父母在定襄县家中一张很随意的合影。墙上贴的是齐康获得的“三好学生”奖状,瞧,爷爷奶奶心中愉悦满满。人啊,隔代亲,辈辈如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与二婶亲如姐妹,经常在一起唠唠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与妯娌们之间关系一直处得非常好,二叔和三叔先后成家以后,组成一个大家庭,三家在一起过日子心怀坦荡,分工明确,其乐融融。后来是因为三家子女增多分了家,虽然分了家,但分家不分心,几十年如一日来往从未间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2年哥哥嫂子工作调动到廊坊市内燃机厂,父母也随着一起来到廊坊,大城县现隶属廊坊市,也算是叶落归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到廊坊后过的第一个春节,我们四家分别与父母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齐安辰(二叔的大儿子,是我大哥)专程从北京来廊坊看望大伯、大娘,父亲母亲见到大侄子非常高兴。大嫂杜静和我说:大伯、大娘在我心里留下温暖的回忆,终生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93年母亲七十岁生日那天,我们齐聚廊坊给母亲过生日。母亲一生节俭惯了,不让大操大办,只是家人在一起吃个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母亲七十岁生日时,父母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各自成家以后,家里每年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春节了。那时大门贴有门神,屋内张灯结彩,窗户和门框上都贴上吊钱,一派喜气洋洋,年味浓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好多地方有个习俗,结婚的女儿大年三十不能看娘家的灯。父母和我嫂子从不讲究这些,我们三口有好多年都是在娘家过年的。记得母亲和嫂子每年都准备了许多美味佳肴。除夕中午吃香喷喷的大包子,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全家围在一起推杯换盏,同父母一起守岁。到了廊坊以后过年就更喜庆,大年初二大姐二姐两家回娘家来了,阖家团圆,喜上眉梢,吃饭喝酒,说说笑笑,气氛格外地欢乐。普天同庆,爆竹声声,红灯盏盏,祥瑞满园,至今怀念那些悠远浓厚的年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过年一起给奶奶(姥姥)行叩拜之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孙子齐康、外孙女张爽、孟莹和奶奶(姥姥)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哥哥、嫂子,侄子齐康与母亲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在那个年代当儿媳妇时就和我奶奶婆媳之间相处的很好,自从娶了儿媳妇以后一直生活在一起,和我嫂子婆媳之间相处的也很好。母亲的秉性,关心体贴、包容、谦和的心肠,本身铸就了婆媳和睦相处的基石,加之嫂子贤淑孝顺,两好合一好。母亲真是一个既会当媳妇、又会当婆婆的人。嫂子说,她进门以后,在母亲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生活中更是手把手的教,学到了不少的技能,比自己的亲妈还亲。在一起生活将近二十年的岁月,日子一直过得非常融洽,为此还被廊坊市内燃机厂评为“五好家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哥哥是家中的独苗,但父母从不娇生惯养,吃的穿的子女都一样。倒是我,从小受到父亲的偏爱,小时候有好吃的都给我,长大后学习、工作都格外地关心,记得我在忻州市医院上班后,有一次下了夜班早上回到家里,父亲听说我还没吃早饭,马上拿几个鸡蛋直接放入沸开的水壶里,虽然煮鸡蛋的方法不对,但我从中感到了深深的父爱。我从小不仅得到父母的偏爱,同时也得到了姐姐哥哥的疼爱,他们不仅没有嫉妒我,反而让我得到加倍的爱,我要特别感谢姐姐哥哥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患有高血压病,1996年因脑梗导致瘫痪不能自理。父亲一辈子工作上非常要强,吃苦奉献不甘人后。也没有架子,助人为乐,宿舍里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上门求诊,父亲都是来者不拒,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大家服务。日常生活中打牌下棋,捞鱼养鸡兴趣爱好广泛。父亲病倒以后,眼看着内心无比坚强的父亲一次次被病魔折磨,我却无能为力,心中难受的滋味溢于言表。瘫痪6年后,2001年4月3日父亲安然地离开了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迁厂时二婶带着六个孩子来到定襄,二叔没有随迁,可见二婶的负担有多重。那些年我的父母亲给予二婶家更多的关照,对叔伯姐姐、哥哥们的成长同样操心。在父亲患病卧床不起初期,二叔的三儿子齐文杰(也是我哥哥)从定襄来廊坊看望父亲,并主动留下来伺奉了近三个月,我从内心特别感谢三哥付出的辛苦,这也是他感谢大伯大娘多年来对他关爱的回报。受父母影响,我们晚辈之间的亲情也是紧密相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我们家却截然不同。父亲患病卧床的六年中哥哥、嫂子、二姐尽心伺候,哥哥在厂里给领导开车,工作辛苦费力,不论多忙每天都把父亲的生活安排妥当,每天起床、喂药、翻身、擦洗都非常仔细,尤其是父亲长期卧床后便秘,每次哥哥都戴上一次性手套往外抠,这要不是自己的儿子,根本做不到。嫂子上班前下班后洗衣做饭,端汤伺药;二姐住在同城离得近,夏日三伏,冬日三九,从不间断来到父母身边照顾;大姐每周都从天津带着做好的鱼肉和各种营养品回家看望;我离得远比不上姐姐、哥嫂,也想方设法回来,发挥我的一技之长,给父母亲打针输液做各种护理,父母亲病重临终的那段时间,我心里时时放不下,一年内临汾廊坊间跑了八趟。我俩个姐姐也说,虽然我们姐仨都在尽心尽力照顾父母亲,也比不上哥哥嫂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微不至的守护付出的辛苦多。中国是一个讲究孝悌的国度,我想这就是孝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父亲病中过生日时,孩子们献上的生日礼物,那天父亲特别地开心,与大家共同干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病倒以后,平时照顾主要以母亲为主。