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踏着春天的足迹,龙年带着祥瑞飞腾而来。“画角声中旧岁除,新年喜气满屠苏。阳和忽转冰霜后,元气更如天地初。”《跟着书本去旅行》美友圈举办的第二届春节诗意打卡活动趣味十足,从2024年2月4日(立春)到2月24日(元宵节)为期20天,打卡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我坚持打卡20天,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出题老师的智慧和辛苦,沉醉在古诗词的韵律中,品味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年俗文化,享受着充满喜庆和正能量的精神大餐。在20天的诗意打卡活动陪伴下与美友圈的老师们一起共迎龙年的到来,同享龙年的浓浓年味。现将20天的打卡内容做成合集奉献给大家,不仅是对龙年辞旧迎新的精彩片断的回顾,也是提升自己、勇于克服困难不断前行的良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第1天】立春 </p><p class="ql-block"> 题目: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您知道立春节气中“咬春、打春、迎春”的含义吗?说说您当地立春的风俗。</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立春,《尚书大传》中写道:“东方为春,春者,出也,万物之所出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寒冬即将结束。在北方立春要吃春饼,西立《陈检讨集》中说:“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咬得草根断,方能顺遂如意。这是我们迎接春天特有的仪式感。打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2天】团聚</p><p class="ql-block"> 题目: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家过年就是送给父母最珍贵的礼物。说说龙年春节您是否带着一家人回父母家一起过年?</p> <p class="ql-block"> 每年春节都会与远在他乡的公婆团聚几日,我们一家三口在每年腊月三十的清晨驱车四百公里回公婆家过年,转眼间已近三十年,每次踏入公婆家,公婆那殷殷盼望的眼神和溢满笑容的面庞让我倍感亲切,倦意一扫而光,贴春联,包饺子,一起看春晚,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一个又一个新年。今年的腊月三十,我们一如既往准备回家过年,为着那企盼团圆的眼睛和满桌温热的饭菜。“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3天】扫年货</p><p class="ql-block"> 题目: “粉丝豆泡鸡汤热,蛋饺肉圆菜杆香。甜酒年糕茶蛋有,香肠粽子挂房梁。”您是不是年货大军中的一员,说说您扫年货经历和您的“战利品”。</p> <p class="ql-block"> 如今扫年货我使用最多的方式是网购,方便快捷省事,但网购年货却少了一种味道。那种置身于“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的讨价还价中是一种享受,花掉的是钞票,拿回的是快乐。还是很怀念以前去商超购物的场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大包小包,心满意足,累并快乐着,带着一家大小的新衣、吃食回家,钞票花得越多,手中的东西越重,心里的满足感越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4天】龙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题目: “金爪舞长空,龙鳞照日红” 您知道多少关于龙的神话传说,请附上3副带“龙”字春联。</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龙在我国一直是祥瑞的象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有关龙的神话故事有很多,比如被画上眼睛的龙画变成真龙腾空飞走的“画龙点睛”;喜假龙怕真龙的“叶公好龙”;梦想的实现需要磨炼,功到方成的“鲤鱼跃龙门”;还有龙生九子,性格迥异等等。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和精神图腾。下附三副春联愿龙年国泰民安!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p class="ql-block">1.上联:龙腾盛世春光好 下联:人寿年丰喜气扬 横批:吉星高照</p><p class="ql-block">2.上联:龙年行大运财源广进 下联:春日耀新辉福寿双全 橫批:瑞气迎门</p><p class="ql-block">3.上联:龙腾四海春光好 下联:运启千门福气来 横批:春满神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5天】春晚</p><p class="ql-block"> 题目: 今年春晚的主题是“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龘”这个字读作“dá”。该字出自中国古代一部汉字书《玉篇》龙行龘龘也。“龙行龘龘”则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谈谈您对龙年春晚的期望,您喜欢看春晚的哪类节目。生僻字“龘”您能手写岀来吗?不妨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除夕夜我们全家都会端坐在电视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今年是龙年,对龙年的春晚依然有许多期盼,希望会有更多的惊喜。最爱看的春晚节目是小品和相声。除夕夜是寒冷的,但开怀的笑声却溢满温暖的家家户户,辞旧迎新,人们盼望新年的到来,送上最美好的祝福给亲朋好友,正如李白的《元日夜》中所描绘的那般烟火气十足:“苦雾笼大雪,火车烟声中。鼓声满家里,烟花闪银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6天】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题目: “年轮交替,福满山河。”晒晒您家的平夜饭,拍一张珍贵的全家福,共庆龙年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除夕全家人聚集一堂,美味佳肴摆满餐桌,杯酒交措辞旧迎新,互相送上美好的祝福,畅谈未来和梦想,回顾往昔逝去的点点滴滴。