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闽南游历,泉州注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稍微学过一点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何等辉煌灿烂。若是将中国所有的历史名城比作一本书,西安洛阳泉州肯定是一本沉甸甸的大部头,他们的厚重他们被历史赋予的底蕴内涵是其他城市无法望其项背的。如果说西安洛阳是代表着黄色的农耕文明从崛起到强大的恢宏史卷,而泉州则是历代帝国拥抱蓝色海洋文明的历史长卷。读懂他们,也就读懂了中国历史。</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安排的行程是泉州,当旅游大巴驶向泉州的那一刻,心里就有些惴惴不安,我清楚的知道泉州的内容太过厚重太过庞杂了,短短的一天根本无法领略他的魅力,即便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也只能是窥其皮毛而已。奈何旅游公司就是这么安排的,也只得硬着头皮去翻阅泉州这本书的扉页了。</p><p class="ql-block"> 泉州的第一站是大名鼎鼎的开元寺,开元寺是闽南最大的十方丛林,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原本叫莲花寺兴龙寺等名,唐开元年间,玄宗敕令改名开元寺,一直沿袭至今。寺落座在步行街西街中段,从停车场到西街必须经过一条小巷步行才能到达,这样也好,虽费了些脚力,却能一路体验泉州市井烟火,品味闽南民居风情,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泉州的街巷比起北方古城民居有明显的区别,低矮狭窄曲折蜿蜒,风格不拘,色彩缤纷,看似随意又恰到好处,不似北方街巷青砖黑瓦色调沉闷中矩中规天生就带有一种压迫感,而在泉州这样的小巷里游人不知不觉的就会放松身心款步慢行,轻易就能融入在浓烈的市井烟火里。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游人很多,磨肩察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从这条小巷拥拥挤挤走好长一段路,又跟着导游钻进一条更窄的巷道便到了西街一座高大的照壁底下。壁曰紫云屏,听名字就觉得有文化内涵,紫云屏过西街就是开元寺的山门。紫云屏看起来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大有来头呢,屏即宽又高且历史悠久,屏中嵌有石材横匾,匾上是隶书题写着三个大字紫云屏,笔力端庄,清丽素雅,神韵脱俗。据说开元寺动工之日,有紫云在此驻跸以示祥瑞,固在此立屏为证。</p><p class="ql-block"> 穿过熙熙攘攘的西街,就入开元寺的山门天王殿了,这山门与所有寺庙不同,匾额上写的不是开元寺名号,而是紫云二字,殿两旁照例有金刚力士塑像,高大狰狞威猛,殿中立柱上有楹联,上联是此地古称佛国,遍地皆是圣人。联为理学宗师朱熹所撰,后由弘一法师书写。朱熹早年在泉州为官时,泉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 已是一个商贸繁荣文化发达的港口了,有浓郁的开放自由公平包容契约精神等商业文明特征,这些特征如磁铁吸引着欧洲西亚的各国商贾,与一百多个国家有了密切的贸易通商,已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跟着各贸易商船同时而来的还有各国宗教,宗教之间的交流又积极的促进了各国文化艺术的融合。</p><p class="ql-block"> 发达的海上贸易多元文化让泉州成为了一个经济繁荣富裕自信的能与地中海亚力山大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繁荣的海上贸易,让泉州孕育出的海洋文明的包容性格,这种包容性让世界上所有有影响力的宗教如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犹太教日本教都能在泉州落地生根发展壮大,能与本土的道教佛教儒教和平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多元宗教并存的人文奇观,也给后来泉州被称作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穿过天王殿,恍若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刚刚还是烟火鼎沸热闹喧嚣西街的滚滚红尘呢,这一刻已置身清凉的佛国净土了。佛在门内,红尘在门外,神人共处一条街,一座城,人困惑了抬脚入内佛可指点迷津,佛寂寞了,有门外红尘喧闹共享。在泉州,佛以人存,人以佛生,人佛共享一片蓝天一方水土,果真不枉是“半城烟火半城仙”的风俗画卷啊。</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端对的是大雄宝殿,殿为重檐歇山顶式皇家规制,金碧辉煌,气势不凡。