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话“元宵与汤圆”攻防转换</p> <p class="ql-block">北方元宵是“滚”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南方汤圆是包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长江以北是滚元宵的世界,当时认为汤圆是南方人的小众吃法,人们都吃着滚元宵,各个饭店餐厅门前支开摊位,几位大师在现埸推来晃去,是现滚现卖。在我的记忆中元宵节吃元宵就应该是这样子。只是想过元宵里边有不同的馅,当时最流行的就是青絲玫瑰馅,最少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事情的变化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开始有家庭包汤圆了,现在想起来这与冰箱的普及与冷链运输与冷藏保鲜的提高有重要关系。</p><p class="ql-block">汤圆的面与元宵用面处理有很大区别,汤圆用的糯米面称为水磨面,是糯米泡后磨成面,是湿面,没有冷藏条件原则上是现磨现用,当天包好当天吃,不然放两天就变质不能用了,所以没有冷藏冷冻设备不能进军北方市埸,走进北方百姓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八十年代中期去大哥家,嫂子说给我包汤圆吃,当时正值夏天,从冰箱中拿出袋水磨糯米面和汤圆馅料,一会就包出二十几个汤圆,在此之前只听说过汤圆,真没有吃过,一吃真好,与元宵大不相同,软软的糯糯的,口感太好了。</p><p class="ql-block">回家时,到大商场冷藏柜台,买了两袋水磨糯米面,一袋汤圆馅料,让全家品尝一下,尝尝鲜。</p> <p class="ql-block">汤圆进攻攻势真猛,攻城掠地,</p><p class="ql-block">时间一晃近三十年过去,现在正月十五商埸,超市,路边小摊,清一色都在卖汤圆,各种品味,各种精美包装的都有,也已经摆脱了按斤卖的规矩,按个卖了,十五个包装一盒,变化真大。</p><p class="ql-block">汤圆的销量在城市应占八成以上,‘农村也应是五五开,</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又买了点元宵,黑芝麻馅的市埸7元一斤,做的馅与汤圆馅差距太大,几十个黑芝麻见粒,余下是白糖。汤圆还在进攻,元宵快要保留在记忆中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