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旌表《义门陈氏》面纱 看长乐里陈氏真面目

晨曦耀初

<p class="ql-block">  掀起旌表《义门陈氏》面纱</p><p class="ql-block"> 看长乐里陈氏真面目</p><p class="ql-block"> 江州义门陈研究室 陈耀初 </p><p class="ql-block"> 江州义门陈氏历史,是一部忠义浩气满天下、家庭和谐美名四处扬、自办高等教育开先河、少有所托老有所养成制度、同吃同住同劳动,家无私财人人平等、制定家法定正气、规范家训育人品等组成的广为流传的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传奇。</p><p class="ql-block">江州义门陈氏自奠基祖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迁居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购置田产建庄始,至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大分家、大迁徙止,共经历了332年,人口多达三千九百余人。在这段时间里发生的部份人与事在《新唐书》《唐书》《宋史》等史书中有记载;在《江西地方志》《九江府志》《庐山志》等地方志中有记载;在《江南陈氏大成宗谱》《明嘉靖甲寅年重修宗谱》《乾隆戊申年重修家谱》《吴兴蓝田源流派衍齿录》《陈氏入蜀记》等宗谱中有记载;在《义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义门家范十二则》《陈氏书堂记》《义门记》《陈兢传》等先人著作中有记载。</p><p class="ql-block"> 上述中的记载,有的符合当时事实,有的与当时事实不相符合,有的部份不相符合。直接与间接造成部分当时事实不相符合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大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大迁徙,江州义门陈氏先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当时义门陈有限数量的宗谱,分析时各庄极有可能都没有带谱走;或给某一庄带走了。一段时间后,各个庄面临修谱无谱可循的困境。</p><p class="ql-block">二、朱元璋与陈友谅之战,祸及义门陈,义门陈因此遭受重大损失;义门陈历史上几次兵灾、匪灾也给予义门陈毁灭性的打击。由此,义门陈的产业毁于殆尽,文物古籍荡然无存。以上原因,致使义门陈氏宗谱无人知晓踪迹,各庄修谱也无依据可循。</p><p class="ql-block">三、宋、元时期修订的古谱毁失殆尽,幸存于世者无几,且支离破碎。明、清时期的先祖想修谱,苦于手边资料不全,只好将就把当时能找到的资料汇编成册。明嘉靖年间奉文改谱,又将义门陈的谱改得混乱不堪,到了清朝中叶,修谱跟风,因此,造成了大部份的谱成了问题谱。</p><p class="ql-block">四、明、清时期,有些人肆意篡改了长乐里陈氏旌表为《义门陈氏》之前的历史,致使“江州义门陈氏伪历史”流传至今,更可悲的是有些人深信不疑,还在大肆宣扬。</p><p class="ql-block">因为上述种种原因,终导致义门陈氏中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的紊乱不堪。后人修谱时感叹:“旧谱散出,殊多错简,今参互考辑,信固存矣,疑亦仍旧,重其传也。”</p><p class="ql-block">由此,造成了现在看到的大部份谱记载的江州义门陈部份事件与原事实不相符的现状。</p><p class="ql-block">历史就是历史,它是当时所发生的事件忠实记载,只有存在与不存在之区别。</p><p class="ql-block">在义门陈氏历史研究过程中,我们去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去证明过去的某一事件的存在,有点事倍功半的感觉;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假如我们根据某些蛛絲马迹或按图索骥去探索发掘过去存在的事件,就有事半功倍的感觉。例如,公元731年陈旺、陈阔两人谁去长乐里建庄,你先证陈旺去,后面还证陈阔没有去;你先证陈阔没有去,去的人就是陈旺。你要先证陈旺去长乐里建庄,证个三天三夜也不见得证出来。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研究历史,破除难题一种很有效的方法。</p><p class="ql-block">破解江州义门陈氏伪历史即:一、陈旺,陈阔之孙;二、仲子崇,陈旺六世孙仲公之子;三、陈阔,陈叔明十世孙,生于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携全家老少迁徙江州德化齐集里,置田建庄;四、义门陈氏只有陈阔一支陈氏族人等之迷,只要掀开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首旌《义门陈氏》薄薄的面纱,迷底就露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朝庭首旌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陈氏为《义门陈氏》,对这段历史我们只是认为是一种荣耀,没有很在意。