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友68234947的美篇

美友68234947

<p class="ql-block">一、古庙,</p><p class="ql-block"> 1、真武庙</p><p class="ql-block"> 原址坐落在后街西头路中央,坐西朝东,来往车辆从南北两侧绕行。庙南北宽约4.8米,东西长约4.5米,总高约7米。北、西、南为青砖墙体,东面有门口无门,木檩条、木望板,尖顶扣灰瓦,地面是大青砖铺地。庙内有真武塑像,身材高大魁梧,手持断魔雄剑,剑长七尺二寸,剑宽四寸八分。庙内南北靠墙还有其它塑像,到六十年代初其它塑像已毁坏,不见踪迹了,不清楚是谁的塑像。经过六三年洪水浸泡,真武塑像损毁,六六年地震后村庄重建将真武庙拆除。九十年代后重建于王洋沟西边的路南侧,坐南朝北,后又重建在新兴路西侧至今,坐西朝东,直面后街的尽头,恢复了最早的朝向。</p><p class="ql-block"> 2、老母庙</p><p class="ql-block"> 老母庙旧址在后街东头路北,并非现在的位置。六六年地震前的东南汪后街,不是一条直街,而是从十字街口起往东,偏向东北方向,出村东口一直朝东北方向的县城西关街西口(西门),之间是一条弯曲的官道,县城有城墙,人们通过这条官道,出村东口进西关(西门)入城。老母庙就在当时村东口路北。旧庙坐北朝南,东西长约二米,南北宽约二米以内,同人高。东、西、北三面青砖砌筑,尖顶,扣小灰瓦。据说供奉的是老母牌位,更早有没有塑像无从考证。六六年地震后村庄重建、扩建,将原来的老母庙拆除,将后街东西向调直,直冲县城的鼓楼街西口(县城的城墙早于地震前就在此挖开了一个口子),重建后街东头向南位移了二十多米,故老母庙旧址,是在距现在的后街往北二十米以上,新庙较旧址不仅南移了二十多米,也靠东了百米左右。九十年代后,人们为了方便,才把老母庙重建在了现在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3、关帝庙</p><p class="ql-block"> 关帝庙的大小、高度仅次于真武庙,旧址坐落在后街与南北街交叉口的东南角偏东、贞女牌坊西侧数米,坐南朝北,一间房大小,东、南、西砖墙,北面有门口无门,尖顶,扣小灰瓦。总高约六米。里边正位是关公塑像,两侧还有其它塑像。63年洪水浸泡,塑像彻底毁坏,66年震后村庄重建将庙拆除,再无人重建。</p><p class="ql-block"> 4、文昌庙</p><p class="ql-block"> 在前街街南侧,66年以前的村小学对面偏东是一个二百米见方的水坑,坑西侧往坑南侧拐角处的道西侧就是文昌庙的旧址。当时见到的文昌庙长、宽不足两米见方,一人高,坐南朝北,青砖砌筑,尖顶、小灰瓦。66年震后村庄重建将庙拆除,后无人再建。</p><p class="ql-block"> 5观音庙</p><p class="ql-block"> 观音庙请各位老师结合我前边发过的,一块整理,此庙也没有人有新说法,只是口头相传,原来的观音庙也不小,和关帝庙的形式、大小差不多,也有观音菩萨塑像,活着的人没见过,只是相传。</p><p class="ql-block"> 二、家庙</p><p class="ql-block"> 1、冯家家庙</p><p class="ql-block"> 冯家家庙旧址在健身广场南侧,旧址东邻是孙兰太家,西邻是冯保增、冯震科家,北邻是郑志兰家。今存有石碑一块,碑高106公分,宽50公分,碑厚16公分,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东南汪村冯氏,素以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近史五门有祀田地两块共五亩四分,四亩二分坐落村南,一亩二分坐落村东南,每年祀田出产为祭祀先人之用,报本追远,洵堪嘉美,街北又有莊窠一所,盖造北屋三间,西屋三间,门楼一座,为嫁娶婚丧所站之公址,甚便利也。祀田公地均归五门中门中家族所管理,不许他人干涉。再者,祀田累年收入若有盈余,五门中利益均沾,亦不准起瓜分之意,谨誌碑文以垂不朽云。中华民国十六年七月十八日。</p><p class="ql-block"> 家庙建筑结构,正房、西厢房、门楼均为土坯砌墙,屋顶是木檩条、椽子,平顶, 是土木结构。后被改建成第一生产队队部。</p><p class="ql-block"> 2、张家家庙</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张家家庙坐落在东南汪后街至县城西关街的官道南侧,距村口不足百米,(该道已经取消,见上节老母庙章节中关于村东口官道位置的叙述),应该是现在的永安街和金顺街交叉路口,往西北方向六十米左右,就是家庙旧址,坐北朝南。