母亲曾和我说过,心疼我离家远,孟莹又小,心疼大姐年龄也不小了血压又高,张爽又面临高考,心疼二姐不论刮风下雨来回奔波很辛苦,孩子上学吃饭也管不了,心疼哥哥开车安全问题不能分心,心疼嫂子每天辛苦买洗做,没有自己的时间,也心疼孙子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并说你们都有自己的小家,工作都很忙,就让我伺候吧。母亲想的全是儿女的不易,唯独不考虑自己,本来身子骨就虚弱,依然挑起大梁。母亲一生的劳累两只手变得又粗又大,腰椎早已变形,弯曲的腰累得越来越弯,到了老年直不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过去母亲上班的时候每周48小时工作制,早、中、夜三班倒挺累的。在家时总是闲不下来干家务,买菜做饭,洗衣做针线活,一周休息一天比上班还忙还累。所以工作和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辛。母亲从不支使我们干活,都是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现在想起来那时真不懂事,也不懂得多替母亲分担一些,回想起来真是对不起母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长年从事打线工作,后来心肺功能也有了问题,1992年时患胸腔积液咳嗽,持续两个月发烧体温不退,可急坏了父亲,以为得了不好的病。当时我心里非常担心,不在父母身边干着急。孟昭强马上请假回去,一人带着母亲到山西省人民医院就诊,请专家会诊后带着治疗方案回到定襄,经过半个月的治疗痊愈了。当时拍过一个CT片,医生发现两肺布满钙化点,说是典型的纺织女工的职业病,以前母亲都不知道,平时就以为感冒发烧扛过去了,可见多么皮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父亲患病三年半之后,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二姐办理了病退。二姐说,“爹妈是自己的,侍候责无旁贷,不和别人比”,多么朴实的语言,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主动把父亲接到她的家里照顾了两年半,一直到父亲去世。对二姐、二姐夫的举动,我和大姐、哥哥嫂子都非常感激,我们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二姐全家的辛勤付出。只有家中有瘫痪在床的病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到了二姐家后,母亲时常放心不下,每周都会到二姐家看望陪伴,真是应了那句:“人一辈子到老了才是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要特别感谢大姐夫张志强、二姐夫冯志贵和孟昭强,这些年给我们姐仨的支持、陪伴和安慰,你们的爱心和对家庭无私奉献是我们尽孝的动力源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一辈子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由于一些制度在“文革”时遭到破坏,加之拔乱反正有个渐进的过程,母亲工作到57岁时才退休。长期的劳累使得纺织工作的职业病在母亲的身体中落下了根。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越来越差。60岁以后住院、打针、输液、吃药的频率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父亲病倒之后,劳累和心情的压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母亲还掛念着我们,把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拿出来分给了四个孩子。2002年1月22日母亲带着许多不舍也离开了我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是大姐撰写的挽联,是母亲一生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一生把大爱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把做人的品德和真诚留在了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父母的庇护下,这么多年我们依然联系紧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仍然是一大家子。哥哥深有体会地讲,我有两个好姐姐,一个好妹妹,什么事都替我想到了做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的下一代也都已成家有了孩子,他们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在忙碌的生活中抚育着后代。生活就是这样,家庭的诞生,家族的延续,一代代繁衍生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年轮的磨损中,沉淀了悲与喜,浮上了一层唤不回的感伤。年轮带走了岁月,也留下了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爽、齐康、冯旋、孟莹四个人难得同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们正在书写自己各自的人生,他们也必将向后代讲述昨天的故事。我们用文字记录父母奋斗的足迹,这对后代以后的回忆会更清晰,会更精准,会更好的鞭策他们努力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09年10月侄子齐康结婚,齐家的人非常重视,在百忙之中,分别从北京、天津、山西、廊坊拔冗前来参加婚礼,基本上全聚齐了,这是宴席之后留下的一张全家福。我想,这是父母影响力的召唤。要是爷爷奶奶健在,能亲眼目睹孙子大婚的幸福时刻该有多好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年是母亲100岁生日,父母的日常生活既平凡又丰富,做人做事,言传身教永远是我们的楷模。我们用此篇来怀念父母的一生,是让父母的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母就这样夫唱妇随,相儒以沫六十多年 ,经过几年病痛最后安祥的走了。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家产和金钱,却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永久的思念!父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