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 · 街头行(下)

崇元

<p class="ql-block"><b>从酒店出来,就是繁华的戏剧街区(Theatre District),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伦敦西区(London West End) —— 与美国百老汇(Broadway)齐名的伦敦著名戏剧中心。这里是英国国家歌剧公司(English National Opera)的驻地。</b></p><p class="ql-block"><b>这一带集聚约40家剧院,代表了英语世界中商业戏剧表演的最高水平。</b></p> <p class="ql-block"><b>这不,我们没走几分钟,就遇见了科利塞姆剧院 (London Coliseum)。</b></p><p class="ql-block"><b>剧院坚固无比的石墙上像旗帜般高挂伸出的广告格外引人瞩目,£ 10起。因为在伦敦的日程安排极为紧凑,观看戏剧表演这一项没有被列入其中。</b></p> <p class="ql-block"><b>这里长年上演的戏剧有《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狮子王》 (Lion King)、 《妈妈咪呀》(Mamma Mia! )和《 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伦敦西区上演时间最长的音乐剧)等。这些剧目得到了许多传统戏剧迷的喜爱,很多人远道而来,每年吸引超过1000万人次的观众。在伦敦西区观看戏剧演出已成为伦敦一项常见的旅游活动。</b></p><p class="ql-block"><b>剧院外醒目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海报。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伦敦与戏剧的关系可追溯几个世纪,紧密地与这座城市本身的历史相连 ——我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诗人角》里已略有介绍伦敦戏剧表演艺术家奥利维尔和费雯丽。</b></p><p class="ql-block"><b>伊丽莎白时代(1558年-1603年)是伦敦戏剧场景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主要归功于伊丽莎白一世,她是艺术的杰出赞助人。毫无疑问,她赞助的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就是威廉·莎士比亚,她经常邀请他在皇家宫廷进行定期演出。莎翁的喜剧《温莎的风流妇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就是在女王的委托下创作的。许多人猜测如果没有得到她的支持,莎翁的许多作品可能会湮没于历史之中。</b></p><p class="ql-block"><b>《温莎的风流妇人》描写贪财好色的胖骑士法尔斯塔夫(Falstaff)看上两位富商的夫人:福德太太(Mistress Ford)和佩芝太太(Mistress Page),他想利用她们解决他的财务困境。这两位聪明的妇人发现后,便开始一连串整人计划,在让法尓斯塔夫在众人面前出丑的同时,也顺便借机会调教一下她们爱吃醋的丈夫。于是一连串有趣的整人计划一幕幕地上演。</b></p><p class="ql-block"><b>这幅1840年由大卫• 斯科特(David Scott 1806–49) 创作的《伊丽莎白女王在环球剧院观看“温莎的风流妇人”表演》的油画,收藏于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b></p><p class="ql-block"><b>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温莎的风流妇人》第三幕第三场的水彩画:《法尔斯塔夫追求福德夫人》(Falstaff Wooing Mistress Ford),作者为水彩画艺术家约翰·梅西·赖特 (John Masey Wrigh,1777-1866)。</b></p> <p class="ql-block"><b>看看瑞士画家约翰·海因里希·弗斯利(Johann Heinrich Füssli)笔下的《温莎的风流妇人》里,心怀叵测的老色狼是怎么被整治的哈!🤣注意画中的另一个亮点:角落里有个吃瓜群众在偷着乐呢!🤭</b></p> <p class="ql-block"><b>题外话: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大约1700个词汇的语言遗产至今仍在使用。这些词汇包括卧室(Bedroom)、评论家(Critic)、眼球(Eyeball)、闲话(Gossip)、匆忙(Hurry)、传统(Traditional)等等。阅读莎士比亚不仅仅是阅读现代英语语言大师,更是阅读其最重要的创造者,提升词汇量只是阅读和研究他的作品的诸多理由之一。</b></p><p class="ql-block"><b>回到伦敦戏剧~~</b></p><p class="ql-block"><b>1576年,伦敦建成了第一座永久性剧院,标志着英国戏剧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座剧院简称为“剧院”(The Theatre),位于肖迪奇(Shoreditch), 专门用于戏剧表演。该剧院坐落在今天的哈克尼(Hackney)一带,以其上演许多莎士比亚剧目而闻名。</b></p><p class="ql-block"><b>1901年12月开业,2001-2004年修复的哈克尼皇家剧院。 