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州派江吻海,山水相依,是一座天然环境优越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所谓:一座福州城,半部近代史!岁月悠悠,给福州遗留下了众多古(村)镇,每个古村落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古迹,保留着原生态的闽都风光。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州作为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备受游客青睐。而在福州旅游中,古镇、古村的风情更是让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素喜临水而居。闽江东流,到了福州地界,有一个小岛屿把它分为闽江、乌龙江两支,而后又汇合出海。千年的江水冲刷,留下了南台岛这片肥沃的土地,一代又一代的乡民在这片土地上勤恳地生活,写下了不朽的传说,留下了扎根千年的古村古镇。阳光正好,一起去南台岛古韵悠长的古村镇消磨时光吧!</p> <p class="ql-block">螺洲古镇位置及得名缘由</p><p class="ql-block">螺洲古镇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位于福州南台岛东南端,南临乌龙江,帝封江东岸,东邻城门镇,西北接盖山镇,遥对五虎山,又称桔洲、白花仙洲,因地形似青螺,又有东晋时当地人谢端遇田螺仙女结为夫妇的美丽传说,故名螺洲。螺洲分为店前、吴厝、洲尾三个村落,陈、林、吴三姓族人在此聚族而居,沿江筑屋。三村文物如林,历代人文荟萃,螺洲古镇无愧于“小福州”之美称。</p> <p class="ql-block">古镇概况</p><p class="ql-block">螺洲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因有末代皇帝溥仪的“太师太傅”陈宝琛而称“帝师之乡”;也因有电视剧《潜伏》主角余则成原型吴石而称“英烈故里”;还是清代三部尚书陈若霖的家乡;也是中国志怪小说鼻祖干宝笔下《搜神记》里田螺姑娘传说的发生地…神话的浪漫与历史的厚重感,在这里同生共存。这里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和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拥有陈氏五楼、陈岱孙纪念馆、尚书第、螺洲孔庙、观澜书院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螺洲古镇,既有充满历史文化感的建筑,也有市井的居民生活;以其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古镇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国南部的螺洲古镇,虽是小镇,但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这里是福州城的重要港口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螺洲古镇逐渐成为繁荣的商业城镇。在明清时期,这里的商业达到了巅峰,成为了福建省内最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同时,这里也是福建省的文化重镇,自古为文脉宝地,这里进士举人不计其数,甚至出现父子四进士、兄弟六科甲的情形。明清500年间共出举人171名,进士33名,武举12名,建国后两院院士2名,教授75名,厅级以上领导干部60名。在这里"诗书传家远,耕读济世长”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而是世代螺洲人经致用学以报国的生动实践。李鸿章赞螺洲“冠带今螺绪,诗书古颖川”。</p> <p class="ql-block">螺洲古街</p><p class="ql-block">螺洲古街是古镇的主要景点之一。街巷布局保留了传统的水乡风貌,青砖灰瓦的古宅群落展现了古朴典雅的独特韵味。古街虽经改造,仍保留着传统的味道,没有被过分商业化。踏着石板路,可以尽情饱览不胜枚举的古民居和琳琅满目的文物古迹;在古街漫步,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老福州不一样的风情与韵味;隐约听到书香门第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感受小镇的宁静和神秘。镇上保持着淳朴的市井气息,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福建小吃,买到特色手工艺品,还可以了解到福建的传统民俗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螺洲镇政府大院</p><p class="ql-block">螺洲古镇游玩路线:陈宝琛故居(镇政府里面)→天后宫→陈若霖故居→尚书第→奎光阁→陈氏宗祠→吴石故居→吴氏宗祠→文庙→螺女庙→观澜书院→帝封江公园。螺洲镇政府大院是当初的陈家花园,陈氏五楼的大门就设在政府大院的角落,参观陈氏五楼,从螺洲镇政府这儿进入。</p> <p class="ql-block">陈氏五楼</p><p class="ql-block">陈氏五楼(即“陈宝琛故宅”),是螺洲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螺洲镇店前村水流角江边。起源于清代道光四年刑部尚书陈若霖的赐书轩。陈宝琛为陈若霖曾孙,溥仪登基后,委为毓庆宫皇帝授读,任宣统的太傅。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宝琛遭贬返乡后陆续建造了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晞楼,与赐书楼组成“陈氏五楼”,建筑规模宏大,有鱼池、假山、庭院等,占地面积4113平方米。庭院里亭台楼阁与假山荷池交错掩映,集花香、书香、墨香于一园,风景曼妙。</p> <p class="ql-block">府邸大门</p><p class="ql-block">陈氏五楼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被认为是目前福州仅存的一座集中国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地区院落风格于一体的超大府邸,其中晞楼为西式建筑、北望楼为中西合璧,其他为中式传统建筑。陈氏五楼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穿过巷子的牌坊,陈氏五楼的正门就在巷子里面。大门前有两行绿竹摇荡,扶疏迭翠,一面结满绿苔的文物保护碑立在墙脚,宽敞的门檐上挂着书法名家陈奋武老先生题写的的 “陈宝琛故居” 黑漆牌匾。</p> <p class="ql-block">庭院(陈宝琛塑像)</p><p class="ql-block">跨入大门,是第一个花园式庭院,中间立有陈宝琛半身雕塑,底座雕刻有陈宝琛传略。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沧趣老人、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仓山区)螺洲人。13岁中秀才,18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晚清大臣,著名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翰林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持兴建了福建第一条铁路:漳厦铁路;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1909年被任命为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并于1911年成为溥仪的老师,毫无疑问,他是晚清两代皇帝的帝师。