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后代写红色故事:永恒的缀忆

汾州文化

<p class="ql-block">  导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刘修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永恒的缀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梁继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12月17日,在平介县抗战英雄“铁麻虎”红色后代宋宝林的沟通下,探访平介县三家村刘修卿、刘修臣的六位后代,经过一上午详细的采访,知晓了平介县三区及三家村刘氏家族的革命事迹。此次采访,令刘家后代高兴的是今天终于有红色后人探讨先辈的抗战功绩,遗憾的是先辈生前遗留下来的抗战实物资料太少了,只知道星星点点,但平介县三区及刘氏兄弟伟大的抗战精神熠熠生辉,让人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从伪战区到红色“小延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遥香乐乡(原西王智乡)有个三家村,村名是依照刘、张、武三姓姓氏而来,系从洪洞大槐树迁徙定居,取名三家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氏作为三家村最大的家族,从洪洞大槐树迁徙定居以来,刘氏家族本是耕读之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虽非钟鸣鼎食之家,在当地也算书香门第。先祖刘振常曾经是清朝秀才,一生教书育人。二世刘致祥,娶妻武坊村刘张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刘修卿,二儿子刘修臣。在刘致祥七岁之时,先祖刘振常逝世,失去了家中的顶梁柱,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苦境,进入了贫苦生活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到了1938年,日寇占领平遥城后,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大肆掠夺,河西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灾难之中。“晋西事变”的发生,“汾阳协定”的签订,同蒲铁路以北、汾平介孝的平原地区成了日、阎占领的白色恐怖区。日军占领汾阳,阎伪占领孝义。日伪相互勾结,对汾、平同蒲铁路平原地区采取外线包围、内线分割,层层建立防线,处处设置据点,共同反共,妄图割断共产党晋鲁冀豫同延安联系,阻割各地物资运送、人员往来,消灭共产党的抗战有生力量,对中国共产党抗日工作形成了严重危害。中共晋西区党委根据其特殊地理位置及敌我斗争形势需要,1941年1月,成立了中共汾平介孝工作委员会,同年3月,在南良庄村成立了平介县抗日民主政府,平介县由此而成立,三家村属平介县三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日伪在平介县三区势力猖獗,纠结联合了当地的地痞、流氓形成了强大的反共势力,乡村建立伪政府,对当地人民残酷剥削打压。当地人民敢怒而不敢言。“白天怕日头(指日本太阳旗),夜晚怕勾勾(指阎匪十九军),白天黑夜盼八路”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县三区在地下党区委书记王明的领导下,针对当时的现状,深入发动群众,开展秘密地下工作,培养了高王氏、刘修卿、刘修臣、宋淳修、宋宝生、宋宝辉、郝晋臣、畅万生、畅启宝、张进芳、杨治平、伍修仁、刘发威、刘福盛、刘福光等各村革命人士,在西王智、三家村、赵家堡、羌城、罗城等村建立了堡垒户,建立了“两面派”村长制,对投敌的人士展开思想攻势,策反他们回到革命阵营。在各村安置了情报联络员,铲除汉奸,活捉了北官地的汉奸“范老虎”,镇压了三家村、大堡村、西关城及伪乡村指导员和便衣特务4人,起到了威慑作用,鼓舞了群众的斗志,革命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保证了延安与晋冀鲁豫解放区之间的干部往来,保证了文件传递的地下交通线畅通,在抗战时期,为党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使当时西王智、三家村、赵家堡、羌城、罗城一带成为名红一时的红色“小延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辉煌的红色岁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立农村党支部。