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费雯丽,两届奥斯卡影后及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得主,不但是出色的电影演员,也是优秀的舞台剧演员。</b></p><p class="ql-block"><b>费雯丽在旧维克剧场(The Old Vic)出演了由奥利维尔导演的戏剧《哈姆雷特》(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里的女主角奥菲莉娅。</b></p><p class="ql-block"><b>1946年旧维克剧院在纽约世纪剧院(Century Theatre)的完整演出海报。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奥利维尔夫妇更喜欢在舞台上演出而不是在电影中演出。夫妇俩1948年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巡回演出的成功,坚定了他们在伦敦西区剧院首次同台表演的信心。</b></p><p class="ql-block"><b>许多英国演员都是从舞台上起步,但奥利维尔的影响和开创性努力,以及从费雯丽身上所获得的灵感,使他们成为了珠联璧合的搭档,并成功地主宰了英国的舞台。没有他们,今天英国的戏剧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模样。</b></p><p class="ql-block"><b>1994年12月,澳大利亚图书馆购买到了一本相册,上面有奥利维尔夫妇的缩写名字”L &amp; V O”。相册里面是夫妇两人在1948年澳大利亚巡演的573张照片。如今这本相册作为澳大利亚表演艺术历史记录的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b>1948年,费雯丽和奥利维尔在澳大利亚宾馆。该照片收藏于昆士兰州立图书馆,澳大利亚(State Library of Queensland,Australia )。</b></p> <p class="ql-block"><b>在《乱世佳人》(又名”飘”)之后,费雯丽只参演了另外9部电影。她选择更专注于戏剧而非电影。但在完成326场舞台剧表演后,费雯丽受邀拍摄电影《欲望号街车》(A Streetcar Named Desire)。</b></p><p class="ql-block"><b>这部著名的戏剧改编自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作品,讲述了徐娘半老风味犹存的南部美女布兰奇·杜波伊斯(Blanche DuBois)因不适当的行为被解除家庭教师职务后,离开密西西比小镇,搬到新奥尔良和她的妹妹斯特拉·科瓦尔斯基(Stella Kowalski)和妹夫斯坦利(Stanley)同住的故事。布兰奇妩媚的南方女郎形象给关系本来就紧张的斯特拉和斯坦利带来了问题,导致妹妹家庭内的冲突升级。</b></p><p class="ql-block"><b>该片于1952年获得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多项大奖。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欲望号街车》作为他最重要的剧作更是获得了普利策戏剧奖和戏剧评论奖两项世界级大奖,成为戏剧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之一。</b></p><p class="ql-block"><b>费雯丽在《欲望号街车》饰演布兰奇·杜波依斯(Blanche DuBois )。</b></p> <p class="ql-block"><b>在那个结核病和躁郁症被人了解甚少的年代,费雯丽身患这两种疾病,可想而知在拍摄过程中她所付出的艰辛。</b></p><p class="ql-block"><b>该电影好评如潮,费雯丽也因此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b></p><p class="ql-block"><b>费雯丽在伦敦从哈里•科恩( Harry Cohn)手中接受她在《欲望号街车》中获得的最佳女主角奖。</b></p> <p class="ql-block"><b>1967年7月8日,费雯丽去世,伦敦西区的每个剧院都在她的荣誉中熄灭了一个小时的招牌灯。在圣马丁教堂(St Martin in the Fields Episcopal Church)举行了一场追悼仪式后,费雯丽的骨灰被撒在她在英格兰东萨塞克斯郡的夏季住所蒂切莱奇磨坊 (Tickerage Mill)的湖上。</b></p><p class="ql-block"><b>费雯丽拍摄于Tickerage Mill的池塘边。那天她身穿一件淡色连衣裙,手拿草帽,坐在小木舟上,气氛有种平和的忧伤感。三年后,她的骨灰撒在了她心爱的池塘里。</b></p> <p class="ql-block"><b>1969年,作为”演员教堂”的圣保罗教堂( St Paul's Church, Covent Garden)为费雯丽竖立了一块纪念碑。那天我们在圣保罗教堂匆匆一瞥,没留意纪念碑的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b>晚年的奥利维尔独自坐在伦敦西区剧院里沉思。</b></p> <p class="ql-block"><b>从英国戏剧的”昔日”中走出来,我们继续在伦敦西区行走~~</b></p><p class="ql-block"><b>这就是圣马丁教堂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Episcopal Church)。