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长武“地故事(黑社火、地摊社火)”的传承密码】

边区汉子

<p class="ql-block">  陕西省长武县在正月里有一项热闹非凡的社火民间艺术活动——耍故事(也称:地故事、地摊社火、黑社火),随着夜幕的降临就在城市乡村里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地展演着。因其历史悠久,据悉已有三千多年的传承,享有“陕西十大社火”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长武县古称:鹑觚、宜禄。上古时期就有人类的繁衍生息,属于古人类文化发祥地之一,其中碾子坡古文化遗址约相当古公亶父迁岐之前的遗存。</p><p class="ql-block"> 位于长武县亭口镇冉店社区碾子坡的遗址跨越了仰韶、先周、西周和东周等多个时期,其中以仰韶文化和先周文化为主要遗存。</p><p class="ql-block"> 早在3500年前,周先祖公刘为避夏桀居豳国,定都长武,并娶长武张氏女子在此开疆立国。这里所说的豳国,是国名,是夏末商初时期秦陇间的古国,即指先周公刘所居之地。在今天长武县枣园镇、亭口镇所属的三水地区(长武县是泾河、黑河、南河三水汇集点)一带建国。成功的推动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发展壮大,对探讨先周文化面貌和特征,增添了新的资料。</p><p class="ql-block"> 从史料及现代考古来看,甘肃省庆阳是公刘的出生地,陕西省彬县是公刘的埋葬地,长武县是豳国的国都所在地。在当时的环境下豳国所说的长武不局限于今天的长武县版图。当时的国都以长武为核心,还涵盖了陕西彬县、旬邑、永寿、甘肃灵台、泾川、宁县、正宁等部分地区。</p><p class="ql-block"> 长武县素有“三秦屏障”、“秦陇门户”之称。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长武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地处关中西陲,咸阳市西北部的泾河中游南侧。东与彬县毗邻,南与甘肃省灵台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泾川县接壤,北与甘肃省宁县、正宁县交界。</p> <p class="ql-block">  《礼记· 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传说那位头触不周山的共工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传染瘟疫,这个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爆竹烟火,故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祛疫消灾祈福的民俗。</p><p class="ql-block"> 《白虎通义·社稷》记载:“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社。”郑玄作注:“后土、社也。”以后为便于祭祀土地神,又称社为地域区划的小单位。</p><p class="ql-block"> 《管子·乘马》曰:“方六里、为社。”即方圆六里为一社,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俗称社火,社火是远古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p><p class="ql-block">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 东京 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起源于三千多年前周代的祭祀社舞,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与元宵节、佛教燃灯节融合而来,当时的皇城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以后逐渐被融于社火之中。</p><p class="ql-block"> 现今的地故事是一种以歌舞与武术、杂技、杂戏、焰火等融合在一起的、群众性很强的民间传统庆典狂欢活动、貝体表演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但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长武的社火(耍故事)内容包罗万象,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戏曲片段等。主要包含以下七种表演艺术形式:1、马社火;2、高跷(镢把);3、车亭子;4、高台;5、龙灯舞;6、背亭子、7、地故事(地摊社火、黑社火)。</p> <p class="ql-block">  而地故事(地摊社火、黑社火)是长武县流行、最普遍、最广泛的社火形式之一。它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一般武打戏剧外,还有耍狮子、跑旱船、蚌壳灯,唱曲子等。它的最大特点是,演员以跑为主。所以,也叫“跑社火”、“跑地摊”。这种形式的艺术,化妆简便,演出不择条件,家庭院落,村庄独户,只要有个小场地,围个圈圈,就能演出。这样不停地跑,还要作各种复杂的、难度较大的武打动作。有的还配以烟火,唱些小曲。</p><p class="ql-block"> 演员角色一般分武身、软身、丑角三类,</p><p class="ql-block">多在夜间表演,有时通宵达旦。锣鼓声大震,</p><p class="ql-block">具有给表演者助威鼓劲的作用,但也能忽紧</p><p class="ql-block">忽慢。