</p> <p class="ql-block">赐书楼(陈氏家训馆)</p><p class="ql-block">穿过庭院就是赐书楼,原是陈宝琛曾祖陈若霖于道光四年(1824年)所建的“赐书轩”(颇见狭小),用以珍藏道光皇帝赐书之所,由书法名家翁方纲题匾。宣统三年(1911年),陈宝琛在毓庆宫为皇上授读,赐北京紫禁城骑着马,皇上赐予陈宝琛大量的御藏书籍,为报皇恩,陈宝琛在故居侧门埕厝后修建新房,将赐书轩图书及匾移此,并更名为“赐书楼”。赐书楼为木构,双层,面阔八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楼前一幢面阔三间平屋,系陈宝琛出生地。陈宝琛乡居二十五年时的卧室也设在这个赐书楼的楼下。楼内豪华、典雅,窗外竹影婆裟。站在赐书楼二楼,可观飞檐翘角,览整个庭院。</p> <p class="ql-block">陈氏家训馆</p><p class="ql-block">赐书楼现为陈氏家训馆,这是展示螺洲陈氏家风家训,为后人留下学习历代先贤忠诚爱国、勤廉为民等思想文化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赐书楼左右房间共分为四大块,分别为清正篇、清澄篇、清流篇和清润篇四大篇章,全面展示陈氏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以及在此影响下涌现出的陈若霖、陈宝琛、陈岱孙等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陈氏族人。</p> <p class="ql-block">清澄篇开篇介绍陈氏的起源,兴起以及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有名人生平介绍、陈氏家族科举功名,以及吴石作为福州籍爱国人士的生平事迹;清正篇是讲述彪炳青史的重大事件,以及对应家风家训,主要讲陈若霖、陈宝琛生平事迹、优秀品质及廉洁思想;清润篇主要讲述陈宝琛在教育方面的成就,展示他的教育理念以及对近代教育做出的卓越贡献;清流篇主要讲述陈宝琛之后,在社会各个领域涌现出来的陈氏后代典型人物,并总结陈氏家风家训对于现代廉政教育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还读楼(陈岱孙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还读楼坐落于赐书楼的后面,与晞楼邻近。取义于陶渊明的“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楼为木构,双层,面阔四间,进深五间,单檐悬山顶,为陈宝琛藏书之处。陈宝琛酷爱读书,搜罗有大量的民间善本、珍本,但因非“御赐”,没有资格藏入“赐书楼”,便屈尊“还读楼”,其数量比“赐书楼”更为可观,其质量有时也超过“御藏”的珍本,为福州地区最大的一个私人图书馆。解放后这些图书多为福建省立图书馆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所收藏(陈宝琛是福建师大的首位校长)。</p> <p class="ql-block">陈岱孙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还读楼现为陈岱孙纪念馆。陈岱孙是陈宝琛的侄孙,原名陈總,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主张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习主动性。“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这是他晚年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二楼正厅挂着的“先生之风”,正是风华正茂的陈岱孙,一代男神。画像背面是朱自清先生的《赠岱孙》,左右两边小间分别为陈岱孙在清华及北大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沧趣楼(螺洲镇名贤文博馆)</p><p class="ql-block">沧趣楼坐落于赐书楼的右后侧,建筑设计精巧,“沧趣”带有隐居的含意。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陈宝琛力荐唐炯、徐旭。因唐、徐战败,陈宝琛被部仪降五级启用,此后赋闲乡居二十多年, 建“沧趣楼”以自娱。沧趣楼为土木结构建筑,坐南朝北,二层,面阔五间,净宽四间,单檐悬山顶,楼前有水池、庭院、假山、亭子、回廊,广植花木,碧波流翠,恍若一座别具一格的苏州园林。</p> <p class="ql-block">螺洲镇名贤文博馆</p><p class="ql-block">沧趣楼内与凉亭绿植相得益彰的名贤文博馆是收藏经史、古玩、字画之所,有不计其数的藏品,是福建省最大的一座个人博物馆。陈宝琛除在沧趣楼内赏古玩博之外,还经常在这里接待福州地区的文人高士,如陈衍、林纾、严复等,或论文评政,或高吟浅唱,颇为热闹。陈宝琛本人的《沧趣楼文集》2卷即在此楼问世。沧趣楼一楼现在是螺洲镇名贤文博馆,进馆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大的螺洲名贤图,图中用水墨的形式,将陈若霖、陈宝琛、陈岱孙等一批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螺洲名人,“穿越时空”画在了一起,人们可以近距离了解螺洲历代名贤。</p> <p class="ql-block">北望楼</p><p class="ql-block">陈氏五楼的第四楼叫“北望楼”,在沧趣楼左前侧,坐南朝北。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宣统帝逊位,陈宝琛返乡建“北望楼”,高挂宣统盛服临朝的长幅照片及陈列祭器等物,大有“丹心朝北阙”,以解“思君”的之意。“北望楼”的牌匾为郑孝胥题写的。北望分前后二楼,中间隔一天井,均双层,单檐歇山顶。前楼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后楼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建筑结构精巧,俗称“小姐楼”。</p> <p class="ql-block">北望楼西面,沧趣楼前有个小园林,那有铁石轩、假山、池塘、凉亭、大树等完整的一副园林景致。湖形状有点像状元帽,凉亭是半边亭。</p> <p class="ql-block">晞楼(陈岱孙影音室)</p><p class="ql-block">晞楼是五楼中最后建成,而且是唯一一座坐西朝东的建筑,坐落于还读楼与北望楼中间,楼名出自于嵇康《养生论》“晞以朝阳区”之句,意迎朝阳区,只不过是思君恋阙之意。楼为木构,双层,板阔五间,净深二间,单檐悬山顶。与还读楼间有生活阳台,阳台上置水泥浇制的桌椅,是陈宝琛晚年时期南边听雨眠、观日出、中秋赏月之所。从晞楼后方小门可直通北望楼。晞楼二楼现为陈岱孙先生的影音室。</p> <p class="ql-block">王仁堪状元府(凤池别墅)</p><p class="ql-block">王仁堪状元府在店前村。王仁堪(1849~1893)字可庄,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故居在福州东街孝义巷。他虽然官不过知府,寿不满五十,但他的品德、政声、文章、书法都名重一时。王仁堪品学俱优,他立朝直谏敢言,出任地方官后,也能为人民做好事。凤池别墅是他胞姐王寿眉(清末帝师陈宝琛夫人)建的书院遗址,后改建成为王仁堪状元府。</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p><p class="ql-block">出陈氏五楼沿小巷往南走到底便是螺洲天后宫。始建于明中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同治元年(1862年)两次修缮,现为清代建筑风格,占地585平方米,为三进单层宫殿式结构,坐北向南,前临乌龙江,由门楼、天井、大殿、后院等组成。门口保存有嘉庆年间陈若霖等人重修天后宫捐款碑;还有陈景亮镌刻天后宫历史沿革碑。</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门楼为牌楼式木构架,斗拱出挑典雅,<span style="font-size:18px;">门上有门钉。