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大联展全景记录

东方之子

<p class="ql-block">  今天去小雁塔参观,有机会领略了由西安文物局举办的“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大联展”。此展览是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60多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幅祥龙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展,集知识性、专业性、系统性、趣味性为一体,实在难得。由于游客多关注的是古建筑小雁塔和西安博物院文物藏品,对于这个位于两侧廊墙上的珍贵资料展览很少留意,故逐一拍摄分享出来以扩大展览影响,对无法去现地参观的朋友全面了解展览内容、特别是龙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 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图片大联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指导单位;国家文物局</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西安市文物局</p><p class="ql-block">联展单位:</p><p class="ql-block">中国文物报社、西安博物院、国家自然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邯郸市博物馆、邢台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中市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内蒙古博物、日照市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黑龙江省博物馆、黑河博物馆、南京中国科学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镇江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宁波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安徽中国微州文化博物馆、安庆博物馆、芜湖市博物馆、福建博物院、晋江市博物馆、厦门市博物馆、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上饶市博物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赣州市博物馆、九江市博物馆、孔子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邹城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漯河市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深圳宝安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桂林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渭南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图片支持:</p><p class="ql-block">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保利艺术博物馆、大连博物馆、日照市博物馆、淄博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武汉博物馆、安徽省天长市博物馆、马鞍山市博物馆、常熟市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博物馆联盟</p> <p class="ql-block"> 前言 </p><p class="ql-block"> 辞旧岁玉兔我誉返天宇</p><p class="ql-block"> 迎新春金龙携福降人间</p><p class="ql-block"> 龙,自古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龙为祖,唯龙是尊。作为神话传说中虚构的神异动物,龙体长威严,上天入水,兴云降雨,以神秘、刚健、智慧、尊贵的形象</p><p class="ql-block">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吉祥通天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龙的形象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而言,如同黄河与长江,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更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p><p class="ql-block"> 公元2024年,值此中华传统十二生肖中的甲辰龙年到来之际,中国文物报社联合60多家文博机构,众筹数百幅祥龙题材的文物艺术品映像,赴各地同步奉展于公众。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大展鲲鹏羽翼,壮怀龙马精神!</p> <p class="ql-block"> 生肖信仰</p><p class="ql-block"> “生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属相”,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表示出生年份的方式。中国有十二生肖,由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这十二种动物组成,分别与十二地支相对应,每个生肖对应一个年份,以十二年为一轮回。与此同时,十二生肖也对应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以及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十二生肖相传为黄帝所立,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十二生肖的形成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了中国人与动物的亲善关系。此外,更多的人还将生肖作为农历新春佳节的吉祥物,成为年俗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辰龙迎春</p><p class="ql-block"> 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即一天早上的七时至九时,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间。十二生肖自其缘起之时,就被视为是人们祈求平安、长久的象征。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寓意和传说,比如: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虎代表勇猛,兔代表谨慎,龙代表刚毅,蛇代表柔韧,马代表一往无前,羊代表和顺,猴代表灵活,鸡代表稳定,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等。</p> <p class="ql-block"> 来龙去脉</p><p class="ql-block"> ——龙形象的诞生与演变</p><p class="ql-block"> 龙,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异动物,它的身上凝聚了兽的野性、人的悟性和神的灵性。早在新石器时代,龙的形象已广布于华夏大地。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龙形象,可以追溯到约8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悠悠岁月流转,龙形象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直至两宋,逐渐定型,同时被人们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龙形象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神秘起源,也能了解到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 潜龙于渊</p><p class="ql-block">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几乎所有的文化层中都发现有“龙”形图像、器物,分布范围也极其广泛。根据诸多考古发现,早在八千年前,融汇多种动物形态的“龙”形象就已经存在,并带着原始信仰的印迹,成为中华先民们自然智慧最早的凝聚物之一,同时也是传承至今,为数不多的,对于天地观念的最早摹写。</p> <p class="ql-block"> 见龙在田</p><p class="ql-block"> 史前时代的龙纹造型结构简单,艺术创造上给人以单纯、质朴和粗犷的美感。随着历史的发展,龙的形象开始不断演变,由简入繁,由抽象到写实,极具艺术魅力,同时内涵也愈加丰富。中华文明的一流一脉都在龙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浅的痕迹,进而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意趣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飞龙在天</p><p class="ql-block"> 进入宋元时期,宋人对前代各种龙形象做出总结归纳,并提出了完整的画龙规范,蛇身、兽首、有爪、有须的中国龙形象逐渐得以固定,并沿着垄断化的宫廷龙和多样化的民间龙两条线索发展。此外,通过对早期不同龙形象的总结,人们还将龙细分成为蛟龙、应龙、虬(qiú)龙、螭龙、烛龙、蜃龙等类别,并提出了“龙生九子”的概念,共同构成了庞大而又繁杂的龙之家族。