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松石</p><p class="ql-block">地址:温州雁荡山</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24日周六,由"敬东汽修"户外即"野人谷"户外组织温州雁荡山灵峰朝天门、朝阳洞及三折瀑环线自驾活动,从台州市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碑处出发,我们一行24人经过一个多小时到温州雁荡山景区,本次环线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雁荡山,简称雁山、雁岩,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镇雁山路88号。雁荡山分为南雁荡山和北雁荡山,瓯江断裂以北称为北雁荡,以南称为南雁荡。主峰为百岗尖,海拔1057米,总面积450平方千米。雁荡山开山凿胜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分灵峰、灵岩、大龙湫、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八大景区,有500多处景点。雁荡山地质景点共统计260处,其中火山岩底层类33处、地质地貌类167处、(古)地质灾害类2处、生态景观资源33处、地质文化史记类25处。</p> <p class="ql-block">2005年2月12日,雁荡山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跻身“世界地质公园”行列。2007年,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朝阳洞位于雁荡山,具体位置是灵峰景区内,海拔550米,是雁荡山太阳最早照到的地方。朝阳洞面向初升的朝阳,主洞东西纵深约400米,南北80米,洞内套洞,贯穿相连,蜿蜒曲折。古人称朝阳洞“穹窿象天,平铺象地,廓其有容,深於无底,常则凭之遨游,变则依以为安宅”。在太平天国年间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间,朝阳洞均为当地百姓避难场所。未进景区,便能远远看到如雄狮匍匐一样的朝阳洞山。此山海拔550米,正面看,山体雄伟,山形飘逸;侧面看,山如秀女,妩媚婀娜。山上奇石林立,古树苍郁,而朝阳洞位于山顶部的悬崖下。进入景区,但见香火缭绕,观宇俨然。道观上方的朝阳洞悬于崖壁,在苍松翠柏之间若隐若现。从朝阳观到朝阳洞的几百级台阶,如从空中倒挂下来的天梯,望之目眩,攀之战栗。登至步云坊,有如登临天庭,顿觉心旷神怡,神清气爽。山下的楼宇,远处的村落,以及隐约的山峦,如山水画卷徐徐展开,绮丽多姿。回望脚下,来路陡峻,不敢久视。进得朝阳洞,便进入了神话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灵峰是雁荡山的东大门,雁荡山最华美的乐章之一。沿鸣玉溪而上,山腋两壁,危峰乱叠,溪涧潺潺。日景耐看,夜景销魂。 每当夜幕降临,诸峰剪出片片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夫妻峰”“相思女”… …一一显灵,形神兼备,令人神思飞翔,浮想联翩 。与灵岩、大龙湫并称为雁荡三绝。景区内层峦叠嶂,奇峰环拱,千形万状,美不胜收。灵峰夜景,移步换形,变幻多姿,妙不可言。两大奇洞——观音洞、北斗洞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荡山的代表景观之一。峰内的观音洞建有九叠危楼,建筑极具匠心,与天然洞穴之美融为一体,为雁荡山第一洞天。此外,曲折幽奇的灵峰古洞,深广幽邃的东石梁洞,惟妙惟肖的接客僧和碧波荡漾的石门潭等都使游客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铁城嶂从灵鹫峰下的路上稍进,即可见净名坑内左侧一嶂“势若长城,色若铁黑,故名铁城。”因右面一嶂中部横向石理如缕缕游丝,因此称为游丝嶂。雁荡山15嶂,以铁城嶂最为雄伟。与之鼎峙争奇者,惟有连云、屏霞二峰。”其内泉石幽胜,昔人谓不亚于二灵。”铁城、游丝两嶂相峙间,天空仅留一线,谓之“一线天”;仰望,天空状如娥眉初月,又名“初月天”。</p> <p class="ql-block">三折瀑景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景区。主要景点有:烈士墓、三折瀑、下折瀑、中折瀑、上折瀑、铁城嶂、梅花桩、老猴披衣。是造物主玩弄的一个迷藏,它居然瞒过了徐霞客的眼睛,直到本世纪才向人展露真容。名山如名著,就这般能予人以不断发现的惊喜。在雁荡山众多瀑布中,三折瀑最为奇异,其中尤以中折瀑为极致——有人甚至称它为“雁山第一胜景”。</p> <p class="ql-block">据说包藏中折瀑的是冷却了的火山口,火与水如此相克又相生,老天竟造就地间的一种奇观。瀑分三折天上来,自属高远型风景,然而就在近旁。一条叫做初月谷的狭谷却显示了雁荡山幽深的一面,此谷把气象万千的雁荡山“第一名嶂”铁城嶂抱在怀里,藏藏抱抱反而把境界廓大了。“藏”是雁荡山的一种绝技。</p> <p class="ql-block">由同一水瀑,三越重岩云崖,飞流直泻,而成为上、中、下三个姿态各异的飞瀑。因瀑处高崖深谷,人迹罕至,徐霞客二过其门而未入。直到民国期间才渐为人们所瞩目。</p> <p class="ql-block">上折瀑从中折瀑沿岭稍上一段路,在左侧山背建有“逸兴亭”一座,三角形,石结构,新颖别致。再沿途而上,山谷间林木葱茏,飞鸟成群,啁啾成韵,别有天地。不久就到上折瀑,瀑位朝东南,瀑高100 余米。瀑从剖瓮形洞顶撒入潭中,沙沙作响,卷起朵朵水花,颇为绮丽可人。出上折瀑口。右手面山脊上的“望海亭”就在眼前。亭子石结构,长方形,简朴古雅。登上此亭,俯瞰缥缈的大海和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禁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中折瀑从下折瀑折回原来的叉路口,上行到一处有二个石钉的山涧,步石钉过涧,约15钟就可到达。瀑高 120 余米,瀑位朝东。</p> <p class="ql-block">飞瀑从半圆形洞顶凌空而下;纷纷扬扬地似万斛银珠洒人潭中,潭面发出的那一阵阵叮叮咚咚的天籁之声,恰似一曲悦耳动听的美妙的乐章。在墨黑色的里壁上,散散落落地点缀着丛丛绿草,似黑缎上的俏丽的图案,映衬着飞泻的珠帘水,煞是好看。沿潭筑有环形石路。绕到瀑后,透过珠帘水,远山隐约可见,别有一番风味。碰到山风回荡之时,万千水珠在半空中上下左右回旋飞舞,逗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在晴日上午 9时许,阳光透过岩隙映照飞瀑,形成七彩飞虹,绚丽多姿,令人叫绝。郭沫若对此瀑十分欣赏,曾在诗中写道:“我爱中折瀑、珠帘掩翠楼。”有人甚至誉此瀑为 “雁荡山第一胜景”。</p> <p class="ql-block">下折瀑从烈士墓左侧拾级而上200米即到。潭上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镌刻的“下折瀑”三个大字。瀑朝南,高约50米,仰望天空,呈葫芦状,人称“葫芦天”。左侧有一个朝西的洞穴,叫做“龙游洞”,洞深7、8米,相传古时有游龙过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