</span>天井两旁神龛供金柳二将,俗称"千里眼与顺风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结构,双坡顶,两侧设封火墙。首进大殿祀天后妈祖,殿墙上绘有妈祖生平壁画,神像威武庄严。二进大殿正中祀螺仙,一侧祀临水陈太后,一侧祀陈太后御下二婆官,殿左右墙上绘有三十六婆官壁画,两殿之间后壁绘有临水娘娘于“白花桥”上赐子壁画。整个宫宇祀女神,为国内少见。</p> <p class="ql-block">清刑部尚书陈若霖故居</p><p class="ql-block">天后宫的东面,店前村店前江墩埕2号~5号(靠近江边)是陈若霖故居。陈若霖,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出生于螺洲古镇,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进士,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皇帝,官至湖广总督、四川总督、工部尚书,最终官至刑部尚书。尤以执法严明刚正不阿为世人所称道(福州有闽剧《陈若霖斩太子》的戏),任职三朝历时45年,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享年74岁,葬于福州南郊北园山头岭。</p> <p class="ql-block">陈若霖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为4座比肩而立的大堂房,即江墩埕2~5号宅:2号宅名“赐书轩”,屋门雕花,古色古香,为陈若霖藏赐书之所。3号宅“尚书第”,门柱有对联:门迎龙虎峁,地即凤麟洲。一进大厅前悬有嘉庆道光钦赐的五福匾。3号宅与2号宅相连,两宅面积共有1027平方米,庭院中有活动戏台。4号宅面积634平方米,大厅木柱有林则徐书写对联“三十州都督,文武兼资,王命秉临天府;五百里德星,恩威并济,老尚陈篇对古人”,二进东边大房为陈若霖卧室。5号宅占地面积660平方米,门檐有狮子戏球浮雕。</p> <p class="ql-block">陈若霖故居的建筑结构有其独特所在,整个外围呈封火墙建筑形式,气势恢宏。进入大门走过庭院来到大厅,大厅两进,前厅即为祀祖厅,屏风前置有红木雕花木龛,中堂曾悬挂道光皇帝御赐"敬典承麻"横匾。大厅斗拱连接屋顶。故居的每一道横梁上都有烫金的纹样,虽年代久远依然金光闪闪,显示出主人身份显赫。故居由陈若霖后人独资80万元于2005年重修修葺,2006年竣工,目前尚有后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陈若霖出生地</p><p class="ql-block">位于店前村店前江墩埕24号。</p> <p class="ql-block">五座亭子,</p><p class="ql-block">在尚书第的周边建有太傅亭、尚书亭、岱孙亭、簪缨亭、栖芳亭五个亭子,分别纪念历史上几位杰出的螺洲人,帝师陈宝琛、刑部尚书陈若霖,还有杰出的经济学家陈岱孙等,亭可供小憩。附近还有个《青少年普法角》,法治人物就是陈若霖,陈尚书精通律学,不畏权势,办案秉公执法,深受皇帝和百姓赞誉。</p> <p class="ql-block">陈云题写的的“帝师之乡”石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陈氏宗祠</span></p><p class="ql-block">螺江陈氏宗祠也是螺洲古镇著名的景点之一 。深藏泰山弄小巷深处的陈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后期,原为家庙,后由陈若霖和末代帝师陈宝琛分别主持两次重修,1993年再次翻修,现为省文保单位。整个祠堂均是清代建筑风格,坐北朝南,木结构,二进,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依中轴线渐次排列有照璧、牌楼、天井、大殿、花园及大戏台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两侧有厢房。其整体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福州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第一进院落</p><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整个院落布局庄重严谨。祠堂的第一进院落由门楼、披榭、天井组成,院子多为长条石辅就。门楼为牌楼式建筑,穿斗式木构架,悬山屋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在院落的两侧披榭悬挂很多荣耀匾额,披榭内墙悬挂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古代、近代、现代等本族名望之人画像或照片,供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第二进院落</p><p class="ql-block">走进祠堂的第二进院落,首先见到的是一面极具地方特色的门墙,中门门楣上方是隶书略带着小篆味道的四个大字:百代羹墙,“羮”字的重点在于敎育,陈氏人才辈出源于敎育。二进院落由披榭、天井、大厅等组成。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减柱木构架,扛梁和木柱粗大,外涂黑漆;地面铺棋盘石让子孙好走,寓意后代子孙各人应走好各自的人生路;院落两边设封火墙。</p> <p class="ql-block">宗祠大厅</p><p class="ql-block">在祠堂大厅正中央的神主龛,供奉着的是陈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厅前悬挂的五面“福”字匾,分别为嘉庆帝和道光帝为表彰陈若霖政绩御赐的,称赞陈若霖享有“五福”,所谓“五福”一曰贵,二曰禄,三曰寿,四曰安逸,五曰子孙。两任皇帝,分别嘉奖,这对一个家族来讲,是何等的荣誉。大厅上方悬挂道光皇帝在陈若霖七十寿辰时御赐的“福寿”大字匾牌,可谓皇恩浩荡,隆宠有加。</p> <p class="ql-block">祠堂灯杆、寿联</p><p class="ql-block">祠堂大厅中高挂灯笼的灯杆放置于“紫微銮驾”主梁下之外侧,这有别于其它屋宇的驾构,寓意子孙后代应该向外发展,才更有前途,并祈求在外子孙事业有成,因此陈氏子孙十有八九在外谋生,这显露出建祠祖先的远见卓识。大厅两侧是宣统皇帝溥仪赠予其师傅陈宝琛的寿联“召爽稽谋尊寿篆,甘盘旧学重师资”,为中国书法大师爱新觉罗·启功所书。</p> <p class="ql-block">牌匾联对</p><p class="ql-block">祠内名人匾额令人叹为观止,匾联多达一百余幅,且许多楷、行、隶、篆祠联基本上都出自名人名家的题咏及御赐的。祠堂大门左宗棠题“螺江陈氏宗祠”的牌匾,李鸿章亲撰的门联“冠带今螺渚,诗书古颍川”,还有张之洞题写的“世系昌鸣凤,仙居相约螺”,程序的题联“堂宇辉煌重光故里,官箴正直仰慕先贤”,以及当代书法家丁仃和陈曦的篆、楷楹联。四周高悬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监察御史、进士、院士、博士、兄弟厅长”等几十面陈氏古今族贤的金字牌匾,都十分引人入胜。无论是“弘扬祖德、溯本思源、恢宏祖武”,还是“百世其昌、乃吾旌光、宗德行仁”,每一个字都透出对先人的尊崇和骄傲。也正是这些名人大家的题词,才使得陈氏祠堂更加尊贵。</p> <p class="ql-block">奎光阁</p><p class="ql-block">俗称帝君庙,又称文昌宫、文昌阁、魁星阁,位于店前村陈氏宗祠旁,始建于明代中叶,是螺洲陈氏族长为祝愿子弟文运亨通,金榜题名而建的崇祀魁星神的场所;也是清代至解放前(1949年),陈氏家族子弟读书之所,透出宗族书斋的气息,彰显着重儒崇文之气。</p> <p class="ql-block">奎光阁建筑坐北朝南,由门廊、天井、回廊、大厅、边廊、神殿、后院组成。主建筑有三个凤凰池、一个藻井。一进大厅是书斋,后部为双轩廊。二进天井石栏下有文会天人石刻,与奎光阁横匾皆为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边廊尽头为钟鼓楼式廊亭。大殿中为奎星神像,手执毛笔一腿后翘,为“魁星踢斗”。后方原有帝君大神像。阁内西侧边廊壁上悬挂有陈若霖所书木匾。