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文旅特产之腊肉

九雅学社

<p class="ql-block">  湖南人爱辣,更爱“腊”,虽说做腊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艺,川、贵、粤、浙等地都有,但唯独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它呈现出了极其多样性且相当壮观。</p> <p class="ql-block">  在湖南当你们45度角仰望天空时随时会偶遇一些正在风干的黝黑腊肉,它们或是分布于湖南人家的窗外,或是在楼下的晾衣杆,树杈上,甚至是外墙上,密密麻麻犹如兵器库,这早已是湖南人千年来餐桌上的必备美味!</p> <p class="ql-block">  关于腊肉的记载,周朝的《周礼》和《周易》中已有相关记载,表明腊肉在周朝就已经存在。腊肉的制作与农历腊月有关,因为在冬天,人们会将肉类以盐渍风干或熏干制成,以便于长期保存。古代人为了储存肉类,使用盐腌制肉类,然后通过烟熏的方式蒸发水分,从而达到长期保质的目的。在《论语》中,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记载,其中的“束脩”指的是十条绑一起的腊肉或干肉,表明腊肉在孔子时代就已经是拜师礼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腊肉的诞生起初不是因为口味的追求,而是出于某种实用主义——湖南天气潮湿,冬季杀猪之后很难把新鲜猪肉保存下来,当地人顺应天时,悟出了先腌制再烟熏的妙方,盐分为其驱逐水汽、锁住新鲜,岁月的不断风化让腊肉拥有了深红粗粝的外壳,也让肉的鲜香逐渐变得浓郁和沉醉。每当抬头望向柴火灶的横梁,上边挂着的排排腊肉,都能让湖南人欣慰十足,这是过年期间幸福指数的直观体现,如同北方人囤大白菜一样,是囤货带来的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 烟熏火腊湖南人的奇妙魔法</p> <p class="ql-block">  要想做出完美的腊肉,先得把猪肉切成精肥各半、宽窄也适中的五花,抹上大量的盐再压到陶缸缸里腌制,待到盐分充分吸附过后,再把它们用能承重的材料串成一排,共同接受灶火的热情熏烘。当地人通常喜欢在锅里铺些柏树叶,木屑,或者平时留下来的桔子皮,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耐心等上个十天半个月,待到肉充分吸纳了熏香,才是最好吃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腊肉的制作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唐代,已经成为宫廷御膳中的佳肴。宋代,腊肉的制作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熏肉、腌肉等多种口味和制作方法。明清时期,腊肉的制作技艺更加成熟,品种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腊肉制作技巧。</p> <p class="ql-block">  腊肉不仅是中国南方的特产,而且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例如,张鲁在兵败南下途中,曾在汉中红庙塘用上等腊肉招待过汉中人。清光绪二十六年,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给慈禧太后,慈禧食后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腊肉的做法</p> <p class="ql-block">  外形不好惹的腊肉在饭桌上倒是个善解人意的好脾气,处理起来一点不复杂,放锅里稍煮一会儿,洗掉污渍和多余的盐巴就能切成片,不管上锅蒸还是下锅炒都很相宜,和任何食材携手都是双赢。</p> <p class="ql-block"> 蒸腊肉</p><p class="ql-block"> 蒸腊肉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能吃到腊肉原香的做法,把腊肉焯水、切片,撒上些干辣椒和豆豉,最重要的是浇几滴灵魂茶油,如此蒸熟的腊肉浸满亮晶晶的油脂,不用过多调味,滋味就已经刚刚好。</p> <p class="ql-block"> 炒腊肉</p><p class="ql-block"> 湖南人最爱小炒,将腊肉下锅爆炒之后的风味和清蒸又不一样,滋味更浓。腊肉可谓是美食界的交际花,它风味十足的油脂可以完美地包裹各类食材,切点冬笋跟腊肉合炒,能体验到咸香和清香同时在口中爆炸;用泡发过的烟笋和腊肉合炒,又是一种更有烟火沉淀的风味。手工晒制的萝卜干也能拿来炒腊肉,夹上一筷子是嘎嘣脆的劲道口感;跟蒜苗、藠子合炒则是更家常的做法,不仅中和油腻还提鲜。</p> <p class="ql-block">  藜蒿炒腊肉据说还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相传朱元璋率部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时,军中粮食几尽,只剩几块腊肉,朱元璋看见湖边洲滩上蔓生的野藜蒿后,下令用野藜蒿炒腊肉,士兵们吃了藜蒿炒腊肉后,士气大振,一举战败陈友谅之部。</p> <p class="ql-block"> 做火锅 </p><p class="ql-block"> 腊肉火锅是一道家常火锅 ,老腊肉烧皮洗净,切成大片,放入沸水中大火熬煮5分钟,骨头汤熬制的鲜汤烧沸装入盆中,放入老腊肉、竹笋等食材,一边煮一边吃,吃完了还可以下其他食材。</p> <p class="ql-block"> 腊肉的保存</p><p class="ql-block"> 腊肉作为肉制品,并非长久不坏,冬至以后,大寒以前制作的腊肉保存得最久且不易变味。腊肉在常温下保存,农历三月以前味道是最正宗的时候,随着气温的升高,腊肉虽然肉质不变,但味会变得刺喉。所以农历三月以后,腊肉就不能在常温下保存了。最好的保存办法就是将腊肉洗净,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这样就可以长久保存。如果保存得好,即使三年五年也不会变味、不会生虫。</p> <p class="ql-block">  一种美味的传承,正是源于热爱的人孜孜不息的执着。《舌尖上的中国》有句经典的台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