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昌|鼓声起兮心飞扬

家住洺河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鼓声起兮心飞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郭延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大</span>鼓,也称战鼓,与牛角、金、令旗一起,被列为古代两军对垒之时号令将士进退的主要工具,也称“三官”(鼓和角同为一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战鼓的场面比比皆是,如张飞击鼓助关羽,梁红玉擂鼓退金兵等。其中对战鼓作用描写最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当为《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之论。总体来讲,战场上的鼓声,就是前进的号令。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也不能停下冲锋的脚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相</span>传,沙洺村的大鼓队始建于初唐。其时,大唐元帅秦琼在沙洺村东的北洺河南岸“百马沿河”一带操练军士,为扫除刘黑闼的军事割据势力做准备。在训练过程中,战鼓作为鼓动人心、激发士气的工具,在当地村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唐军开拔后,村南孟氏家族一些有心之人经过商议后,模仿唐军,组建了大鼓队,在农闲时分自娱自乐。 因鼓队的大部分成员来自孟氏家族居住的一条街道,故这条街道被人们称作“大鼓洞的”(大鼓胡同),时至今天,这个称呼一直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沙</span>洺村位居河北省武安市西部“太行三峡”和阳邑川交汇之处,自唐朝设“里”之后的一千多年间,这里一直是武安西部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素有“四胜之地”和“一方之雄镇”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商贸繁荣,人员往来密集,社情非常复杂。故村民大都有习武强身爱好,久而久之,民风非常彪悍。与邻村之间为争水浇地经常产生纠葛甚至发生大规模冲突,村民之间为各种利益之争的矛盾纠纷也时有出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这</span>种状况一直到明朝中期才得以缓解。万历四十年(1613年),武安“诗人知县”李椿茂来沙洺视察时,深感这里”武风之盛”,但“文学不兴”,为了教化村民,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将村南的“阴山寺“更名为“兴文寺”,并且亲手题写了寺名牌匾;二是指导村内习武之人按照居住地址,组建了两个拳房。其中南街的拳房称“同庆班”,北街的拳房称“同盛班”。制定了日常管理办法,对所有学员进行武德武风教育。三是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民间文化的措施。很快,沙洺的“撂地戏”(武安落子前身)、“点鼓乐”“九曲黄河阵”(转黄河)等民间文艺表演形式纷纷涌现。北街村民仿照南街大鼓队的模式,以“同盛班”拳房为基础,也成立了一支新的大鼓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南</span>北两支大鼓队均由6人组成,分别为一个鼓手、三个镲手和两个锣手。大鼓为中部略微凸出的圆柱形,上下面直径1.5米,高1.5米,鼓面为优质牛皮做成。大镲、二镲、三镲、大锣、二锣均为黄铜制作。大鼓的四侧有四个铁环,一般情况下,大鼓会被挂放在一个木制的鼓架上,如果需要在行进中表演,则会安排四个专门抬鼓的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沙</span>洺大鼓的演奏板式,和大部分沙洺人的性格一样,基本上没有引子,也没有过渡,出场就直奔主题,开局就进入高潮。其基本鼓谱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三咕隆、英雄汇、得胜归”。这与黄河战鼓的“出兵、歼灭、凯旋”三部曲如出一辙。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三</span>咕隆”的基本鼓点是:“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如此节奏连续重复三遍,故称“三咕隆”。伴随着大鼓的鼓点,大镲二镲三镲的表演节奏是:“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嚓……”区别在于第一小节:大鼓擂三下后,两个镲拍一下,即“咚咚咚——嚓”“咚咚咚——嚓”“咚咚咚——嚓”。后面两个小节和大鼓一样。大锣二锣的表演节奏永远是固定的,从第一声鼓响开始,它们的节奏就是:“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演奏结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三咕</span>隆”过后,鼓队演奏进入“英雄汇”阶段。此时鼓点急迫,节奏加快,如地泉汩汩,如马蹄哒哒,如风卷残云……镲和锣的节奏也跟随着大鼓相应变化。一般经过5至7个小节的重复演奏后,鼓声戛然而止,全场瞬时一片寂静。3至5秒钟后,进入第三个板式,即“得胜归”演奏阶段。此时,鼓点平和,速度平缓,如小河淙淙,如山花静放,如白云飘渺……镲和锣的演奏也随着鼓声而进入轻松平稳的状态,直至下一轮演奏重新开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一</span>支大鼓队,鼓手是它的统帅,鼓声是它的灵魂。全队所有的人,都随着鼓手的鼓声而动。一个好的鼓手,不但精通鼓谱,更能依据当时当地所处的环境,随时变幻鼓点顺序,随时掌控擂鼓的力度和速度,以最大程度地调动鼓队每一个人的激情和斗志。有时,他像一头温顺的老牛,在碧绿的草地上悠闲地踱步;有时,他像一个醉酒的汉子,在浓密的树荫下打着鼾声入睡。突然敌人袭来,他顿时化作翻江倒海的巨龙。面对偷袭到阵地前沿的敌军,他瞪着血红的眼睛,挥舞着雪亮的大刀,带领全军如猛虎下山一般杀向敌群。