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命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与终极追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既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幼儿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三班的两位团宠——“绿豆”和“蓝莓”,已经陪伴了孩子们半年的时间了,孩子们对这两位“特殊”的朋友尤为的关照,不管是晨间还是户外活动,大家都喜欢去照顾它们。可是突然有一天中午,小朋友们发现“绿豆”躺在笼子一动也不动,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大家。</p> 教师的支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密不可分。生命教育需包含对生命整体历程的认识和教育,死亡作为所有生命历程的终结形式,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b></p> 小小意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两天因为遇见了新朋友“霰”导致停课一天,我们就失去了一位老朋友“绿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变故,让我们一下子也手足无措,害怕孩子们会伤心,会难过,并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自己发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对着孩子们一直在讨论着鹦鹉的离开,班级老师也突然意识到,为何不借助这样一个时机共同探讨关于“死亡”的这个话题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朋友们的猜想……</b></p><ul><li>“她是冻死的吗?”</li><li>“可是早上来的时候还好的,她可能是饿了,一下子吃太多撑死了!”</li><li>“会不会他们俩打架了,伤口有细菌进去了?”</li><li>“她是关在里面太害怕了吗?”</li></ul> 告别仪式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遗憾鹦鹉的离开,不能继续陪孩子们成长。对于这件事,老师没有过度美化,为孩子们编造谎言,也没有加深鹦鹉离开的伤感,只是告诉孩子们事实:生命只有一次,“绿豆”死了,那我们好好告个别吧!</p> 教师的支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引导幼儿正确的认识死亡,恰当的应对死亡,教会孩子通过用表达爱来面对分离,克服死亡带来的悲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装扮盒子</b></p><ul><li>悦悦:“我要做一朵花送给绿豆。”</li><li>佑佑:“我给她画了一个太阳,这样她就不冷了。”</li><li>妹妹:“老师,你看我画了蛋糕🎂!”</li><li>“我画了好多大雁陪着她!”“还有大树,小鸟们的最爱!”……</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商量着给“绿豆”举行最后一场告别仪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布置盒子</b></p><p class="ql-block">萌萌:以叶为“被”,用花做“枕”,让她好好休息吧!</p> <p class="ql-block">姐姐妹妹:用树叶和花朵包围着她,这样她周围都有东西就不害怕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选择位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朋友们选择我们班的种植区为“绿豆”安葬。第一这是在幼儿园的最里面,没有人可以去破坏,第二我们站在教室里就能看到“绿豆”,可以陪她说说话,她就不会孤单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制作墓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老师提出问题如何记住“绿豆”埋在哪里呢?</span></p><ul><li>“把‘绿豆’画在纸上,放那里!”</li><li>下雨怎么办呢?</li><li>糖豆提议:“可以在那里插一朵花!”</li><li>没几天就枯萎了,我妈妈收到的花就是这样的!</li><li>子君:“可以用木头吗?”</li><li>木头不太行吧,会烂的!</li></ul><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提出了好多想法都被身边的小伙伴给否定了!老师让孩子回忆一下:“和家人一起去扫墓的时候,你记得那些墓碑是什么样的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佑佑醍醐灌顶:“我知道了!用石头!那些墓碑是用石头做的!”就这样班级中的闲置鹅卵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 教师的支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我们将“绿豆”埋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与宠物郑重地告别,给这段珍贵和美好的关系画上一个句号。在这场小鹦鹉的葬礼中孩子们接受了对生命的经验与唤醒,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死亡,学会尊重生命。死亡教育是孩子不该缺失的生命教育,尊重孩子与自然的联结,了解自然是一个整体,这才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生命教育。</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一天,大部分的人们都会去给逝去的亲人扫墓祭拜,今年的我们或许也可以带上鲜花或者“绿豆”爱吃的食物去埋葬她的地方陪她说说话……</p> 活动延伸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u>孤独的“蓝莓”</u></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鹦鹉“绿豆”的离开,孩子们发现原来活泼好动的“蓝莓”,变得不唱歌、不爱喝水、也不快乐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通过向养过鹦鹉的保安叔叔请教、与父母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法得知,如果没有大量的时间陪伴鹦鹉,最好是让他们成对生活。为了保护我们最后的鹦鹉朋友“蓝莓”,大家商量和家长说,请他们帮我们重新买一只虎皮鹦鹉来陪伴“蓝莓”。</p> <p class="ql-block"><b><u>绘本推荐</u></b></p><p class="ql-block">《当鸭子遇见死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推荐理由:作者将人们生活中难以面对,尽力回避的死亡话题,通过诙谐幽默的故事表现出来,让幼儿通过鸭子直面死神的经历,去学会接纳和思考勇敢面对“死亡”这个字眼。</p> <p class="ql-block">《小鸟的葬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推荐理由:这本书以小朋友与动物的视角来呈现生命教育,个人感觉它特别的平淡,而正是这种平实叙事的方式似乎也在告诉我们生命的逝去是一件正常而时时有可能发生的事,我们该如何面对死亡。整本绘本以绿色为主,代表着生命、自然、安定与希望,潜移默化的传递着对待生命的逝去,我们要接受,用自然而不悲伤的方式来面对生死,尊重每一个生命,也代表着新的开始。</p> 教师寄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我们不应该抵触或者回避与孩子们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我们可以教会孩子直面死亡。他们在谈论到这些话题时或会产生害怕,或会不能理解,或会表现出伤心、愤怒……这些情绪的表达我们都应该接受,并给出好的“生命教育”。一个合适的生命教育其实能让孩子懂得生命的珍贵,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让孩子们了解到只有直面死亡才能知道人生可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对死亡的理解,这里有两段话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b>“死亡代表一个生命没有任何感受,不会感到饥饿、口渴、恐惧或者受到伤害,不过这也代表着我们再也看不到他们了。可是对他们的记忆,是可以永远保存在我们的心里和脑袋里的。”</b>记得有部经典动画片里还提到:<b>“生命的终结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b></p> <p class="ql-block">那就好好告个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