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胸藏文墨怀若谷</p><p class="ql-block">腹有诗书气自华</p><p class="ql-block">阅读,是美好的遇见</p><p class="ql-block">读一本好书</p><p class="ql-block">在阅读中收获滋养</p><p class="ql-block">在书香中奋进成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阅读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 杜清,来安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p><p class="ql-block">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开启一段向心的对话,观历史变迁,叹岁月亘古;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挚友攀爬一座高耸的青山,赏一路风景,表一线心绪;读一本好书,如同与真我共品一杯沉年的香茗,捻一丝悠远,酌一份惬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书籍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看红楼梦,大概只会关注宝黛钗的爱情、一个大家族的衰落、大观园里的青春王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红楼梦》里有着几百个像二丫头、智能儿等这样出场少、故事不多的小人物。而蒋勋先生却深知“若无微尘之众,何见观园之大” ,并且为这些小人物写下这一本《微尘众:红楼梦小人物》。</p><p class="ql-block"> 小人物,大人生。蒋勋细读红楼,以现代观点细说古今不变的人性,使我们更加敬佩曹雪芹,更感受到这部经典的可亲可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作者介绍</span></p><p class="ql-block">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阅读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微小如尘亦宁静平和</p><p class="ql-block"> 蒋勋的《微尘众》在我眼前打开了看《红楼梦》的又一个方式,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方面——对小人物的关心。红楼里的小人物有很多,如:二丫头、静虚、智能、王狗儿、马道婆、倪二、门子等等。这些人物的故事大致能说出来,但印象并不太深刻。因为书中的描述很少,有的人物登场一两次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说他们的存在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他们似乎没有那么重要;说他们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似乎更多情节没他们也行。所以,他们总是被阅读者、评价者一带而过。</p><p class="ql-block"> 这些“小人物”真的很小甚至有的连名字也没有,他们只是繁华锦绣中看不出颜色的棉线,朴实得让人怅然,更别提其人生的辛酸悲苦。但蒋勋却说:“《红楼梦》里的小人物,也是作者精心编织的脉络,层层细心的背后是对小人物的关心,这种关心不是救赎也不是完全悲悯,而是放任每一个生命在他们自己的命运上了自己的因果。”豁然开朗,原来作者怀着一颗大智大悟之心,不加偏颇的再现每一个人物,静看秋月春风。</p><p class="ql-block"> “小人物”是普通的,是不起眼的,在人群中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倏忽就不见。“小人物”正如书名“微尘众”,它出自《金刚经》。“以三千大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否?”是啊,“微尘众”,多到像尘沙微粒一样的众生,在六道中流转。大到大大小小的日月星河,小到你我身边远远近近的人事物景,都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碎为的尘埃。可我们这些“微尘众”仍在生、老、病、死、爱、憎、嗔、痴中烦恼、忧愁、喜怒哀乐着,还有些“微尘”更是看不透也逃不离。</p><p class="ql-block"> 细想身边的亲近之人、擦肩而过之人都是因为与我有着人世间的因缘际会,纵横交错的经纬勾勒着我朴实而素雅的人生况味。匆匆而来的,缓缓而去的,皆是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就像林黛玉,她来人间一遭是要还一生眼泪的,眼泪了了,肉身就可抽离,这样理解,似乎就不那么“悲剧”了。但是我不愿这样理解,“静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是洒脱,是豁达,但不是无悲喜,而是不偏执,用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对待荣辱得失。芸芸众生中固为“微尘”,但心态平和,在油盐酱醋茶中也自恬淡自得。泡一壶茶,在《红楼梦》中看尽“起、落、真、假”的人生真相。甄士隐(真事隐)在后文中消失了,他只为贾雨村(假语存)“穿针引线”而来,在草蛇灰线中勘透真假,何其困难。但原为尘埃,散在凡尘,即使像刘姥姥一样卑微,也要“掸掸衣服”认真庄敬,不失去生命的本分。你我皆凡人,难免有杂念,在生活中历练,在红尘中修炼,一切皆是缘,一切皆由因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后语</span></p><p class="ql-block">读书是一种松弛感</p><p class="ql-block">读书让我们放慢脚步</p><p class="ql-block">读书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浸润书香,师者先行</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和书香撞个满怀 </p><p class="ql-block">共赴书香的约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