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蜿蜒在收割后的金色田野。初春黄昏的乡村小道上,铺满了细碎的金黄光线。海丰县附城镇小路坡刘厝村,村前一汪月牙型的池塘,池塘边枝繁叶茂的老榕树迎风摇曳着夕阳的光影。</p> <p class="ql-block">造型古朴的村屋搭配现代的小楼错落有致又非常和谐,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村口门楼边竖立着巨大的“欢庆元宵”牌匾,道路两旁每间隔5米插满彩旗,延绵一公里,天空中飘着红色的气球。</p> <p class="ql-block">池塘边的榕树。</p> <p class="ql-block">临时搭建的宴请大棚和池塘边大戏台,人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了充满喜庆又生气勃勃的景象。 刘厝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村中建有“汉文化交流中心”大楼,以及保存有大量在当地历史上留下的刘氏印记。汉文化交流中心大楼暨刘氏宗亲联谊会凝聚了尊祖敬宗的虔诚情怀,彰显了宗亲和睦的家国情怀,更标志着汕尾地区汉文化研究交流工作开启了一个新的里程。这些信息和遗迹共同构成了刘厝村丰富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字戏。特有的地方戏剧式社火表演、唱大戏。白天请老爷出游,晚上请老爷看戏。用民间特有的大戏唱出精气神,让大家尽情分享这一道原汁原味文化大餐。</p> <p class="ql-block">闹年宵,当地村民也俗称做年例。“年例”文化源远流长。史料记载,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是指每年定期(主要集中在新年期间)举办的群体性大型祭祀活动。年例大过年,做年例是古老传统贺岁方式之一。在不同的年代、地方场合又称为岭南节、南越节、越节、俚节。传统上年例礼俗有敬神、游神、摆盅台、舞龙、舞狮、做大戏、歌舞、宴席等等活动。以祭礼为核心,主旨是酬谢天地神祖恩德,驱邪祛疫,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普天同乐!</p> <p class="ql-block">盛会的高潮是正月十三开灯日,意思是村里生了多少个男丁吊多少灯。本次一共吊32盏灯,意为村里添了32个男丁。32盏灯吊在老爷面前,将得到老爷的保佑,并与老爷一起观看大戏。因疫情耽误有几年没办活动,前几年的灯今年一起计算,所以特别热闹。正月十六圆灯,村里三个房的子孙灯,各送各自家族祠堂。仪式是由送灯队伍将彩灯送到每家灯主的祠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祈愿子孙平安顺利。</span>而主人则会燃放鞭炮欢迎,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筵开二百多席。</p> <p class="ql-block">为保障盛会圆满进行而忙碌的村中妇女。</p> <p class="ql-block">喜庆的锣鼓敲出幸福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烟花汇演,一颗颗亮点直窜天空。黑暗中不断发亮,扩大,美不胜收,极其壮观。好似孔雀开屏,又如天女散花,又像五彩缤纷的花伞。满天金灿灿的,犹如丰收的稻谷撒满天。</p> <p class="ql-block">火树银花。</p> <p class="ql-block">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一轮圆月出现在空中,这轮圆月在云层中显得有些朦胧,但也因此特别有情趣。在这个盛会之夜,人们陶醉在月光下,观赏着满天的灿烂烟花,心中涌起月圆人圆的美好愿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受本地村民热情款待的外地游客。2024年2月24日,小路坡刘厝村举办2024年元宵晚会。应刘厝村刘姓村民的邀请,我们珠海一行5人汇合从韶关、深圳、普宁的朋友欢聚刘厝村。与该村的父老乡亲齐聚一堂,一睹小路坡刘厝村闹元宵盛况。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民俗的魅力所在。进而更加了解尊重独特的民间风俗习惯,在心中树起了民俗文化之根。文中部分图片资料由刘厝村村民刘智勇提供,在此表示衷心感谢!</p><p class="ql-block"> 小龍</p><p class="ql-block"> 2024.2.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