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村里上学</p> <p class="ql-block">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老家村里学校上的,加上学前班在村里上了九年学。八柳树学校是我求学求知人生之路的第一站,那个校园里储存有我很多不可磨灭的记忆。作为第一母校,我在那里度过了从幼年到少年走向青年的美好时光。那些年我的青葱岁月里充满了幼稚和天真,也有不少梦想和希望是在那里孕育、萌芽和生长。</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4000多口人,在方圆几十里都是数的着的大村。从七十年代村里开始就兴办造纸厂、面粉厂、果园农场等企业,村集体有收入,对教育都很重视学校舍得对学校投入。位于村北边的学校面积比其他村的都大,从小学到初中有20多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在当时农村条件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八柳树学校可以说是办的比较好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 我在村里上学是1973年到1982年,当时土地还没承包到户,还是在大集体时代。我刚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几排蓝色砖瓦房的教室,西南角有个大操场,学校四周是用土垛成的院墙。上初中的时候,前面第一排教室拆了盖起了两栋两层教学楼,最后一排教师办公室也进行了翻盖。记得当时学校南边的正门很高大,门楣上面刻有新乡著名书法家郭茂如题写的“八柳树学校”的横牌。从大门进去,一条大路两侧是三排教室,每排西边三个东边两个。顺着大路往北走,后面是个小广场,是集中活动开会的地方。冲着大路尽头是个砖砌的圆形花坛,花坛立面四周雕刻着各种图案,花坛池里有石头砌成的假山、清澈的水和满池荷花。除了教室之外,学校西南、东边、北边后院有三个操场。学校四周围墙边和校内道路两侧都有很高的大杨树、大槐树、泡桐树,整个校园被绿树环绕覆盖。在我们心目中,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我进入学校时那一年6岁,上的是育红班,也就是现在的学前班。当时就1973年那一年收过学前班,后来很多年都没再收。育红班大概有40多名学生,没有教材,上的都是一年级的课程。等到第二年又和新收的两个班共同组成了三个班的一年级。可能和多上了一年课有关,等于上了两个一年级,我们这个班的基础比较扎实,一直到小学毕业学习成绩都比那两个班要好。现在想来不知当时啥情况下办了育红班,让我们享受了城里孩子才会有的学前教育。</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村学校教师比较多,有师范毕业的公办教师,也有民办的,还有代课的。老师教学都很认真,对学生都很负责任。一般情况下是老师教的越好,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更愿意学。我遇到的老师都各有所长,从他们身上我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知识。教过我的郭老师、陈老师、朱老师、张老师等等对我们要求都很严格,一丝不苟,尽管当时还觉得老师过于严厉,甚至还有小小的抵触情绪,现在想来对我们的学习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老师中,也有从村阶级教育展览馆讲解员里挑选的,当时就用普通话给我们上课,这在当时的农村学校非常少见。还有几个老师是新乡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他们在城市里长大,见多识广,多才多艺,让我们这些农村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外界的精彩。教师力量的相对充足,使我们学校课程编排比较规范,各种课程表安排的比较详细。老师们只教一门课程,可以专心备好自己的课,一堂课分别讲给三个班,在反复的实践中教师的教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逐年提升,考试成绩在全七里营乡数一数二,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我82年初中毕业考高中,那一年我们八柳树学校就有16人考上新乡县一中,是全县录取人数最多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校园里,我从aoe开始学汉语拼音,从“毛主席万岁”开始学习汉字,从一个在家玩耍的孩童逐步进入了知识的海洋。随着铅笔、钢笔、复写笔、橡皮、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文具盒里的学习工具不断增加,田字格、拼音格、横道道、英语本等作业本不断更新,书包越背越沉,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在简单和烦琐的重复中,我们逐渐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视野。