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开春的一缕暖风

唐克雪

<p class="ql-block">  天才蒙蒙亮,嘀嗒声从窗台响起,以为是放窗台的手机飞来元宵祝福了——今年元宵正好周末,学校第一课,猜灯谜;第二课,看舞龙耍狮,算是给元宵节预热——读手机,没有元宵。点开平时不太注意的老兵群,老战友里倒有元宵情怀。选了较为喜欢的元宵视频,同行、同事、亲朋、学生、学生家长,一一问个遍,个个发祝福。</p><p class="ql-block"> 早餐,甜得发腻的汤圆,配合家人的温暖祝福,摆上餐桌。</p> <p class="ql-block">  农历元月十五,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因而正月十五称“元宵节”。据悉最早源自 2000多年前汉武帝“太一神”祭祀,其二与佛教东传有关,其三为道教“三元说”,同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构成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因而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是元宵主题;舞龙耍狮、踩高跷划旱船等,是较为重要的民俗表演。</p> <p class="ql-block">  我这代人,五零末六零后出生,元宵节概念,大多长大后才清晰。</p><p class="ql-block"> 连过年的记忆,最初也是生产队的高音喇叭高喊最高或最新语录,号召贫下中农过“革命化”春节。</p><p class="ql-block"> 那年,“农业学大寨”口号涂满村道两旁矮墙,且随寒风爬上后村山坡,时任平乐县委书记,姓田,带全家老少,到我们二塘公社高桥大队农业学大寨工地,率领全大队贫下中农以“向荒山要田”口号,过大年三十。</p><p class="ql-block"> 其时我们村属“三忠”大队,与高桥大队相邻,这个消息,就像书记给贫下中农最大的过年红包,大人们像打了鸡血,年也不过了,都涌到马鞍腰下的山坡,大雨大干,小雨当流汗地开山造田。</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个节令,大人们也都上了学大寨工地。为“革命化”春节,画了一个革命化句号,</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一点,我们村饿死不少人,更多人顶不住饥饿吃“观音土”,肚子鼓胀得喘不上气,官府终于收住伸向农村的黑手,允许农民“三自一包”“四大自由”,让他们凭双手获得喘息机会,我家的粮食能堆满半边楼,过年,我妈会做很多年糕、水浸粑,我爸则做很多扣肉,徐夕到十五,每天一碗,一直吃到十五。十五肉一吃完,年就过完了。</p><p class="ql-block"> 也有舞龙耍狮的记忆,通常是在初二到初五那几天,各村各寨的龙狮队,集体出来,有时在某村寨的篮球场表演,更多是到各家各户门楼前表演,讨一阵欢呼,得一个红包。红包里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家有能力给龙狮队一个红包,龙狮队的技艺,得到主家肯定,双方算是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 更多的感觉,就是元宵节过了,年也过了。接下来,这些仅有的过年记忆,成为“四旧”,被革文化命的熊熊烈火烧得一干二净,生产队高音喇叭号召广大贫下中农过革命化春节,我们跟着大人的节奏,一天天、一步步地,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农业学大寨,走过青黄不接、半干半稀的日子,等待,漫长的等待,为下一次过年……</p> 真正认识元宵节,还是来珠海之后,有几年时间,我负责一家经营免税品的国企广告宣传。那时,一些泊来节日,像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甚至光棍节,深得年轻人喜爱,作为免税品大卖场,这些节日,都要做一些特定商品推广宣传。<br>  就是那时候,才知道,同西方情人节相类,中国也有一个传统情人节,开始以为是牛郎织女“七夕”鹊桥会,没想到是元宵节。<br>  古时七夕是女孩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和爱情没多大关联。古代实行宵禁,尤其是女子,一年中,唯有元宵晚,可出门赏灯。未婚男女在灯会上传情达意,成就无数美满的姻缘。 传说宋徽宗和李师师就是在元宵节,成就一段风流野史。<div>  野史无从考证真假,但宋代大才女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相识于元宵节赏灯,有诗为证,两人一见钟情,赵公子回家后茶不思,饭不想,给了父亲一个字谜:言与司合(词),安上已脱(女),芝芙草拔(之夫)。意思是:自己要做词女之夫。父亲心领神会,不日就去李家登门下聘,成全了这桩婚事。<br>  在此之前,北宋文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成为千古名句。大文豪的“元夕”,上片写恋人旧年元宵节约会的情景,花市灯火通明,有如白昼,月在柳树梢头升起时,相爱人儿相约黄昏后共游花市。下片写今年元宵节,不见去年相约人,往日的山盟海誓被负心人抛弃,唯剩痴情女子偷偷掉泪。<br>  有个成语叫“破镜重圆”,传说南朝某公主嫁给一江南才子,南朝被杨广灭亡,公主和驸马被迫分离,离别之际,将一面铜镜一分为二,约定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就都到长安灯市叫卖手中半块铜镜,这样夫妻俩就有机会再次重逢。多年后,落魄的驸马终于来到长安,和公主在灯会相遇,皇天不负有心人,年复一年灯市叫卖铜镜的故事,有了脍灸人口的美好结局。<br>  在唐代,有位诗人诗名不及“李白杜”,但他写的《正月十五夜》,却是留传盛广的元宵诗——<br>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br>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br>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br>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br>  首联写灯火辉煌,颔联写人流如潮,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现在的读者即使不很熟悉诗人和诗,但每到佳节,霓虹闪烁之际,由首联演绎而来的成语“火树银花”,却不应陌生了。<br><br></div> 自此,元宵节忽地生动起来,每每遇到与元宵相关的诗词,或各地民俗民风,都会格外注意。它们的内容,从此也丰富且具体。<br>  首先是元宵灯。隋朝时,灯火已亮元宵夜。《隋书·柳彧传》记载:每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唐朝元宵张灯,比隋朝更热闹。