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考察日记】乡村样板背后的逻辑

老楊撩策划

<p class="ql-block">3月1日,浙江德清的天气春寒料峭,壹方城安排一天的日程满满当当的,所到村镇乡村产业发展亮点纷呈!</p> 洛舍镇:农民造起了钢琴 <p class="ql-block">这高大上的玩意儿居然是一批农民造成,全国每卖七台钢琴,便有一台必是洛舍镇造的!</p><p class="ql-block">洛舍镇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乡村钢琴业与特色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乡村“生态+商业+文化”一体化产业转型,走好乡村振兴之路。</p> 东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 <p class="ql-block">东衡村是著名文史学家沈约故里,也是著名书法家赵孟頫隐居之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2017年以来,先后规划建设赵孟頫与管道升纪念馆、文化创意街区、“墨立方”文创园等,成功获评3A级景区村,建成全省标志性文化礼堂,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浙北第一村"文化IP持续打响。</p><p class="ql-block">“整合乡村资源,展示乡村多元经济价值!”这是规划大师陈安华对东衡村的发展定位。</p> 五四村:五张王牌嵌入发展 <p class="ql-block">五四村位于湖州德清莫干山麓,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杭州修订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期间,赴莫干山考察途经此地,故名五四村。</p><p class="ql-block">“乡村振兴,老百姓是主人翁。村里的任何项目都要把老百姓的主体作用凸显出来。”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直言,“国有企业+村+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秘诀之一。孙国文还总说,五四村从20年前连2万元水电费都交不起的穷村,发展到现在全国闻名的乡村示范“样板间”靠“五张牌”:土地流转、乡村环境治理、强村公司、人才引进以及数字乡村管理。为了留住人才,村上已规划建设五星级宾馆。</p> 布布熊:乡村美学赚八百万 <p class="ql-block">精准的市场定位:农场锁定“年轻+亲子”客群,通过融入乡村美学,打造出适合年轻人打卡拍照的霍比特小屋、斑比花园、精灵树屋等景点,以及适合孩子玩耍的夏尔牧场、梦幻城堡、马场等设施。“这些特色项目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网红达人,针对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方案,靠散客一年获利800万元”,营销负责人十三姨信心十足。</p> <p class="ql-block">作者:杨登权,中国策划研究院常委兼副总院长、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兼乡村振兴专委会主任、重庆市巫山县企业家联合会会长、西部文化创意产业集团董事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