</p> <p class="ql-block">吴石故居</p><p class="ql-block">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吴石(1894—1950年),原名萃文,字虞薰,螺洲吴厝村人,老一辈的革命家,曾任民国时期“总参谋部”参谋次长、陆军中将,是我党隐秘战线的秘密特工,为新中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1950年遭叛徒出卖(出卖吴石和台地下组织的叛徒是当时台地下党工委书记)被秘密逮捕,6月10日在台北慷慨就义,临刑时题诗:“凭将一丹心在,泉下蹉堪对我翁”,反映了吴石将军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1973年追认吴石将军为烈士。</p> <p class="ql-block">吴石故居位于螺洲镇吴厝村1号,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一进仅存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穿斗式。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穿斗式,明间以屏风门分割大厅为前后厅,厅柱为木质,较为高大,两边挂耳。故居建筑规模宏大,构造完整,其中正厅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原貌,为吴石将军出生地,后吴石参加革命,此住所为其父母居住地,吴石曾回来居住过。现在他的故居已经被改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有吴石的一些相关事迹介绍。</p> <p class="ql-block">吴石将军广场</p><p class="ql-block">故居前的吴石将军广场上,吴石将军的雕像巍然挺立,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石墙上,不仅讲述了吴石的生平,还刻有毛泽东主席的题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诗正是“密使一号”吴石生平最好的写照。置身于此,参观吴石将军的生平事迹,感受历史长河奔流不息,感受他用生命和热血诠释的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中共福建省委螺洲联络站旧址</p> <p class="ql-block">螺江吴公祠堂</p><p class="ql-block">吴公祠堂坐落于吴厝村吴厝弄15号,距吴石故居数百米,紧邻孔庙。祠堂大门右侧的石碑上刻着毛泽东为吴石题写的诗句。祠堂始建于明天顺年间,是明代皇帝赐工部侍郎吴复所建,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整座祠堂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的壁画描绘,精美的飞檐装饰,无不令人赞叹。祠堂中高悬着“明赠侍郎螺江吴公祠堂、三世侍郎、定国大将军、文武名宗”几块牌匾,每块牌匾都彰显曾经的荣耀辉煌,记录着螺洲吴氏繁衍发展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祠堂来历</p><p class="ql-block">吴公祠堂有一个显赫的来历,大明天顺七年(1463年),75岁高龄的吴复,再次向皇上乞归。面对着这个将至耄耋的古稀老人,皇帝终于恩准所请,并三赐其还乡以示旌表。“皇恩三赐荣封隆祖庙,明赠一堂耀诰建荣坊”,高悬于祠堂正门的牌匾“明赠侍郎螺江吴公祠堂”,为这座由皇帝赐建的祠堂亮明了身份,而祠堂上方“少司空”三字匾额,则揭示了这座祠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祠堂照壁、大门</p><p class="ql-block">吴公祠堂占地1405平方米,前有宽18.5米,长22.5米的广阔祠埕,祠埕正面是有彩绘麒麟的照壁,象征富贵吉祥。祠堂清代建筑风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沿中轴线有照墙、门楼、门厅、戏台、天井庭院、祭厅等建筑,三进院落,周以围墙。大门前高悬明代名宦郑少谷所书“明赠侍郎螺江吴公祠堂”金字匾额。一对具有吴姓标志的古式大灯笼及四盏宫灯分列两旁。进门石阶两旁,立有两只精美的石雕雄狮。大门两侧“入孝”“出悌”的仪门上挂着进士牌匾。</p> <p class="ql-block">二门厅、正殿</p><p class="ql-block">进大门后有小天井,登三级台阶则为全木结构的二门厅,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双坡顶。厅堂大梁上悬有直径1.2米的巨型木雕八角宫灯一盏,灯上雕绘精美的花草图案和八仙形象,上方附八盏小宫灯,更添神采;正殿分别挂有吴氏祖训和吴氏祖诫;厅堂墙上与边梁上遍挂古代功名牌匾和近现代著名族贤祠匾;厅柱上十五副金字祠联多由名家名人撰写。这些祠联道出了螺江吴族的历史源流和引以为豪的辉煌荣耀,表达了对祖宗功祖德的称颂和宗祠重修后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螺洲孔庙</p><p class="ql-block">螺洲孔庙又称文庙、圣人殿,位于螺洲镇吴厝村,始建于宋宝庆至景定年间(1225--1264),并在多个时期进行了重建和修复,是福州古时五座孔庙中现存较完好的二座孔庙之一。该孔庙占地面积1048平方米,坐北向南,由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内庭两庑(先贤祠、名宦祠)、大成殿和崇圣殿等组成,虽然面积不大,但其各种规制齐备,作为省内唯一的非府非县治理的乡镇一级孔庙,是弥足珍贵的。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螺洲孔庙得以保存传说</p><p class="ql-block">古时建孔庙是有严格限制的,县治以下不得自建孔庙。螺洲当时还是个乡,传说当时官府发现螺洲有建孔庙之事,便下令予以拆除,乡民都十分惶恐。幸有一陈姓秀才挺身而出说:乡人违制兴建孔庙,确为不敬,应向先师官府请罪,然有闻建孔庙者,而未闻有拆孔庙者。兴而复拆,不敬更大,不敢从事,恭候官宪遣工拆之"。意思是拆孔庙比我们盖孔庙罪更大,如果要拆就请官府派人来拆,我们可不敢拆。官府也感到无奈,只好装聋作哑,不再加以干预,因此螺洲孔庙才得以保存。</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螺洲孔庙入口很低调,只是个窄窄的窑洞形小门,走入其中,方看清正门。棂星门为花岗岩构建,由六根圆形石柱,十一条石梁,十二块石坊组成三个石门,高7米,面宽13.45米,厚0.74米。三开间的石牌坊各自独立。门额浮雕双龙戏珠、丹凤朝阳等,圆柱上刻飞龙盘绕、鲤跃龙门等,寓意读书做官,鲤鱼跳龙门。整座棂星门造型古朴简洁大方。牌坊的下方则为文保牌,文保牌制作得也颇有古意。</p> <p class="ql-block">泮池步云桥</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有一口呈半圆形的水池, 叫“泮池”。在泮池之上,横跨着一座半圆石拱桥,俗称“步云桥”。古代学生入学必须登拱桥跨泮池,入大成殿礼拜先师,称之为"入泮",过步云桥便能平步青云,寓意为官步步高升。这是当时读书人荣耀的象征,现如今每逢升学考试,便有人纷纷效法,踊跃争先。</p> <p class="ql-block">孔子弟子石像</p><p class="ql-block">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大成门门前两侧披榭内,各供奉十三座,两侧共计26座孔子弟子石像。</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崇圣殿</p><p class="ql-block">大成殿为土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间,穿斗式抬梁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鹊尾脊。走进大殿,只见殿内正中塑有孔子坐像,头悬“万世师表”匾额,坐像左前侧是颜回、子思坐像,右前侧是曾参、孟子坐像。