但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还原申请旌表《义门陈氏》步骤很有必要,它将成为我们打开义门陈氏迷宫的金钥匙。</p> <p class="ql-block">长乐里陈氏申请旌表《义门陈氏》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p><p class="ql-block">申报成功与否,首先,要确认以下事件是否属实。</p><p class="ql-block">一、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是谁在江州府蒲唐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现属于江西九江德安车桥镇义门村)购置田地建庄?</p><p class="ql-block">长乐里陈氏建庄时间、地点及建庄人,纵观史、志、谱记载,均有二种观点。</p><p class="ql-block">(一)陈阔(公元661年),陈宜都王叔明(公元562年——614年)十世孙,陈兼(公元697年—?)六世孙,于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携全家老少迁徙江州德化齐集里,购置田地建庄。</p><p class="ql-block">(二)陈旺(公元753——836年),陈岳阳王叔慎(公元572年—589年)五世孙,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年纪五十岁左右带着子孙四代去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购置田地开创基业。</p><p class="ql-block">(三)陈旺(公元685年前后生),陈岳阳王叔慎(公元572年—589年)五世孙,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年纪五十岁左右带着子孙去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购置田地开创基业。</p><p class="ql-block">(四)历史上只有一个时间点,在一个地方,有一个人置田建庄。</p><p class="ql-block">由上述得出:建庄时间有二个,公元731年或公元832年;建庄地点有二个,长乐里或齐集里;建庄人有二个,陈旺或陈阔。</p> <p class="ql-block">建庄时间</p><p class="ql-block">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建庄至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分析历时230年,在这段时间里,义门陈不可能繁衍十五代人出来,人口也达不到3900余人。</p><p class="ql-block">公元832年建庄至公元884年唐僖宗旌表《义门陈氏》,相距53年。</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时间里长乐里陈氏能繁衍五代人出来吗?陈叔明第十九世孙陈崇这时能生出来吗?陈崇,长乐里陈氏族人申请旌表《义门陈氏》大功臣没有出世,就没有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也就没有江州义门陈;公元890年陈崇没有生出来,《陈氏家法三十三条》《家范十二则》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p><p class="ql-block">因此,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年纪五十岁左右的陈旺带着子孙四代去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购置田地开创基业是子乌虚有的。</p><p class="ql-block">结论一: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才是建庄的惟一时间。</p> <p class="ql-block">建庄地点</p><p class="ql-block">陈阔生于唐高宗六年(公元66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陈阔携全家老少迁徙江州德化齐集里,购置田地建庄。</p><p class="ql-block">公元890年义门陈当事人陈崇在《陈氏家法三十三条》记载“吾家袭秘监之累功,承著作之贻训……同居十有一代”。</p><p class="ql-block">胡旦根据实地调查、考证,依据第一手资料而记载“窃闻旌门者,亦有之矣。而江州陈氏独以义门赐之,何以故?按其家谱,陈宜都王叔明之后,曰兼,唐玄宗时,举进士为右补阙。生京,进士及第,官给事,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官至盐官令。生瓘,为高安县丞。生瓖,避难于泉州之仙游县。