在平介县县委书记成克、中共汾平介孝工委武林叶、三区区委书记王明的领导下,1941年2月,在王明家乡罗城村发展了7个党员,建立了罗城村党支部,王明任支部书记,属中共汾平介孝工委领导,这是在平介县铁北地区农村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平介县三区在书记王明的带领下,很多人都加入共产党组织。这时起,三家村刘修卿、刘修臣兄弟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并配合王明秘密开展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各村建立了可靠的堡垒户。三家村村子虽小,三十多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参战人数很多,其中有高王氏老人高妈妈、高老爹、儿子高光明、高月英全家4人,刘修卿、刘修臣两兄弟,伍修仁、刘发威、刘福盛、刘福光等几十人都参加了革命。在三家村高秀士家建立了可靠的堡垒户,红色交通站。高王氏老人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王明和吴有贵在她家中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王氏、刘修卿、刘修臣两兄弟在三家村秘密开展了策反工作。在他们协调下,在高吉照家中,与伪村长刘景寿取得联系,在刘景寿的协助下,联络了三家村陈安和、刘殿元、刘德银等五个民卫军,召开了秘密宣传教育会,使这些人成为我方的内线,把三家村敌活猖獗的统治区成为我方的敌后坚强红色堡垒村。并取得了三区内部纷纷发动起义的连锁反应,赵家堡民卫军带枪起义,西王智民卫军也在暗中酝酿起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县三区秘密地成立了民兵队、武工队、游击队等地方军事组织,进行革命武装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修卿、刘修臣两兄弟参加了南官地区伏击战。宁固敌伪保警队和乡武装进南官地区骚扰,三区武工队和游击队在王明书记带领下,避开敌人,绕过村前高粱地迂回到敌人背后,隐蔽在护村地旁的青纱帐里。截住敌人回路。出敌意外地打了一场袭击,一举击溃了这一伙敌人,扑灭了他们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士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修卿、刘修臣两兄弟参加了袭击了来北官地征粮的敌人。畅启宝和宋辉俭、宋淳修、武平带领我们的民兵八分区陈赓司令和安平生县长带着部队袭击了来北官地征粮的敌人,活捉了伪乡指导员1名,当晚又袭击了净化村敌据点,以示警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修卿、刘修臣两兄弟参加了在香乐村抢夺日军物资伐击战。1944年,三区游击队与西北野战军独四旅十四团配合在香乐村截火车抢了日本人的一批军需武器,十四团七连连长康廷俊指挥作战。拦截成功后,三区游击队带着战利品迅速撤离,日伪军一路追来。“徐黑子”带领的游击队在西王智畅家院附近与日伪军接火,经过激烈战斗,日伪军打了败仗,抓了他的一名小队长,打死两名鬼子。气急败坏的日伪军疯了似的到处搜查烧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三区民兵队、武工队、游击队参加了汾孝战役,参加了曹村消灭闫伪“亲训师”战斗,参加了攻打汾阳协和堡战斗,参加了解放太原战斗,捐献物资,倾心付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奉献了青春与生命。涌现出了很多的战斗英雄,书写了一曲壮丽的战斗凯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刘修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三、血洒沃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0年7月24日,八路军120师吕梁工卫旅配合文水、汾阳的地方武装,将香乐村附近的平汾铁路刨毁了长达一公里的轨道,并将枕木上浇煤油焚烧。日本鬼子进村后,将全村百姓集中在村北大庙院里,烧杀群众。 村长张起长挺身而出保护群众,四个日本鬼子用刺刀向张起长捅去,又用刺刀连捅数十刀,张起光荣牺牲,日军放火烧毁村里11间房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三家村刘福盛(小名三九则)与西王智畅启宝在魏乐村执行警戒任务,到村东口的三官庙顶上放哨,被从丰依村方向一梭子子弹就打了过来,刘福盛当场牺牲。