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盐”说新语

里文

<p class="ql-block">笔者在2021年曾作《宜丰“盐”说猜想》一文,猜想“盐”说源自许逊曾在宜丰治过水。然而,笔者最新发现的文献则说明这个猜想不成立。</p> <p class="ql-block">在赣西北地区,宜丰与上高毗邻,两地县城仅相距二十余公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三国吴大帝黄武年(222年)之前,宜丰和上高两县区域同属豫章郡的上蔡县。东晋太元十年(385年)至南朝梁初(约502年)间,两县区域又同属于豫章郡的望蔡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以宜丰旧地,又割上高的义钧和宣风两乡之半立新昌(1914年复称宜丰),同属筠州府(后改称瑞州府)达九百余年。故宜丰与上高两县山水相连、文化相近,历史人文存在许多相似之处,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图为宜丰县城现貌。图中间横亘的山林便是南门之山。</p> <p class="ql-block">且不说两县民俗相同、方言相通,单就两县别称而言就异于周边县,宜丰自古别称“盐邑”,上高则自古别称“敖邑”,而周边其他县就不存在这样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上高之所以别称“敖邑”,因晋时敖真人曾在镜山敖岭修炼得道升天而名。在历史上,宜丰县城东面不远处也曾有一座敖仙观,相传敖真人也在此修炼,观下有桥,称敖桥,其地名至今仍在使用。然而,宜丰在史料中没有产盐或盐贸的记载,为何用“盐”称?“盐”又与什么传说有关?至今仍属未解谜题,笔者为此锲而不舍地探寻之。</p> <p class="ql-block">“盐”说起源于什么年代?可通过文献记载来追溯。北宋初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新昌县,本高安县管古宜丰县地盐步镇,皇朝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以高安县见管一万四千五百七十二户,今分太平等七乡,计四千七百九十六户于此置新昌县。从转运司之奏请也。”而更为详细的置县过程,可从北宋末刘愿的《新昌县门楼记》中窥究:“初新昌才为镇,名盐步,属高安。他日镇人有儒民蔡氏者嵩、岑兄弟,相与献议于州,曰:「盐步去高安之西百里而遥,其林壑盘纡,其川原廻远,且南与蒙山为邻,不为县,恐不能以便民而戢奸,愿竭力以佐公家之费。」州从之,为之请于朝,而县之割八乡焉。乐史所著《寰宇记》不载其事,独县有断碑云耳,前人所书不妄也。”随后又有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中“新昌县在州西一百二十里,孙权时为宜丰县,隋废。《国朝会要》云:「太平兴国七年,勑割高安、上高二县于古宜丰县盐步镇立新昌县。」”和明正德《瑞州府志》中“南唐保大十年复以宜丰旧地为盐步镇,属高安”等记载。这些文献有个共同之处,即均出现“盐步”或“盐步镇”名。何谓“步”?《水经注》有:“赣水迳豫章郡北为津步,步即水渚也。”指水边人口聚居处。</p> <p class="ql-block">图为《太平寰宇记》记载。</p> <p class="ql-block">原来在五代,以“盐步”为镇署,故将旧宜丰之地称作“盐步镇”。后北宋初置新昌时,又以“盐步”为县城,故将新昌别称为“盐邑”。通过分析这些地名的演变过程,则宜丰“盐”说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唐代。</p> <p class="ql-block">距今500年前的明正德十年(1515年)《瑞州府志》中详细列出所属郡邑名称和由来,其中有:“敖邑,晋敖仙炼丹其地,俗称上高为敖邑”,又“宜丰,吴新昌县名,即南唐盐步镇之境。”,又“盐城,相传县南有盐井,故名。又呼为五盐。”其中“敖邑”和“宜丰”两名的由来可通过众多的文献得到佐证。同样,“盐城”名也应有来历,并非无的放矢,这也是目前笔者发现年代最早的“盐”说由来的文献记载。</p> <p class="ql-block">图为明正德十年《瑞州府志》记载。</p> <p class="ql-block">按照古代修志惯例,明正德《瑞州府志》采挹的文字记载应来自《新昌县志》。