大成殿后堂是孔子父母的崇圣殿。</p> <p class="ql-block">田螺姑娘传说</p><p class="ql-block">田螺姑娘的传说就出自螺洲古镇。东晋史学家干宝著录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巻五记录的:谢端,晋安侯官人也。少丧父母,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未有妻,乡人共悯之,愿为娶妇,未得。一日,端于田间得一大螺,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之数十日。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水,如有人为者。数日如此,辄询诸邻人。邻人皆曰未为也。后,端于鸡鸣而出,平旦潜归,于篱外窃窥,见一少女自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亟入门,问曰:“新妇从何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然已不得,曰:“我,天汉中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故使我权为汝守舍。十年之中,使卿富且得妇,自当还去。今吾形已露,不宜复留。留此壳,以贮米谷,常可不乏。”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倏然一下子而去。</p> <p class="ql-block">螺仙胜迹碑</p><p class="ql-block">相传,现今螺洲古镇的地名便与田螺姑娘的传说有关,百姓为纪念田螺姑娘,建了螺女庙,旁边竖了"螺仙胜迹"石碑,把这一段闽江取名"螺女江”,还留下“螺仙道”的渡口名称。</p> <p class="ql-block">螺女庙</p><p class="ql-block">螺女庙又名螺江徐氏仙女庙,位于螺洲镇洲尾村江边,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结构为清代建筑,1987年乡人集资重修,改硬山屋顶为平面屋顶。螺女庙濒临闽江,坐北向南,隔江与五虎山对峙。庙用砖石砌造,单间,硬山顶,设封火墙,门前及两侧用条石铺地,建筑面积34平方米。庙门正上方匾额“螺女仙娘神位”,内祀螺女,壁上彩绘的螺女神像身着彩衣,手指呈兰花状。 庙前一株胸围7.6米古榕树荫覆盖整座庙宇。此处风景秀丽,为乡人避暑之所。田螺姑娘也被当作保护神,螺女庙千年香火不断。</p> <p class="ql-block">观澜书院来历</p><p class="ql-block">观澜书院始建于明代初期,清代重建,当地林氏三位才子林忌、林峦、林制叔侄因不满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回乡将螺女庙旁的文昌宫改建为书院,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培育人才,传播知识,以耕读为乐,书院逐渐成为了当地的知识殿堂,古时螺洲人文传承的重要发源地。数百年来,观澜书院培育出了许多杰出人才,为当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观澜书院位于螺洲镇洲尾村,与螺女庙相邻,原为文昌宫,又称“三才子读书楼”。因院门正对着盘索而过的乌龙江,立于门前便可观波涛汹涌,潮涨潮落,故得名"观澜书院"。书院面向西南,由前、中、后三幢楼房及前后天井组成,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周围古榕似伞,树荫覆盖。书院外的提壁上嵌有一块曲水观澜碑。</p> <p class="ql-block">帝封江公园</p><p class="ql-block">帝封江就在螺洲江(横龙港)与义序江汇入乌龙江的三江汇合处。"帝封江"这个名字来源于一场历史上的战争,当时宋朝和元朝在水上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南宋末代小皇帝和陈宜中、张世杰、杨亮节等一班文武大臣,由三十万军民和几千艘船舰封江保护,从横龙港、白龙江经乌龙江顺利闯出闽江口撤离福州。宋军及民军用几千艘船舰和数十万军民封锁了乌龙江,最终使得少帝一行能够从海上逃脱,因此,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帝封江"。帝封江公园,风景自然无雕琢,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景点,可以欣赏壮观的江景和绝美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通往帝封江公园的入口在螺洲天后宫门口。走出闸门,只见乌龙江上螺洲大桥飞架南北;临江的耀龙轩和巨源亭周边是三三两两悠然自得的人儿;沿着江岸漫步,看着各式轮船在乌龙江面上驶过。如果正好赶上日落时分,这里就变成欣赏夕阳的绝美地方。缓缓流淌的乌龙江水被夕阳映上一层红光,让江岸的建筑看起来多了一层朦胧感。开阔的江景接连远方,一片和谐自然的美景就展现在了眼前。</p> <p class="ql-block">螺洲是古代福州城的重要港口之一,帝封江公园的螺洲古渡口有古老的船只和码头,可以了解到福建的海洋文化和渔业历史。在公园里还可以观赏榕城八景之一的“螺浦春潮”:“螺女千年去不还,浦边何处觅红颜。寒潮远沐春山色,染出波斯黛子鬓”。游客们可以在公园里吹吹江风,看江上船来船往,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特产与民俗</p><p class="ql-block">螺洲古镇位于闽江下游入海口,大自然馈赠许多美味的江鲜,流蜞和黄蚬便是这里的两大特色。流蜞形似小蚯蚓,被称为“螺江的冬虫夏草”,油煎流蜞,鲜香味美;贝类黄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酒糟黄蚬,蚬子汤,醉蚬子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古镇依然盛行着福州的特色民俗:春节元宵舞龙灯,吹奏十番乐,讲评话,演闽剧;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夏至做鼎边糊和煎饼;冬至搓丸子(糍)裹豆粉…小镇的精彩远不止于此。</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要体验福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风情,那么来螺洲古镇旅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传统的文化遗产,品尝到地道的福建小吃,买到特色手工艺品,了解到福建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寻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静静穿梭在古镇里,探访那些见证了沧桑变迁的古建筑,倾听院落里的人文轶事,不失为人生意趣。</p> <p class="ql-block">林浦古村</p><p class="ql-block">林浦古村隶<span style="font-size:18px;">属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管辖,</span>位于南台岛东北隅,北临闽江,南靠九曲山,隔江与鼓山相望,有内浦环绕成岛,原以村内河流濂江取名濂浦,自五代开始,林姓聚族而居,日趋兴盛,故称之为“林浦”,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林浦包括狮山、濂江、绍岐、福廉4个自然村。漫步在狭窄的小村街巷中,可以邂逅古寺,石桥,古井,石塔,牌坊,祠堂,书院,皇宫等30多处古迹,时间可以追溯到先秦闽越时期。