生伯宣……因游庐山,悦其山峦耸秀,遂隐居,日为著书,诏征不起,拜著作佐郎”。</p><p class="ql-block">以上两人明确指出,陈阔,陈叔明第十世孙,这是历史。</p><p class="ql-block">陈阔是陈叔明第十世孙,每代按25年计算,562+25×9=786(年);每代按31年计算,562+31×9=841(年)。那么,十世孙的陈阔就应该于公元787年——841年之间出生才靠谱。</p><p class="ql-block">陈阔生于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携全家老少迁徙江州德化齐集里,购置田地建庄,这又是一起子乌虚有的事。</p><p class="ql-block">结论二:江州蒲塘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是陈氏惟一建庄的地点。</p> <p class="ql-block">建庄人物</p><p class="ql-block">据考陈叔明五世孙陈兼大约公元697年生,而陈叔明十一世孙陈阔于公元661年生。陈阔是陈兼七世孙,而比七世祖早36年出生,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没有发生的事情而被记录,这个记录便不是历史。陈阔,公元661年生,这个“历史”没有发生过,是虚无的。陈阔,陈叔明十世孙,公元824年生,即是历史。</p><p class="ql-block">陈叔明十一世孙陈阔于公元661年生,不是历史 ,而陈阔,陈叔明十世孙,公元824年生,却是历史。 因此,陈阔,公元731建庄之说不能成立。那么,陈旺于公元731年迁徙江州府蒲唐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建庄,是历史;长乐里原住民即是陈旺这一支族人,也是历史。</p><p class="ql-block">结论三:陈旺是公元731年迁徙江州府蒲唐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建庄惟一人选。</p> <p class="ql-block">二、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前后)为避黄巢起义兵灾,陈阔一家是否从齐集里迁徙至长乐里?</p><p class="ql-block">陈阔祖父陈灌,生镶,高安县县丞,任上被人暗害。陈镶报了杀父之仇,避仇于福建泉州仙游,公元824年生陈阔。三、四十年后,大概唐会昌年间(公元841年——846年),陈镶兄弟携家人回到江州浔阳庐山,最后定居江州德化甘泉乡齐集里。</p><p class="ql-block">黄巢农民起义浪潮声势浩大,一开始就席卷南下,江州浔阳首当其冲。为避这起兵灾,陈阔父子携家人从齐集里迁徙到深山老林里的长乐里,与在此隐居的陈旺后裔合族共处,长乐里陈氏族人口达二百多。</p><p class="ql-block">值此,“江州一族,异流同源。阅十一世,和处笑喧。非吾伯叔,即我弟昆。长幼上下,无寒无暄。”</p> <p class="ql-block">其次,长乐里陈氏族人申请旌表《义门陈氏》,要如实提供真实的</p><p class="ql-block">申报材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一、申报旌表义门的长乐里陈氏族人是谁?是否是陈阔与陈崇父</p><p class="ql-block">子,还是他人?二、如果是陈阔、陈崇父子,那么他们是怎么申请到旌表《义门陈氏》的?上述两个问题解决了,困惑江州义门陈1290多年(公元731——2023年)的历史事实才能厘清,否则江州义门陈的历史将永远就是一团乱麻,理不清,剪不断。</p><p class="ql-block">江州府蒲唐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的原住民陈氏族人陈旺是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外迁来此隐居的,他的后裔在此与世无争,只想过平静、太平、隐居的日子。由此可见,这一支陈氏族人是不会去主动申请旌表义门陈之称号的。</p><p class="ql-block">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前后)为避黄巢起义兵灾,又有一支陈氏族人陈阔携全家老少从齐集里迁徙至长乐里。</p><p class="ql-block">历史上两支陈氏族人聚首长乐里,合族共处,人口达二百余人。</p><p class="ql-block">陈旺,南陈朝皇族后裔,陈岳阳王叔慎五世孙。至第一任家长陈青、第二任家长陈伉时,长乐里陈氏后代,象雨后春笋般出现,教育就成了深山老林里的头等大事。以前人丁稀少,问题不大,现在不重视,不行了。两任家长在深山老林办起了私塾,深山里也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p><p class="ql-block">陈崇接替陈伉担任第三任家长后,他不但非常重视教育,同时对家族事务工作也极为重视,他与原住民陈氏族人陈旺后裔一道,整顿家风,规定同耕同吃,财富共享等,家族由此兴旺昌盛。一时,长乐里陈氏声名鹊起,邻里乡亲纷纷效仿。</p><p class="ql-block">陈阔父子系官宦人家的后裔,他们不能象陈旺后裔那样耐得寂寞,碌碌无为了此一生。