演出多以《保皇嫂》、《出五关》、</p><p class="ql-block">千里走单骑》、《三打白骨精》、《救裴生》等内容为主。</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表演首先必须“打场”,因为是地摊演出,围观者聚集在一起需要“打”出一个场地。一般用霸王鞭、舞龙或武术表演“打场”。过去“打”出场后,小孩子们提着灯笼迅速围成一个圈,圈中心就是演出场地。现在用灯笼围圈已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长武传统“地故事”有100多个故事内容,常演的有《赵匡胤千里送妹》、七仙女下凡》、《关公出五关》、《吕布战三英》、《三请诸葛亮》、《黑虎搬三霄》、《赵飞搬兵》、《洗衣服》、《闹天宫》、《满堂红》等,短则七八分钟,长则二十多分钟。</p><p class="ql-block"> 在有些地方,还挑选一“巧嘴人”扮成“春官”说几句顺口溜,要求琅琅上口,趣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春官”在上古时期,是一个官职名称(即宗伯,颛顼氏时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为长官),掌理礼制、祭祀、历法等事务。相传远古时期,人们不掌握按气候节令种庄稼的知识,常常有种无收,于是“春官”便骑一头耕牛来到田间地头向先民们传授节气知识和种田的技术,年年如此,便形成了后来“春官说春”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据说在唐朝初年,朝廷为了能够使百姓更好的耕种庄稼,专门封了“春官”,让他们到各家各户去送“节气表”。“春官”们认为既然去乡村送表,也该顺便说些吉利话,便慢慢兴起“说春”之俗。</p><p class="ql-block"> “春官说诗”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则就是:“晦涩怪僻者劣、令人费解者劣、洋腔洋调者劣、书本语言者劣、凑腔脱韵者劣、咬字不清者劣、声低音小者劣。”其语言特色是通俗易懂,合辙押韵、口齿清晰、声音洪亮。在表演时春官说一句锣鼓敲一次,特别富有节奏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地故事开演之前要举行“请神”仪式,请神仪轨庄重而严肃,首先是唱诵祭文,在锣鼓声中迎接各路喜神财神方神入座。紧接着众人敬献香果茶茗,焚香烧纸并行三叩九拜之礼,以表众人对神的敬意,同时点燃灯盏并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p><p class="ql-block"> 据传燃灯盏是由先秦 “庭燎祀天的柴火演化而来…。”点燃的灯盏会被放到家门口和家里的各个建筑上面,等灯盏燃尽,就会被瘟神疫鬼所食。</p><p class="ql-block"> 这个过程有些地方叫做散灯.即把聚集在一起点燃的灯分放在不同的地点,其先后次序不能乱,灯盏要先散到玉皇大帝前,然后灶爷、关爷、门君、仓官、药王诸神和先人牌位。这些灯都散完了,才可向其它地方散。不同形状的祭灯,不能随意乱散。鸡灯要散放在锅台角,其用意是鸡能把抛撒在锅边的米面啄去,以免浪费。</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黑社火表演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还是旋高烨。表演者身着彩服,项系大铜铃,威风凛凛。手执高烨呈四方形、八角形、圆形或柱形,上有顶盖,内有灯烛,顶盖周围布满飘带,插四面龙旗,贴有祥云图腾,极其华丽美观,有些村庄也用高腰花伞代替,用以指挥表演队伍的行进和表演节奏及表演流程。</p><p class="ql-block"> 《元史》卷六十九,志二十记载:“望燎,奏隆成之曲:黃鐘宮熙事備成,禮文鬱鬱。紫煙聿升,靈光下燭。神人樂康,永膺戩穀。祚我不平,景命有仆。</p><p class="ql-block"> 《元史》卷七十一,志二十二记载:“照燭二人,掌執籠燭而節樂。凡樂作止,皆舉偃其籠燭。</p> <p class="ql-block">  地故事中的演员,主要有红脸、花脸、净脸、文旦、武旦、丑脸、白脸等。各种脸谱、衣服都有专门人负责化妆。所用的道具,有长刀、短刀、枪棍、鞭、锏、锤、弓箭等。通过一轮又一轮打斗追杀,仿佛把观众引入古老而久远的战争中,或一场历史纠葛中,或人生悲剧中,或缠缠绵绵的爱河中。</p> <p class="ql-block">  地故事的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有口诀云:“红色忠义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豪侠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官)。”此外,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以表现人物不同的身份和性格。</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的脸谱谱式很多,如:对脸,破脸,碎脸,悬脸,转脸,定脸等最常见的是对称形和旋转形两种。对称形即是左右形与色都成对称分布,以五官为准,饰以各色纹样;旋转形则放弃五官中线,向左或向右成一条斜线,并饰以盘旋游走的纹饰,有很强的运动感。</p> <p class="ql-block">  流传于长武的地故事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从本质上来看,是消灾禳福、祛疫逐鬼的巫傩文化的具体表现。同时,这一巫傩文化民俗形式也广泛流传于甘肃的秦州区、秦安、武山、泾川、灵台、静宁、庆城、西峰、镇原、宁县、正宁、合水,陕西的陈仓及山西、河南、青海、宁夏的一些乡村。</p><p class="ql-block"> “耍故事”也广泛流传于湖南的汨罗、湘阴、临湘等地区。