与北方寺庙大雄宝殿不同这殿的形制融合了闽南建筑飞檐束腰的特点,让大殿多了些灵动与俏皮,似乎更能拉近人与佛的距离。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是一片开阔的院落,名曰拜庭,两边古榕垂荫,枝遒叶茂。与古榕行并的是许多碑文,上前仔细辨认,字迹已被岁月侵蚀得看不清。还有11座唐宋元明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幢小舍利塔 ,这些经幢舍利塔造型 奇特,古朴怪异,具有浓郁的印度教风格,仔细辨认那些石刻浮雕,皆是佛教故事。</p><p class="ql-block"> 站在拜庭中间往上看,大殿居然没有大雄宝殿匾额,只有一幅硕大的榜书牌匾桑莲法殿界,格外醒目,同时也让人一头雾水。听了导游的解说,才知里面传奇的法缘故事。唐时高僧匡护法师南来弘法,见此处紫云缭绕,佛光熠熠,是块建寺的宝地,就找到地主黄守恭劝他献地建寺。这原是黄家的桑园,黄守恭不想答应但又不好推辞就说你若让我的桑树开了莲花我就把地献出来。第二天,匡护又来到黄家,对黄守恭说,走去看你的桑树上开的莲花,黄守恭不信,跟匡护来到桑园,一看傻眼了,满园的桑树上果然开满了洁白圣洁的莲花,黄守恭还是不想捐,匡护法师就走了,一走就是三年,这三年里桑莲开了三年,黄守恭病了三年,遍求名医也无济于事,经人点拨就满泉州寻找匡护法师,找到法师后心悦诚服的将地捐了。建寺那天紫云铺地祥光普照,待寺落成,匡护就将大雄宝殿上用了桑莲法界四字替代大雄宝殿,一是纪念桑莲际缘,其次是感念黄家,紫云也就成了黄家的堂号,黄家人也成了开元寺世代居士。在开元寺西边,有座小院,门有有檀樾祠字样,这祠就是紫云黄家祖祠。在寺庙里建祖祠,这可能是在所以的寺院里唯一的特例了。檀樾祠旁还有座小院,院内还有几棵垂垂千年古桑,默默的见证着桑莲法界的前生今世。</p><p class="ql-block"> 大殿里正举办新年祈福消灾万佛法会,梵音阵阵,香火袅袅,香客如织却竟然有序,依次虔诚跪拜许愿,高举燃香,绕阶行走一圈后将香差在拜庭的香炉上。与我去过的所有寺庙不同的是,香就摆在殿旁的长桌上,香客自取无须请香功德,没人僧人值守,没有僧人推销售卖高价头炉香,更也没有僧人看相算卦抽签。少了铜锈味的开元寺,让每一个居士游客能感受到佛的温暖,佛的关怀,佛的无私,抬头朝殿内看,似乎能感觉殿里的五方佛陀慈悲的目光正在注视着自己。像是冥冥有有佛的召唤,突然有了拜佛的冲动,毫无理由地也从案上取了三只细香,跟着香客队伍,依次拜佛然香,当在五方佛陀面前跪下的那一刻,没有许愿,只觉得心灵一片空白,祥和自在。</p><p class="ql-block"> 从大殿东侧走不远,就是尊胜院,现在已辟建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抱着崇敬的心把里面的文字图片仔仔细细看完,始终还是没有看明白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少爷,才华横溢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每一个艺术领域都有不俗成就的艺术家,是何因缘际会蜕变成了一位高僧大德。也许是因为我的慧根浅薄的原因吧,根本无法以一根小草的视界去参悟参天大树的成长。对他的佛教救国 ,我也是有些不懂,佛陀降世是为度化万物的,如金刚经里写的若胎生若卵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思若无思,我皆令余如涅槃而度灭之。也就是说佛的眼里所有种类都是困惑的平等的,好人坏人敌人友人,都需度化。佛应该是没有国界的,是不是一旦有了救国的概念就是注相了,注相了岂不是陷入虚妄了?绝非妄自菲薄圣僧,只是困惑而已。</p><p class="ql-block"> 当看到弘一法师涅槃法相下的绝命书法悲欣交集时,不知怎的有想嚎啕大哭的冲动,这一刻我明白了高僧在尘世间也是苦的悲的,不单单我等云云蝼蚁,高贵的卑贱的,美的丑的,聪明的愚蠢的等等,无不是红尘中的迷途煎熬客,李叔同只是以他超群的智慧提前看到了生命的本质而蜕变成了弘一法师而已。当云云蝼蚁面对死亡来临依然念念不舍,他却以一种即见如来的欣喜坦然离去。</p><p class="ql-block"> 在这副图片前我停了好久也想了很久,突然记起西塔旁的那块放心石,心的中间一点在字下,这石不就是想明明白白的让每一个路过的人提起千般烦,放下万事空吗?明白当心里无物时,便不为物所累,一切都会坦然自若,安详面对。若做到这些,不是也能有即见如来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到开元寺,不得不说两座石塔了,两塔一东一西,屹立在大雄宝殿呈品字分布,东面的叫振国塔,西边的叫仁寿塔,两塔是泉州的标志,也是国内现存的最高最精美的石塔了,代表着13世纪中国石塔建筑的最高水平。塔身皆是花岗石砌成,两塔高近米,皆是五层,寓意佛教五乘,每一层代表一个等级。塔坚固结实,造型精致,塔檐高翘,呈凌空欲飞态势,每层设四门四龛,逐层互换,这样即能平均重量负荷,又能使塔的外观更加灵动美观。每层檐角各挂一个铜铃,微风催铃,悦耳动听。