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开在心上的一朵花》小感

戴海合

<p class="ql-block">因为吾道读书协会结缘,我有幸在2月3日捧得郭淑珍老师的新书《开在心上的一朵花》,我被告知须在14日的新书发布会上选读一段内容。于是我虔诚地撕开包装膜,当晚开始读起来,并在一周内迅速又认真地读完了全本,掩卷而思,一种久违的享受感涌上心头——虽然我每天坚持看报纸,而且也较侧重于读文艺副刊的散文,但仍觉得不如捧书而读的获得感,为什么会有这种激情来读这本书呢?我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因为是新书发布会,我要分享,我得认真阅读,不可马虎应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因为这是一本文学里的育儿经,育儿书里的文艺范,不论哪个角度,都是我感兴趣的,而当下,我也有一些育儿方面的困惑,正想寻找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我也曾写过《家有儿女初长成》系列日记,只是惭愧未能像郭老师这样坚持下来,所以想探究郭老师是如何写的,如何坚持下来的,或许能得到些启发,继续完成未竟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作为一名虔诚的文学爱好者,非常重视女儿阅读兴趣的培养,这是很自然的,但是能坚持这么多年,而且还写成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成长日记,却不容易了。这是一种对孩子高度负责,对自己高度自律的成果。这放在普通人,面对每天一地鸡毛的日子已够呛了,哪还有心情静下心来码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成长日记,本身也不算难,但集结成册,就蔚然壮观了,正如文中作者反复提及的《曾国藩家书》一样,一封家书,纵使文采斐然,也只是让人一时读诵,过了热度,便会归于平静,但一册家书,以及一册厚厚的成长日记,拿到手上,份量就不一样了,读者可以通过一个更长的时空跨度,品读出孩子成长蜕变历程,作者的心路历程。很多人性的闪光点都散藏于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那些不起眼的瞬间,会照见我们每个人的漫长人生路,那些相似的迷茫和困惑,会因作者的叙述和解析得以抚平、丰盈和升华。孩子,也因作者不断完善的有效陪伴和高超沟通技巧而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本书有几个亮点。第一,总体分为四卷,分别为0-6,6-12,12-15,15-18岁分段选取典型的日记或事例来展开,目录很有特色,分别用“妈妈,不要走“、”妈妈,吃饭了“、”妈妈,我知道了“、”妈妈,放心吧“,简单通俗,充满温馨。原句又取自该卷的具体章节,非常贴切。第二、每章节后都设有“回过头的思考”,属于作者当下对于过往“流水账”日记的理性思考——如果本书只是成长日记的合集,可能更适于亲历者的回忆留存,但加了“回过头的思考”的章节,便锦上添花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加上冷静客观的观点提炼,无疑给了很多读者一些具体的更有说服力的引导和借鉴,让读者感到,这不是说教,也不编故事,这是真实的成功的育儿实践。第三、由于作者的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语言特别清新温情,又不乏理性,不时有金句亮眼,让人欲罢不能,这种带着理性的大爱,闪着永恒的光,成就了一个体贴而不娇气的小棉袄,着实让人羡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巧的是,娉娉比我家女儿略大一点,同年参加中高考的。很多成长经历也出奇地相似,比如,《如何舍得放开你的手》,作者讲述了女儿不经意地一次单独回家,是又惊又喜,我家女儿8岁时从乡下转到长沙来读书,我骑车送学一个月后,她便很懂事地说,三站公交车而已,爸爸你不必再赶趟儿一样的送我了,我可以自己上学的。她的回答很冷静,我的内心其实也期待她早些独立(每次骑到下车的站点,我都有意地提醒她记住路况),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但我还是坚持说,没事,不碍事,送送更安全。之后他又提了几次,我才坚定地点头,表示信任她。但第一天送她上公交后,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地,骑车追行了两公里,远远地确认他到站有下车,有左右看,确认安全后再穿过公路到校,我才安心地离开——很多时候,确实是我们不愿也不敢放手,阻滞了孩子的成长。所以作者的反思,很快引起我的共鸣。还有《我那正在长大的孩子》一章,通过详细的叙事,记录了孩子成长经历,却在《回过头的思考》,水到渠成地点睛:其实,不是小就不自由,也不是大就可能更自由,而是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人生需要去经历的事情,承担的责任。多么朴素但又深刻的道理啊!儿子正初二,开始感受到会考的压力了,前不久,他被成堆的作业压着,看到姐姐提前返家在追剧,流露出羡慕的表情,我借机将郭老师的论点转述给他听——没错,当初姐姐没日没夜备战高考时,你又在做什么呢?更多是在球场挥洒汗水吧?所以,没有什么好羡慕的,每个人都要一段要痛苦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本书也给我了很多现实的启发和行动。3日拿到书的当晚,我很虔诚地看完了个序言一,反思了很久,4日重读序言时,当读到“在中高考学习的关键阶段,作者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听取了不少宝贵建议“,我思索片刻后,便联系了儿子的班主任,并说有意找老师面谈,于是当即决定了5日请半天假到学校找老师面谈交流,如预期的那样,在我和几位老师交流了,之前的困惑好似突然消散了。周六上午,我安静地读着书,记笔记,等待儿子起床洗漱作业午饭后,就着资料抓他记背知识点,他也没有往常那般反感了,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融洽的时光,原本准备去听讲座的计划也悄然取消了,享受着亲子和谐相处的美好——我也“回过头来思考”,或许是我到访学校,儿子也觉得学习很紧迫了,不敢怠慢,不好意思外出玩耍,又或许,是我放平了心态,转换了语气语调,他也不像平时那样讨厌我,介意我的存在,愿意大方在客厅学习和作业了——这,都得益于这些天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和实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老师的这本书,各阶段的日记本身并没有密切的关联而独立成章,但看似散乱的日记,实则是以爱主线,以家庭教育为升华点,值得我们每个孩子尚未成年的成年人好好学一学,读一读。我也将继续品读这本书,并积极思考和践行,努力做好儿女的好父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