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县城街头,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清新的文运芬芳,一座古色古香的宝塔,静静地屹立在东边大龙山脉南端,如一支巨大的神笔,饱蘸历史的云烟,书写着崇义文化的灿烂与苍茫……</p> <p class="ql-block"> 崇义人建文昌塔意在培补文风,在县人心目中有其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崇义的标志建筑,更是县人心中重要的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人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山水风物,自然会使我们有心旷神怡之美感。高塔雄峙东端,犹如一个人挺然卓立,使其极目所观,有若高举出尘之感。凡从县中各乡镇路口入城,或由高速路来城,人们首先看到这座高塔,油然生出“如归”的心情。尤其是游子归程,远看高塔时,心里喜悦无以言表,不由自主地产生"崇义真真好,山城处处娇"之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古代各地兴建文塔蔚然成风,文塔被为当地最高的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灵气,吸收日月精华,称为“文笔峰”。早在明万历三十六年,时任知县的杨帮直为提振崇义文运、催发科甲,就举全县之力募建了一座文峰塔。在县城南1.5公里的二渡水山上,高耸插天,城内可望见。从风水角度来看,崇义县西南高东北低,在县城癸丑方的山上兴建文峰塔,也有障空补缺的作用,此外也有镇守水口的意义。文峰塔的建造,催发明清两代举人27人(含武举8人),贡生295人,进士5人。清末留日学生7人。</p><p class="ql-block"> “文峰夕照”煞是好看,还成为旧时崇义县治八景之一,亦是崇义人文积淀和文脉延绵的显著标志和象征,数百年来一直倍受崇义父老乡亲的关注和重视。清康熙夜,风骤发,坠其顶,塔亦圯,仅存遗址。同治八年,邑绅黄家骧、扬仁琛等集资重建。1966年拆毁。</p> <p class="ql-block"> 在这后二百年间,崇义在阳明思想的教化下迎来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没了“文塔”,但崇义县的文化教育事业仍是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大学生历年捷报频传,同时,崇义民间对于恢复建设文塔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p><p class="ql-block"> 盛世修塔,赣南各地近二十年,诸如南康、大余等地兴建文峰塔,提振一方文运,成效显著。这让崇义民间有识之士,深感有社会责任重建家乡文峰宝塔,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一件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好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社会热心人士捐助下,选址在横水镇上营村大龙山南端台地,与身后的笔架山相得益彰,与周围的博物馆、阳明广场共同营造别具一格的人文环境。共收到捐款2400万元,于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农历九月初七吉时正式动工兴建,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二0一五年底建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 静静地凝望:塔高69.8米,仿明代式建筑,塔身为九层八面,八角攒尖顶楼阁式,琉璃飞檐。塔座浮雕墙,依次雕有孔子圣迹图、王阳明与崇义、崇义八景、崇义六里、三字经、二十四孝、二十四节气等大型浮雕图案。二层与三层塔座四周设有栏杆画版,遍刻古人诗词配画图案。塔座三层,暗含连升三级的吉祥寓意。塔身高五十三点八米,共明九层暗十八级,每层设飞檐,塔檐递次内收,层高逐层递减。塔身各明层四面设有壶门,各明层四周均设有栏杆画版,刻有百花吉祥图案。三至九层登塔楼梯扶手栏杆为楠木建造。塔身内部一层,二层,九层穹顶用楠木建有浮雕藻井,一层为麒麟送宝,二层为八仙八宝,九层为龙凤呈祥图案。一层至九层塔膛内壁皆设有神龛供奉各路文曲星。塔身部分青砖上印有崇义文昌塔及农历壬辰年吉时文字。</p><p class="ql-block"> 宝塔一层设有地宫,六层设有人宫,九层设有天宫,分别放置有吉祥物品。塔每层八角悬铜铃,共七十二个。塔刹为全铜铸造,重3.6吨,高9米,安放在贯穿宝塔第九层的擎天柱上。</p> <p class="ql-block"> 文昌宝塔巍峨壮观,磅礴大气,支撑宝塔万吨重量的主要是地基筏板和它下面的十六根深入地下岩层的桩柱,就像十六根脚的桌子支撑起整座宝塔的重量。文昌塔的水泥用宝华山水泥,钢筋用韶钢、萍钢、新钢,石子为本地碎石,砂为南康砂,砖为南康唐江仿古青砖。檐条,斗拱为混凝土预制件,筒瓦为山东曲埠灰青瓦,石材为福建惠安崇武六五四青石,风铃为全铜质风铃。塔座石材安装全部采用钢挂工艺处理。宝塔飞檐为灰黑色,斗拱刷成枣红色,钩栏望柱为灰白色,塔身为青砖本色,塔刹为金黄色,颜色协调,素雅端庄。整座宝塔装饰有LED灯,夜晚流光溢彩,通体明亮,像一颗璀灿的宝石,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 塔顶一铁铸葫芦,气贯天宇,直指苍穹,如一柄利剑,划破遥远天空,划出一道雪亮的闪电。电光深处,仿佛看到了崇义历代文化的艰难与辛酸……轻抚朱红的塔梁,不禁泪湿衣裳……</p> <p class="ql-block"> 登上塔顶,文昌塔坐东朝西,俯瞰整个山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古街新城,山野风光,一览无遗。纵观山城,有如观看一幅壮美的历史画卷,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宝塔脚下,中城河在阳明公园湖形成了一个圆形墨砚,与宝塔辉映成趣,造就了“宝塔如笔,湖水如墨”的壮美景观……</p> <p class="ql-block"> 小江与中城河相汇成趣,两江交汇处,成“丁”字形横卧着两座桥梁,如两位远古巨人,怀中紧抱着波浪,脊背承接着历史……这是两座现代化桥梁,桥面上日夜人车熙攘,彰显着崇义文运的辉煌和悠远……两桥相映,日月生辉,牵引着“神笔”和“墨砚”,书写着一部沉重的崇义文化史书。缕缕古朴的书香,醉倒风,醉倒雨,醉倒了南赣无数仁人志士……</p> <p class="ql-block"> 光洁鲜亮的阳明新城,行人如织,熙熙攘攘。碧绿的江水默默流向远方,在轻声诉说着崇义历代文人的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p> <p class="ql-block"> 不论是当年的文峰塔还是现在的文昌塔,巍峨屹立于县城的最高处,“日观千流东去”(小江与中城河),“夜看万盏明灯”(县城灯火)。多少年来,如笔的文塔,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光华,鼎盛了崇义之文运,圆通了崇义无数莘莘学子的人生之梦……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在虫吟鸟鸣的伴奏中,虽历尽风雨,却依然在风中傲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