抗战时期,张家家庙被日本人拆除后,家庙就搬到了村里边后街东段街北。在村里边重建的家庙为土坯砌墙,檩条、椽子,平顶,是土木结构。由张二京看门并居住。后又改建为第五队队部。以下三张图分别是有关张家家庙在家谱中的记载照片和家庙鸟瞰图,以及家庙除祭祀外,作为私塾学校的记载。以下是三张图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关于贞节牌坊的描述</p><p class="ql-block"> 此图根据(张庆春、冯锁印)对牌坊结构形式的描述而画。牌坊总宽约四米,总高约七米有余。</p><p class="ql-block"> 请各位老师结合以前的“贞节牌坊”章节整理。下图为想象图。</p> <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记载了汪洋沟开挖时间及其它背景资料</p> <p class="ql-block">  四、桥梁</p><p class="ql-block"> (1)前街西口汪洋沟桥</p><p class="ql-block"> 前街西口跨汪洋沟桥,是在1968年秋后挖通王洋沟后,于1969年修建的。2008年王洋沟改造,该桥重修。</p><p class="ql-block"> (2)后街西口跨汪洋沟桥</p><p class="ql-block"> 1968年开通汪洋沟时没有给后街西口修桥,六组村民下地收、种要通过前街西口的桥下地,24年后的1988年经张学勤和砖厂、楼板厂联系,本村砖厂捐献了红砖,楼板厂捐献了楼板、水泥、砂子。张学勤又从县第二建筑公司找了几名工人,自己管工人中午饭,修建了一座宽2.4米的小桥,方便了六组村民就近过河下地。20年后的2008年县政府对汪洋沟进一步整修改造时,才重建了后街西口现在的新桥。</p><p class="ql-block"> 四、民居</p><p class="ql-block"> 1、1966年地震前</p><p class="ql-block"> 东南汪村在1966年以前,村民基本上还居住着解放前的旧房,虽有整修翻建,数量也不多。</p><p class="ql-block"> (1)四合院</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还保留着几座四合院。表砖墙,四梁八柱,每间房有四根两头一样粗的檩条,檩条上是四面刨光的椽子,椽子上边是精致的竹席(或苇帘),竹席上边是各种植物秸秆保温层,然后是土层找平层、麦秸泥,最上层是用炉渣和熟白灰拌和筑成的防水层(6到10公分后)。</p><p class="ql-block"> 有一座四合院的房屋高度从胡同自然地坪到房檐高度8米,街门台阶11级(石材),院内正房台阶5级(石材)。为什么设这么高的台阶,因宁晋县的自然地平很低,西北高东南低,是洨河以北泄洪的自然流域,所以宁可行走不方便,也要抬高院子高度和房屋高度。表砖墙就是所有外墙都用熟白灰、青砖砌筑,墙的里侧是土坯和二、八泥(白灰和土)砌筑,墙的厚度0.5米,冬暖夏凉。所谓的四梁八柱,梁是支撑檩条的大梁(南北向),梁下边是隔墙,梁的两端用柱子支撑,柱子隐藏在外墙中,四根梁就需要八根柱子(三间房的豪华结构就需要四梁八柱),故叫做四梁八柱。室内墙面先用麦秸泥找平,再用熟石灰和加工碎的麻纤维搅拌成糊状抹面。地面用烧制的方砖铺设。窗是雕刻的花棱图案,再糊专用的纤维窗纸。屋门的门口是宽木框,带门下弦,门扇分风门和屋门两层。</p><p class="ql-block"> 四合院的形式大致相同,正房、东、西厢房。东、西厢房的门、窗相互对称,有的南屋叫做门房。还有的人家,正房的东、西两端各设一个半个房间那么大的房筒,做为储藏,比较隐秘。</p><p class="ql-block"> (2)清末期的三层楼</p><p class="ql-block"> 原 大队部往北这片高地,是东南汪村地平最高的高地,是张家十五世中的一门的居住地。大院内有一座三层小楼,人称楼院。</p><p class="ql-block"> 清朝末期,这户人家经商有道,走向兴盛。在东南汪村北就有了自己的砖窑(原村北大眼坑就是烧砖用土和挖土垫高这片房基地的用土位置)。自家烧砖,建自家的房子。据上辈相传,这座三层小楼的深层地基是用土坯和二、八泥砌筑起来的,到接近室外地平时,再改用自家烧制的青砖砌筑地基,地基为了承重做的比较深,到了地面以上,用防潮材料(苇子、苇编片、石材等)做防潮层,以免地湿上传。防潮层以上是青砖实墙,楼层结构是檩条,檩条上铺设横、竖两层木板做楼地面,两层木地板之间夹有隔音软材料。屋顶是尖顶,扣小灰瓦,设有木挑台、栏杆,室内木楼梯,窗是花棱雕刻。