出殡那天,县委书记成克、县长安平生等县区领导都来参加了追悼会,三区区委书记王明、区长樊震与家属一起亲自办理刘福盛的后事,刘福盛后被国家评为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48年农历二月初八,在宁固镇召开了由54村村民参加的万人大会,闫伪把抓到的三家村的高妈妈、高老爹及其怀孕临产的儿媳妇、村长刘晋寿以及起义民卫军家属,有刘殿元的父亲、母亲、妻子(怀孕),陈安和父亲、母亲、妻子(怀孕临产期),刘德银的父亲等11人,还有西王智的民卫军侯铁牛,班长王信,南官地民兵宋丰瑞、根子共15人,押到宁固村北石桥下用机枪扫射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家村惨案”,三家村为革命牺牲了11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血洒沃土还有罗城村的梁生详、大羌村的罗占宁、三家村的刘锦虎等平介县三区的117位革命烈士。英雄故事数不清,革命精神万代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此照片摄于1945年抗战期间,右为 三家村郭永贵,中为南堡铁海峰,左为三家村刘修臣(平介县三分区队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四、铭记心灵的呼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家后代滔滔不绝的讲述,将刘氏先辈历尽艰难的事迹呈现于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县三区书记王明与三家村刘氏是姑舅之情,一直交往不断,王明父亲去世之后,刘氏家族以“人主”身份参加葬礼,也许是亲戚加上爱国热情的缘故吧,刘氏家族一家人早早地参加了革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祖刘振常在爷爷刘致详七岁时撒手人寰,生活的艰难落在了爷爷刘致详、奶奶刘张氏身上,出生的刘修卿、刘修臣两个儿子早早参加了革命,在日伪占领的区域里,全家人经受了严重的苦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革命家属,常常遭受欺凌,有家不能归,东躲西串。奶奶刘张氏常常和身坐着而睡觉,一有动静,马上带领家人躲避日伪抓捕。特别是在一九四六到一九四七年,一家人逃亡在汾阳边山,饥一顿、饿一天是常常经历之事,在乱世之时一家人能够保全性命已是大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奶奶刘张氏,历尽人生坎坷,尝尽了生活的艰难。1948年农历二月初八的“三家村惨案”,多亏奶奶带领一家人躲避在外逃荒,否则也是闫伪的刀下之魂了。在其60岁时,因为长期劳作,五黄六月收麦之时,划伤了双眼,无钱治疗,双眼失明,度过30多个春秋岁月。也许苍天有眼,记其恩德,活到九十高龄才撒手人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日寇投降后,当时和闫伪斗争的焦点是抢夺粮食物资。敌人成天下来要抢钱粮抢衣物,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空室清野,与日伪强夺物资粮食,把物资粮食送给西北山的八路军。一家人自己饿着肚子,穿着破烂衣服,将家里物资粮食全部无偿地支援共产党。每当平介县的战友同志来到刘氏家里时,把最好的饭菜留给他们吃;每当遇到困难时,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革命同志。著名的汾孝战役,太原解放战争,大量的粮食、物资、食品、门板、煤炭都是先辈用生命与献血换来支援革命成功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先辈刘修卿经常给孩子们讲起战斗经历。有一次,民兵们在西王智赵姓老乡家集合,被勾子军包围了,情急之下藏在了豆秆下面侥幸躲过一劫,但还是有两位同志不幸被捕,其中有一位是大堡村的桃园子(真名叫张进芳,堡子村人),后来被敌人杀害,临刑前高喊“共产党万岁”, 刘修卿每次讲起这件事都为他的革命精神感动万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西北山上,刘修卿有一次得了重感冒,接连好几天高烧不退,当时药品非常稀缺,只能硬抗!多亏了同村上来的伍修仁伯伯一直守护在跟前,悉心照顾才脱离了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王和镇突围,刘修臣死里逃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七年的夏秋之际,阎锡山军队为了巩固维持其在山西的统治,进行了一次大搜捕。平介县三区向晋东南一带转移,来到了沁源县的王和镇。半夜被敌人包围。在敌人机枪扫射声和游击队还击的密集枪炮声中,民兵游击队死伤不少。畅启宝和侯山林几个民兵跟随熟悉地形的当地老百姓,照着较隐蔽的一条路出来后,向沁源县城方向转移,顺利脱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1956年刘修臣(前排左二)在中共榆次地委党校学习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次虎口脱险,平介县游击队员刘修臣经历了更惊险的一段。刘秀臣人很精干灵巧,突围时他一人跑到王和镇山坡外一处古庙地方,只见旗杆石一侧是黑黢黢的庙门,刘修臣心想,如果进了庙里是死路一条,必须得继续走,于是从庙侧一个较缓的山坡蹴溜下去了。