</p> <p class="ql-block">林浦古村是现代文明中不可多得省级的历史文化名村,有极为丰富的文化沉淀和历史古迹,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这里坐落着南宋帝王最后的行宫,保留着一所从唐朝传承至今的书院;朱熹曾在此讲学,文天祥在这里谋划着最后的光复之路;这里曾创下科举奇迹,“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的美名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正文化园</span></p><p class="ql-block">林浦四正文化园位于林浦御道街(因端宗驻跸时常行而得名),“四正”,源于林氏家训:养正心、崇正道、务正学、亲正人。在文化园里,目之所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林浦诗书传家的传统,看到先人为后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沿着河畔漫步,身后是古村老宅,对岸是现代化的高楼,盈盈一水隔,颇有些时光穿梭之感。</p> <p class="ql-block">濂江书院</p><p class="ql-block">穿过四正文化园,便可看到古朴的濂江书院,这是福州唯一保存下来的宋代朱熹讲学的古书院。廉江书院是一座双层木结构楼阁,单檐歇山顶构造。左有朱子祠,前有小庭院,院前设石栏杆,四周用土石围墙护卫。整个书院占地面积764平方米。建筑整体颜色为赤红与白色,红白衬托显得简洁明快,古朴幽静。独具匠心的建筑形制,尽显古朴,庄重之感。书院虽不大,但漫步其中,能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和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书院门口照壁上刻“濂江书院”四个大字,一进门迎面石栏杆上刻“文光射斗”四字,背面刻“濂水龙腾”,皆笔法苍劲,展现了当年师生勤耕好学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书院主体建筑为“文昌阁”,又称“朱子厅”,为面阔三间的两层木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清幽。门前正上方悬有朱熹题刻“文明气象”匾额,两边柱帘为“三台平步上,百尺举头高”。一楼为学生书斋,斋内供奉朱熹画像,摆设古时师生书桌,文房四宝等。楼内后壁竖有一巨碑,上刻“宋朱熹讲学处”。文昌阁前平台上有洗笔石臼,上刻“知鱼乐”三字,表达了当时学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得以实现后的快乐感受。</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二楼的家风家训馆,陈设着林氏家族流传的四正家训及林浦千年历史文化,由此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书院的历史,以及明尚书林瀚一家“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传奇故事,看着这些文字介绍,都能让人心潮澎湃。展馆外有回廊,凭栏眺望,可看尽群山江水,俯瞰庭院学子,但见闽江波澜壮阔,鼓山巍峨雄奇…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书院右厢房为朱熹的住处。庭院两侧的栏杆上分别雕刻着韩愈的《师说》和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讃》。廉江书院整体建筑精巧,环境清幽,典雅别致。山水之间,将勤思与自然山水巧妙兼容,创造出别样清幽的园林意趣。书院掩映在苍茫古木之间,默默见证着物转星移,诉说着历史沧桑。千百年来,这里写下了无数的传奇故事,承载着先人们出仕登科的无尚荣耀,如今作为小学诗堂的它,依然延续着教书育人的使命。</p> <p class="ql-block">泰山宫</p><p class="ql-block">从濂江书院出来,往前走,便是泰山宫。南宋时期,林浦收留了落难的宋端宗赵昰后,留下了这座福州唯一的宋代皇帝行宫平山阁,元朝时又改为社庙,称为“泰山宫”。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小的皇宫,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林浦村的核心文物景点。沿着闽江边上走,第一站便来到泰山宫。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化,行宫依然保护的十分完好。世居于此的林家人,信守着祖先传下里的承诺,代代守护着这座宋代的行宫,如今已经第38代了。</p> <p class="ql-block">泰山宫来历</p><p class="ql-block">泰山宫见证一个王朝最后的余晖。宋德二年(1276年)二月,蒙元攻陷临安,掳去恭帝,西湖歌舞休矣。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等大臣护从年仅9岁的益王赵昰、4岁的广王赵昺,并赵昰之母杨淑妃,率军民三十万由海道来闽,从邵岐渡登陆,入林浦村,削平临江的山头建“平山堂”驻跸,屯兵九曲山。五月,益王赵昰在福州城内垂拱殿登基,称宋端宗,改元景炎,以平山堂为行宫,升福州为福安府。不久,前去赴议和受拘的文天祥也从元营出逃,至福州林浦督师演兵,与群臣共图匡复。奈何十一月,福安知府献城而降,朝臣被迫退回林浦,元兵追逼不懈,致林浦村不能踞守。十多天后,赵昰一行离别林浦,再度乘船浮海,逃奔粤地。</p> <p class="ql-block">景炎三年(1278年)4月,11岁的端宗在广东碙州遇飓风惊悸成疾而亡。继立赵昺为帝,改年祥兴。11月,文天祥被擒。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退守崖山海域的宋军与元军展开最后一场激战。宋军大败。陆秀夫负7岁的帝昺蹈海殉国,杨太后亦赴海死。张世杰突出重围,觅帝后不获,风雨中舟覆溺毙。宋遂亡。</p><p class="ql-block">因宋端宗即位时曾大赦天下,宋军逃离林浦时也曾开仓济民,所以在元军占领福州时,林浦村民为避免元廷追查,将平山阁这座行宫改为社庙,冠以"泰山"两字以避讳,俗称"泰山宫",宫里所祀神像,均影射南宋君臣。</p> <p class="ql-block">泰山宫概况</p><p class="ql-block">泰山宫坐南朝北,面朝闽江,由正殿、大王殿(即总管殿)及天后宫三部分组成。正殿前建门亭,巍巍然于高台之上,两侧砌石阶供拾级踏步。门亭中雀替悬钟,样样精细。门庭内雕梁画栋,处处是彩绘装饰和相关典故的浮雕,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大殿设封火山墙,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木构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前有戏台,左右看楼。戏台上方的苍穹斗拱顶奢华繁复,戏台四周有三国时期典故的浮雕,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泰山宫正殿</p><p class="ql-block">泰山宫正殿大厅正中悬挂着“平山福地”的牌匾。穹顶凿三方藻井,藻井是没有一颗铁钉的榫卯结构,正中椭圆的,绘刻“双龙戏珠”,左右拥卫着“丹凤朝阳”,作四方形。整个宫殿雕花纷繁灿烂,木漆色彩斑斓,其中环绕一圈雕刻的各式神像更是妙趣横生,令人惊叹。泰山宫里所祀神像,均以神代人,影射南宋君臣,以避元廷猜忌。以宋高宗赵构为泰山王,居正殿中间,旁列帝昊,帝昊童子神像,</p> <p class="ql-block">大王殿、天后宫</p><p class="ql-block">右殿称为总管殿,又叫大王殿,门上有丞相陈宜中曾手书的"平山福地"匾额,现存的"平山福地"四字是后人林之夏手迹。殿中供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3位忠臣的雕像,踏进此地,仿佛还能看到当初群臣唇枪舌战的场景。左侧为天后宫,雕梁画栋、翘角飞檐。整个行宫按照京城皇宫的模样建造布局,气势恢宏,巧夺天工,虽然占地较小,但"该有的一样也不少"。北方皇宫大多都是坐北朝南,但泰山宫却坐南朝北,仿佛远眺北国故土,夜夜思乡思国。</p> <p class="ql-block">皇宫周边</p><p class="ql-block">泰山宫宫前相隔百米对称处,各建一木构牌坊为东、西辕门,六柱、歇山顶,上覆青瓦,半月形滴水。小巧简约,素朴静美。