</p> <p class="ql-block">历代龙纹演示图。</p> <p class="ql-block"> 龙腾四禧</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中的龙</p><p class="ql-block"> 《尔雅·翼·释龙》曰:“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物之至灵者也。”数千年来,龙崇拜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一直影响至今。中国人尊龙为万物之长,视其为沟通天地的神灵,象征着吉祥与神圣。人们借助在器物上雕刻或绘制龙形,在建筑上装饰龙的形象,以此渴望得到上天庇佑,甚至死后希冀借助龙来引导自己的灵魂飞升。在文学典籍、书法绘画之中,我们也常常能看到龙的身影。对自然的崇拜,对升仙的向往,使得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灵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珠龙玉润</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把玉视作天地精气的结晶,从而赋予了玉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故《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有五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玉石加工技术的进步,龙图腾崇拜自然而然地同玉器加工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早期的玉龙,并在后世作为主要装饰用品,受到历朝历代人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龙起云兴</p><p class="ql-block">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战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中国人将龙融入礼器之中,希望借此上达天听,得到神灵与祖先的庇佑。龙又是鳞虫之长,代表着勇敢、威严,因此人们常常将其装饰在兵器、军旗之上,从而更显得威严庄重,达到震慑敌人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真龙活现</p><p class="ql-block"> 除了作为沟通天地的神灵,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具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财富和好运,能够为人带来幸福和繁荣;龙也是勇气和决心的象征,可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因此人们将其广泛装饰于陶器、瓷器、漆器、金属器上。千姿百态的龙形象,或婉转灵动,或威猛雄健,或雍容华贵……生动体现了不同时代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成为反映各个时代经济、文化面貌的佐证。</p> <p class="ql-block"> 婉若游龙</p><p class="ql-block"> 龙纹是我国千百年来最受人们青睐的服装纹饰之一。《后汉书·舆服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上衣玄,下裳黄。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翩敵,稀绣。以五采章施于五色作服。”表明了包含龙纹在内的十二章纹很早就作为帝王服饰标志绘制在冕服上,其中又以团龙纹最为常见,少者胸背各用一团,多者遍布全身,寓意团结、统一、圆满与和谐。民间百姓在服饰上有时亦用龙纹样,但多采用三爪或四爪,以别帝王所用的五爪之龙。</p> <p class="ql-block">雕龙画栋。</p> <p class="ql-block"> 画龙点晴</p><p class="ql-block"> 北宋美术理论家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总结了“三停九似”的画龙理论。三停即说在画龙时,龙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长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身似牛,这些标准一起构成了后世画龙的规范。</p> <p class="ql-block"> 龙跃凤鸣</p><p class="ql-block"> 与龙同时或稍晚,凤鸟成为中华文明的另一重要图腾。龙是万物之长,龙纹被视为封建社会规格最高的纹样,代表着权威和主权;凤是百鸟之王,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后期发展为皇室贵族女性专用的纹样。两者相互对应、配合、补充,以至融合,广泛渗入到后世的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服饰等各个方面,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纹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符号。</p> <p class="ql-block"> 龙的传人</p><p class="ql-block"> ——民俗文化中的龙</p><p class="ql-block"> 在神话传说中,盘古成龙相,伏羲为龙种,黄帝黄龙体……以此构成了普天下所有中华儿女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人文根据”。在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对于龙的崇拜与农耕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习俗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诸多民族的重要图腾。人们划龙舟、祈龙雨、舞龙灯……以此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年画、剪纸、刺绣,亦可随处看到龙的形象。时至今日,中国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象征与纽带,并将在未来岁月中成为中国人民继往开来、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 寻龙传说</p><p class="ql-block"> 龙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精神上的重要性不仅外化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许多地方的地名都与龙有关),也更多地出现在许多文化传说中。上至黄帝时期,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蚩尤的传说。两汉以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关于龙的种种传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龙文化,“龙王”“龙母”等形象逐渐产生。</p> <p class="ql-block"> 与龙有关的地名传说</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大地上,有诸多与龙相关的地名,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自然龙”,即因山水地貌天然具备龙形龙态而得名;二是“神话龙”,即因流传有龙的神话传说而得名;三是“人物龙”,即因与某帝王、某人杰的业绩行踪有关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多彩龙俗</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节日中有不少与龙相关的习俗,如祈龙雨、划龙舟、舞龙灯等,内容丰富多彩,饱含乡土气息。这些习俗具有极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至今仍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寄托着中华民族开拓进取、激流勇进、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的愿景。</p> <p class="ql-block"> 民族饰品</p><p class="ql-block"> 除汉民族外,龙纹饰同样广泛运用于中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品之中,并随着各民族的发展变化出各具特色的龙形象,如鱼龙、牛龙、水龙、蚕龙等,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代表符号。它们外表往往稚拙天真、憨态可掬,体现出人与自然万物的亲近关系。</p> <p class="ql-block"> 结语</p><p class="ql-block"> 辰龙骗跹报春早,犹盼盛世瑞雪飘。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龙以东方神秘的独特意蕴,衍化出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承载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动物,能够纵贯古今,得到如此多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从来没有这样一种动物,能够跨越时空,将五洲四海的炎黄子孙凝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所以,龙真的存在吗?</p><p class="ql-block"> 但是,龙真的不存在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