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北非谍影(五)

稻香

<p class="ql-block">一大早驾车直奔北非原住民柏柏尔部落的聚集地洞穴之都——马特马他,而重点即是:埃尔 · 杰姆斗兽场</p>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小道我们一起去参观北非的古罗马斗兽场。</p> <p class="ql-block">埃尔·杰姆斗兽场 (El Jem Amphitheatre),位于北非突尼斯的城市埃尔·杰姆,建于公元三世纪初。埃尔·杰姆斗兽场虽然不是罗马帝国直接建造的,但它作为罗马帝国在非洲的存在,同样被认为是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p> <p class="ql-block">多少个世纪以来,突尼斯的埃尔·杰姆斗兽场以其雄伟壮丽、气势恢弘、布局科学、构造完美和谐,征服了所有的到访者,犹如埃及的金字塔。</p> 围绕着它,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它那残缺美,就像“维纳斯”似的。 <p class="ql-block"><br></p> 不少法国著名作家如莫泊桑、福楼拜等都曾专程来此观光,并将它描述为 “世界美妙绝伦的斗兽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和象征”。 自公元前146年至公元439年,罗马统治突尼斯近600年,同时将欧洲文明带到了突尼斯。罗马人修建的神庙、竞技场、露天剧场,遍布各地,至今遗迹犹在。其中有位列世界三大斗兽场之一的埃尔·杰姆斗兽场;有高36米,建有500个门,可容纳4万人的罗马大戏院……罗马时代建筑、雕刻、镶嵌艺术之高超、精美,令今人赞叹不已。 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斗兽场不是罗马斗兽场,而是埃尔•杰姆斗兽场。 斗兽场围墙高大,是北京故宫城墙的五倍,远远便见其嵬嵬身姿。它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构筑典雅。 虽然残破,风骨犹存。 由罗素·克罗主演的好莱坞大片《角斗士》就曾在此取景拍摄。坐在看台上,望着这古老的竞技场,眼前仿佛可以看到当年人与人厮杀、人与兽搏斗,鲜血淋漓、血如泉涌的惨烈景象,似乎听到败者、伤者撕心裂肺、绝望的惨叫声,以及与此同时看台上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和诅咒声…… 坐在看台上,望着这古老的竞技场,思想的羽翼将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眼前的竞技场上仿佛又出现了人与人厮杀、人与兽搏斗,鲜血淋漓、血如泉涌的惨烈景象,似乎听到败者、伤者撕心裂肺、绝望的惨叫声,以及与此同时看台上爆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喝彩声和诅咒声…… 杰姆本地并不生产巨石,所以斗兽场所有的石块都取自于30公里外的萨拉塔,(另一种说法是全靠奴隶从200公里以外的加贝斯开采和搬运过来的),可以想象在当时的条件下,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虽然残破,风骨犹存。 虽然残破,风骨犹存。 <p class="ql-block">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整座斗兽场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锅,四周自下而上,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p> 人行其间,仿佛在古代城堡殿廊穿行。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漫游其中,就如置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 修复工程也在时时不间断滴进行着。 拾级而上,似在扶摇直上羽化而登仙。端坐在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整座斗兽场形似一口平放的大锅,四周自下而上,阶梯式的座位,密密麻麻。 <p class="ql-block">离开斗兽场我们乘着历史的脉络前往迦太基古城遗址</p> 迦太基古城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迦太基在腓尼基语中意为新的城市。 公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兴建,比罗马城早61年。曾是地中海上强盛的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的中心。 其中著名的安东尼浴池,是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时期建成,古城内有一座基督教堂遗址,是突尼斯境内最早的基督教堂。 