于是,此时他们便萌生了申请旌表义门陈的念头。</p><p class="ql-block">江州府蒲唐场太平乡永清村长乐里的陈氏要想获得朝庭旌表义门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要知有多难,请参看义门陈长房才公长子宗成公赤岗庄佘牟支为第二十九代孙媳妇陈符氏申报旌表百岁寿星全过程(见本文附录《为陈符氏申报旌表百岁寿星程序》一文),便可窥见一斑了。</p><p class="ql-block">申报旌表义门的条件:首先得忠孝两全孝义传家;其次至少得五代同堂;再次家族显赫。</p><p class="ql-block">黄巢起义后期,朝庭逐渐控制了局面,人民的生产、生活也慢慢得到恢复。唐僖宗中和年间,长乐里陈氏族人陈阔父子抓住这有利时机,做通了陈旺后裔的工作,二支陈氏族族人一起,共同努力,一方面加强健全长乐里陈氏各个方面工作,另一方面着手收集材料、组织撰写申报旌表义门的报告。</p> <p class="ql-block">申请旌表义门必须要走的程序</p><p class="ql-block">一、向太平乡提出申请旌表义门报告。</p><p class="ql-block">二、太平乡同意申请报告后,长乐里陈氏就要提供详细申请报告(1.申报人地址、2.籍贯、3.父亲姓名;4.出生时间;5.婚姻状况;6.生育状况;7.配偶状况;8.与配偶长辈关系;9.婚姻期间,整个大家生活状况,包括五代家庭人员详细资料、家族历史资料;10.邻里关系;11.举存人)呈报太平乡,同时提供傍证材料,并把所有资料整理成册。太平乡把长乐里陈氏申请旌表义门陈报告上报蒲唐场县府。</p><p class="ql-block">三、蒲唐场县府收到太平乡转呈的长乐里陈氏申请旌表义门陈报告后,经审议,认为符合条件,打回太平乡重审。太平乡再次审核,再呈报蒲唐场县府。蒲唐场县府收到太平乡再次审核的报告后,上报江州府。</p><p class="ql-block">四、这份报告在江州府、巡抚、礼部、皇帝等之间如此反复往返多次,历时一年左右,才有结果。最后,皇帝颁发《义门陈氏》封号。</p> <p class="ql-block">申请旌表义门的报告必须具备的材料</p><p class="ql-block">唐僖宗中和三年前后,陈阔、陈崇父子代表长乐里陈氏二支族人向太平乡提出申请旌表义门报告。陈阔、陈崇父子要想使长乐里陈氏获得朝庭旌表《义门陈氏》,首先必须要把长乐里陈氏家底象竹筒倒豆子一般,向官府、朝庭交待得一清二楚,否则就犯了欺君之罪。</p><p class="ql-block">一、长乐里陈氏渊源:陈宜都王叔明,南陈宣帝顼六子;陈岳阳王叔慎,南陈宣帝顼十六子;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兼生京,京生褒,褒生灌,灌生镶,镶生阔,阔生崇,崇生衮;叔慎之后,五世孙旺,旺生机,机生感,感生蓝,蓝生青,青生伉、侍、仲、俛、伟、伸,六生十九,亦生三十二。</p><p class="ql-block">二、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陈旺与兄弟陈昌携全家老少在兄弟陈兼帮助下,由汝南迁徙长乐里,购置田地建庄,过着隐居生活。</p><p class="ql-block">三、公元878年前后为避黄巢起义兵灾,陈阔父子一家从齐集里迁徙至长乐里,与陈旺后裔合族同居,十有一代,聚族二百余人。</p><p class="ql-block">四、唐僖宗年间(公元878年——884年),长乐里陈氏至少有两支陈氏族人存在:以陈宜都王叔明之后,十世孙陈阔,十一世陈崇、十二世孙陈衮祖孙为代表的一支陈氏族人;以岳阳王叔慎九世孙陈青、十世孙陈伉、十一世孙陈沂、十二世孙陈经、十三世孙陈直为代表的另外一支族人。</p><p class="ql-block">五、部份族人简介。</p><p class="ql-block">南陈宣帝顼(公元530年——582年)生四十二子</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南陈宣帝顼第六子(公元562年——614年)</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南陈宣帝顼第十六子(公元572年——589年)</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五世孙陈兼(公元697年——?)给事、秘书少监</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五世孙陈旺(公元685年——770年)</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六世孙陈京(?——?)给事、秘书少监</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六世孙,陈旺二世孙陈机(?——?)</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七世孙,陈兼三世孙陈褒(?——?)</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七世孙,陈旺三世孙陈感(?——?)</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八世孙,陈兼四世孙陈灌(?——?)