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很多年前,曾有朋友用女性视角写过一篇关于陶公的文章,文中虽对陶公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大为赞赏,但在女性视角上看他,是一名自私且嗜酒如命,经常靠“乞讨”和朋友借济为生,毫无家庭责任感,五次出仕都离职,为官不为是毫无担当和使命感的人。是友之独见?还是果如其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第九章中作者用“萧散”二字来概括陶渊明的散文。《归去来兮辞》的序是用散文的方式写的,正文内容是骈散结合的写法。文中有着明显的自嘲,俗话说“生不立传”,可陶渊明却一本正经地杜撰出这名五柳先生,洒脱的连生死都不顾,在他晚年还写过一首“自祭文”祭奠将要死去的自己。在《五柳先生传》中可感受到先生的自嘲和孤寂的情绪,还蕴含着自赏的意味。如文中最后一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桃花源记》这篇散文至今都是我所爱,我把它当为我治愈心灵的良药,这世上还有那么美好的地方令我心驰神往。《桃花源记》写于陶渊明晚年,文中所描述的是物质富足、社会秩序井然的悠然景象,是精神与心灵的栖息地,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厌离,前者的方式是塑造高洁出尘的人格品质,后篇则是寄希望于虚无的上古理想。陶渊明写的五柳先生超然物外,与世相违,以一己之身对抗世俗,《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温暖、饱满、富足、生命力旺盛的美好景象,正是他晚年因现实的缺失而产生的深切向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林语堂先生曾说过陶渊明是中国文学传统中最和谐完美的人物,他心地谦逊,生活简朴,热爱生活的本身,是智慧与快乐并存的人,从他的《归去来辞》就能感受到他热爱人生的情感。《归去来辞》写于陶渊明中年,正是他辞去彭泽县令时期,“归去来”的意思是曾经离去,而今归来,正如陶公曾误入仕途,后复返精神家园。文中所描述的是令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安定,寄寓富有诗意的终生生活状态。然而,这种景象在他晚年所写的《桃花源记》中能看出他并未得偿所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陶渊明所处东晋时期,是非常讲究门阀出身,被称为中国的贵族时代,从他祖父陶侃起,可看出他的家族曾经拥有的辉煌,陶渊明前半生也曾为仕途奔走,直到中年时还有意志昂扬之势,从他的《荣木》其四中便可看出,后来在仕途不顺,但身上仍有没落贵族那份傲骨,从“不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中可看出他长期压抑的积累,不愿屈居没有显赫身世的督邮之下。就凭这些,怎能用女性视角去评判一位你并未实质了解的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这三篇文章中可以感受到,陶渊明的生活与内心其实一直充满着激烈的矛盾:出仕与归隐的矛盾,清寂与灿烂的矛盾,精神上的自我救赎与将灵魂归置于美好的矛盾。在陶渊明的身上,集合了名门之后的荣耀感和上进心、东晋没落贵族子弟的高傲、偏于沉静的性格、喜爱自然的天真意趣、一颗渴望得到认同的孤独的心灵……正是这些真实元素相互对撞、相互冲突,才催生了陶渊明这样一个不世出的文学巨匠。尽管陶渊明在写作中尽量以看似冲淡、超然的情绪来面对这些人生矛盾,但看得出这些人生矛盾并未得到解决,这才是值得后人去深思与探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虽然陶渊明一世落魄,但引来后世无数追随者,视他为知己。“和陶诗”的人多的无法统计,苏轼便是狂热拥趸者,为他写了109首的铁粉。读完这篇文章,以我女性视角去看他,我依然是欣赏他自在、悠然、纤尘不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德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两天还真有点巧,多处读到罗曼.罗兰这句“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本书作者在用“铿锵”二字谈到韩愈的《进学解》时,结束时说到“韩愈面对嘲讽和诘难,答得左支右吾、踉踉跄跄,显得有些狼狈,但窘迫中有一种坚韧的态度顽强的站立着,那就是坚信只有完善自我,才是解决人生困境的唯一出路。”与罗曼.罗兰这句话一样,这是于精神层面中展现出的一种强大的英雄主义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韩愈是一名以孔子儒家道统的传承者,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文大咖,是“文起八代之衰”古文运动的领袖。《进学解》中“进学”是增进学生,提升学力;“解”是古代一种文体,是对别人的诘难和质疑作出解释,这种文体起源于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儒家的信仰是以学习为手段来实现自我完善,文中韩愈先是鼓励和鞭策大家勤于学业,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受到录用和提拔。中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对之前门阀制度的挑战,它让出身平凡的人也能获得选拔的机会。事实上在唐代选拔人才方面也并非韩愈所言,依然存在着门阀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并举。因为韩愈是从科举制度中选拔出来的庶族官僚的代表,所以他才在文中以自己的学识来勉励诸生勤奋学习,这与他自身经历是分不开的。