挖掘出来的腓尼基时代的遗物,大多是坟墓、石棺和墓葬品。 腓尼基人的强盛后与罗马帝国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在第三次布匿战争中,腓尼基人被罗马人击败。 按照罗马元老院的坚决主张,迦太基被罗马军队夷为平地。 公元前122年罗马又在旧址上重建城市,并使其发展为国内仅次于罗马城的第二大城。698年,它被阿拉伯军队彻底毁灭。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ii)(iii)(vi),迦太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p class="ql-block">奔驰在北非的大地上,虽然路况还差点,但是绿色还是布满眼帘</p> 蓝白小镇(SIDI BOU SAID ),全名“西迪布萨义德” 它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部,之所以称它为“蓝白小镇”,是因为这个坐落在地中海边峭壁上的镇子,所有的房屋只有两种颜色,白色的墙,蓝色的门窗。 如此单纯,却是如此美丽。 整个小镇是沿山势蜿蜒而上的,布局很简单,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两边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白色房屋,也有些小巷从屋子内伸出去。 无论何时,西第布萨伊德总是那么多人。白天,是游人;晚上,多为当地居民。 房屋都只有二三层高,最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童话的,是那白色墙上镶嵌着的蓝色的铁窗和蓝色的木门。 开满龙舌兰、巨大仙人掌的小山上;曲致宁雅的小公园里;弯弯曲曲的石径小路上;俯瞰下面港口的咖啡馆里,散步的,聊天的,闲坐的。 阿拉伯式的蔓藤涡卷展现在铁窗窗棂,对称而迷幻 和地中海对岸希腊那些岛一样,高居于突尼斯海湾的小山之上,这西第布萨伊德的调子也是蓝白。所有的房屋都是白色的,所有的门窗都为蓝色。人们称它蓝白小镇。 和巴黎郊外的枫丹白露一样,这里迷人的景色也吸引来众多画家。有突尼斯本土的,有来自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也有来自意大利和法国的。和法国、意大利 西班牙街头画摊一样,这里的画也多取材于现实风景。三角梅掩映的漂亮门;幽曲、静谧的小径;Nattes咖啡馆;清真寺旁的众生;浪漫的滨海……迷人的小镇,艺术家的天堂。<br><br> 木门上半部的穹顶代表着清真寺的建筑,门上的蓝色铜钉则拼合出星星和月亮,还有弓箭、花卉等伊斯兰图案,华丽而精美。是个艺术家与作家聚集的地方。 街巷两边,是一家家店铺。橄榄木做的鸟笼、铜盘、皮墩、精油、首饰、来自撒哈拉的“沙漠玫瑰”……一律阿拉伯风情。能有半年花期的茉莉花,花朵比中国的要大很多,被当地人摘下,绑在一起做成一大朵。插在草编的大托盘里,由身着传统服饰的小伙子或老头来卖。也有串成串卖的。买者便无须抬手闻香;只一低头,那浓香便沁入心扉。 被西方视为思想知识界的斯芬克斯,谜样的福柯曾在此生活过。他的房子,是不起眼的小房。一个非历史的历史学家,一个反人本主义的人文科学家,一个反结构主义的结构主义者。生于法国的当代哲学巨人,曾在这桃花源,这异域,和他的同性恋人共享美好风光、共度恩爱时光。 沿着这条3000级的台阶可以下到海边港口,那里有沙滩和游艇码头 俯视脚下的港口、被碧水环绕的沙滩。云朵漂浮于晴蓝天空,游艇、帆船在海面上缓缓而行。北非太热了,所以把凉席铺在石头台上,权当椅子。小圆桌,蓝桌面,白腿。平台,蓝围栏,白墙体。 作为北非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的突尼斯为游客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化体验。 <p class="ql-block">坐在夕阳🌇夕照的沙滩🏖上面对着湛蓝湛蓝的地中海,放空、发呆、遐想……</p> , 300美元包了一艘“海盗船”出海感受“地中海”的魅力,可惜阳光休息了 艾尔甘达坞伊港口有个好听的名字,被誉为"萨艾勒明珠" ,是突尼斯30个大港口之一。与老城的样子截然不同,与繁华的市区亦有区别,没有绵延的沙滩,没有中世纪早期的古老城池,满眼白色的只有两三层的小楼盘踞在地中海边。 艾尔甘达坞伊港位于突尼斯著名古城苏塞沿海,港口不大,却有着细长而美丽的沙滩,被称为地中海最美丽的港口之一,整个城市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地中海的魅力总是吸引我前往,和土耳其,埃及的一些港口比起来甘达坞伊不算最漂亮的,却也独具特点,船多,人少,宁静,整个港口显的异常干净 坐在海边的咖啡店,迎着海風,听着异域风情的歌曲,享受包船的感觉,心情也随之摇曵,这一刻,那一抹蓝,那一阵风,那一份独享的遐思和宁静,一起湧上心头,这又何尝不是旅游的意义,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总有让你的心情得到放飞和轻松…… 来非洲,在撒哈拉大沙漠里骑骑单峰骆驼是必不可少滴 感受沙漠的日落一样滴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