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读后感——8·13班 毛潇雯

心安即是归处

<h3>《经典常谈》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可见书中提及的“经典”,并不仅仅限于儒家的“十三经”,而是取其广义,包括了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和一些集部。尤其能够表现作者独到眼光的是,书中还介绍了“小学”的代表性著作《说文解字》。这样,《经典常谈》的选材也就覆盖了古代典籍的几大主要门类了。这就让一般的读者能够更多地了解我国古籍的基本情况。</h3> <h3>读后感:<br> 《经典常谈》的叙述方式突破了时间限制,即使其成书时间较早,但从思想和内容上看,它并不显露出年代感。朱自清鼓励读者阅读好书,而不是杂书,因为这些经典作品能够带来质的改变。他强调,即使没有古文基础,读者也能够通过这本书领略国学之美。他认为,了解国学的重要性和着手捡起即将被丢掉的文化,会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br>总的来说,《经典常谈》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内容,还提供了方法和指导。朱自清先生的努力和贡献,使得这本书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浩瀚的书海中独树一帜。<br></h3> <h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提炼加工而成的。我们很难将作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分开,但却决不能把真实和虚构两者混同起来。诚如作者指出的:“这是小说,不是什么人的传记”。“我在书中描写的不是某一个保尔·柯察金,而是千千万万个柯察金,千千万万个为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的男女青年”。小说中除了保尔·柯察金,还有对他的成长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朱赫来、阿尔焦姆,以及 妮娅、谢廖沙和丽达、达雅等一代人。保尔·柯察金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他的个人命运与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保尔精神的要点在于他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h3> <h3>读后感:<br>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我应该学习他的意志,克服困难,不被困难屈服,这样才能完成我现在的学业。</h3> <h3>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对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br></h3> <h3>读后感:<br>  《傅雷家书》是一本令我感动的作品。在这本书中,傅雷通过与儿子傅聪的通信,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严父慈母的舐犊情深,也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br>傅雷在书信中始终关注着儿子的成长,从文化艺术到人生哲学,傅雷都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给予了独到的指导和建议。这些信件既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也是傅雷作为艺术鉴赏家和人生导师的独特见解。他对儿子的爱不是表现在表面的温柔和宠溺,而是通过严谨的学术要求和严格的道德规范来表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