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知青房遗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在魏家坡的那段历史,是魏家坡历史上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我挖掘村史的一个项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2年3月的一天,我专程回村,在老支书冯汉忠家采访,一同采访的还有原支书魏云龙、乡村贤士魏国柱,冯汉忠谈的较多。为了更准确了解这段史实,又曾多次同乡村能人魏忠义视频聊天,聊魏家坡知青,他对这方面情况是知情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识青年来魏家坡,属于沁县知青的第二批,第一批是1968年来的,主要是来自北京。第二批是1969年的七八月份来的,分配到原新店公社魏家坡村、原南池公社南底水村,都是天津知识青年,初中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这批知青分配这两个村,还有个小故事。据说,当时有关系者首选了南底水村,没关系者分配在魏家坡。因为从村名字面上看,魏家坡是属于山坡地带,村村可能不好。但进驻村后,南底水村的知青慢慢感受到,南底水村不如魏家坡好,魏家坡相对于南底水较为平整,位于大路边,且土壤属于白土,雨后随泥泞难走,但比起南底水的环境就优越多了,南底水不在大路边,土壤属红土,雨后泥泞的村道非常难走,选择住南底水的知青确实有些后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家坡知青13名,其中男5名,女8名,分配在四个小队,穆成明为魏家坡知青点点长。住宿统一安排在周家大院,起灶吃饭,魏更成负责做饭。二队知青为:张恩来、苏振荣(女)、张淑芝(女),三队知青为:穆成明、李晓生(女)、李志俊(女),四队知青为:钱金才、白金成、刘雅兰(女)、安琪(女),五队知青为:张金民、张志英(女)、李国珍(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知青住宿,除了周家大院外,记得在我家隔壁邻居魏更有家西楼底也住过,这是四队的知青。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四个小队的知青,都分别住在了社员家。我对苏振荣印象比较深,因为她和我母亲走的较近,常来我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2年,专门修建了知青院。为了解决知青生活问题,根据上级精神,由上级政府资助、村里自筹资金,新建了10间知青房和连房街门一个,共11间,坐北朝南,临街独院,位于街道南二队场东侧。知青搬进新房后,钱金才用粉笔在街门门洞内墙上写道:“三年三月负三天,搬进新房整十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知青的走,第一个走的是三队的李晓生,最后一个是三队的李志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应中搜集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