正当这时候,他脚腕处一麻,跌出好远,斜躺着被什么东西挂住,满脸两手都是血。定睛一看,他自己头顶上方躺着一个死人,认得是油坊堡和我们一起的民兵,绰号叫“毛虫则”,已经断气了。原来他身上沾的都是“毛虫则”的血。看毛虫则没有救了,刘修臣才回过神觉得自己脚腕处及肚上又疼又麻,挂彩了,一瘸一拐的摸黑艰难前行。不多时又撞到了一个人,是同村的机枪手刘发威,见刘修臣受伤,他用子弹带布简单给裹了一下,说你赶快撤离,我等等其他人。刘修臣坚持走了一截,碰到“徐黑则”队长,徐队长安排刘修臣随当地群众一起转移。后来,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被送进我军野战医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这次战斗中,刘修臣中弹受伤,落下终身伤痕。他活着时,常常与孩子们预报天气,明天是阴天或雨天,并且很准确。孩子们及周围的人很纳闷,以为他能掐会算。直到有一天他讲出了真情,原来是右下腹的那块伤痕作祟,一到阴雨天来临,伤疤就发痒隐隐作痛,这就是用生命换来能掐会算的报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这些人迎来了中国的解放,比起哪些为国牺牲的人民就幸福多了。他们在解放后虽遭受了一些挫折,但他们能够安度晚年已是幸运大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平介县革命后代相聚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从左刘修卿儿子刘齐经、“铁麻虎”宋志诚儿子宋宝林、刘修臣大女婿郭维荣、刘修卿女儿刘齐贤、刘修臣女儿刘齐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刘修卿于1921年4月29日出生。1936年—1946年务农受王明(亲戚关系)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46年7月—1947年5月任革命组织交通员。1947年6月—1948年10月随政府转移上山。1948年5月—1948年10月正式加入平介三区武工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1月—1949年2月任净化行政村村长。1949年3月—1950年2月任平遥八区优抚助理。1950年3月—1952年12月任平遥六区民政助理。1953年1月—1953年12月任平遥城关区组织委员。1954年1月—1954年6月任平遥四区区长。1954年7月—1955年2月任平遥县监委会副主任。1955年3月—1956年10月任榆次专署监安处住平遥监安组组长。1956年11月—1957年2月调到山西省监安厅工作。1957年3月—1958年1月任平遥县香乐乡党委书记。1958年1月—1958年6月任平遥宁固乡党委书记。1958年7—1959年1月任平遥县火箭公社党委书记。1959年2月—1961年12月任平遥县仁义公社党委书记。1962年1月—1963年6月任平遥县西王智公社党委书记。1963年6月—1965年6月任平遥县辛村公社主任。1965年7月—1967年12月任平遥县服务公司指导员。1968年1月—1969年9月在平遥搬运社工作。1969年10—1971年2月任平遥县服务公司副主任。1971年3月—1982年9月任平遥县燃料公司副经理。1982年10月—1984年4月任平遥县燃料公司书记。1984年4月离职修养享受县团级待遇。2000年4月24日因病去世享年79岁。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修卿妻子田兰英于1933年10月31日出生。1949年—1951年任平遥县三家村妇女主任。1952年—1953年任三家村团支书并于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1954年任平遥县七区团委委员。1954年—1955年任平遥县西王智乡团委书记。1956年—1957年任三家村党支部委员、副社长。1958年—1959年任三家村党支部委员、幼儿老师。1959年—1960年任三家村党支部委员、人民代表、二队队长。1961年—1963年任三家村党支部委员。1964年—1966年任三家村党支部委员、贫下中农代表。1967年—1975年任三家村贫下中农代表。1976年—1977年任三家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2019年1月17日因病去世,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修臣于1925年8月16日(阴历7月27日)出生,平遥县三家村人,出身书香家庭,但因家庭贫寒,所以小学毕业后,就积极参加革命工作,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直至解放,解放后在西王智乡,净化乡等任要职,1962年从净化乡书记职位退下,回村任支书多年。2013年1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88岁。