在明代共有三部《新昌县志》梓行,分别是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正德八年(1513年)和明嘉靖十年(1531年)。依此推算,《瑞州府志》采挹的应是明正德八年的《新昌县志》内容。清康熙四年(1665年),知县黄运启续纂中断了一百三十余年的县志,成为清代首部《新昌县志》,之后续志均以此志为基础。其《凡例》中说到:“新昌旧志唯成化乙巳知县汪道、正德癸酉知县李长、嘉靖壬辰知县俞宗梁所修三种尚留残帙。”清初时,明修的《新昌县志》就仅剩残帙。另按《盐乘》所述,到清末时,明《新昌县志》就已全部亡佚,故目前无法得知“盐井”记载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尽管清康熙《新昌县志》尚完整存世,也承袭了明县志中的内容,但没发现有“盐井”的记载,仅有:“盐洞,一都盐台山。”笔者认为,从词义看,就如同“矿井”和“矿洞”一样,词义非常接近,则可推论“盐井”和“盐洞”所指应属同一对象。然而清康熙《新昌县志》没有说明“盐台山”的具体位置,却又有“盐台”的记载:“盐台,一都县西二里。”如果“盐台”是指“盐台山”,那么明正德《瑞州府志》所述的“盐井”在县城南门,“盐洞”是“盐井”的推论就不成立。</p> <p class="ql-block">然而自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新昌县志》起,均记载有:“三台山在旧儒学桂峰第一楼后。山在县南,势耸而秀,近郭群山惟此为胜。其上曰盐岭,下有洞,曰盐洞。”清康熙《新昌县志》则载为:“三台山,在儒学桂峰第一楼后,山在县之南,势耸而秀,气聚而蔵。近郭群山惟此为胜,上之特出群峰者名盐岭。”两部县志尽管记载“三台山”的文字相同,但清乾隆《新昌县志》对“盐洞”的记载作出了修改,明确其位置在“三台山”。究其原因,或许是清康熙《新昌县志》将“三台山”误成“盐台山”。</p> <p class="ql-block">图为县城南门风光。</p> <p class="ql-block">现实中,一座东西走向且海拔不到200米的山林横卧在县城南门,连绵数里,阻挡从北面直下的耶溪(古称盐溪),使之折向东流,形成“山环若城,水绕如带”的县城风貌。</p> <p class="ql-block">图为宜丰县城现貌。在古代,人们把县署后山称为匾,前山称为案,把整座县城喻成书斋。案山和匾岭之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图为幽深叠翠的县城南门山林。</p> <p class="ql-block">这座山成为县城南门的天然屏障,故别称南屏。胡思敬在《盐乘》中对县城南门这座山名的说明较为详细:“南门外临江,曰三台山,山上有盐岭,下有盐洞。曰绿秀山,俗名案山,山下有潭,其深莫测,钓月湾即在山麓,旧有空烟亭。……迤东曰灵峰,一名金鸡山,每风雨晦冥之夕,山有赤光,其大如斗,里人以为神,即其顶立灵峰庙。迤西曰翰苑台。……台下有小斜川,萦廻曲折,入于盐溪。……曰五盐岭,合盐泊、盐洲、盐渡、盐溪、盐步为五,故名。再西由盐岭行二里,曰南山,曰三峰山。”通过结合其它史料来分析这段文字,可推测出县城南门这座山最早应称为三台山。宋治平年间,在山麓中建延福寺,匾曰绿秀山,故又称绿秀山。寺旁有空烟亭,这便是八景之一的“古木空烟”由来。后兴文运,呼为县城之案,故又俗称案山。山下便是钓月湾,即八景之“月湾春涨”。三台山的东面原称金鸡山,因在山顶建有灵峰庙,故一称灵峰。后县城南门渡口的山脚下建有翰峰庙,又改称翰峰。三台山的西边原称盐岭或五盐岭,元时建亭其上,每年重阳节时学士登高集于亭中赋诗,故又称翰苑台,这又是八景之一的“翰苑凭高”。</p> <p class="ql-block">图为县城南门之山名称分布。</p> <p class="ql-block">邹维琏在《达观楼集》自序中说到:“天启壬戌,始克卜筑邑城之南隅,而于门内余址别构小楼,颇有胜迹。四山绕郭,一水环带。盐岭坚壁于其北,桂峰障澜于其南。”原来邹维琏的“达观楼”也建在县城南门山中。山中还有一座桂峰,处在盐岭的南面。