《大唐新语》记载: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影之会,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贵臣戚属及下俚工贾,无不夜游。<br>  宋朝,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元宵“家家灯火,处处管弦”,“灯品至多”,“精妙绝伦”、“奇巧百端,日新耳目”。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天子与民同乐,以示亲民。“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说的便是皇帝在宣德门与民同赏元宵的情景。<br>  明朝时,社火花灯达高峰,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传说1485年元宵节,明宪宗朱见深在宫中隆重庆祝,皇宫内外张灯结彩,人人身着喜庆服饰,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宫廷画师从早到晚跟随宪宗,将所见如实描绘,成为千古名画《明先宗元宵行乐图》。<br>  元宵节的灯期,也慢慢演化为元宵假期,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自正月初八点灯到正月十七夜落灯,整整十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至清代,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br>  元宵张灯又演绎猜灯谜活动,主要是民间好谜者在彩灯上写上谜语,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者人众,成为古人展示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活动。<br>  有关元宵灯的民间传说,也丰富多彩,如陕西西安一带送元宵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灯”与“丁”谐音,送灯求添丁吉兆。<br><br> 其他一些民风民俗,也自此具体而生动起来。<br>  比如舞龙,源自汉朝时人们舞龙求雨。“龙”象征神秘、恐怖和威力。面对新年第一道彩虹,人们唱“二月二,龙抬头”,期望并认定它会给天下带来吉祥、欢乐和幸运的及时雨。《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先民作“土龙”求雨的风俗,被描述为“执物舞成龙的情形,他们身手相续,跃上伏下流动回环”;东汉时期,龙舞既有礼仪性质,又是娱乐节目,张衡在《西京赋》中描述的“鱼龙曼延”之戏就是龙舞。北朝时,龙舞被当成各种喜庆活动保留节目。到隋唐,舞龙出现在元宵节之夜,与其他拟兽舞共舞,成为元宵节最常见的民俗表演。<br> 比如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称醒狮,北狮分“文狮”“武狮”。唐朝时,舞狮以狮舞形式为宫廷娱乐节目,供皇帝欣赏,地位极高。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到元宵节,舞狮与舞龙,龙狮共舞,成为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民俗。 比如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北方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被喻为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后来出现在元宵节,成为舞龙耍狮之外普遍的元宵节民俗表演活动。 迎紫姑,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同情她、怀念她、便出现“正月十五迎紫姑”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像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反映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看上去貌似很复杂,很重要,四海欢腾,却不是法定假日。因而元宵有些自娱自乐感。不过,民间历来就有“不过十五就是年”,现代人也讲,元宵节标志着年的结束,却又意味着年的开始,使得元宵节的意义变得多元。<br>  都对。我潜意识里就这感觉。并且官方虽然不给假,但对应央视春晚这台味同嚼蜡却弃之可惜的文艺晚会,这么多年来,央视的元宵晚会同样在人们的口水仗中坚持到现在。<div>  另有一感,就是上述元宵节内容,当下与过去,差异也很显。从上一世纪走过来的人,经历了翻天覆地式的革文化命活动,激活孩童时代的民风民俗,有一种激情和向往。所以过年与元宵时的舞龙耍狮闹花灯,以及其他年节活动,上一代人是情怀,下一代人是热闹;这一代人是假日,上一代人是节日。<br><br></div>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清晨,我趁着窗台的嘀嗒声提前醒了,从老兵群里的挑了一个充满喜庆风味的视频,给那些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微信通信录里的微友,一一发送元宵祝福。</p><p class="ql-block">  然后,跑海边锻炼去了。回来吃过甜腻的汤圆,点开手机微信群,享用接收了我祝福的微友们的回福。有,但都是平常往来较密切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另外的,一直到晚上,我陪小朋友们到江门打围棋冲段赛,也深藏在元宵的焰火中。</p><p class="ql-block"> 是的,无论是年,还是元宵,包括许多的传统节日,我们总是有许多期待,也总是有许多不满。但就像早年以“破四旧”名义冲刷得干干净净的各种传统节日,结束文革后也还是以不同形式活了回来。所以,无论期待,还是不满,我们应该以过来人的豁达,去看待的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节日,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风,就像当前官府再强硬手法阻止年轻人过洋节,也无法像革文化命时烧一场烈火将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烧个灰飞烟灭;再多的期待和推动,也无法将元宵和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复制从前。</p><p class="ql-block"> 风过耳,俱往矣,元宵说到底是吹给新年的一缕暖风。怀一腔激情面对开始复苏的春天,哈哈一声笑,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