</p><p class="ql-block"> 是在哪年、为什么三层小楼得不到维修,损坏拆除,现在活着的人都说不清了。没有人看到并记载该楼详情,只是亲手参加过建造或参加拆除的人口口相传至今。(张庆春叙述)</p><p class="ql-block"> (3)一般房舍</p><p class="ql-block"> 一般人家的住房比较简单,地方小,房子小,房间少,一般不用大梁和柱子,有的只用三路檩条,房屋进深小。因墙基础比较浅用砖也少,在砖基础以上用麦秸做防潮层,上边的墙体是用土坯和黄泥砌筑,土坯墙外面抹一层麦秸泥,室内墙面也用麦秸泥抹,房顶也是抹一层麦秸泥做防水层,哪年漏雨了就再抹一层麦秸泥,室内地面就是土层。窗是方格窗,糊窗纸防风过冬,屋门一般就是木穿带转扇门。房屋较低,大部分没有院墙。条件好点的人家,就把房屋外墙、内墙面,屋顶再抹一层白灰(熟石灰加麻纤维,也叫麻刀灰,防裂),显得干净、美观、耐淋雨冲刷。</p><p class="ql-block"> 六六年地震前,全村四合院不超过二十户。残缺破损,都不是很完整了。</p><p class="ql-block"> 普通土坯房再用白灰抹外墙、内墙、房顶的不超过五十户。</p><p class="ql-block"> 剩余户都是土坯房用麦秸泥抹里外墙和屋顶。</p><p class="ql-block"> (4)冬天取暖</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四合院,还是土坯房,取暖形式和方法大同小异,都是在做饭的锅灶后端,留有烟道通向睡觉的炕洞,炕的另一端是外山墙,墙内留有烟道,直通房顶,房顶以上,再用砖砌筑八十公分高的烟筒,烟筒顶端用两块砖互相支撑斜立,盖在烟筒上口,做防雨盖,防雨盖下边,四面留有排烟孔,把做饭剩余的热量通过炕洞,把炕暖热来取暖。</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取暖形式,不通过炕洞,在锅灶和炕之间设一隔墙(墙至炕面的高度约一米左右,用砖或土坯砌筑均可),墙的中间是空洞,空洞的形式是左右来回盘旋上升至墙的顶端留孔,再砌筑一烟筒穿过房顶排烟。这样,做饭烧火的热量通过这个隔墙,隔墙就像一组大型暖气片一样散热,坐在炕头上,背靠暖墙,舒服。</p><p class="ql-block"> 2、地震后重建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六六年地震后统一建造的房屋,都是土坯、裱砖房,旧木檩条,旧椽子,尽量各家还用各家的旧材料,有多余的檩条就分配给不够用的户,大部分人家是在旧址重建。室内墙面抹麦秸泥,屋顶也是抹麦秸泥,(有条件的就自己买炉渣、白灰锤顶)。房屋高度一样,院墙自己负责建设。人口多的户分配四间房,人少的户两间,不算多也不算少的户三间。整村重建,调直了村中的街道,扩大了村落面积,增加了房屋数量,暂时解决了灾后住房问题。重建后,人们不再睡土坯炕,改用床,用铸铁炉子加白铁皮烟筒烧蜂窝煤取暖,后开始安装小锅炉暖气片取暖。现在是空气能、电热水、空调等代替了锅炉。</p><p class="ql-block"> 到目前为止,东南汪村八百七十户人家,已有一百余户翻建或新建了二层、三层、四层楼,大部分是砖混或小框架结构,也有用铁皮保温板在翻建后的房顶上又建了一层。</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口和户数的不断增加,村庄也不断扩大,翻建、新建的房屋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震后建造的房子距今五十多年了,基本上都进行了翻建,几乎看不到震后所建的房子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水塔,自来水</p><p class="ql-block"> 东南汪水塔建设落成于一九七四年四月。聘请外村专业工人施工,村支部指派本村冯保魁现场协调、监工。水塔建成后,全村陆续都用上了自来水,水塔管理、维修一直由冯保魁负责。</p> <p class="ql-block">  下边是我村村民张玉成的书画作品,请补录。</p><p class="ql-block"> 张玉成</p><p class="ql-block"> 63岁</p> <p class="ql-block">请把冯家的这块庙碑加进去</p> <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请老师们选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