上课铃声响起,45分钟里老师讲课、板书、提问,学生们思考、举手答题,做练习题,一切都那么紧张有序。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们都会认真对待,那是对学习成绩的检验,如果考不好回家对父母没法交待,自己也会感到很丢人。学校每年评选三好学生,对成绩好的会发奖状。奖状做的很精致,周边有红旗、花卉等组成的图案,有些图案还用平绒敷贴,很有仪式感。家长会把奖状贴到家里很显眼的墙上,谁领的奖状多就会收到表扬,会感到自豪。能领到奖状那是莫大的喜悦,所以努力去学习去争取得奖也成为一种动力。县里乡里也会举办各种竞赛活动,我也曾被选拔出来代表学校去参加,也得过名次,更促使我知道天外有天,去加倍努力学习。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算是上中等,不是很拔尖,我们羡慕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一直把他们作为追赶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年代八柳树学校就开始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重视素质教育。我们每周分别有两节音乐、美术课、体育课。教我们音乐的有两个老师王老师和杜老师。每当上课,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把风琴抬到班上,王老师坐在风琴边,手弹琴键脚踩踏板,音乐伴奏教我们唱歌。拉弦的杜老师手上带着指环,边拉边唱,表情很投入。当时学的大多是革命歌曲,学习雷锋、热爱集体之类的,现在想来还有很多歌曲仍然会唱,歌词和旋律异常亲切熟悉。美术课也很受大家欢迎,从蜡笔到水彩,从静物到山水,我们从简单到复杂,画的非常认真,慢慢地能做到有模有样。小小年纪通过绘画,锻炼了观察能力,激发了形象思维,接受了美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体育课当然是大家的最爱,在户外活动也是最开心的时候。根据年级的不同,学校开设有多种田径课程,跳高跳远、标枪铅球手溜弹、单双杠、篮球排球乒乓球、长短接力跑等等。学校还不断组织各种比赛,课外活动操场上到处都是锻炼的学生。每年学校都要举办春秋两次田径运动会,每次都是三天。大家都踊跃报名,根据自己喜好和特长参加各种比赛项目。操场上如过节一般,彩旗飘飘,鼓乐喧天,紧张有序,热闹非凡。大家摩拳擦掌,暗下决心,争夺名次。喇叭里按照检录顺序通知比赛项目,播报着不断刷新的纪录成绩。最后一天的压轴戏是万米长跑,大家围在跑道四周,为参赛者加油鼓劲,呐喊助威。当时各类项目涌现出不少有特长的运动健将,这些学生往往被大家津津乐道,成为大家心目中崇拜的对象。</p> <p class="ql-block"> 除了上课以外, 学校还经常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从原来的红小兵到少先队员,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还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长,胳膊上别着的白色塑料卡片上是三道红杠。每当重要节日,我们带着红领巾,唱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向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敬礼,爱国热情油然而生。我一直担任班干部,组织过班里的值日、大扫除、卫生评比、文艺演出等活动。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我曾经和同学一起去七里营大礼堂参加乡里的文艺演出,说快板,表演“三句半”,当时紧张的前几天就不停地一直在排练,生怕在舞台上出错。学校教室的山墙上有很多块黑板,由班级轮换着办黑板报。轮到我们班的时候,大家精心准备,找粉笔字写的好的同学上阵,挑选合适的内容,并且从图书上找来各种图案花边,变换不同的色彩,力求图文并茂,新颖美观,把最好的版面展现出来。每办一期,看到围拢上来的人纷纷称赞时,我们觉得努力是值得的,心里美滋滋的。学校也会组织我们去校外参观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初中一年级时,班主任带领我们去新乡市人民公园游玩,回来后要求每个人写一篇作文,我按游览顺序写了从西到东的所见所闻,用一个农村孩子的眼光重点描写了人工湖的美丽和动物园的有趣,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念给同学们听。</p> <p class="ql-block"> 当时那个年代,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因为时常停电,我们上晚自习都准备有小煤油灯,用墨水瓶改造倒进去煤油加个麻焾点着就能用,整个教室都是浓浓的煤油味,把人炝的一脸黑。有的教室课桌还有水泥板做的,夏天倒是凉快,冬天趴上去可就是冷冰冰的。冬天会在教室的角落里盘上煤火,烧煤取暖,掏煤渣时粉尘弄的满屋都是。那时候我们穿的都是自家织布做成的粗布褂子,布料上面还会有一些小疙瘩。