双塔最精彩之处还是浮雕,既有佛教金刚力士菩萨佛陀,线条流畅自然生动。又有双龙戏珠,双狮戏球, 奇花瑞草等雕工精湛栩栩如生,甚至还有青梅竹马这类的人间生活场景,让佛与草木人柔杂一处,构筑一个和谐的大千世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西街品完泉州小吃,便是要去赶下一处泉州的名胜古迹了。泉州有句谚语;立着看开元寺塔,躺着看洛阳桥,来泉州,就是躺着,洛阳桥也是必须去的。</p><p class="ql-block"> 车使出泉州城,顺着晋江往出海口方向走,江面渐渐开阔,江与海的界限已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能看到一个又一个渔港在路旁海堤下掠过,港内渔船簇拥,码头渔人匆忙,让一车人兴奋不已。车到了一个叫浔鯆的渔村停下来,人群从巷子进入村内,满巷子遍布簪花店档口,车里的妇人女孩一窝蜂的去找心仪的档口化妆打扮簪花去了,几个男人便在档口外抽烟闲聊。这原本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渔村,因一个叫赵丽颖的戏子在这簪花拍了个短视屏,让这里莫名其妙的火得一塌糊涂,成了一个泉州游必定打卡的景点。女人忙的拍照, 男人则在巷子里闲逛看女人看风景,顺便也梳理梳理一路的风光与感慨。</p><p class="ql-block"> 泉州的乡下郊区跟城里有个共同处,有人处必有庙,庙周围必有人。路过一个小区,惊奇的发现所有现代小区旁必定配建一座庙,庙虽不大,如泉州民居一样,矮小红瓦红墙束腰飞檐,依然香火旺盛灯烛摇曳。看来泉州人的生活真的离不开神仙佛的,这是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束缚着他们也滋润着他们。难怪有泉州作家这么写“在我生活的小镇里,人人都笃信头顶三尺有神灵,也相信有灵魂 ,人与鬼神亲近的生活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洛阳桥是晋江口的一座跨海桥,联接着晋江惠安两地,建于北宋年间。桥长一公里,桥宽约五米,纯石材建成,有桥墩46座,桥墩两头皆为船型,这样即能抗击海水潮起潮落的冲击力,又能使桥有万船齐奔的动态美感。桥面有石拦石狮石塔石亭石将军点缀,中间弄起的礁石上还有纪念蔡襄的庙宇,并有蔡襄太守手书的碑文,详细的记载着桥的建设时间规划耗资以及主建人员。在千年以前建这么一座桥,无疑是个巨大的工程,耗资巨大不说,单是技术就是难题,这没难倒聪敏的工匠,他们发明了筏型筑基,种牡蛎固基,浮运架梁的工艺,硬是创造了中国建桥史的奇迹,让洛阳桥挤进中国四大名桥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洛阳桥原来叫万安桥,靖康之难后,又一次衣冠南迁,大批中原洛阳人逃到泉州,看此地若洛阳老家,睹物思乡,就将此桥称作洛阳桥了。是不是还有这么一种可能,渔家早晨出海,傍晚归来, 见夕阳从桥上落下,就可松一口气平安归港,经世代渔家口传心授将万安桥改为洛阳桥了?若出自第二种,洛阳桥不就又多了一分文化内涵与诗意的成份?</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时,已是落潮时分,没有粼粼的海水,只有裸露的大片滩涂与红树林,黑灰的滩涂苍翠的红树林交织出一道道闪着斑驳的河汊,有许多只白色鹭鸶在空中翩翩飞翔,又呼呼啦啦的落在滩涂觅食,悠闲自在神定气闲。河汊中有几只小船靠在礁石上敲着牡蛎生蚝,不紧不慢,毫不在意一桥面行人关注与喧嚣。再往远处看,滩涂与红树林簇拥着推向远方与天际融在一起,让人能撑起无限的想象空间。</p><p class="ql-block"> 桥面游人往来穿梭,或踏着古人足迹发思古之幽情,或骚首弄姿拍照试图将此景此桥带回家里封存于记忆里。走到惠安岸头有一高大蔡襄石质塑像,神色坦然,昂首挺立背手挺腹地注视着桥面,让人不由得能感受到宋代时桥面熙熙攘攘的行人,咿咿呀呀的牛车,风风火火急驶的桥子繁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泉州的确是一个物宝天华人杰地灵的地方,能容万家之神,能孕育出朱熹蔡襄等文化大儒,能盛产俞大猷戚继光这般提刀安天下的赳赳武夫,能让弘一法师情有独钟在此住锡16载,能催生李贽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大家,他以孔孟传统儒家的异端自居,对儒家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的假道学大加批判,甚至与提出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的观点,在儒学独大的时代的确是惊世骇俗之言论,难怪当代有人撰文称他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也是当之无愧啊。</p><p class="ql-block"> 匆匆泉州一日游结束,回到厦门市已是晚上九点半左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