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从笔尖来

张秦.太阳树[西安]

<p class="ql-block"> 寿从笔尖来</p><p class="ql-block"> 书画能养生,寿从笔尖来。</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去看望书画家冯世平,他已经近70岁,红光满面,头发乌黑,没有一根白头发,身体硬朗无疾病,心情豪爽快乐。十年前,我就和他探讨过书画养生问题,鼓励他每天坚持练字作画,康养身体。</p><p class="ql-block"> 十年来,我几乎每年都要见他几面,主要了解他坚持习字作画对身体的积极影响。他从七八岁就开始习字作画,坚持了60年。他退休后,生活很规律,每天定时习字作画,修养身心,效果良好。</p><p class="ql-block"> 过去,我和一位中医大夫也探讨过书画养生问题,大家共同认为,书画是最高雅的养生方式,长期坚持习字作画是可以延年益寿,可以说,书画是养学养乐养气养心第一妙物,可以锤炼性情、改变气质、延年益寿。冯世平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我长期坚持的观点:寿从笔尖来。</p> <p class="ql-block"> 记得古人曾云“书画者多长寿”。据史料记载,自古至今,勤于书画而获长寿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唐代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都活到80多岁,颜真卿被害时已76岁;明代的文征明90岁,清代的“四王”平均84岁。毛泽东日理万机,但是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练习书法,他说“练书法是很好的休息,是积极的消遣娱乐,是养神健脑、健身之法”。“寿从笔尖来”,习字作画本身就是一项高雅体育健身养生运动。</p> <p class="ql-block"> “养生必须养心”,这是古人的实践的结论。而书画可以培养人的耐心、细心、恒心、静心,具有养心养神之功。《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心的健康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心气不顺就会导致肌体不和。所以养生之要,在于清心寡欲、心气顺畅。习字作画用的是手,修炼的是心,不仅要有笔墨技巧,更需要心静、心顺,心无杂念,心性平和,将心的内环境和外环境调节到最佳状态,将自心融合于天地自然,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书画家冯世平身有体会地说“习字作画就要思想集中,把意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才能进入形象思维,就会顿觉心旷神怡,气力强健。”</p> <p class="ql-block"> 创作完成出好的书法、绘画作品,寄托了感情,心情尚好,排除出了身体的负能量,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得到的是充实和愉悦,唤起了美感共鸣、开阔精神境界,激荡心灵、陶冶性情,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既滋养了自己的内心,又达到了身心一体、性命双修,调和阴阳、强身健体,修得一分性,延长一分命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书法绘画,以心驭笔,以自己之心推拟万物之心,从而表达万物之情、概括万物其状。书画艺术作品的审美影响虽然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但始终对人的意识产生影响,始终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影响着人的思想和情感。</p> <p class="ql-block"> 快乐是健康长寿的良药,习字作画就是快乐的创造过程。人只有快乐了,心态才能良好,书画就是治心,可以调整心态,平和脏气,能够让人的心静下来。习字作画可以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对心情抑郁、身体虚弱、情绪消极、缺乏生气的人,能激发其热情,增加其生活活力。习字作画可令人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精神振奋,至老弥坚,可收到养心、安神、明目、理气、调理脾胃、增进饮食,乐以忘忧、健康长寿的疗效。</p> <p class="ql-block"> 中华传统文化惜生命、重养生等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中医药、养生、书画等各领域各方面,并且成为各领域各方面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精神纽带。在物欲横流、功利浮躁、信息加速与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现实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物质日益发展与精神日益荒芜,在这种环境之下,恰恰最需要让心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无疑为当代社会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足以承载“生理”与“心理”的港湾。愿我们看淡书画极度市场化与功利化,以“书画养生”为目的,实现寿从笔尖来的功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