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04 2010-12-28 周二</b>。继续上一篇。离开吴哥窟,出胜利门,前往托玛侬神庙Thommanom。 去托玛侬神庙路上,路过十二塔庙。 胜利门 进入吴哥城有五个门,<b>胜利门</b>是吴哥城的东北门,是通向皇家广场的第二大常用门,也是出征将士得胜回朝走的门,相当于北京的德胜门、巴黎的凯旋门。从这个门进出,游客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雕塑,爬上胜利门可以看到两侧墙壁上的雕像。--马蜂窝 托玛侬神庙 <b>托玛侬神庙</b>与周萨神庙的建筑形式完全一样,位置也相对称。虽然很小,但基本结构与吴哥寺一样,可算得上一座缩微模型。<div>遗址平面图托玛侬神庙在大吴哥城的东门口与塔高寺(茶胶寺)的中间,与周萨神庙隔着一条胜利之路相望,不过胜利之路是后来才兴建的,因此不是特地将两座庙盖在路的两旁。寺庙四周的城墙已经消失,但是看到寺庙的本体雕刻细致,有班蒂丝蕾宫(女王宫)的影子,而这里的丽华塔女神非常迷人。<br>雕工精细的托玛侬神庙,小而美,供奉着湿婆和毗湿奴。和女王宫一样,托玛侬神庙也有体态丰满的丽华塔女神,不过主塔的丽华塔女神站比较比直,没有舞蹈的动作,感觉比较庄重,身上的装饰品很多,头上还有带着棕糖树花,是吴哥地区的重要农作物,露出丰满的胸部,细腰长裙,手上还拿着莲花,长耳下还垂挂着耳饰,可以说非常的庄严华丽。--百度<br></div> 托玛侬神庙(Thommanom) 托玛侬神庙 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 <b>周萨神庙</b>位于吴哥城凯旋门外约1公里处,是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建造的婆罗门教寺庙。神殿用砂岩和火山岩建造,由中央圣殿和两侧的藏经阁及四周围墙构成。1993年10月,中国政府在“东京援柬国际会议”上宣布参加维修吴哥古迹的行动。中国国家文物局多次派专家到吴哥考察,选定修复周萨神殿。1999年10月7日,中柬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方向柬方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修复周萨神殿的换文。修复工程于2000年3月正式开工,2007年7月已完成。--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br> <b>周萨神庙</b>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苏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 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 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 )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ChauSayTevoda)。--百度<div><br></div> 周萨神庙 前往茶胶寺路上 茶胶寺(Ta Keo) <b>茶胶寺</b>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位于吴哥城东、塔布茏寺西北。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五座莲花塔底层平台长120米、宽100米,中央塔高50米。<div>荼胶寺并没有经过很多装饰,这让它在装修精美的柬埔寨建筑作品中夺目而出。但也正是它的简洁建筑风格让它享有一定的建筑地位,它的蓝图显示了人类精神和欣赏品味的发展。登上茶胶寺的顶端,四周可见郁郁葱葱的绿色树林,还能俯瞰吴哥城全貌。--百度<br></div> 茶胶寺 茶胶寺 茶胶寺 茶胶寺,台阶很陡,上下不易 茶胶寺 茶胶寺 茶胶寺 <b>塔布茏寺</b>相传为吴哥王朝中兴君主杰耶跋摩七世(1181-1220年在位)于1186年为其母所建。寺内建筑顶端、基底和夹缝中生长着许多数百年的参天古树,建筑塔群苍劲宏伟,林木枝桠丛生,树根盘根错节,包围和抱持着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较量和相互依存的奇特关系,是吴哥建筑群中较具特色的景点,与吴哥窟和巴戎寺鼎足而立,成为吴哥古迹中最引人入胜<br>的景观之一。一般认为,由于吴哥王朝的衰落和首都南迁,都城内外森林日益繁茂,林中飞鸟遗下的鸟粪中含有某些不能消化的树种,落在塔布茏寺建筑的细缝中并萌芽成树,天长日久,相生相替,演变成今天的奇观。--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br> <b>塔普伦寺</b>(Ta Prohm,部分地区译作“<b>塔布茏寺</b>”)是古真腊吴哥王朝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他母亲所修建的寺院,兴建于1186年。