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竹的美篇

夏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由“老照片”所想起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路刚明</span></p><p class="ql-block"> 近来,昔日同事武老弟从深圳用邮箱传来一张40年前的老照片。“老照片”的画面立刻吸引住我的眼球。端视良久,感觉她像一坛窖藏多年的老酒,醇香扑鼻、回味无穷,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看着“老照片”,记忆的沙滩上浮现出了一个场景。那是1982年深秋,下午五点下班,我刚从学校办公楼(因其立柱、门窗、扶手栏杆都漆成朱色,又称“红楼”)西门出来,看见武老弟及几个兄弟(一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在红楼正前方相聚留影。不知是谁招呼我一块合影,此呼正合我意,就爽快地凑上前去露了一个笑脸。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张照片。没曾想到,当时“八才九俊相聚在红楼”的照片竟被有心的武老弟一直珍藏到如今。让我在异乡渴望重温往日友情的时刻收到了一份别样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笑谈人生这几十年。尽管“老照片”上的年青人难以再聚首, 但她还是让我找回当年在沙湖小学初中部(学校当时有36个教学班,初中有12个教学班)学习工作生活的感觉,找到了画面中一群年青人相互帮衬、互相鼓励、一同前行的依存点,找寻到了对红楼些许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将“老照片”主题戏称为“八才九俊相聚在红楼”还是比较贴切的。从左起武老弟到最右边峰哥,画面中兄弟人人英俊潇洒、心存所向,怀揣未来。有的渴望去繁华都市施展才华,有的渴想创造更多财富,有的渴求甜美爱情,有的崇拜大家人生·····。这些抱负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快乐的就好,就是你人生价值的体现。说来可笑,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当年的抱负与愿景究竟是什么?为了实现各自的抱负,画面中的“才俊”现在何方施展才华呢?</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啊,弹指一挥间。可“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沧桑感却上心头。当时的这些年轻人你们还好吗?无论你身居何方,位尊那等,一定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奋斗过,这就足矣。至于画面中还有一俊,那不就是计划经济时代所孕育的一个宠儿吗?一辆崭新“飞鸽”牌自行车是袁兄表哥在部队从青岛给他托运过来的特供品。</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背景中的红楼是当时沙湖街(素有小汉口之称)上的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墙青瓦月白浑然一体,四面坡顶聚气聚能,雕窗赤柱相得益彰。红楼外观端庄扑素,掩映在楼前二排翠柏之中,犹如一幅晕染中国画令人心醉并展开无限遐想。当时,红楼是有志少年心中的一座知识与智慧的殿堂。她正门四根大立柱上斑驳的朱漆见证了少年的成长,她风化的墙体仿佛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游子用思乡之情汇聚而成的情感洪流反复击拍的痕迹。</p><p class="ql-block"> 红楼,我小时候觉得她是威严的化身,不敢越雷池半步,记忆里留下的是神圣。1978年高考,我就在她左边的第一间教室考试,是她给我带来了“跳农门”的好运,大脑皮层上留下的是吉祥的兴奋。1982年冬天,我与武老弟住在二楼的一个单间,同床而眠,情同手足,是红楼陪伴我们一同走过了冬夏与春秋,脑海里注入的是温暖与友情。以后的一段日子,为了摆脱生活的窘迫,我与武老弟尝试了创业,试图用自己的知识来兑现金钱。我们一块拿方案,一同进原料,一起搞生产,一齐推销产品。首次创业只赔不赚,但每个环节都令人热血沸腾,快乐无比。</p><p class="ql-block"> 记得还有这样一出闹剧。隆冬的一个星期天晚上,几个青年教师“偷”吃了学校食堂食物。第二天下午也是在红楼左边的第一间教室,学校负责人让这几位青年人双手拿着烧黑的铝锅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作检讨(说白了就是示众),有的年青人甚至被当众剥下手表用作抵押赔偿。倾刻,帅哥的尊严荡然无存,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自知。无奈我们这些年轻人当时太弱小,可心中却充满了无比愤怒!真不知这位负责人是如何运用“过犹不及”的思想在指导辩证施治。只可惜,那次在我信息库中存储的是红楼对粗鲁与野蛮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同窗未见几番猜,揉碎相思急切来。</p><p class="ql-block">格致重逢寒雾散,白云千朵友情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思乡之情催促下,去年我回了一趟沙湖。在老同学相伴下,到沙湖小学转悠,“老照片”上的背景(红楼、平房教室、桧柏)早已被现代教学设施所迭替,一所崭新的现代化学校拔地而起。说来也怪,当置身照片上的地理位置时,莫名的怀旧感油然而生。曾经的梦想,逝去的青春,别离的友谊,家乡的思念…,一起袭来,竟让你更行更远还生!</p><p class="ql-block"> 时光不能倒流。“老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启开了尘封的记忆,让我再一次品味了青春“五味瓶温出的浓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修改于2024.02.12)</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