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雨。的美篇

芭蕉夜雨。

<p class="ql-block">闹元宵壁画随笔。</p> <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普天同庆,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才女周苹又发表了她的力作&lt;闹元宵&gt;。这是当年她读研时的毕业创作。可谓精彩之至,一石激起千重浪,在附中同学群里立刻引起一片惊呼,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好似开场的京剧锣鼓,震天价响,拉开了闹元宵的序幕。央美附中同学中人才济济,什么世面没见过?!不少人都是学有所成的 行业翘楚,例如中国写实油画的领军人物艾轩等,能得到他们的首肯,何等不易!</p><p class="ql-block">当年周苹毕业创作选定这个主题,人们普遍 并不看好。因为表现这个题材的作品已经太多,太烂,很难讨好。但是周苹力排众议,一意孤行,最终 "化腐朽为神奇",硬是画出了迥然不同的"闹元宵",引起了轰动效应!为此导师祝大年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这是&lt;现代爵士乐&gt;。可谓一语中的,恰如其分!所谓爵士乐源于黑人音乐。"通过独特的音乐语言,从不重复,饱含丰富文化特征的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打动人心"…"节奏感极强,富有跳跃感。让人禁不住全身舞动"。(百度词条)人们从闹元宵一画中得到的正是这种全新的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具创意的当属壁画的色彩处理:一般而言,表现这类喜庆题材的色彩大都是红色的滥觞。周苹对此并没有轻车熟路地套用,她自叙:"这幅画我没有用喜庆的灯光色而是有些忌讳的蓝红色调。偏沉重: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都在拼命挣脱生存的压力,释放生命的需求,这就是人的本性吧"这种色彩处理不仅极大地加强了画面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更重要的是试图表现出了她深厚的人文情怀:底层的劳苦大众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元宵节是难得的一次 喘息机会,对底层民众而言 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欢乐。 人们常说色彩是一种感情的艺术语言,信亦哉!,这种创意具有何等的精神内涵!只有具备悲天悯人的情怀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家。比如德拉科洛瓦"西阿岛的屠杀"。米叶"倚锄的男人"。列宾"伏尔加纤夫"。蒋兆和的"流民图"…</p> <p class="ql-block">在创作感言中周苹写道:"感恩郑可先生教学中经常讲的尖的功能和零件 论述,祝大年先生“远看惊心动魄,近看趣味无穷"的理论,还有 装饰性的"适形造型"等都是指导性的艺术表现手法。闹元宵的创作,正是得益于老先生们的精辟理论指导"!到底是研究生的水准,一些理论 笔者 闻所未闻,不由徒生羡意!</p><p class="ql-block">"如何源自生活高于生活始终是我在创作中严守的底线".周苹自述。语虽平实,却是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为媚俗,太不似则为欺世"。齐白石。好的艺术品要创造出高于生活的形象美,并且给观众留有想象的余地。不是照搬客观现实,更非直白的白开水。古人论诗“贵乎意在言外”,可谓言简意明!</p> <p class="ql-block">"两句三年得,一吟 双泪流".贾島。闹元宵壁画的成功绝非偶然得之。周苹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案头工作。从那些壁画的精美素描稿中,人们不难读出呕心沥血4个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p> <p class="ql-block">壁画的素描稿。构图饱满,极富律动感。人物动作夸张强烈,味道十足,值得细细品味,线条更是飞动,像是笔尖在纸上跳舞。这些精美绝伦的素描稿堪称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获得聂昌硕学长怒赞並建议在电脑上复制成黑白木刻作品。</p><p class="ql-block">周苹说,画里有成百个各类姿态的人物,画每个动作她都要自己反复模仿体会一番,才知道力量应该夸张在哪里,不能摆空架子。然后将这些造型各异的人物适形在安排好的各种抽象韵律的轮廓里,让每个零件都发挥整体的作用。最后才能像一台巨大的机器样和谐运转起来。</p><p class="ql-block">有句歌词:没有谁会随随便便的成功。周苹在壁画"闹元宵"背后下的功夫,她自己不讲又有几多人知道?</p> <p class="ql-block">为搜集创作素材,周萍特地赶赴延安的元宵节。现场画了许多速写。这是其中的几幅。</p> <p class="ql-block">周苹自述:现场那种热烈的氛围,让她激动的浑身颤抖,不能自已,只恨 爹娘没给自己多生几只手。“兴来如山即倒”,这正是一个艺术家难得的激情暴发。</p> <p class="ql-block">往事不堪回首,学院式的严格训练 对她来说无疑是一场梦魇的开始…她喜欢用线条造型,更习惯用自己泼辣的手法研习素描基础,而不是统一的写实画法。这和当时附中的教学,特别是素描教学,显然是南辕北辙。因此第1节素描课,她仅仅得了三分,勉强及格。在班上忝列末座。在情绪上不免受到重大打击!当然从长远来看,严格的学院式教学还是有益的。所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林凤眠先生也讲过:画画的人要先做一个茧,然后再破茧而出。当年有位中国作家问德国诗人:德国人是写格律诗的多还是写自由体的多?德国诗人回答的很有意味:德国人写诗都是从格律诗入手。</p><p class="ql-block">好在天性聪颖的周苹,很快意识到这一点,拼命努力赶了上来。补上了自己的短板。不过平心而论当时她的业务成绩在班上,似乎没有引起过大家注意。不久前看到她入学时的一幅线描自画像,才大吃一惊:她有这般好身手,当时怎么竟没有发现?!</p> <p class="ql-block">她的天性和艺术才华,在中央工艺美院读研时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在祝大年等名家的悉心指导下。她在装饰性绘画上得其所哉,一展身手。可谓大器晚成,横空出世,睥睨天下!</p><p class="ql-block">当年的丑小鸭,早已化作美丽的白天鹅,徐徐展翅,翩翩起舞,自由翱翔在艺术长空。</p><p class="ql-block">笔者作为老同学虽然与周苹相识已久,却常有陌生之感:越发觉得她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时不时的就会掷出一件力作,在附中同学群里像炸窝一样引起轰动,"丹青不负我,我亦不负蒼天"!郁闷的是近期一直未见她的新作,似苦于找不到新的突破口。不喜陈陈相因,"语不惊人死不休",像夸父追日一样,这也许就是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宿命!喜哉,悲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