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一游

伊梦

<p class="ql-block">追寻滕王阁,我们来到了南昌。</p><p class="ql-block">六月初,南昌已显火炉之威力。一路汗流浃背,长吁短叹,潮热难耐。</p><p class="ql-block">一头扎进宾馆,空调的感觉真好,再也不愿意接受南昌火辣辣的热情了!</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的南昌,一改白昼的炎热,变得温情脉脉起来。</p><p class="ql-block">按照旅游攻略,我们首先来到了南昌的靓丽名片————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时间是最好的分界线,将这个古老的街区划为两半:一半是老街区,晚清赣派建筑,承载着南昌的徽商故里的历史,<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半是新商城,</span>演绎着现代人的时尚潮流。一半是寻常百姓的豫章烟火,一半是商贾如云的繁华世界……</p><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踵,和所有古城一个模式,小吃街的吆喝声,酒吧街的歌乐声,游客的嬉闹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三街五巷,一个个精心打造的店铺、一张张笑语盈盈的面容、重修雕琢的历史遗迹、本地特有的小吃,都能让游人拾起南昌别致的风情,感受到豫章的温度,寻找到洪都历史,体味到南昌人生活的欢愉和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怪不得人说:千载万寿宫,半部豫章史。</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第三是旅游。</p><p class="ql-block">南昌有名小吃:大饼汤和米粉</p> <p class="ql-block">赣商,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赣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商帮,在鼎盛时期,其活动地域和范围广布全国。江右商帮称雄中华工商业900多年。</p><p class="ql-block">“赣商精神”:厚德实干、义利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最初建于东晋太元元年(376年),由道教徒许逊所建,用以祭祀东晋旌阴县令许逊。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寿宫经历了多次扩建和修复,成为江南著名的道教宫观和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南昌城的“根”</p> <p class="ql-block">神往已久的滕王阁不负众望,巍峨挺拔,神采飞扬,清逸隽秀!</p><p class="ql-block">恰逢雨天,南昌的燥热一扫而光,神清气爽的登阁而上。</p><p class="ql-block">本打算背诵《滕王阁序》,不是为了换取门票,而是为了满足儿时的心愿,可是真正见到了它却没有勇气背诵……</p><p class="ql-block">一鼓作气登上了最高层,“披绣闼,俯雕甍”,远眺长江浩浩汤汤,迂而骇嘱,高楼扑地,一派欣欣向荣。不禁“遥襟甫畅”而“逸兴遄飞”了。</p><p class="ql-block">盘腿席地而坐,近观如织的游人来来去去,个个带着疲惫不堪的兴奋,旅游累并快乐着。</p><p class="ql-block">微风徐来,带着细雨清新湿润的味道,不知是不是“西山雨”?阴沉中天布满灰黑色的“南浦云”?站在阁楼回廊,倚栏而望,烟雨朦胧之中,不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壮美景象,惟余烟波浩渺的江水静默流淌,不禁喟叹“物换星移几度秋”,以及“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万千感慨!</p><p class="ql-block">一篇《滕王阁序》洋洋洒洒,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精彩,滕王阁与王勃的相遇,成就了王勃传奇人生,更是成就了南昌的华彩历史!</p><p class="ql-block">王羲之云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滕王阁共有六阁,每阁均有主题,碧瓦丹柱,飞阁流丹,壁画、浮雕、书法、绘画,精美绝伦,叹为观止,<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典现代之美相结合,虚景与实景融为一体</span>交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姿而又变幻无穷的景观。两大遗憾:1.络绎不绝的人流,只能匆匆一观。2.手机内存太小,不能一一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不记得在第几层,展现的是历代滕王阁的毀建历史,非常喜欢3D电子动画的展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细细观看,每个朝代的滕王阁都展示了当时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展现出每个朝代的精神气质。</p><p class="ql-block">滕王阁曾毀建29次,现在是1989年按照梁思成大师设计斥巨资而建,它不仅是南昌历史的见证,更是南昌人不朽的精神所在。</p> <p class="ql-block">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大雨倾盆,也没有浇灭我们对探访海昏侯的好奇心!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旅游攻略没有做好,反正南昌的公交不是很方便,几经周折才找到去海昏侯博物馆的车站!