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的《湘阴县志》中有:“元夕,城市剪纸为花灯,居民奔走以乐,云彩朱衣鬼面,或步或骑,相聚数十人为戏。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县志》记载:“元宵,剪纸为灯,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或携以行。至有扎龙灯、鳌山、塔、球者。城市彻夜游玩,各乡村,朱衣鬼面,持灯人家,打花鼓,唱民歌,相聚数十人为戏,曰‘耍灯’。”传至清末民初,就变成了大规模的“耍故事”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最古老的民间习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祭祀祈愿的群体活动。</p><p class="ql-block"> 商周时期(公元前 11 世纪 - 前 256 年),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之为、 " 大傩 " ,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熊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驱使鬼怪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地方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以助兴。</p> <p class="ql-block">  地故事的表演技巧及功夫要求很严,从人物出场,打斗翻转,一招一式都按照程式去进行。每一个动作讲究功底。一要看四门是否踏到;二要看套路;还要看是否掌握了道具:黑虎鞭、春秋刀、莲花刀、四平刀、连枷棍等动作的基本功。一般演员主要看他是否掌握了推刀、斩刀、提刀、劈刀、挽面花等基本动作的要领。</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男性表演者以踢、击、翻、跳的武技吸引观众;女性表演者则脚步如行云流水;丑角则滑稽风趣。表演一般是两到三人转耍,有的对打,有的散打,有的相互逗笑,场面看似有点乱,实则无形却有形。</p><p class="ql-block"> 组织地故事表演队,还有许多辅助环节,如锣鼓队、彩旗队、蜡烛、灯笼、道具、衣饰、脸谱、高烨、放火把、高腰伞等都有专人分管。</p><p class="ql-block"> 地滩社火,人们经过一个腊月的精心排练和预演之后,按照当地风俗,从正月初三晚上正式进入表演,直至正月十五结束。</p> <p class="ql-block">  地故事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至今,依旧是西北乡村正月里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之一。</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在诙谐热闹地表演中与人们一起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单就地故事的表演形式而言,很难在其中寻找到社会经济的影子,然而从表演的内容来看,却无不体现着社会经济的变迁。农业是农耕社会里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地故事原为祭祀祈愿、消灾祛疫及农业丰收而生,也就意味着地故事在产生之初就与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是地故事产生的根源,也是其最终的归宿。可是这种联系却是隐性的,在宋元以后,随着地故事娱人性质的加强,这种原始的核心祭祀要素日渐被人们所忽视。</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呈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反映着时代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地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性、文化性、宗教性等多种意义,应该重视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的表演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为了表达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资源的感激,还包括了对社会和谐繁荣以及对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 地故事在过去被认为是人与神沟通的方式,同时也是社区成员之间建立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平台。此外,地故事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形式,也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故事的表演内容逐渐增加了娱乐元素,成为了民间喜闻乐见的群体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地故事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多重意义的传统民俗活动,它在历史上一直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当代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