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有情

吴社余

<p class="ql-block">我在《祖孙三代游名胜》一文中,道出了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舜王庙的一个无人破解的谜困:1976年,中国三位伟人逝世,当年舜王庙前那棵千年古樟树即枯死,二年后却又重新发芽继而枝繁叶茂了!</p><p class="ql-block">据读书所知,草木是通人心、有情感的。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许多。陕西作家贾平凹,在其《祭父》一文中写到,院子里有棵他父亲栽的梨树,年年果实累累,唯独他父亲去世那年,竟独独一个梨子长在树顶。无独有偶,章含之在回忆乔冠华时说,1983年乔冠华逝世。次年春天,院子里其他树都忙着开花,唯独老梨树光秃秃,一朵花也不肯示旁人。</p><p class="ql-block">《聊斋志异》中有篇《橘树》,写树与人的情谊,陕西刘公做兴化县令时,有道士送了他一棵小橘树,枝干细得像手指,他不想要,但六七岁的女儿喜欢,精心呵护。等到任满,橘树盈把,并第一次结了果。刘公不想把树带走,女儿抱树撒矫大哭,家人骗她说,只是暂时离开,以后还会回来。小姑娘怕别人偷橘树,亲眼看着它被移到阶下才离去。等到姑娘长大,嫁人,丈夫登进士后,恰好做兴化县令。橘已十围,果实数以千计。原来,刘公走后,橘树只长叶,不结果。待女儿回来,才又一次结果。连续结果三年,第四年“惟悴无少华”,夫人曰:“君任此不久矣”。到秋天,丈夫果然不当这儿的县令了。</p><p class="ql-block">草木无言,但与人同心,欢聚首,伤别离的,不仅仅是人。草木心,也是感恩之心。</p><p class="ql-block">那棵千年古樟树,其高尚之处,在于“但求同死”!</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