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谈谈格律诗的合掌</p><p class="ql-block">苏怀亮</p><p class="ql-block"> 合掌被称作是楹联和律诗对仗句子的一种“语病”,其概念或者说定义是:诗联上下两句对应的字词意思相同或相近,上下两句整体意思相同或相近。就是犯了合掌的毛病。</p><p class="ql-block">下面举几例说明:</p><p class="ql-block">海阔凭鱼跃,</p><p class="ql-block">天高任鸟飞。</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鱼跃、还是鸟飞,上下联都是在比喻人们,只有到广阔的天地里,方能自由施展才能的意思。按照上下联“基本上同义”的说法,合掌了。</p><p class="ql-block">书山有路勤为径,</p><p class="ql-block">学海无涯苦作舟。</p><p class="ql-block"> 上下联句子基本上同义,都是围绕“治学”概念展开,鼓励人们刻苦读书,勤奋学习。</p><p class="ql-block">生意兴隆通四海;</p><p class="ql-block">财源茂盛达三江。</p><p class="ql-block"> 这是最著名的一副传统春联,上下联句子基本上同义,都是祝愿或称赞人们生意兴旺发达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春蚕到死丝方尽;</p><p class="ql-block">蜡炬成灰泪始干。</p><p class="ql-block">此上下联的意境是基本相同的,合掌了。</p><p class="ql-block">蝉噪林愈静;</p><p class="ql-block">鸟鸣山更幽。</p><p class="ql-block"> 此上下联皆指“山林的幽静”,意境合掌了。还比如:</p><p class="ql-block">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p><p class="ql-block">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p><p class="ql-block">蚕屋朝寒闭,田家昼而闲。</p><p class="ql-block">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p><p class="ql-block">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p><p class="ql-block"> 上述的例子都符合了“上下联基本上同义”的说法,都合掌了。像这样有意境、有哲理的对联(句),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已经成了“谚语”、“名句”,早已经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之中,今天却因为“合掌”问题,把这些名句说成是犯“大忌”,笔者认为欠妥,不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我们阅读唐诗,像这类所谓“合掌”的句子很多。</p><p class="ql-block"> 把合掌说成诗病的一种,这种说法究竟起源于何时已不可考,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由纪昀的评论不难看出,合掌的说法至少在清代已经盛行。同时从宋之问的诗里我们也可以大胆估测--至少唐代没有合掌的说法。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及《蔡宽夫诗话》均指出:对仗要避免“上下句一意”之病。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归纳“两句不可一意”。元明诗论家则拈出“合掌"其名。大概就是合掌说法的最早起源了吧。</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所谓合掌,本身就是在吹毛求疵,上下联句意义基本相同,如上文所举的例子,本来就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用意思相同但文字不同的形式以比喻排比对偶多种手法组成对偶句,起到了强调突出加深印象的作用,更体现出中国文字丰富多彩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如果生硬地要讲究什么合掌,那么,汉字要那么多同义字同义词干嘛?有华夏一个词不就可以了吗?还要神州,九州,震旦,等等词汇干嘛?翻开古诗文,月亮的同义词即雅称有几十个!所以,我个人的意见是,废除所谓的合掌说。前人甚至是名家,说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的。</p><p class="ql-block"> 更为重要的是,对联首先是文学,文学的精髓是内容意义,形式规则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一味地追求规则的完美,那就是雕琢,是舍本逐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