</b></p> <p class="ql-block"><b>接下来是赫比戈德姆赌场(The Hippodrome Casino ),伦敦的一家知名赌场。“Hippodrome”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意指举办赛马和其他马术娱乐形式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又见红色电话亭,它与芭蕾舞海报共存。</b></p> <p class="ql-block"><b>看来不远处应该会有一所芭蕾舞学校吧?</b></p> <p class="ql-block"><b>果然不出所料!在皇家芭蕾舞学校门前,我看到如天鹅般轻盈的美丽少女刚下完舞蹈课出来。</b></p> <p class="ql-block"><b>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国际知名,其总部就设在伦敦西区的科文特花园(Covent Garden)的皇家歌剧院。</b></p><p class="ql-block"><b>这座年轻舞者的雕像位于科文特花园的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的斜对面 。在伦敦兜转的几天,几乎天天走过路过科文特花园,却没有去留意这尊雕塑,在此借用网络图片。</b></p> <p class="ql-block"><b>昂首挺胸地走过路过这两侧建筑群,谁知道它们蕴藏着什么有趣的传说呢?</b></p> <p class="ql-block"><b>来到西西里安大道(Sicilian Avenue),伦敦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的一条步行购物大道。这里的商店、咖啡馆和餐馆密集。这条街道于1906年由建筑师罗伯特·沃利(Robert Worley)设计,采用了宏伟的爱德华时期风格,采用了意大利的大理石,柱廊和尖塔。</b></p> <p class="ql-block"><b>在这里来一张这条街的局部细节。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来来往往的双层bus,典型的英国元素之一。坐在它的顶层上漫无目的看风景想必是另有一番意境吧?</b></p> <p class="ql-block"><b>遗憾的是,我们每天来去匆匆以步代车赶往我们酒店附近的著名景点区,在那里一呆就是沉醉数小时。坐双层bus成了此行可望不可及的愿望。留给下一次吧!😛</b></p> <p class="ql-block"><b>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天气阴沉与晴朗之间行走,所以照片里的背景有些灰暗,而有些蔚蓝。</b></p><p class="ql-block"><b>~~ 在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路上。</b></p> <p class="ql-block"><b>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伦敦的城市地标广场,广场的名字出自特拉法尔加海战,这是1805年拿破仑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打败法国与西班牙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从此一蹶不振,拿破仑被迫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得以巩固。为纪念在这场战役中阵亡的纳尔逊将军(Admiral Nelson),1843年,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竖立起纳尔逊纪念柱,从此,纪念柱成为了这座广场上的标志。</b></p> <p class="ql-block"><b>纳尔逊上将站立在高高的柱子上。据说这尊铜像是用海战中缴获的铜炮制成的,以示对纳尔逊的尊敬和纪念。圆柱下是高大的方形石座和多层台阶,石座的四壁镶着纳尔逊生平所指挥的4场著名战役的铜雕,最低一层台阶的四角,安放着4只大铜狮子。每年10月21日,总有很多人到特拉法尔加广场来举行悼念仪式,纪念这位杰出的将军。</b></p> <p class="ql-block"><b>这张特写的雕像照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四只大铜狮子是1867年埃德温·兰西尔(Edwin Landseer)的作品。兰西尔在19世纪曾是个大人物,以绘画动物而闻名,包括阿尔伯特亲王的灰狗(Prince Albert’s greyhound)。这些狮子是他的巅峰之作:威严、高贵、目光如磁铁般的野兽,守护着纳尔逊的巨大纪念柱(Nelson’s massive column)。&nbsp;</b></p> <p class="ql-block"><b>在这里顺便欣赏一下兰西尔1841年的油画作品:阿尔伯特亲王的灰狗。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站在特拉法加广场,将目光投向不远处,便看到宏伟的国家美术馆(The National Gallery)。有关国家画廊内的观赏,请待后续。</b></p> <p class="ql-block"><b>作为游客,尤其是第一次来伦敦的游客。处处都是景,而且只要稍加留意和用心,处处都可以挖掘出故事。</b></p><p class="ql-block"><b>路过伦敦市中心白厅(Whitehall)的皇家骑警博物馆。