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

姚云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都会有老街,她记录着曾经的风风雨雨和岁月痕迹。哈尔滨道外的巴洛克风情街就是这样一条老街,百年的光辉岁月尽在于此。在这里,你能找到老哈尔滨的地域之美、建筑之美,找到老哈尔滨“白山黑水东北炖,大锅大碗热腾腾”的市井滋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24年1月13日,我们来到哈尔滨巴布洛克风情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广场上一块标识着“中华巴洛克”的巨大石碑在向我们招唤,可爱的一对雪人宝宝告诉我们“情怀老道外 地道哈尔滨”,你们找对地方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手绘旅游指南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亚洲冬季运动会简称“亚冬会”,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中国哈尔滨市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权,广场上大幅标牌“相约哈尔滨,逐梦亚冬会”,将迎来哈尔滨亚冬盛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哈尔滨的开埠,源于原俄罗斯沙皇觊觎中国的资源,始于东清铁路的修建,而道里区、南岗区大多是外国人居住的地方,铁路的另一侧老道外才是中国人居住的地儿。老道外最典型的建筑群就是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风情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步行街,更是哈尔滨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守护”铜塑像。哈尔滨抗日保卫战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爱国官兵勇抵外侮的悲壮赞歌,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气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巴洛克雪雕大滑梯,只有在严寒的东北才能看到,在老道外人们可以尽享冰雪中的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漫步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聆听她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历史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曾是一个只有几十户渔民聚居的小渔村。1890年,山东德平人傅宝善、傅宝山兄弟在此开设了大车店和小药铺。自此,这里便被称为“傅家店”,后改为“傅家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和松花江的通航,使得哈尔滨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1898年,哈尔滨开始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南岗区和道里区很多地方被划定为中东铁路附属地。道外区的傅家甸因处于中东铁路附属地以外,未被划入外国势力范围,因而成为中国居民的集聚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大量山东、河北、山西“闯关东”的移民来到傅家甸投亲靠友,人气聚集,开办店铺,老街上建起会馆、文庙、票号、商行;富商投资办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中东铁路的推动下和国内国际大趋势的影响下,老道外的民族工商业发展异常迅速。至1931年,老道外有商业86个行业,1250个大小商号,傅家甸成为了当时东北三省最著名的商埠之一,也就有了“先有傅家甸,后有哈尔滨”的说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20世纪20年代中期,道里区建起了“中国大街”,也就是现在的中央大街。东北地区社会名流和外国人聚集在这里,大街两侧建有很多欧式、仿欧式建筑,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建筑风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道外”的民族工商业者效仿道里、南岗的洋人,在“老道外”的腹地置地盖房,建造了拥有西洋外貌、中式传统风格的四合院格局,具有前店后厂、商居两用功能、中西合璧风格的富有鲜明特点的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起初,人们不知道怎么称呼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直至日本学者西泽泰彦来到这里参观,提出以“中华巴洛克”命名该建筑风格,这种叫法才逐渐流传开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不仅浸润在砖瓦之间,亦凝结在人们的味觉记忆里。想吃地道的哈尔滨美食,很多老哈尔滨人都会直指中华巴洛克百年餐饮老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范记三鲜饺子是哈埠名吃,已有百年历史。饺子馆开设于1912年,创始人老范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范记的三鲜馅,皮薄馅大,鲜味厚重、咸香饶舌,汤汁充盈,不用蘸料亦满口留香。无数老饕慕名而来,连中央电视台《寻访中国小馆》的杨光导演,品尝过后都评价老范记“真有功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张包铺,1902年建店,至今有百年历史。老道外总店,面积非常大,分上下两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风味排骨肉包子,里面有小排骨肉,肉质紧实弹牙,排骨肉汤汁浸入到包子里,蘸着醋、酱油 、辣椒,香喷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锅包肉,据说在哈尔滨数一数二,外皮很酥脆,闻起来有微微刺鼻的醋味儿,汤汁有点稀,肉特别薄,越嚼越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李氏熏酱老街砂锅居,始建于1937年,创始人李兴北。李氏熏酱老街砂锅居,历经八十余年而长盛不衰,靠的是醇厚的门风、与人为善的作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喷香脱骨的猪手、厚实的肘子、滑溜溜的猪尾、胖胖的豆腐肚,还有鲜香扑鼻、热气腾腾的豆腐丸子砂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时代在变迁,但李氏熏酱老街砂锅居仍然是当年的味道,牵动着人们的味蕾,让每一个食客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开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在上海、天津等地,依然能见到一些带有“中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但多是零星分布的单体建筑。