塔普伦寺属于吴哥文化较为后期的作品。<div>加亚华尔曼七世统治真腊的的时间在1181年到1201年,他即位时大约已过五十岁,在1186年为了纪念母亲,即下令着手兴建塔普伦寺。当年它是一所拥有高僧、祭司,舞女,具有庙宇和修院双重功用的神殿。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之后,即因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由此形成了塔普伦寺林寺一体的独特景象与标记。</div><div>结实雄大的榙普伦寺,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Kapok)树所盘踞,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绕在屋檐上、裹住窗门,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而今卡波克葱茂的树叶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以至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树也应列入神庙历史的一部份而一并保护。--百度<br></div>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巨大的卡波克(Kapok)树,当地人称为蛇树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两种巨树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巨树与建筑合二为一了 塔布茏寺,队友在大树下,深感蛇树的巨大!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 塔布茏寺,为地雷受害者募捐 豆蔻寺(Prasat Kravan) <b>豆蔻寺</b>(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现代名字为“Cardamon Sanctuary”,位于皇家浴池(Srah Srang) 之南。豆蔻寺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百度<div><br></div> 豆蔻寺,发现僧侣,橙黄色的袈裟非常亮眼 豆蔻寺 豆蔻寺 豆蔻寺 豆蔻寺,在玩耍的柬埔寨儿童 豆蔻寺<div>离开豆蔻寺,乘突突车返回酒店,以便午餐和午休。</div> 午休后,再次出发,路过斯提恩商场 再次来到吴哥城景区入口,准备再游览一下下午阳光下的的巴戎寺 巴戎寺,回廊 巴戎寺,有僧侣在,游人纷纷抢拍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我在古迹门框中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 巴戎寺,抓拍到一个女孩与佛像Kiss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b>斑黛喀蒂寺</b>是柬埔寨吴哥的一个佛教寺庙,位于塔普伦寺东南,吴哥城之东。建造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的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筑风格为巴戎风格,与塔布茏寺和圣剑寺接近,只是规模和复杂度较小。<div>斑黛喀蒂寺由于错误的结构以及使用的砂岩质量差,导致破败不堪,正在整新。斑黛喀蒂寺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数次被僧侣占领。--百度<br></div> 斑黛喀蒂寺 斑黛喀蒂寺 斑黛喀蒂寺 斑黛喀蒂寺 斑黛喀蒂寺,队友留影 斑黛喀蒂寺,具翼龙脑香Dipterocarpus alatus,龙脑香科,龙脑香属。是热带雨林中重要的树种。主要用于喷漆工业。木材纹理细致,坚硬耐用,耐湿力强,可造船只、桥梁、家具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皇家浴池(Srah Srang) <b>皇家浴池</b>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了石基。<div>皇家浴池是一个大湖 (700X300 米, 2297X984 英尺 ) ,有大规模的优美平台。皇家浴池内一直都有蓄水,周围绿叶环绕。按一位法国建筑师的话说:它在黄昏时分带给人以最美丽的吴哥园林景观。浴池建于十二世纪末,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建成,用来供奉菩萨,属拜云式建筑。