辕门前方,又以石板栏柱砌出两道可供通行的小桥,桥栏板和柱头的浮雕皆已漫漶。像是某种呼应,桥边亦各有老榕一株,为元代所植,长了七百多年,养出冠盖参天的古朴气质。泰山宫正前方开阔之处的青石坪为古代练兵之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寿熙的故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出泰山宫正门往左走,不到百米便是林寿熙的故居。林寿熙是清末名扬八闽的木材巨商,曾参与颐和园修建工程,捐巨资重建北京正阳门,留下这栋豪宅,当地人称为”林浦炽”。林寿熙故居始建于1903年,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一座由三组建筑构成的中西合璧宅院。宅院中间是主体建筑,前厅为传统的中式风格,后厅和左右两侧各有一座两层的西式洋楼。作为中西合璧的典型,这座古朴典雅的中式建筑,融合了名贵的西洋玻璃窗,独具特色的木质螺旋梯,高大气派的罗马式拱券,甚至在客厅内还设有壁炉,是座实打实的“豪宅”。</p> <p class="ql-block">古井</p><p class="ql-block">井上莲台(宋井)位于清·林寿熙宅旁。井石构,井栏用整块花岗石凿成瓜棱形,高0.68米,井内径0.84米;外部环刻" XX 建造井一口时天圣贰年中老甲子岁仲冬乙月黄生六黄庭中造题"(这是具有明确纪年的宋代水井的重要实例)。由此可知井凿于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明正德五年(1510年)兵部尚书林瀚重浚,又增刻"大明正德五年庚午重阳日本境致仕尚书林瀚同十八会首重浚修完"。原门匾为林炫所题"井上莲台"(以前庙宇形似莲台)。传说宋帝驻哔于此,宋兵曾用过此井。</p> <p class="ql-block">进士柴坊</p><p class="ql-block">从古井沿着林浦古街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进士柴坊,这是福州目前仅存两座木牌坊之一,位于林浦进士街,牌坊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明清多次重修,1985年再次修缮上漆。牌坊为木构,单门,高约8米,面宽9米,用2根木柱立架,再由4根木柱支撑。立架木柱直径45厘米,下部施夹杆石。木架上覆以单檐庑殿顶,檐下斗拱重叠,层层出挑,十分精巧。坊额正中悬挂一块木质横匾,匾面墨书:“进士。正德丙寅福州知府吴信为永乐辛丑进士林镠元美立。嘉靖庚子春三月工部尚书、太子太保致仕孙庭重修。”横楣镶嵌长木匾,匾文记载牌坊建造的历史及林瀚家族自明至清的科举情况。</p> <p class="ql-block">进士街十八学士</p><p class="ql-block">从宋朝崇宁二年(1103年)到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近八百年间,林浦林氏共出了18位进士,数量位列全国第一。林瀚便修了这座柴坊,以示纪念。据说,林瀚在设计建造时,将“十八学士”四个字蕴藏于进士柴坊与周围的街道建筑以及人所组成的景观环境之中:进士柴坊南面的路口为“ 十”字;十字路口南窄北宽形成“八”字;进士柴坊与坊下一人形成繁体的“學”字;柴坊下的两条石槛,一长一短,与街道形成“士”字。古人的聪明才智由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宋丞相陈公祠</p><p class="ql-block">宋丞相陈公祠又名太师府,当地人称“太尉庙”,位于进士柴坊旁边的小巷里,是纪念南宋丞相陈宜中而建。陈公祠始建于明代,清代曾重修,现框架为明代风格,构件为清代风格,这也许是全国唯一的陈宜中祠。祠庙座东朝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坡顶,周以封火墙,建筑面积约为250平方米。庙门上方的竖匾书:“宋陈丞相陈公祠”,庙中塑有陈宜中及部下像,陈宜中塑像红脸黑须,一身正义形象。</p> <p class="ql-block">林桥</p><p class="ql-block">穿过进士柴坊继续往前走,靠近村南口便可看到林桥。林桥坐落于入村大路口,横跨濂江,桥为西南至东北走向,单孔平梁,方形桥堍,全长约20米,宽约3米。孔上纵向铺设石梁,长约6米;两边引桥部分已被改成水泥路面。东侧桥栏正中栏板上隶书"林桥"二字,两旁无款识。桥南首东侧树一桥碑,碑文如下:“宋咸平四年建,明崇祯辛已修,大清道光十八年林春江、林博我仝重造桥路。”一千余年过去了,这里仍然是进入林浦村的主要通道。桥上的大部分石雕经过时光消磨,早被风化地模糊不清,只有几只小石兽和仙人还存有一点点清晰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尚书里石牌坊</p><p class="ql-block">走过林桥,便是尚书里石牌坊,位于林浦村口。林浦最令村民引以为傲的是村内的尚书文化。村口的石牌坊、村里的柴坊,记录了林氏家族显赫的科举成就和仕宦经历。自明弘治至万历年间林浦村出了以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分管着吏部、兵部、工部、礼部。明隆庆间皇帝赐修“尚书里石牌坊”,上书林氏五尚书的名讳,石牌坊顶镶青石圣旨牌。文革中石牌坊被毁。部分残石构件及青石圣旨牌被群众珍藏,上世纪八十年代按原样重修。</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正面中门上匾书刻“尚书里”三字。下匾书刻林瀚为首的“三代五尚书”及父、祖(赠尚书)之名讳及官衔。两旁横匾书刻“两朝宠命,累世翰林”八字,中间两根方石柱上刻着对联“七科八进士传经衍庆,三代五尚书积德流芳”。背面正中横匾书刻“科第联芳”四字,下匾题刻明、清两朝科举中举人之名讳及中举年份。</p> <p class="ql-block">林瀚故居</p><p class="ql-block">从村口折返到古井,沿着古街往前,左边的巷子里坐落着林瀚故居。林瀚故居即林斯琛故居,林瀚(1434-1535)明尚书;林瀚还与其子林庭机、其孙林燫相继担任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祭酒,写下“国师三祭酒”的佳话。明史称:“三世为祭酒,前所未有也。”林斯琛(1870-1924)近代民主革命家,他弃医走上了革命道路,曾在福州自造炸弹,筹集经费,成立革命军司令部。该故居为了解研究仓山区的建筑法式、传统民居、名人足迹提供了重要的文物资料。2001年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见泉林公家庙</p><p class="ql-block">林瀚故居不远处,便是见泉林公家庙,是林浦村现存的五座林氏宗祠之一。此家庙为林浦林氏的“泰房祠”。普通人家的宗祠叫祠堂,皇家的宗祠叫作太庙,据传因尚书林瀚的夫人和皇后结为姐妹,所以林家祠堂可以叫作家庙。见泉林公家庙即林庭榆(林翰之子)家庙。明万历六年(1578年)仲夏由林庭榆之子林熔建造,曾为林浦村木料加工厂,1990年林氏后人重修。庙为木结构,坐东朝西,由门楼、天井、披榭、大厅等组成,占地面积285平方米。门楼为牌楼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额匾楷书:“见泉林公家庙”。199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林浦林氏渊源及宗祠</p><p class="ql-block">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有一支林姓人家随闽王王审知由河南固始县入闽,并定居这里。繁衍到宋代时,林姓成为濂浦最大姓,就改村名为“林浦”,林浦林氏被称为福州固始林中的“濂江林”,濂江林氏传到第十三代时,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房,俗称前六房。元朝时,书房培养林元美出仕为官,此后家族日盛。如今已传到了第四十二代,繁衍10多万人。目前在林浦里居住的大多是前六房中的“御房”和“书房”后裔。林浦现存的五座林氏宗祠,是林浦村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五座林氏宗祠分别是:“世大夫林公祠”历史最为悠久,“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是林浦林氏祖祠,还有三个支祠:“见泉林公家庙”、“济斋林公家庙”和“蟠溪林公家庙”。