</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八世孙,陈旺四世孙陈蓝(?——?)</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九世孙,陈兼五世孙陈镶(?——?)</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九世孙,陈旺五世孙陈青(?——?</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十世孙,陈兼六世孙陈阔(824—890年)著作佐郎</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十世孙,陈旺六世孙陈伉(?——?)</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十一世孙,陈阔仲子陈崇(公元852年—)江州长史</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十一世孙,陈旺七世孙陈沂(?——?)</p><p class="ql-block">陈宜都王叔明十二世孙,陈阔之孙陈衮(?——?)</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十二世孙,陈旺八世孙陈经(?——?)</p><p class="ql-block">陈岳阳王叔慎十三世孙,陈旺九世孙陈直(?——?)</p><p class="ql-block">六、其它材料略</p><p class="ql-block">七、上述上报材料属实,呈报各级政府衙门审核。</p><p class="ql-block"> 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长乐里陈氏提交的申请旌表义门陈的报告,经各级政府衙门审核获得通过,朝庭首旌长乐里陈氏为《义门陈氏》。由于陈阔、陈崇父子申请旌表《义门陈氏》成功,说明陈阔父子上报的材料真实性。从此,长乐里陈氏的历史也就得到了朝庭的首肯。</p> <p class="ql-block">假如我们违背长乐里陈氏历史来组织申报旌表义门陈材料,哪又会成什么样结局?</p><p class="ql-block">一、陈宜都王叔明十世孙,陈兼六世孙陈阔,于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出生,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到江州府齐集里置田建庄。鼻祖陈叔明于公元562年出生,十世孙陈阔却能于公元661年出生?天祖陈兼于公元697年出生,六世孙却能于公元661年出生?唐僖宗年间(公元878年——884年)陈阔能跨越220多年到长乐里去申报旌表义门之事?各级官府会相信此人存在吗?结论:陈宜都王叔明十世孙,陈兼六世孙陈阔,于公元661年出生是造假;陈阔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到江州府齐集里置田建庄是造假。这一下子就形成了二项造假欺君之罪。</p><p class="ql-block">二、唐僖宗年间(公元878年——884年)陈阔携一家人迁徙至长乐里,与隐居此地的陈旺五世孙陈青、六世孙陈伉等后裔、长乐里陈氏两任家长聚首。</p><p class="ql-block">陈旺,陈阔之孙,于唐文宗大和六年(公元 832年)率全家四代迁居江州府蒲唐场太平乡永清村常乐里隐居。陈阔长子大约于848年前后出生,仲子大约852年出生。陈旺率全家四代迁居常乐里时,比陈阔长子出生时间早16年。假设陈阔于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出生,28年生育一代,孙旺于公元717年必须一定要出生;这里就出现了儿子没有出生,孙子此时(公元832年)年龄不能小于115岁,白花花的胡子却已经长了几十年了。结论:陈旺于唐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迁到长乐里隐居,怎么会成为在公元884年申请旌表《义门陈氏》的当事人陈阔之孙?由此可知:陈旺,陈阔之孙,这是第三起造假欺君之罪;祖父还是一个小小孩,父辈还未出世,陈旺就带着一大家子人跑到长乐里建庄创业了,这是第四起造假欺君之罪。</p><p class="ql-block">三、陈崇,叔明公十一世孙,又被裁定为陈阔第九世孙。公元878年前后陈崇与父亲陈阔由齐集里迁徙至长乐里;公元883年前后陈崇与陈阔父子两一起申请旌表义门陈。如果否认陈阔、陈崇父子两人没有参与这两次历史事件,那么历史上也就没有唐僖宗首旌《义门陈氏》之事,历史上更谈不上有“江州义门陈”之说了。由此可见,陈崇,陈阔九世孙,是造假,这是第五起造假欺君之罪。</p><p class="ql-block"> 上述几点,能通过太平乡、蒲唐场县府、江州府及巡抚、礼部、皇帝等的审查吗?</p><p class="ql-block">上述三点,如有其中一点造假,陈阔、陈崇父子在申请旌表《义门陈氏》时,都犯了欺君之罪,轻则坐牢,杀头,重则要满门抄斩的,甚至要诛联九族的啊!</p><p class="ql-block">因此,在以后,江州义门陈某些后裔演义的江州义门陈伪历史与陈阔父子上报的材料不相符的,均为假的!它也是一种欺宗灭祖的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