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迦巴瓦(三)梁希民

张银生

<p class="ql-block">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前行,依然是“旁边可闻波涛声,路上没有一个人”。拐弯处有个大圆镜子,为了让两侧来车互相看见对方。我站在下面看看了自己的模样,一手执棍 ,一手扛旗,像护林员也像农民工,唯独不像游客。</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离南迦巴瓦峰越来越近。角度也不一样了,看见了原来以为是旗云的一片高山雪层。那片斜坡上的雪,远处看有寸余厚,但是与7782米的总高度比较,那雪层厚度,应该在二三十米以上。震撼啊!如果到了现场,该是多么恐怖啊!所有的山,一旦到4700米以上,便是永久冰雪带。南迦巴瓦峰的冰雪带以上,也是冰雪皑皑,嶙峋怪石,山谷中发育着许多条冰川。其顶部比较平展,常年被冰雪覆盖。本地区冰川大都属于海洋型冰川,运动较快,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加之地势陡峭,因而冰、雪崩十分频繁。本区雨季较长,一般从5月延续至 9月,尤其是7、8、9三个月,几乎天天降水,同时云量也很大,峰体终日云雾缭绕。从11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天气以晴为主,每年的2~4月和10~11月,是旱季和雨季的交替期,也是选择登山的好时机.但这日的高空风较强,风速有日长在40米/秒,气温为-20~-30℃温变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再走一公里,听见有牛铃的声音,循着声音看,有两个白腿黑身的牛在吃草。又走几百米,看见一个黑身白腿大牛横立路中,两个犄角弯曲超前,长约一尺,它怒目而视,盯着我。我有点紧张,是不是我手里的红旗让它不高兴了?如果冲过来咋办?我停下,也注视着它,我把红旗缓缓放倒并卷起来,准备着如果它冲过来,我就扔掉红旗撤退!就这么互盯了大约三分钟,它掉头往前面走了。我想,刚才路上也看见了不少同样的红旗,而且还有一些经幡,上面红红绿绿的,牛应该不会因为我的红旗发怒。莫非它在想:“咦?平时这里没有人,怎么今天来了一个?干什么的?”它看我没有招惹它的意思,它掉头走了。我跟在它后面,走了几百米。它回头看了我几次,可能觉得后面这个人不安全吧,拐下路边进入树丛了。等了一会儿,我看不见牛了,才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一共走了两个小时,看见了南迦巴瓦峰的近距离峰谷,而且看见了从山上留下来的道道流水,都汇入了深深的雅鲁藏布江。不过,正如古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时候拍摄的景色,没有了前面的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又往前走了一公里左右, 看见一个小院子,外面有牌子显示可以拍摄住宿, 我想进去看看,但是门锁着,进不去。门对面有一个大石头,刻着藏文。显然,这里以前是接待游客的。可惜看不懂藏文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看了看手表,已经下午两点多,往回返吧。</p><p class="ql-block"> 一路返回,走走歇歇。三个小时左右,回到住地。虽然腿疼非常累,但是走近南迦巴瓦的快乐,充满于心间。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进行攀比。如果十四亿人都看见过的东西,自然会觉得平常无所谓,如果我是十几亿人里唯一看见了的南迦巴瓦峰放射状云彩的,是不是就足以阿Q一下了?一个人心中的梦想,未必是物质的,未必是生活所必须的,而可能是那些与物质生活日常生活毫无关系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是为记。</p><p class="ql-block"> (2024.1.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