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在胭脂沟的那人那事——寻北追秋(10)

杏林之光

<p class="ql-block">胭脂沟又称“老金沟”,位于观音山下的金沟林场,为漠河一旅游景区,距漠河县城30km,曾是清政府黄金主产地。</p> <p class="ql-block">关于胭脂沟的说法有二。官方的说法是,当年李金镛在这里主持黄金开采,曾为慈禧换过胭脂,慈禧便赐名为“胭脂沟”。</p> <p class="ql-block">另一种说法是,当年这里妓院林立,为数不少的国内外妓女曾聚此“淘金”,每天洗脸卸妆的胭脂将河水染成了胭脂色,故称“胭脂沟”。</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东北盛行过一段淘金热,多少人做着发财梦来这里淘金,有官方的、有民间的、还有国外的,主要是俄罗斯人、日本人和朝鲜人。</p> <p class="ql-block">《闯关东》的故事与老金沟有着不解之缘,剧中朱开山为了生存去老金沟挖金,受尽金把头和土匪的磨难,最终拿着一袋金子逃离金矿,买房置地过上了安稳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其实,胭脂沟只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一条10多公里长的小河沟,早年只有游牧民族鄂伦春人居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胭脂沟各类商铺、服装店、胭脂铺、首饰铺、旅馆、酒楼、浴池、教堂无一不全,国内外美女云集,一到夜间,灯火通明十里红妆。</p> <p class="ql-block">紧邻胭脂沟的李金镛祠堂雕梁画栋,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史海钩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祠堂主殿供奉着李金镛的塑像,他身着官服,坐于虎皮椅。门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左联为“义赈求实恤邻德政昭宇宙”,右联是“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横批乃“兴利实边”。</p> <p class="ql-block">主殿两侧的东西厢房为功德馆和幕僚馆,展示着李金镛的生平、漠河金矿发展史、开采黄金的工艺流程以及当年使用的机器、工具等,讲述了李金镛为国为民、镇守边疆所做出的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李金镛1835年生于江苏无锡,少时务农,祖辈经商。1860年,李父用银子为他捐得同知府官衔。1882年,从直隶调长春任知府。因清正廉洁,赈灾有功,深得吉林将军铭安赏识。1887年经李鸿章举荐,从吉林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p> <p class="ql-block">李金镛经实地考察,发现这里黄金纯度高且量大,便奏请朝廷成立了漠河金厂。</p> <p class="ql-block">期间,他奔波各地,招商集股、招聘技师、征召矿工,购买设备、筹运粮草,创办金矿,祭山开工,第一年就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他从严管理,奖罚分明,金矿规模不断扩大,黄金产量逐年增加,年产黄金5万两,每年上缴税银85万余两。</p> <p class="ql-block">他对沙俄盗匪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将国外的淘金者驱逐出境,稳固了疆域。</p> <p class="ql-block">他生活简朴,乐善好施,日理万机,呕心沥血,百般辛劳,积劳成疾,于1890年8月14日病故,时年56岁。</p> <p class="ql-block">李金镛死后,不待朝廷诏令,胭脂沟官民自发集资为他建了祠堂。朝廷诏令到达时祠堂就已建成,只好在吉林府为他再建了一座,加上家乡无锡的一座,李金镛是近代史上少见的有三座祠堂的官员。可见李金镛在黎民百姓中受爱戴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李金镛被称为“金圣”。凡采金人在挖矿井前都要先来祭拜,以示对他的敬服与怀念,祈求保佑自己能采到金子。</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在官民自发集资建祠堂的捐资中有一大笔是来自云集边陲的各国烟花女子,这与李金镛善待她们有关。</p> <p class="ql-block">鼎盛时期矿工多达5万之众,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白天干活采金,晚上无所事事,除了喝酒赌博,就是骂街打架,弄得一些人惶惶不安,有的竟想逃离这里。</p> <p class="ql-block">为了稳定队伍,李金镛从国内外招来了大批妓女,盛极一时的风月场所超过了200家,包括日本、俄国、朝鲜、美国、法国等国风尘女子。</p> <p class="ql-block">他亲自签署官文,充分肯定她们为金矿的发展和稳定队伍所做的贡献,要求各风月场所管理者们不得歧视,不准阻拦任何人从良的意愿,而且还要给予路费。否则取消其在胭脂沟的经营资格。</p> <p class="ql-block">在其影响下,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风尘女子深受矿工们的尊敬和爱戴,有的甚至纳娶为妾,书写着足以封神的感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胭脂沟地处深山老林进出不便,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医疗设施非常匮乏,致使不少背井离乡的女人病死于斯。</p> <p class="ql-block">她们的遭遇深得李金镛同情,亲自选划了一块墓地安葬了500多中外妓女,形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万国妓女墓葬群。</p> <p class="ql-block">1900年,沙俄以义和团为借口大举入侵,漠河金矿解体,茫茫林海中只剩下在风雨中飘摇的李金镛祠堂与“万国妓女坟”。</p> <p class="ql-block">在通往万国妓女坟的路旁有一雕塑名曰“望乡石”,凛冽的北风将三名风尘女子头发吹得零乱,脸上写满了悲哀与无奈,眼中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其中一人更是低着头,甚至没有凝望家乡的力气!</p> <p class="ql-block">万国妓女坟的东北角有两个棺木被撬开,间隔约2m,宽40cm、长180cm,像只窄长的木箱,散乱地堆放着妓女纤细的白骨,此乃盗墓贼所为。</p> <p class="ql-block">胭脂沟还有一陈列馆,展示着风尘女子们用过的绣花鞋、胭脂水粉、金银首饰、风月所部分名录和行规等。</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胭脂沟,有黄金、有名人、有妓女、有故事,也是世界上唯一有万国妓女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胭脂沟虽繁华已去,踪迹难觅,却仍静悄悄地藏匿于大兴安岭深处,与风声鸟鸣为伴,任云影河流般年复一年流淌,尽情的诉说着它的过往……</p><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