</p> <p class="ql-block">县城南门这座山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普通,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们对于这座山的认识不同,赋予的文化色彩也不同,其名称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今除少数人知晓其中的几个名称外,大多数人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其山脚建有南屏公园,都称作南屏山,其实在历史文献中并没有这样称呼。</p> <p class="ql-block">图为县城南门山林风光。</p> <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结合目前现状,云龙山庄别墅区是历史上记载的小斜川,其南面山麓便是盐岭,也称五盐岭。按《盐乘》所记,盐井(洞)就在这座山的某处,不过笔者从未听人说起,遗迹或早已泯灭。</p> <p class="ql-block">既然县城近郭真实存在盐井(洞),但为什么宜丰在历史上没有产盐的记载?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p> <p class="ql-block">一是来自传说。在宜丰,“油盐井”传说由来已久,且都与佛界有关,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如进曹洞宗祖庭洞山的必经山路有两块叠起的石头,相传此石能昼开夜合,故名夜合石,是洞山的关锁。石下有“油盐井”,井中每天流出的油和盐可供寺庙众僧食用。有一天,寺内有一僧人在半夜时分假作鸡啼,诓开石门,将盗得的油盐拿到山下去卖。从此井中既不出油,也不出盐,夜合石也不再显现开合之灵了。明僧释道彰在《夜合山》一诗中写到“山城无锁日东西,开合邈同乌兔飞。曙色未分人未度,是谁敢作假鸡啼。”描述的就是此传说。</p> <p class="ql-block">又如黄檗山上有油盐石,相传黄檗寺僧取油盐处,按僧众实际所需供给油盐。</p><p class="ql-block">又如宜丰双峰乡的东村也有两口井,传说会分别流出油和盐,供附近庵僧使用,其传说与洞山类似,也是因僧人私自盗卖,导致不再出油盐,只是少了夜合石的情节。</p><p class="ql-block">故笔者认为,宜丰县城南门山中的盐井(洞),同样是从“油盐井”的传说中衍生而来。</p> <p class="ql-block">二是来自开采。盐岭之下或许曾经发现过盐矿,并进行过开采。但随着资源的枯竭而废弃,留下了盐井(洞)遗迹。由于年代久远,没有遗留文字记载,后人也无法确认,故在史料中找不到任何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图为钓月湾风光。</p> <p class="ql-block">不过笔者倾向于第一种,传说中的井(洞)会流出油和盐,这是违反大自然规律的现象,仅是佛界用来教化信众“弃恶从善”的方式,可合理解释宜丰县城南门山中只有盐井(洞)名,而无产盐之实的存在。故明正德《瑞州府志》也仅以“相传”论,在清《新昌县志》中也无产盐记载。如果是第二种,盐在古代属官府严管物资,历史上曾产盐,就必然会留下文字痕迹,即使县志亡佚不知,还有国、省、府等志存世。比如上高蒙山产银,在元末就资源枯竭而废弃,文献记载历历在目。既然没有产盐的文字记载,那后人又怎么知道井(洞)曾产过盐,冠以“盐”名呢?显然说不通。</p> <p class="ql-block">在唐代,宜丰区域属高安县管。因距高安县城百余里,且地处偏僻和崇山阻隔,当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但在沿九岭南麓的山林中南禅庙宇遍布,如五峰山、黄檗山、洞山、天子山、逍遥山、百丈山等数不枚举,并诞生了临济和曹洞二宗祖庭。至今在宜丰的崇山峻岭中散布着近千座僧塔,故有“千塔县”之称,犹如杜牧在《江南春》一诗中描述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盐与油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物资,这些僧众们坚守清规,刀耕火种,自耕自足,很少与外界接触和交易,故有“油盐井”传说衍生的文化土壤。与上高称“敖邑”来自道教传说不同,宜丰“盐”说应从佛界禅宗而来,有着无法分割的文化血脉。</p> <p class="ql-block"> 甲辰年正月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