刹那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暴雨倾盆,洪水滔天……对面的强敌在他们的奋勇冲杀之下肝胆俱裂,望风而逃……而后,阵地又渐渐地恢复了之前的恬淡和平静。</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现</span>在,不仅仅在沙洺,在许多地方,会敲大鼓的人可谓比比皆是,只要记住鼓点就OK了。本人也是一个自以为不错的鼓手。但是在过去,起码在明清时期,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鼓手,是需要付出很多辛苦的。据传,沙洺村的历代好鼓手,都有到阴山寺受教的经历。每天凌晨要到距寺院四里之遥的“老长滃”提水,每次提两个水桶,每个水桶盛满水后重约20斤,而且水桶底部为尖形,路上不能休息,每天两趟,雷打不动。这是为了锻炼臂力。三个月后进入“打桩”阶段,双腿呈马步形状下蹲,上身下沉,两手握拳,拳心朝上,放置在腰部两侧,一蹲就是两个时辰,这是为了锻炼腿功。三个月后再转入学习鼓谱和演奏技巧阶段。如果说,每一个合格的鼓手,都是手脚功夫十分了得的“武林高手”,这绝对没有半丝夸张的成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鼓</span>声,对士气的鼓舞作用究竟有多大?我不敢妄加猜测。但它对一个习武之人的激励作用,我却深有体会。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也是家乡两个拳房集中亮相的时候。在学校门前的大街上,两支大鼓队南北相对,“同庆班”和“同盛班”的旗帜猎猎飘扬,中间是一片长达30多米的空场,专门用于武术表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按</span>照规定,开场第一个节目就是双方所有的队员集体亮相。听,震天的大鼓声突然加快了频率,鼓手擂鼓的力度也突然加大,伴随着口哨尖利的呼啸声和人们声嘶力竭的呼喊声,一个个队员均以“旋风脚”(打赤脚)的形式穿越场地。千万别小看这个“旋风脚”,功夫深的,如“同庆班”的孟起志,能一跳三尺高,连续旋转20多个回环。他打出的手掌快如旋风,击打鞋面的响声脆如响鞭。每次只要他一出场,现场气氛即刻就达到高潮。这种场面,和现代拳击比赛选手出场时的氛围,很有异曲同工之处。</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接</span>下来进入南北双方交替表演阶段。整个表演过程中,大鼓的鼓动效率和灵魂作用无处不在。它能令一个平时文质彬彬的人瞬时变得刚健勇武。一个身材非常瘦小的人,在“三咕隆”的大鼓声中,竟然能将一根长一丈二、粗若胳臂的杨木大杆熟练地玩弄于股掌之间。大杆扔向天空,他能一个鹞子翻身后稳稳地托于手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尤</span>其在两个拳房对垒之时,大鼓声一起,双方都争先恐后地上场表演。有时因为上场先后顺序,或者因为言语不恭,互相之间会发生口角之争,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此时的大鼓声,简直就是火上浇油的“神器”。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有经验的组织者会马上命令双方的大鼓停止敲奏。说来也真的有趣,鼓声一停,互相争执的双方就像同时被输入了程序一般,立马就会停止下来。至今沙洺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调侃之语:鼓捶一抡,分外眼红;鼓捶一停,老娘舅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听</span>老人们讲,抗战后期,为响应八路军总部号召,贺进区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全区武术表演大会。有一年武术大会期间,表演刚开始不久,沙洺村代表,“同盛班”的郭力(佚名)出场,伴随着大鼓的“三咕隆”节奏,一只重约100多斤的石狮子,被他舞动得虎虎生风。结果,被主持人当场宣布为冠军得主。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力气,他说:“不是我力气大,是大鼓的声音提劲儿!”一语道破了个中玄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沙</span>洺村中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相传庙中关羽手中所持青龙偃月刀为熟铁铸造而成,重120斤。还是这个郭力,每年元宵节武术表演时,他总要伴随着铿锵的大鼓声,手握神刀,把祖传的“黄河大刀”绝技呈现给父老乡亲。可惜,1958年,这把大刀连同阴山寺遗存下来的大铁钟,被运送到贺进公社化铁成水,给人们留下了不尽的遗憾和深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管</span>子·兵法篇》言 :“鼓,所以起也,所以任也,所以进也。”与其意境相暗合,自春秋立村以来的2000多年间,尤其是初唐设立“里(镇)”行政管理机构以来的1300多年间,在每一个历史发展时期,沙洺村从来不曾缺席。伴随着铿锵雄壮的大鼓声,沙洺先人创造了灿烂的冶铁文化(唐代兵器铸造场)、戏剧文化(武安落子)、美食文化(沙洺炒面)、酿酒文化(宋祖烧酒),从而奠定了其武安西部“一方之雄镇”的历史地位。进入新世纪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鼓点”,沙洺儿女与时俱进,在发展村域经济、做强“三农”产业、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荣光和辉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自</span>古至今,沙洺村的大鼓一直承担着一个恒古不变的义务,那就是为故去的村民壮行。出殡之日,午饭之后,大鼓队所有的成员会不约而同地集合起来。起殡之时,先送给逝者三通“三咕隆”,告知他(她):咱们上路了。路上,大鼓队行进在送殡队伍的最前面,多以“得胜归“的鼓点沿街敲奏,意在告慰逝者:人生圆满,不必遗憾!送出村口后,大鼓队又会以“三咕隆”的鼓点向逝者告别,祝愿他(她)一路走好,顺利西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这</span>就是阴山脚下的沙洺人,这就是洺河之畔的沙洺人:生当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死,也要热热闹闹,与众不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