现在五座宗祠都已重新修缮,以崭新的面貌示人。</p> <p class="ql-block">世大夫林公祠</p><p class="ql-block">世大夫林公祠位于村北宋帝行宫泰山宫的西侧,始建于南宋,是濂江林氏祖祠,俗称为“公馆”。祠祀林浦林氏上祖,相传林氏上祖曾出过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和下大夫等三个大夫,故称“世大夫”。原祠匾为朱熹手迹,后为林之夏重书。原建筑为木结构,由戏台、天井、两厢、祭厅等组成。原来是共有的。后来前六房中有好几房都迁出去了,只有御房还住在这里。所以公祠现在变成了‘御房祠’。八十年代时,毁于一场火灾。二十世纪末,海峡两岸的御房后裔在原址上进行了重建,重建后为砖混结构,内设有林浦尚书文化研究会。</p> <p class="ql-block">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p><p class="ql-block">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现为林浦林氏的祖祠,位于林浦村太保里,俗称为“大祠堂”,由明朝南京吏部、兵部尚书林瀚在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始建,1940年重修,1987年再修。家庙是典型的木结构明式建筑,坐北朝南,规模并大,却很精致,由门楼、戏台、回廊、大厅和天井组成。牌楼式硬山顶门楼,如意斗拱精巧细腻,门楼正中镶嵌着白底金字的“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牌匾,两侧是“国公帽”墙,家庙前有宽大的庙埕,庙埕南辟有一方“唐帽池”,兼具风水及消防功用。</p> <p class="ql-block">进入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迎面屏门上方高悬“榜眼”牌匾(清朝乾隆年间林枝春考取)。屏门两旁挂有“两朝宠命、累世翰林”楹联。绕过屏门,即为天井、戏台。戏台两侧建有谯楼。门内戏台下立有明代石碑,上刻福建按察副使方豪在嘉靖八年撰写的《林尚书家庙记》,详细记载了这座家庙的历史与人文。大厅为三进四扇三开间的抬梁式穿斗结构,横梁上方高悬“进士”、“武解”、文魁”等先贤牌匾多达22面。厅内两侧立柱上悬挂有“国师三祭酒”、“宫保五尚书”及七副楹联,简明生动地概括了林浦林氏的显赫族史。大厅正中供奉林浦林氏历代先祖的神主龛,龛面上部还保存着明代“双凤朝阳”精美雕刻,龛前上方悬挂着“厥胤其昌”匾额。大厅后的“四知堂”,是为纪念林元美而建的。林元美1421年考中进士以后,当过知县、知州、知府,他很知足,谓“四知”。</p> <p class="ql-block">济斋林公家庙为林浦林氏的“丰房祠”</p><p class="ql-block">见泉林公家庙、济斋林公家庙和蟠溪林公家庙都是林浦林氏的支祠,分别是林元美以下‘谦泰丰益’四房中,‘泰房’、‘丰房’和‘益房’的宗祠。</p> <p class="ql-block">蟠溪林公家庙为林浦林氏的“益房祠”</p><p class="ql-block">林浦林氏的这几个支祠还有一个在古代宗祠里很少有的“温暖特色”,就是未婚未育的族人死后也可以进家庙。</p> <p class="ql-block">林浦断桥</p><p class="ql-block">断桥坐落于林浦邵岐村,俗称"三门桥" ,始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是南北走向的石构平梁桥,原是三个桥门(或称洞孔)、四个桥墩的石桥,由3条巨石并排铺设,每条巨石长9米,原桥长22米,宽27米,两墩两孔桥孔宽8米。当年这座桥可以说是福州桥梁之最,在全国尤为罕见。现仅遗存两个桥门和三个桥墩的残桥,是名副其实的断桥。现桥长16.8米,宽3米。桥上铭文:"巨宋绍兴三年岁次癸丑八月辛酉朔二十六日戊申作,都管干林庸林元均泊诸首"、"邵廉鲁光勇各舍小梁三条"、"林应见承舍大梁一条"等字样。断桥临江桥面上建有一个14平方米的马相公庙,东西环抱两棵榕树,一株红榕和一株白榕保护这桥不再断裂和坍塌。1983年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明光宝塔</p><p class="ql-block">明光宝塔位于林浦村闽江边的绍岐渡口,与魁岐隔江相望,另一边为林浦大桥,塔旁有一小凉亭。塔为花岗石砌造,七层八角实心密檐式,高约7米,上窄下宽,轮廓匀称。塔身每层均有八面佛龛,龛内供有浮雕佛像,佛像造型古朴端庄,六层的檐下楷书“明光宝塔”。塔檐凿刻筒瓦、瓦当、滴水,塔刹为覆钵状,显得古朴典雅。塔底有须弥座,八角、三层,底层周长8米,在它的第二层镌刻有“绍熙四年仲春重修”的楷书题刻。据传此塔曾为闽江上的航标。</p> <p class="ql-block">邵岐码头</p><p class="ql-block">根据史料记载,绍岐石塔附近的林浦港曾经是商船林立、战舰如云,而绍岐渡的繁华也由此可见一斑。林浦村里的邵岐码头,毕生最为辉煌的时刻是,公元1276年的3月,见证了年仅9岁的南宋端宗皇帝赵昰弃舟登岸的那一刻,开始了国破家亡的流亡生活。如今的绍岐码头已改建为一处文化公园,仅剩下一座石塔和一块巨大的土墩,但依然还有渔船停靠,上面早已架起一座林浦大桥。</p> <p class="ql-block">林浦炮台</p><p class="ql-block">林浦炮台因位于绍岐村,故民间又称邵岐炮台。据记载林浦炮台建于道光年间。光绪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开战,为抵御可能的攻击,重修炮台。炮台坐南向北,临控闽江。为露天炮台,三合土结构,由六个炮台墩组成,每墩高2.3米,底长3米,宽1.7米,一墩已倒塌。现仅剩一个土墩立于绿化带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瀚尚书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浦村</span>九曲山上埋葬着许多林氏祖先,有林见泉墓,长吏湖山林秋墓,林瀚尚书墓等。因建设需要,林瀚尚书墓经两次迁建。新墓由巨大的花岗石砌成,东向,3层墓埕,面宽 24米,纵深30米,封顶用条石叠砌,墓碑为驼峰形,碑上饰墓亭,篆书 “明故致仕南京兵部尚书泉山林公之墓"。亭下方雕福、禄、寿三字,墓裙刻有麒麟、狮等,墓首各置一石鳄鱼,横屏镌双凤朝阳和鲤鱼跃龙门图案。整座陵墓规模宏大,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瑞迹寺</p><p class="ql-block">瑞迹寺位于林浦村九曲山瑞迹岭,唐咸通元年(860年)始建。现存的寺宇系1989年乡人重建。寺坐北向南偏东25度,土石砖木结构,两座殿堂并列,中隔一堵风火墙。东座有大雄宝殿、戏台、后殿,西座内有天王殿、三宝殿。199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瑞迹寺摩崖造像于1983年被公布为福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林浦这个人杰地灵,贤人辈出的地方,千年来书写了无数传奇故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悠悠闽水之畔,泰山宫见证一个王朝最后的余晖,而"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早已成为林浦人代代传颂的佳话。在绿树环抱的古厝、古桥、古街之间感受朝代更迭在村中浓缩的历史印记。穿行于此,好似穿梭于古老久远的时光隧道。若有闲暇,不妨来林浦瞧瞧,寻访那些久远的人文记忆。</p> <p class="ql-block">古镇和古村就像是一座座博物馆,每个角落里都藏着岁月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历史印记,我们庆幸它们的留存,让被掩埋在钢筋水泥之下的千年时光,呈现在我们眼前,可以再次慢慢品味。螺洲古镇和林浦名村静立于南台岛上,在岁月的打磨下,愈加璀璨。我们“乡”约仓山,走进古村落,倾听历史的回响,沉浸烟火,寻回千年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