这里也是皇家骑兵团的总部。</b></p><p class="ql-block"><b>皇家骑兵博物馆于2007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开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幕后视角,来了解这个至关重要的英国军团,以及他们的传统仪式与作战职责。</b></p><p class="ql-block"><b>皇家骑兵团自1750年以来,每天都要在这里举行女王的警卫仪式,350多年来,这个仪式基本没有改变。</b></p> <p class="ql-block"><b>一身戎装的骑兵坐着高头大马,马儿倒也乖巧,一动不动配合游客拍照,真是敬业的明星范儿!👍</b></p> <p class="ql-block"><b>继续前行~~</b></p><p class="ql-block"><b>二战妇女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Women of World War II),纪念700多万在数百个关键岗位工作为战争努力做出贡献的妇女。</b></p> <p class="ql-block"><b>二战妇女纪念碑最初的设计是一位女性防空官员以身体保护孩童的图像;不过该设计在最终定案前不断被修改与简化。纪念碑侧面的文字象征战时口粮包装上的字体。碑体的四面布满17套不同的服装与制服,象征女性在二战中承担的各种工作,并在战争结束时退下岗位,由归国的男人们接手。这些服装包括妇女地面防卫军制服,皇家海军妇女勤务队制服、护士披肩、警察全套制服以及一具焊接面具。</b></p><p class="ql-block"><b>这些制服代表了700多万妇女在二战期间从事的数百个关键工作。</b></p> <p class="ql-block"><b>朝北方向拍摄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妇女纪念碑。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沿街经过唐宁街10号(10 Downing Street),持枪荷弹的警察把守着,里面住着在唐宁街上班的英国首相。</b></p> <p class="ql-block"><b>唐宁街小小的铁门引来众多路人驻足好奇的目光,当然包括我叻!如果不是警察驻守,很难想像里面那栋不起眼的小黑房子里住着首相。据说这里每天都有百姓上访。民选的首相得亲自倾听老百姓的心声。</b></p> <p class="ql-block"><b>再往前就是1920年由爱德温·卢特延斯爵士(Sir Edwin Lutyens )设计的白厅的和平纪念碑(或译为战争纪念碑,The Cenotaph)。 Cenotaph一词源自希腊语,意即”空冢”(空的坟墓)。亦即此纪念碑虽非坟墓,但具有象征坟墓的外形,代表了对战争中阵亡士兵的悼念。</b></p><p class="ql-block"><b>每年离11月11日国殇纪念日最近的星期日(国殇礼拜日),英国的全国性国殇纪念仪式在此举行。</b></p><p class="ql-block"><b>一面是联合旗、白船旗和17世纪英格兰蓝船旗。</b></p> <p class="ql-block"><b>纪念碑的另一面。一开始,纪念碑上的旗帜每6-8星期会进行清洗,1922年到1923年之间此规则逐渐松弛,以致民众致信媒体投诉后又恢复。最早的旗帜最多可用五次,每次连续陈列三个月。1939年开始每年替换旗帜10次,每面旗帜清洗两次后废弃。1924年开始,废弃的旗帜送往帝国战争博物馆,由博物馆派送合适的组构。</b></p> <p class="ql-block"><b>每年的11月,很多伦敦民众会在衣服上佩戴一朵罂粟花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任何战斗中牺牲的士兵。有关罂粟花与无名战士墓碑的故事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上篇》有所介绍。</b></p><p class="ql-block"><b>1920年11月11日举行的揭幕仪式。图片来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伦敦地标性建筑之一的海军部拱门(Admiralty Arch)。1910年由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 ) 国王委托,为纪念他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而设计,建筑师是阿斯顿·韦伯(Aston Webb),现在是一座一级保护建筑。它曾是第一海务大臣的住所,并被海军部使用。直到2011年,这座建筑一直用作政府办公室。2012年,政府以6,0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了该建筑的125年租约,计划重新开发为华尔道夫·阿斯托利亚(Waldorf Astoria)豪华酒店和四套公寓。</b></p><p class="ql-block"><b>虽然这座拱门的设计师是韦伯爵士,但建筑工程则由约翰·莫拉姆公司(John Mowlam Company)承包。拱门两侧是由托马斯·布洛克设计的导航和火炮雕塑。</b></p> <p class="ql-block"><b>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前面的议会广场(Parliament Square)。这个广场上有伟大的贵族人物的雕像,如温斯顿·丘吉尔、罗伯特·皮尔、亚伯拉罕·林肯、纳尔逊·曼德拉和圣雄甘地。</b></p><p class="ql-block"><b>丘吉尔的雕像。