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站桩要义,你知道哪些?

鲍雪峰

<p class="ql-block">一:我爱你,不光是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功法的层面理解,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p><p class="ql-block">1·功法的样子 也就是说,要了解功法的原貌和全貌。最初,功法是因为什么而被创立的?能延传几千年不衰,它内在原理和规律是什么?在当下,它又具备了哪些功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功法本来的样子,才是真正能决定我们可否获得理想效果的根本。电影《消失的她》给出的警示是:你要去爱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而不是去爱一个只对你好的人。本身就很好的人,三观是正的,即便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至少为人处事是有原则和底线的。</p><p class="ql-block">2·你的样子 你师爷当年练得怎么样?你师爷的师爷当年又有多大的成就?这些传说除了利于宣传之外,其实和当下的你我并没有太大的关联。重要的是:你和功法朝朝暮暮缱绻缠绵时,镜子中你的身形、气色、体力、免疫力、以及吃喝拉撒睡的状态,是不是当初所期盼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二,站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站桩的时间段 确实,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里,大自然的能量磁场对人体的作用和影响是不一样的。但对于绝大多数刚开始练习桩功的群体来说,在身心的通透、敏锐程度还不能及时、细微察觉到自然界“大宇宙”对人体“小宇宙”的影响时,就不要对时间段(时辰)抱太深的执念。哪个时间段有空,或者哪个时间段练习会让你更有体感,就选择哪个时间段。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不做作方为合道。</p><p class="ql-block">2·单次站桩的时长 根据“气血在体内循环一周,大约是20多分钟到40分钟左右”这一规律,因此,只要方法得当,单次站桩能达40分钟以上,该有的练习效果自然就有了。假如刚开始练习达不到40分钟,也不要着急,哪怕一次只能站5分钟可以,只要保持练习的惯性不要中断就行。也可以分次练习,让时间和效果累计叠加,练功原本就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不能让练功和生活工作发生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才是功法练习的真谛。</p><p class="ql-block">3·站桩的年数 假如从一开始,就在明师的指引下进行规范练习,并且练习的内容和要求是呈螺旋上升的,那么~练习的年数越多,身体的获益程度、对功法的理解程度等就会越丰盈,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和在学校读书是一个道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本科、硕士、博士···伴随一路的螺旋上升,你的知识结构会越来扎实、你的专业能力会越来越强。但假如,你只是把小学的课程反反复复读了几十年,哪怕能把全部教材倒背如流,在学科中的水平也只是停留在小学阶段。甚至,当有人和你聊到“射影定理”、“微积分”、“加速度”、“力学原理”等话题时,你会本能的排斥,因为这超出了你的认知范围。</p> <p class="ql-block">三·避风如避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句古训,必须谨记在心。</p><p class="ql-block">因为在练习桩功时,身体必须由内到外充分撑拔开,如此才能打开身体黏连的部位、才能疏通周身的经络、才能强健全身的筋膜,这是祛除各类慢性疼痛、排出体内寒气湿气、生发机体阳气、缓解释放各类慢性疾病的重要前提条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身体有效撑拔开后,全身的毛细血孔是充分张开的,身体由内到外是温煦的,假如此时身体迎着风吹,则容易让“邪气”入侵,会让练功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尤其是在夏天更需注意:切不可在开着冷气的房间内站桩,也不可吹着风扇或让屋外的自然风直接吹至身体,只需保持屋内空气正常流通即可。站桩结束后,也不可以马上给身体降温。</p> <p class="ql-block">四·重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心是现代运动学中的概念,最早在站桩功法练习中并没有重心这一说。</p><p class="ql-block">当然,桩功练习也是一项运动,所以在练习中需遵循运动学的共性,因此,重心的概念逐渐被引用到桩功练习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不同的桩型、不同的功法内容练习中,对重心的落位要求也会相应不同。比如:三体式要求前三后七;无极桩、浑圆桩等则要求重心落于双脚之间···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心除了左右分布之外,在无极桩和浑圆桩中,对重心的争议往往是聚焦在前后的位置上。有的说“重心要在脚后跟”、有的说“重心要在前脚掌”、有的则说“重心要五五平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功架只要能符合中正的要求、肩颈穴能和涌泉穴相对应,此时,人体大约60%~70%的重量是自然落于前脚掌的。