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群,哈尔滨的经典,是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发展的中华瑰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是哈肉联红肠店,哈肉联红肠也有百年历史。1913年,哈尔滨因中东铁路的修建而逐渐繁荣起来,英商马前氏投资55万英镑,在哈尔滨建立当时中国最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滨江物产英国进出口有限公司”,收购家鸡、家鸭、野鸡进行加工,这就是哈肉联的前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公司引进俄籍大技师爱金宾斯的红肠加工技术,建成灌肠厂房,生产出哈尔滨“第一根红肠”,标志着“哈肉联红肠”的诞生,成为中国最早的肉灌制品加工企业。第一批红肠上市正值春节临近,一经推出,就被中国百姓和各国侨民抢购一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在实施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程,围墙上的标语代表人们的心声:“穿越古今的记忆街巷,中心城区的兴业宝地,沉浸中西的奇幻旅程,问商文化的精神家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正门。巴洛克建筑是兴起于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建筑风格,是欧洲最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中华巴洛克的建筑群是全世界最大的巴洛克建筑群,它是北京的后海,上海的新天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路走,一路看,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物可以说是融合了中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的民族特色,建筑临街的侧立面是巴洛克建筑风格,而局部装饰的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元素,比如石榴、葡萄象征多子;蝙蝠、牡丹、如意、铜钱、卷草等则表达了福、禄、寿、吉祥之意。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平面布局和功能都是传统民族的,这种“前店后宅”、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德新池”原址。“德新池”是1014年至1924年间老道外开办较早,规模较大的浴池之一。浴池不仅装修豪华,而且服务周到,客人来到这里洗浴,可以享受免费的搓澡服务。每天早晨开业和晚上闭店时,都要呜响汽笛造势。当年“哈尔滨市道外浴业同业公会”曾设在德新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道外大戏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溜冰灯,晚上点亮了,一定会非常好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07年,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为了与沙俄抗衡,在道外区设立松黑邮船总署,购买轮船,开办航运,从此,松花江上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机械船队,徐世昌因此而成为民族英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里原是徐世昌的私宅,门楣上写着“世昌應”三个字,“應”字语出【诗经•大雅】中“廼立應门”一句。古时以應门指房屋的正门,“世昌應”就是徐世昌私宅的正门,也蕴含了世代昌盛之门的意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原“福義永北坊”旧址,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原为粮食店铺“福義永北坊”。〝福義永”的老板金俊生,同时开办两个店铺,名号同为“福義永”,只是有地理位置上的南坊,北坊之分,南面位于大古街的店铺为“福義永南坊”,其北面的此店铺为“福義永北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漫步在巴洛克风情街上,你会有一种穿梭于不同时空,不同国度的奇妙体验,这里是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对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此建筑是洋味十足的老外道巴洛克酒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俄罗斯食品超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马跌尔冷饮店门头上爬满了五彩的小精灵,奥西娅列巴店门前的圣诞树上挂满了造型各异的大列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四合院里大红灯笼高高挂,微风吹过,灯笼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老道外古老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红灯笼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递着节日的喜悦和祥和,我在这个充满红色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鸿兴大”原址。“鸿兴大”喻意基业鸿大兴盛,这里原是一家转运业货栈(转运业:物流业)是当年转运业的代表,既做转运生意,也贩卖洋杂货,1924年,鸿兴大扩大经营,在原址兴建新的营业场所,并请人重新书写字号,刻在正门上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眼前是一座长髯飘飘,目光炯炯有神,手持青龙偃月刀,身穿战袍的关公铜像,威风凛凛,仿佛能够洞察一切,这是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的武财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关公是民间信仰的五路财神之一,关公被视为财富的象征,是人们祈求财运的对象;关公又称“伏魔大帝”,是驱邪避恶的神明;关公也被视为平安的象征,是人们祈求平安的对象。近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漫步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从时光荏苒中探寻富有传统气息的商业文化、餐饮文化和民俗文化,从新生成长的创意设计产业中感知老街区的充满活力的城市脉动,百年历史与现代生活在这里交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哈尔滨人的独有情怀,见证着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的时代变迁,吸引着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探访、回味和体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