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在这里看日出的人不多,而可供作为前景陪衬的水面比吴哥寺大多了。皇家浴池位于班提卡黛东入口的马路对面。可以从这条路上进出皇家浴池。--百度<br></div> 皇家浴池 比粒寺(Pre Rup) <b>比粒寺</b>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百度 比粒寺 比粒寺,等待看日落(日落时间:17:47)的人们 比粒寺,等待看日落的人们 比粒寺,等待看日落的人们 比粒寺,日落 比粒寺,日落 比粒寺,日落<div>离开比粒寺,乘突突车回酒店</div><div>到酒店后,稍事休息,再次步行去老市场的Dragon Soup“龙之汤”吃晚饭。</div> <b>D05 2010-12-29 周三</b>。上午乘突突车先去吴哥城的斗象台补拍照片,再去圣剑寺、龙蟠水池、塔逊寺、东梅奔,然后回酒店午餐和午休,下午乘突突车去巴肯山,然后再游吴哥寺,在吴哥寺看日落。最后乘突突车回酒店,去老市场World Lounge餐厅吃比萨饼、蔬菜沙拉和香蕉奶昔。仍住暹粒。 暹粒酒店窗外晨景 又来到了吴哥城南大门 吴哥城南大门前的阿修罗 吴哥城南大门前的天神 吴哥城斗象台 吴哥城斗象台 吴哥城斗象台 吴哥城斗象台 吴哥城斗象台 吴哥城斗象台 <b>圣剑寺</b>(Preah Khan),是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所建立的一座神庙。圣剑寺庙有很多石雕的手上都握著宝剑,所以后人以圣剑寺称呼此庙。此外,更值得一看的是,圣剑寺里面,有一座十足希腊建筑风格的神殿,这里拍照超级有特色,一定不能忘掉。<div>圣剑寺建于 12 世纪时期,是吴哥最著名的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所建立的庙,完成于 1191 年。圣剑寺兼有城市、寺庙和佛学院的职责:曾有 97,840 名侍者和仆人在此服务,包括 1000 名舞者和 1000 名教师,一年之中 18 个主要节日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寺庙中的宝藏包括金、银、宝石、112,300 颗珍珠和一头有镀金牛角的牛。</div><div>圣剑寺位于吴哥王城北门外约 2 公里处,占地 56 公顷,寺庙为方形,里外共 4 层,中央有一座浮屠石雕呈十字形往四方放射,直通向寺庙的 4 个入口,每侧入口共有十九道门,外围有长 800 公尺、宽700公尺的城墙环绕。长廊的设计结构是由外侧往内侧越来越小,越往中心点,门的宽度越宽,高度却越低,这应该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表达对父亲的尊敬,对神的敬畏,运用建筑上的设计使进入的人必须逐渐地弯腰低头,越靠近中心,越需要庄重,谦卑。从这样的一个细节,不难看出阇耶跋摩七世的用心。--Mr. Angkor<br></div> 圣剑寺,门前大道两旁是林伽Linga,就是男性生殖器。柬埔寨也是生殖器崇拜的国家。 圣剑寺,大门前道路两旁也是天神和阿修罗,左边是天神和七头蛇神,可惜已残缺不全。 圣剑寺 圣剑寺,手持宝剑的武士,圣剑寺的名称由此而来? <b>圣剑寺</b>同样是Jayavarman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造,传说中,耶跋摩二世给了他的继承人一把圣剑,故名。据传,圣剑寺曾是国王的行宫。--百度 圣剑寺 圣剑寺 圣剑寺 圣剑寺 圣剑寺 圣剑寺,坍塌的很厉害 圣剑寺,据Mr.Angkor描述,“这里本来供奉著阇耶跋摩七世的父亲的雕像,现在已被一座佛塔取代,佛塔的顶端刚好有一个石洞,当我们低头敬拜时,阳光透过石洞刚好落在塔尖,如一点燃的烛台。”可惜,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奇景,所以拍摄效果堪忧。 圣剑寺 圣剑寺,队友买了老人的一个手串后和老人合影 圣剑寺,蛇树与古建筑已合为一体 圣剑寺,类希腊式建筑 圣剑寺还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一看到脑袋中便会想到古希腊的神殿,全部以超大圆形石块叠起来的石柱支撑著,这个在吴哥古蹟中是唯一的,在吴哥王朝的文化艺术上别具意义。建筑本身虽为两层,但并无楼梯,是否当初为木造楼梯也无法得知,目前还不知道这两层楼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不过当你的照片背景倒是不错。--Mr. Angkor 圣剑寺,类希腊式建筑 圣剑寺,类希腊式建筑,有人在做测绘 圣剑寺,类希腊式建筑 圣剑寺,巨大的蛇树正在吞噬着建筑,很像塔布茏寺的景象,人在大树下显得很渺小。 离开圣剑寺,前往龙蟠水池。请继续看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