慢慢地才能实现“脚后跟如控制着一只蚂蚁,既不能把蚂蚁踩死、也不能让蚂蚁逃脱”的松弹状态。</p> <p class="ql-block">五·复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功法复训的意义和价值不亚于高考前的总复习。要实现效果的持续叠加、不让自己的练习和思维始终“原地踏步”,复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因主要有两点:</p><p class="ql-block">1,桩功的练习是一个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的过程。不同的练习阶段会出现不同的体感、体征和体相,针对不同的体感、体征和体相,需要对练习方法和练习要求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就如去看大夫,随着病情的缓解,大夫开出的处方也需要有所调整。</p><p class="ql-block">2,很多时候,自己练习中存在的不足甚至偏差,练习者本人往往很难察觉,需要师父及时发现并有效纠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矛盾的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在练功中出现困惑、迷茫等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假如一直没出现问题,反而是最大的问题。尤其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排病反应是练功途中一个必经的过程,只不过是表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时,千万不可回避,而应及时抓住此时机,争取把“病根”尽早、彻底拔除。</p> <p class="ql-block">六·吃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桩要舍得吃苦”、“只要不练死,就往死里练”、“站桩要坚持需要强大的毅力”、“要静得下心才能站桩”···等等这些谬论无时无刻不在阻碍、暗示并误导着众多准备开始和刚开始练习桩功的人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关毅力</p><p class="ql-block">毅力就像电池,假如一直靠毅力去支撑,不用多久就会消耗殆尽。练功其实是一种习惯,就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谁会需要靠毅力去完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关静 </p><p class="ql-block">在练功中,静大致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动而言;二是相对于杂而言。</p><p class="ql-block">首先需明确,世上没有绝对的静,动和杂才是常态。明白了这点,从此对静就不需要再有执念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在站桩中:</p><p class="ql-block">1,并不是从始至终要一动不动,而是可以也必须得进行微调。因为站3分钟时身心的状态和站30分钟时的身心状态是不一样的,假如刻意去咬着牙坚持一动不动,反而违背了机体原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人有杂念是正常的,就如山中的一汪泉水,有落叶、枯枝沉于其间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我们需要的是取其中甘冽的水,假如非得要把底部的枯枝、落叶捞上来,反而会把泉水搅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假如觉得杂念实在影响到了练习,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练,通过转移注意力把意念外引。记住一句话:站桩时,想什么都可以,就是别一直想着自己是在站桩,因为:桩是用来休息的,是用来修复机体各项机能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不要违背规律要求自己长时间去“消磨毅力”、去求一个只是瞬间且只是相对存在的”静“,假如钻进这个”死胡同“,那往后的日子真的就有吃不完的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关苦练 </p><p class="ql-block">我们先跳出桩功的圈子看一个现象:在专业队里,每个队员都在训练上挥汗如雨,表面看他们是在苦练,但~专业之所以成为专业,靠的不是吃苦死练,而是对本项目的认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反复训练更重大的意义是激发人的本能以形成体记忆,可以具备该项目所需的条件反射,而并不是以苦练、死练去彰显教练的专业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桩功中也同样是这样,“要舍得吃苦”其实和“要放松”是同性质的谬论。也许,你就是因为不想受病痛折磨的苦而练习桩功的,假如到师父那里,但凡出现效果不如意,就说你是“松的不够”或“不够吃苦”,那~练功的意义在哪里?师父的专业能力又体现在哪里?</p><p class="ql-block">【不要花光力气去爱,而要从爱中获得力量】。</p><p class="ql-block">你品,你细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