</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是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时间是2017年6月,2019年对游客开放。大概是新建的缘故吧,服务设施齐全,人性化管理,对于游客来说既方便又放松。</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海昏侯——刘贺(前92年-前59年),又称西汉废帝。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这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三代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是西汉<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刘贺是怎样的一个人?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里墓</span>葬大量文物展览,或可还原一个真实的刘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惊讶兼震撼,博物馆面积之大、文物之繁多,海昏侯刘贺之富有,器具之精美,惊讶于古人之智慧,震撼于汉代之繁华!</p><p class="ql-block">首先会被多金砸晕了,金牌、金饼、马蹄金品以斤为单位,琳琅满目,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百万五铢钱随意堆放,就像随时随地可以随便拿取的零花钱,华贵的玉器、精美的装饰物比比皆是,刘侯可真不是一般意义的有钱,分明是富可敌国!</p><p class="ql-block">引人注目的是生活用品,红黑相间的漆器美丽精致,各式各样的青铜器高贵雅致。作为一名资深“吃货”,没有比见到高大威猛的“蒸锅”、小巧精美的保温桶、敦实憨美的烤肉架、火锅等等食器炊具更令人激动的了,好多生活用品不仅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实用价值高,而是造</span>型新颖华美,艺术设计感超强,点点滴滴都有仪式感!就连洗手盆都要求尽善尽美,造型优美的洗手盆,居然可活水而出……,还有那镇馆之宝的青铜雁鱼灯,精巧的设计 ,完美的造型,奇思妙想,恐怕现代人也赶不上!乐器也很多,据说用餐的时候,要琴瑟弹奏、编钟相和,“钟鸣鼎食”!展览馆还模拟了一整套用餐礼仪、出行礼仪,刘侯是一个精致生活主义者,大概还是一枚文艺青年吧!</p><p class="ql-block">自从学习书法,就开始留心古人笔墨,在“刘贺”私章前留恋不已,第一次真正感知到了篆书的魅力,那种美是任何语言无法描述,内心里涌动的敬仰和热爱!木简的隶书文字舒展大方,那么亲切温暖,相遇相知的感动油然而生,不由得泪盈于眶!</p><p class="ql-block">太大了,太多了,太美了,太感动了,太震撼了,太喜欢了……,眼花缭乱,思潮澎湃……</p><p class="ql-block">时间太少了,游人太多了……</p><p class="ql-block">博物馆结语正合吾心,抄录于下:</p><p class="ql-block">一位人生跌宕起伏的传奇王侯,一次举国瞩目的惊世发现,海昏侯墓园吉光片羽,不仅揭开了史书鲜有记载的海昏侯国的神秘面纱,也实证了大汉的盛世繁荣,更启迪着今日国人,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自传统中汲取精华,在传承中赋能未来。</p><p class="ql-block">器物有魂,可沟通历史、现在与未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凭借展览搭建“物"与"人"、"人"与"社会"之桥,完成超时空连接。</p><p class="ql-block">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走近赣鄱大地2000多年前的海昏侯国,细品造物之心,赏鉴工艺之巧,静听历史之音,感悟思想之菁……</p><p class="ql-block">一望两千年,汉风今犹在。让我们透过那闪耀的良金美玉、庄重的青铜礼器、博大的儒学经典等,体会先祖的智慧与灵气,领略大汉侯国的气度与风范,感受中华文明的悠远与灿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香炉</p> <p class="ql-block">青铜雁鱼灯</p> <p class="ql-block">刘贺”螭纽玉印:该印由和田白玉制成,玉质坚硬莹秀,局部有浅褐色沁斑,为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字迹线条粗细一致,左右等分,规整大气。印纽为高浮雕幼螭,螭身一侧生双翼,螭角、螭尾均阴刻作纽丝状,造型生动。螭为龙的九子之一,西汉螭纽玉印,除此印外,目前仅见“皇后之玺”玉印和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方无字玉印,“刘贺”玉印采用皇帝玺印才能使用的螭纽造型,在汉武帝时期规范印章制度之后的私印中罕见。</p> <p class="ql-block">孔子徒人图漆衣镜:集镜体、镜背、镜掩(镜盖)、镜架与图文于一体。其中镜体为光洁的矩形铜板,出土时从中间断裂为上下两块,通体素面无纹饰。镜背木质,保存较为完整,表里均髹红漆,上绘孔子及其弟子画像。此外,衣镜上有1850个字,这些文字用墨汁在漆木器上书写,字迹清楚,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另有《衣镜赋》19行文字。由此可见,这是一面具有 “图史自镜”作用的穿衣镜。</p> <p class="ql-block">挖掘出来失传的《齐论语》</p> <p class="ql-block">坐上游览车,稀里糊涂的在古墓址转了一圈,大概还没有完工,标志说明都没有,黄土坡上四分五裂的坑道凌乱覆盖着玻璃,不知所云,加上雨天,大家都匆匆而过……</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墓地,显得格外凄凉和孤寂,曾经的伟大和繁华在时光之中不堪一击,“一抔黄土掩风流”,历史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淹没一切,最终留下风轻云淡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