老人乐孩子笑,幸福的时光要用一张张照片定格在那一个个瞬间,那是新年里永恒的回忆,被我们珍藏起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7天】正月初一拜大年</p><p class="ql-block">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请讲述一下您的家乡龙年初一喜庆欢乐场面和风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 山西正月初一晚辈需要向长辈拜年,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吃团圆饺子表示新的一年团团圆年,圆圆满满。长辈也会将预先准备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大年初一早晨,家人会放爆竹以示庆祝,称之为“开门炮仗”。这是迎接新年的传统仪式,寓意着新的一年将会顺利、如意、发财。“爆竹传声又岁除,流年不驻隙中驹。”新年新气象,多平安,常喜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8天】正月初二回娘家</p><p class="ql-block"> 题目: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初二回娘家,说说年初二当地的习俗,您回娘家给父母亲带什么礼物?</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大年初二都在公婆家过,初二回娘家都通过视频来实现,给已近九十的老母亲拜年并带去祝福!愿老母亲健康平安!年年岁岁有今朝!“愿花常好人长健月长圆!”年前给老母亲送去许多年货,有现在很流行的预制菜和自己蒸的花馍,希望能给老母亲带去一些开心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9天】为远方的亲友送祝福</p><p class="ql-block"> 题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请寄语您对远离家乡亲人们的新春祝福和问候。</p> <p class="ql-block"> “日有熹,月有光,富且昌,寿而康,新春嘉平,长乐未央。”今天是大年初三,为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送上祝福,总是在相聚的时候无法相聚,人生总有不圆满,缺憾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从小在河北农村姥姥家长大,姥姥家有可亲可爱、慈祥的姨姨们,有一起长大的表兄妹们,那段童年的记忆被珍藏在心里,虽然很少见面却因火一样爱着而牵挂着彼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0天】贴福字</p><p class="ql-block"> 题目: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春佳节之季,除了展示您家的福字,还请您作福字接龙游戏。</p> <p class="ql-block"> 贴福字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通过特定的贴法和顺序,人们希望将福气和好运引入家中,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幸福、顺利。新年前因为要去外地的公婆家,提前要贴春联,贴福字,大门上贴好春联和福字,好好欣赏一番,“福以德昭,享以诚接。”心中默默祝愿龙年吉祥如意!安康顺遂!”并送上福字成语接龙:福星高照—照章办事—事半功倍—倍道而行—行云流水—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1天】情人节</p><p class="ql-block"> 题目: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月14日是国际法定的“情人节”,您可以借“情人节”说上一段话,向您的另一半表达为家庭付出辛劳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清晨鞭炮声声此起彼伏,今天是“破五”和“迎财神”的日子,今天年就结束了。今天还是情人节,于是想送一枝玫瑰给相伴近三十年的先生,一路走来,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感谢先生实现了我在少女时的愿望:“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愿余生我们继续不离不弃,相伴左右,健康圆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2天】红狮舞</p><p class="ql-block"> 题目 : “轻灵红龙起,芳香紫烟催。” 说说春节期间您看到最壮观精彩的舞龙表演。</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下午漫步在运城南风广场上,广场上的人蛮多的,在装饰的喜气洋洋的广场上穿行,人们脸上容光焕发,孩童们欢呼雀跃,年味十足。猛然间听到不远处锣鼓喧天,以为是舞龙表演,寻声而去,却只见一只很讨喜的红色龙狮在独舞,赢得人们阵阵喝彩声,正是“狮舞庆丰年,金鼓声声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3天】为属龙的朋友送祝福</p><p class="ql-block"> 题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请为属龙的朋友送上祝福,说说您对龙年的期望,献上带“龙”字满满正能量的6条祝福语。</p> <p class="ql-block"> 龙年到,把祝福送给属龙的朋友们:“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龙年带着祥瑞扑面而来,愿一切美好随之降临。想将宋代陈著的《一剪梅》“把酒君前欲问年。笑指松椿,当是同年,愿从今后八千年。长似今年。长似今年。”送给自己和各位老师。顺献上“龙”字的祝福成语:龙马精神、 龙腾虎跃 、龙盘虎踞、 龙吟国瑞 、矫若惊龙、 龙凤呈祥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4天】为教师送祝福</p><p class="ql-block"> 题目: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请用一段话表达您对老师的敬意和节日祝福,不要忘记献上一束鲜花。</p> <p class="ql-block">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我家和先生家一共有六位教师,先生也是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师的辛苦和不易,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表达能力,而且要有耐心和爱心。