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天的时间读完东野圭吾小说《彷徨之刃》,故事情节环环相扣,让人读来欲罢不能。本书末尾:警察为了保护一个未成年的杀人犯,枪杀了那个为被虐杀女儿复仇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东野圭吾的书以推理居多,有种跌宕起伏的爽感。而这本2019年的《彷徨之刃》从头到尾,都充满一种愤怒与伤感,对维护社会正义的无奈。</p><p class="ql-block">因为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判刑较轻,甚至是杀人犯也不重,甚至坏孩子们仗着这条有恃无恐,而失去孩子的父母只能为此而不得不忍受这种社会不公。</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就是描写了被虐杀女儿的父亲为女儿报仇,最后反被警察为保护杀人犯而枪杀的故事。让人压抑、愤慨。</p><p class="ql-block">所以说与刚刚上映的电影《第二十条》有异曲同工之思考:百姓如何寻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如何看待法律的正义和社会的正义;法律如何让违法的成本更高?!</p><p class="ql-block">后记:在网络上看了《徬徨之刃》日语版:我们不是在保护市民,我们是在保护法律!<b>日版《徬徨之刃》简直没意思</b></p> <p class="ql-block">3月2日周六晴</p><p class="ql-block">天气暖和,到798的遇见博物馆,参观三星堆沉浸展览。</p> <p class="ql-block">纵目面具是三星堆给人印象最深的奇特之处,但对于这种奇异的文化符号如何产生的来源,却缺乏确切说法,基本是推断。这也是三星堆考古更吸引眼球之处。</p> <p class="ql-block">看看围观的人😄</p> <p class="ql-block">互动屏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