其妻子郝月娥于1929年10月28号(阴历9月26日)出生,平遥县达蒲乡东庄村人,出身中等家庭,因社会原因没上过学,十三岁时父母双亡,从和小五岁的妹妹开始到享年53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作者梁继国与平介县宋氏、刘氏革命后代合影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前排左起刘齐珍、刘齐俊、刘齐贤,后排左起刘齐经、张德文、宋宝林、梁继国、郭维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和小五岁的妹妹在爷爷及三叔三婶的帮扶下相依为命,1949年5月与刘修臣结婚,后生育三女,不仅勤俭持家,教子有方,而且对丈夫的工作也能起到积极帮助的作用,贤妻良母受之无愧,最终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于1981年2月20号(阴历正月16日)去世,享年53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县三区书记王明,历任平遥市(县级市)副市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工业厅处长,太行仪表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在兰州七号信箱时曾经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工作。南下后又在一个军工厂担任领导职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县县长、书记安平生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平介县书记成克曾任我们国家农垦部部长、教育部中教司司长等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福光任保定、衡水等职。离休后,享受副师级待遇,曾荣获中央军委胜利功勋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曾经出生入死的战友们常常在一起聚会,举杯共忆他们当年的烽火岁月;举杯共贺今天的美好生活。 “铁麻虎”宋志诚、“徐黑则”、王明、成克、安平生、胡汉平、畅万生、畅启宝、刘修卿、刘修臣、陈东明、刘耀庭……。他们的后代大都有来往,对先辈以叔伯相称。难忘的是对国家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的青春,留给后人的是不可复制的历史岁月。平介县的人,平介县的史,史载千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梁继国,平遥县杜家庄人,高级教师。平介县红色文化研究学者,晋中市作协会员,汾州文化交流协作会平遥分会长,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平遥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员,平遥县一城两寺研究院研究员,晋中市国防教育学会会员,杜家庄红色小延安纪念馆馆长。著有平介县抗战红色文化史料系列丛书《红色“小延安”杜家庄----永放光芒》、《中国共产党平介县历史纪事》、《血铸铁北•平介抗战史料汇编》,多篇红色文化作品被多家刊物、网络平台、文学社刊登发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汾州文化研究‖编委会</b></p><p class="ql-block"> (排名不分先后)</p><p class="ql-block"> <b>名誉主任:</b>张志芳</p><p class="ql-block"><b> 主任:</b>武登云</p><p class="ql-block"> <b>编委:</b>郝胜芳 柳静安 任达奇 王继伟 石守勇 王继民 张一涛 李春艳 李 峰 李海洲 宋冬生 王永宝 强玉山 张前耀 高冬生 马鸿宾 韩志刚 路剑锋 韩守林 冯志彤 李世立 尔学礼 药利斌 王希良 孔宪泉 薛文栋 王 君</p><p class="ql-block"> <b>执行委员会:</b>武登云 张立新 李世林 冯恩启 张月梅 孙雨亭 梁志友 梁继国 冀广大 李景耀 辛 中 朱丽彬 闫春成 韩 雅 高巧玲 郑天明 冯利花 晋晓鹏 段振亮 张春桥 孔令海 张超际 王 涛 田 伟</p><p class="ql-block"> <b>主编:</b>武登云</p><p class="ql-block"> <b>常务主编:</b>张立新</p><p class="ql-block"> <b>常务副主编:</b>李世林</p><p class="ql-block"> <b>杂志编辑:</b>冯元明 郑长征 孙雨亭 王希敏 胡红珊</p><p class="ql-block"> <b>美篇编辑:</b>韩 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