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1年提了干部以后,家里人也开始忙着张罗给我介绍对象了,一开始我是很抵制和抗拒的,毕竟我那时还不满十九岁,刚刚当上排长没几天,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心就想把工作干好,哪有心思去谈女朋友,为此还和家里闹得不愉快。但禁不住父母亲以及舅舅舅妈亲戚朋友们多次的反复不厌其烦的相劝,最后就答应先处处再说吧。</p><p class="ql-block"> 那时在部队,战友之间经常会开开玩笑,不管干部还是战士,就是互相的拆信看,特别发现是对象的信,都要窥探秘密,先睹为快,大家也从来不怪,哈哈一笑了之。</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排里不知是哪个兵首先发现我的信封里面的秘密,嚷嚷着对大伙儿说,你们快来看哪!排长信里面有照片,一定是他的女朋友!几个班长和战士嘻嘻哈哈争着抢着就把信拆开了,果然里面掉出一张黑白照片,一个美丽的姑娘展现在大家眼前,她面带微笑,一对大大的凤眼,两根又粗又黑的大辫子披在两肩,非常的纯朴端庄漂亮。</p> <p class="ql-block"> 我认识她,我们俩是一个生产队的,记得很小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大概也就八九岁光景,有一次,我看到生产队的瓜地里满是金黄黄的大甜瓜,我就偷偷地摘了一个,抱着往家里走,还没有顾得咬上一口,生产队长从后面追上来,问我为什么偷摘队里的瓜呀?这是集体的财产,以后再不许这样了啊!仅仅是教育了我一顿,并没有没收我的瓜。我知道肯定是她向队长告的密,因为当时只有她在那里,由于记恨这事,从此后再也没有和她说过话。我上了中学以后,她家里缺少劳力就留在队里劳动。那时学校里城市的学生们都参加造反去了,我们农村娃就回到队里参加劳动帮着家里挣工分,这样才有了和她在一起劳动的机会,也算是俩小无猜的青梅竹马吧。 </p><p class="ql-block"> 那时农村里的一些大人们,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干活时,年纪大些的常常会拿我们这些半大不小的孩子寻开心,乱点鸳鸯谱,说长大以后你们谁谁嫁给谁谁,女孩子一般懂事早,每次听到这样说她们都是满脸通红害羞地逃离现场。而男孩懂事晚,十二三岁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男女之事,只感觉十分的反感大人们的这些玩笑,甚至有时被他们的话激怒还会回骂他们几句。而对她我也从来没有怎么在意过,我当兵走时,她还只是一个浑身土气的乡下姑娘,真是女大十八变,当兵几年时间不见就出落的如此标致了,毫无疑问地成了我们村里的村花。</p> <p class="ql-block"> 信是小舅舅写来的,他在信中把这姑娘夸得什么都好,不仅人长得漂亮,能说会道,还当上了大队的团支部书记,也是咱城关镇的年轻女干部培养对象。信中还说,她以后的前途无限,追求她的人多不胜数,你现在部队提干部了,和她也算是门当户对了。现在很多人给她家提亲,她都没有答应,只同意和你做朋友。小舅舅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也是当过兵的,而且还是英雄导弹部队二营的战士,他们营曾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所以我非常崇拜和信任他,也愿意听他的,这样我就同意了,并订了婚。</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都十分单纯,军地两地的恋爱日子再简单和普通不过了,除了书信往来,回家探亲时,顶多也就一起在村边的荆沙河畔散散步,在河上的安心桥坐一坐,既没有浪漫小说中描写的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也没有甜言蜜语中的海誓山盟,甚至没有拉手没有拥抱没有亲吻,有的只是书信里互相的鼓励和鞭策。而且信的开头都是引用“最高指示”,或者是伟人教导我们说等等之类的话。我写过一首“鸿雁”,形容我们之间长年的书信往来,也算是我内心最浪漫最直接的一段情感的真实表达。</p><p class="ql-block"> 鸿雁</p><p class="ql-block"> 残秋孤雁呜,捎来佳音,一年一度南北,累及数十遭,恩感不尽。退去光阴二千年,苏武重忆,囚居北国思故里,幸托南雁寄家书,万里归心。今吾欲借长翼,飞山越涧,春时若返楚都,传去深情,红线牵连鄂闽。</p><p class="ql-block"> 1974年工农兵上大学,小学毕业的她被推荐并有幸被华中师范大学英文系录取,成了我国第一批工农兵大学学生。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我们之间的书信都减少了许多。学习毕业后她分配到当地一所中学当了英语教师,一个仅仅小学毕业,连26个英语字母都认识不全的农村姑娘,最后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大学学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也够难为她的了。</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人说过“时间是爱情的杀手”,这话在我们俩身上得到了验证。由于长期两地,时间长了,双方之间的裂痕也越来越明显,在1977年深秋,阵阵寒风秋意凉,我刚被调到团100炮连担任副指导员时,收到了她主动提出分手的信,并随信退回了我送给她的所有照片。分手的理由也不值一提,我当时痛苦过,内心也挣扎过,思考很久,在即将踏上南京政治学院学习征途的前夜,给她寄去了最后一封长信,长达6年的马拉松式的恋爱就这样结束了。在信的结尾,写了一首“赠友人”送给她:</p><p class="ql-block"> 赠友人</p><p class="ql-block"> 敬慕历历几春秋,初怀山盟共白头,</p><p class="ql-block"> 生死祸福非人愿,姻缘瓜葛难强求。</p><p class="ql-block"> 恍惚一枕梦未久,醒来新事重运筹,</p><p class="ql-block"> 难道世间无良缘,空有西子万古流?</p><p class="ql-block"> 事隔多年,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偶尔有几次相遇都是她在很远的地方就绕道而行,避之而过。后来听村里人说她的第一段婚姻并不美满,甚至可以说是很失败,之前不惜一切冒着破坏军婚罪名追她的那个官二代男人,结婚后不但背叛家庭还经常对她恶语相向并施以家暴,最后闹到离婚收场。后来她又找了一个二婚男人,但因性格不合也很快就离婚了。曾经的一个美丽聪明的女人,婚姻走到这一步,始终过得不如意,必定有她自身内在的某些因素。想到这些,我也挺替她扼腕叹息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