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介历史拾遗

景茂礼

<p class="ql-block">  旌介村位于山西省灵石县东部,左依太岳山,右傍晋阳湖,围山可以“构木为巢,焚林而畋(狩猎)”,缘水可以“聚生群处,竭泽而渔”(捕鱼),是晋中地区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b>  仰韶时期:</b>村北有3米厚的仰韶文化层,村南发现大量新石器遗存。村庄位于静升盆地万亩平原东北部,村里村外广阔的肥田沃土,为由“焚林而畋,竭泽而鱼”的生活,逐渐向农耕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尧舜时期:</b>“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晋阳湖即今晋中盆地,海拔高度从北往南,太原至介休为774—740米,灵石710米,夏门660米,南关574米。旌介村位于静升盆地万亩平原东北部,海拔高度999米(旌介遗址),高于晋阳湖水面200余米,是早期人类较理想的栖息繁衍之地,历经漫长岁月的发展,基本进入饲养家禽、裁培植物、建筑房物、制作器皿、制造衣裳的农耕社会。</p> <p class="ql-block"><b>  商周时期:</b>1976年首次发现商代墓葬,1985年又发现两座商墓和一座车马坑,出土大批青铜器及其它珍贵文物,专家确认是与商王朝有着稳定关系的友好方国“丙”国遗址,这个国家拥有相当充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生活着大量定居的人群,是方圆百余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又发现从商代到汉代的墓葬54座,大型粮仓6座。</p> <p class="ql-block"><b>  春秋时期:</b>介子推隐居于村东南山麓被烧死,晋文公非常后悔,对其进行了隆重旌表,环“绵上之田而封之,号曰介山”,将其村名改为“旌介里”,意为“旌表介子推于其故里”,赐葬“介林”,赐建“介庙”,世代祭祀,由此诞生了介林、介庙、寒食节。皇家墓地曰“陵”,神圣墓地曰“林”,其它墓地曰“茔”,介子推是华夏墓地称“林”的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b>  秦汉时期:</b>秦改“介山”为“界山”置界休县,县城就置在旌介村。《张壁古堡的历史考察》:“秦汉介休故城城址,应当就在今天的灵石县静升镇旌介村。”东汉葬郭林宗于城东(坟墓约毁于南北朝时期)。《水经注》:“汾水又西南迳界休县故城西……城东有征士郭林宗、宋子浚二碑。”《张壁古堡的历史考察》:“《水经注》所指示的秦汉介休故城,就是今天的灵石县旌介村。”(今介休城原为平昌县城始建于东魏,今介休城东郭林宗墓始建于明代)</p> <p class="ql-block"><b>  两晋时期:</b>西晋改“界休”县为“介休”县,县城仍在旌介村。太安年间,刘渊起兵离石,遣将乔晞攻陷介休,时任县令魏昌人贾浑拒不投降,全家与城池同归于尽,后人为纪念他为国捐躯的死节,在城中(旌介)及四周(兴地、张嵩、集广、许家坡底)首建庙宇,称为龙天庙,世代祭祀。随着时间的转移,龙天庙亦由此扩展到各地,灵石至今仍存有十余座。</p> <p class="ql-block"><b>  隋唐时期:</b>隋开皇十年,文帝北巡太原傍汾河开道获一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因以为瑞,命名“灵石”,并废“介休”县名改置为“灵石”县(开皇十八年,隋文帝又将与灵石地土相连的“平昌”县名废除而改为“介休”县),县城亦由旌介村迁移到河谷之中发现灵石的地方即今县城所在地,旌介村结束其商周国都、秦汉魏晋南北朝县府所在地的使命,经唐宋、历明清而蜕变为行政村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b>  小结:</b>旌介村,是五千年文明诞生的摇蓝,是四千年人群聚居的稠密区,是三千年方国的中心城,是两千年县府的所在地;旌介地区,是尧舜时今晋中汾河谷地最大的平原,是今晋中和吕梁唯一正式科学发掘的商墓所在地,是华夏民族寒食习俗演变发展的起源地,是祭祀介子推的介神庙、祭祀贾浑的龙天庙的诞生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均为旌介出土文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