</b></p> <p class="ql-block"><b>左侧是赫马奇国税海关总署(HM Revenue and Customs,简称HMRC),右侧是大本钟。</b></p> <p class="ql-block"><b>英国议会大厦(亦称威斯敏斯特宫,The Palace of Westminster)是英国议会上、下两院的活动场所。</b></p> <p class="ql-block"><b>每周三的中午12点,是惯例的首相(Prime Minister,简称PM) 的问询时间,全英国直播。LD对辩论现场极为感兴趣,于是我们作为外国听众出示证件申请入内旁听并得以批准。</b></p><p class="ql-block"><b>进入议会大厅。</b></p> <p class="ql-block"><b>英国议会大厦在1834年发生的一场灾难性火灾中被摧毁,议会决定在修复工程中建造一座新的钟楼。他们于1843年开始建造这座塔楼,并于1859年完成,使得这座塔楼已经有160多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可以通过这个阶梯到达大本钟塔楼参观大本钟。可惜事先未料参观需要预约,”伦敦通”票在这里行不通。</b></p> <p class="ql-block"><b>我和LD的辩论旁听证。辨论现场不允许录像,在旁听者寄存行李物件的时候,手机亦被要求寄存。</b></p> <p class="ql-block"><b>大本钟以其准确而闻名于世。每隔一小时,大钟能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它的钟声被誉为“世界上最美妙的钟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已有164年历史的大本钟楼高96.3米,大钟重21吨,表盘直径7米,钟摆重达305公斤。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一到夜晚,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浮在夜空中,从对岸观望更为壮观。大本钟有四个钟面,每个钟面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透过玻璃,时针和分针清晰可见。</b></p> <p class="ql-block"><b>2012年,为纪念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60周年,钟塔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b></p> <p class="ql-block"><b>1978年拍摄的悬念电影《第三十九级台阶》中,男主角用双手吊在大本钟的时针上,跟制造爆炸的歹徒做着殊死搏斗,分针每走一秒都让人心惊胆战。</b></p><p class="ql-block"><b>这是电影截图。</b></p> <p class="ql-block"><b>英国最高法院 —— 中塞克斯公会堂(Middlesex Guildhall),内设有英国最高法院和枢密院司法委员会。</b></p><p class="ql-block"><b>这座建筑建于20世纪初,苏格兰建筑师J. S. 吉布森 (J. S. Gibson)设计,英国艺术家亨利·费尔(Henry Fehr.)雕塑。这座公会堂被英格兰历史文化机构描述为新哥特式风格,带有弗拉芒-勃艮第(Flemish-Burgundian)的参考元素。</b></p> <p class="ql-block"><b>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游览《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上下篇》。</b></p> <p class="ql-block"><b>身后是丘吉尔作战室(Churchill War Rooms)。</b></p> <p class="ql-block"><b>戏剧区(Theatre District)商业区Soho Outer炫目的3D投影。</b></p> <p class="ql-block"><b>伦敦的唐人街,位于威斯敏斯特市的繁华地带。中国胃的我们,自然是寻味来到这里吃家乡菜。</b></p><p class="ql-block"><b>从唐人街的正门一眼望去,耀眼的大红灯笼高高挂。</b></p> <p class="ql-block"><b>喜庆的灯火,映红了我们的脸庞。</b></p> <p class="ql-block"><b>各种肤色面孔的游人,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地人—— 在我们作为回头客再次光临中国餐馆的时候,邻坐几乎都是地道的伦敦人。中国的舌尖文化,在这里吸引了一批长驻光顾的美食铁粉。</b></p><p class="ql-block"><b>没有拍下我们一来再来的粤菜餐馆的门面。这里的烧鸭,其美味竟超出了我的想象,令我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b>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小邓温宛甜美的歌声,已作为中华民族血脉情传承纽带的象征,在有华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飘荡。</b></p><p class="ql-block"><b>这是我们在唐人街中国餐馆饱食后,漫步在唐人街,萦绕在我的耳畔,让人听了依然心动的一首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