为了好看,白色的棉布里还会织进去红的绿的蓝的不同颜色的线条。每家大人的手工不一样,做的衣服有的针脚细密,有的缝的比较粗糙。后来慢慢有了洋布,的确良、涤卡之类的布料,家条件好的同学穿在身上,会惹得一堆人羡慕。小时候穿的都是手工纳底的布鞋,冬天的棉鞋有带气眼系鞋带的,也有一脚蹬那种老头棉鞋。总感觉那时候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小手冻的像红萝卜,脸上的皮都皴的像结了一层疙夹。</p> <p class="ql-block"> 尽管条件清苦,当时大家都不觉得,同学们聚在一起充满着快乐。课外时间课间活动,我们会做各种各样的游戏。男学生用各种纸张叠成彪,把正面打翻过去算赢。在地面上挖个坑当做目标,用手弹玻璃球,看谁能先进去。还会从坑里往外叨杏核儿,都喜欢找个子大的杏核儿当老将,还有的用皮带油裹住杏核儿,这样用劲大可以把坑里的杏核儿一窝端出。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学生们就地取材,会自制弹弓,用空心的桐木棍儿制成射击的工具。女同学更多玩的是跳绳!、踢毽子、丢沙包,还会把小石子分类放在地上,用手正反抓“籽”,看谁持续的时间长,不会掉在地上。学校后面东北角老师伙房旁边有个抽水泵房,把水引到校园的水渠里供打扫卫生洒水、浇树用,我们夏天会跳到清凉的水里玩耍。放学后我们会到学校东边的杨树林里、去寨河沟里玩“三国打仗”,去学校后面的麦地里放风筝。天晴的日子,趴在学校的院墙上朝着北边看几十里外的太行山,想着外面的世界,引发出许多遐想。</p> <p class="ql-block"> 从家里顺着北街出寨门往东拐那条路,我走了九年,不管春夏秋冬,无论酷暑严寒。背着书包上学,踢着石子走路,或与同学结伴,或怕迟到急着赶路。现在看起来不算远但那时候觉得很长的道路上,印满了我重重叠叠的脚印。伴随着学校的白杨树一天天长粗我们迎着日出,背负晚霞,闻着刺槐的花香,个子长高,一天天长大。校园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迷茫、烦恼、快乐和喜悦,有学习成绩好时的志得意满,也有遇到坎坷委屈心里的落寞惆怅。在学校里,老师的每一堂课,讲的每一个故事,学校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或者我们看的某一本书,某一件看起来平常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事,都有可能在幼小的心灵里刻下烙印,有所震撼和启迪。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当班干部给了我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了集体观念和大局意识。从小清苦粗淡的生活也磨砺了不畏艰难的意志,造就了不怕吃苦耐劳的底色。体育比赛竞技场上的角逐,无形中也锤炼了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毅力。上初中时,教语文的杜老师经常在课余给我们念一些报刊上发表的好文章,激发了我对文学的兴趣,以后爱好写作和那时受到的启蒙有很大关系。</p> <p class="ql-block"> 所谓环境影响人,也改造人,在不同环境里成长肯定是有差别的。学校规模的大小、办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学业成绩视野见识都不一样,我们村出来的学生比其他从小学校出来的就有相对的优势。我们村在外面工作的人多,不论是从政、经商、搞科研、搞艺术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今年春节在老家和大家聊天,侄子孙子一辈的不少上的都是好大学,不乏985,211高校,硕士博士也屡见不鲜,在全国各大城市全国知名单位和企业工作的人不计其数。不可否认这一切依靠的是个人的主观努力,但和八柳树学校为大家成长进步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密不可分。</p> <p class="ql-block"> 现在每次回到老家,从学校旁边过去,都会对母校深情地看上一眼。学校已经不是原来的模样,全都是新盖的楼房,各种设施也比较齐备,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留在脑子里老校园的记忆依然如新,仿佛就在昨天。看着从学校进进出出的师生,看着我学习生活九年的校园,看着我人生启航的地方,我会凝望良久,肃然站立,送上我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如今,校园里的读书声依然清脆悦耳,操场上活动着更加骄健的身影。母校像一个老渡口,依然年复一年托举着一代一代学子的梦想,把他们摆渡到彼岸,目送到远方。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教师们仍像撑船的老艄公不辞辛劳、奋力划桨,把学生的前途命运和对未来的希望系在心间。因为大家知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学校这只是人生中的一站,而只有这一站走的扎实走的稳健,人生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