新春之际,我想对敬爱的老师们说:“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感谢老师们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愿我的谢意编成一束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无限芬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5天】“龙”字歇后语</p><p class="ql-block"> 题目: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龙年请您用龙的歇后语开启新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龙年伊始,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了带“龙”字的歇后语的学习,很有意义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1、龙王爷打哈哈——看你这般神气</p><p class="ql-block">2、海龙王打喷嚏——好大的口气</p><p class="ql-block">3、青龙共白虎同行——吉凶事全然未保</p><p class="ql-block">4、龙王搬家——厉害(离海)</p><p class="ql-block">5、大水冲垮龙王庙——不认自家人</p><p class="ql-block">6、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p><p class="ql-block">7、龙王爷掂着灯笼找水喝——旱到家了</p><p class="ql-block">8、龙王爷的帽子——道道多</p><p class="ql-block">9、龙王爷打呵欠——神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6天】好友团聚送祝福</p><p class="ql-block"> 题目: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说说龙年长假您参加新春聚会时举杯同庆、把酒言欢的热闹场面。</p> <p class="ql-block"> “人间团聚乐,身外总云轻。”春节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举杯畅聊,甚是开心。每年春节期间,我们家都要和另外两家好友聚餐,三家都是儿子,从小一起长大,年龄相仿,如今孩子们不在一个城市上班,很难相聚,渐渐从我们的聚餐中退出。一年一度的新春相聚,我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举杯送上祝福,只有开心相伴左右,仿佛从乌发到华发是一瞬间的事。恰如唐代李白《梁园吟》中云:“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7天】 过年穿红衣</p><p class="ql-block"> 题目: “青龙暗自伤,鼠猴穿红衣。”您相信民间流传千年的谚语吗?您会在龙年穿红衣服吗?</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吉祥和喜庆,每年过新年老母亲都会穿上我给她买的红内衣,今年春节已是鲐背之年的老母亲更是里外都是红衣,喜气洋洋过大年。古话说“龙年穿红老三样,逢九本命莫相忘。”这种说法和习俗都是古老的传统,穿红色的习俗起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发现龙的恶势力会被红色驱赶,穿红色服饰以保护自己免受恶灵侵扰,穿红衣也是新年里人们对幸福和吉祥的祈愿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8天】春游</p><p class="ql-block"> 题目: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分享您早春二月的旅行经历。</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七清晨与好友相约去采摘。我们驾车大约4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在老板的引领下我们俯身穿过狭窄低矮的通道,进入水果西红柿大棚,哇!眼前豁然开朗,一派生机勃勃,西红柿树苗的枝条被架起,足有一人多高,一垄一垄的树苗枝叶繁茂,抬头望去,红红绿绿的果实挂满枝头,站在大棚里如同置身于果园一般,真是“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9天】春节观影</p><p class="ql-block"> 题目: “书中自有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春节长假您除了读书,也许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分享您的读后感或观后感。</p> <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晚上去电影院观看了贾玲导演并主演的《热辣滚烫》,“一切还来得及,来得及爱自己。”这句台词印象深刻,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和幸福。当然最让我感动的是当电影已结束,所有观影的人都没离开剧场,都被屏幕上贾玲11个月的减重记录所吸引和震憾。我为贾玲的毅力所感动和泪目,体重先增肥至210多斤,再减至110多斤,她实现了她的愿望,这个愿望在别人眼里是很难做到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20天】元宵节猜灯谜</p><p class="ql-block"> 题目:“...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您怎样过元宵佳节?可以猜猜灯谜。</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个元宵节一定是要陪老母亲过节的,看电视上的灯展更适合。在家中猜灯谜也是不错的想法: </p><p class="ql-block">1. 拜年(打一作家名)答案:驾敬之;</p><p class="ql-block">2. 七十二小时(打一字) 答案:晶;</p><p class="ql-block">3. 自有一日出头天(打一字) 答案 :春;</p><p class="ql-block">4. 与龙共舞(打一字) 答案: 龚 </p><p class="ql-block">5. 壹加壹(打一字) 答案: 王</p><p class="ql-block">6. 万家灯火闹元宵(打一电影名) 答案: 不夜城</p><p class="ql-block">7. 元宵后(打一字) 答案: 完</p> <p class="ql-block"> 祝大家龙年行大运!福寿安康!在游学的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