这篇文章釆取了主客问答的形式,描述的是师生之间的对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韩愈虽在治学、尊儒、作文、为人上取得了很大成就,然学生却质疑他“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正如彼此的韩愈,在任国子学博士时,实际上也是被取消了行政职务的安排,即便学识这么高,照样没得到重用。听到学生对他当前境况的质疑,韩愈又从木材的大小适用、药材的收罗等方面为学生作解答,认为才能的大小都会被安置到合适的位置 ,唯才是举。又说自己“犹且月费俸钱,岁糜廪粟。”一家子都享受着国家给的厚待。如果只计较职位品阶,考量自己才能的匹配,就好比质疑工匠为什么不用小的木材做门柱一样。读完这篇古文,我不得不佩服韩愈的精神境界之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韩愈的《进学解》之所以深人人心,能赢得了后世评论者的高度赞赏,并不在这篇文章本身具有多么高的文学价值,而在于它说出了自科举制度建立以来,广大知识分子的心声。那些通过科举选拔了优秀人才,有那么多有文化素养,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依然没有被委以重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如当今社会,大学毕业全民考公考编,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上加难,百人千人竞岗,分数越卷越高,这也是孩子们处在这个时代的伤痛。尽管如此,他们拼尽全力求生存,坚强不息的精神却依然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开篇之作,用“峻洁”两字来概括柳宗元的文学风格是非常精准的,“峻洁”指的是一种高洁的道德品行,该词出自柳宗元的铭文《南岳云峰和尚塔铭》中“行峻洁兮貌齐庄,气混溟兮德洋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篇文章写于“永贞革新”失败之后,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在那段时期,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都可看出他苦寒的心境,那首《江雪》被喻为天下孤独第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义浅白晓畅,格调凛然肃穆,清寒卓绝是他是内心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始得西山宴游记》比之《小石潭记》来讲,虽不如后者灵动幽深,但文章章法严谨,意境开阔,行文层次丰富,是一篇难得的千古名篇。文中“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粟。”第一句便将自己处境与心情交待了,然后便是登山游玩,纵情山水,借酒消愁,上山走到天地辽阔处,文章也跟着层层深入。“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便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甚好。柳宗元在西山顶感受到了俯身天地的恢宏境界,唤起了心中满怀豪情,所有的荣辱都挥之脑后,西山之游不仅游的是美景,更是见识和胸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始得西山宴游记》体现了柳宗元高明的写作手法,伏线扣题、层次渐进、语言上用短句营造阅读的凌厉感。苏轼应受过柳宗元的影响,在他《前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与柳宗元行此文时的“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两人心境应是相似的,只不过两人气质与文学风格不同,苏轼散淡旷达,柳宗元硬瘦峭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读完《始得西山宴游记》方知“始得”暗含的意思,今是昨非,西山之游始得的不是景观,而是见识和胸襟。</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把欧阳修说成北宋第一代文坛盟主,应没谁不服,唐宋八大家中曾巩、苏轼、苏辙都是他的门下,王安石和苏洵也与他有不解之渊源。在文学上他诗文双美,兼擅小词,开启了北宋古文运动,形成了宋代醇厚典雅的诗文品格。金石上他又开启了宋代文物鉴赏收藏和品评研究的学术风气,是中国金石学的开山祖师。政治上更是刚正不阿,官拜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不汲汲营营于富贵,坚持雅操而好爵自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欧阳修的经典散文颇多,印象最深是那年我在读书会周未课堂上与姐妹们一起分享的《秋声赋》,学书法的朋友对赵孟頫的行书《秋声赋》更为熟悉。在中国散文的24种格调中,作者选用的却是他的《丰乐享记》,这篇文章与《醉翁亭记》都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期,虽处于人生低谷,但两篇文章中丝毫无消极颓靡之感,而是洋溢着乐观、放达的积极精神,一个“乐”字成了两篇文章的文眼。文章通过滁州的泉水,引来开凿山百修建了这座丰乐小亭,按照“知者乐水”的思路,为我们展现出大宋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盛世景象,文中“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表达了对身边一草一木的喜爱之情。“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这两句则点旨切题。因滁州天下大乱时为兵家用武之地,盛世时风景秀美民风淳朴,文中最后一句“幸生无事之时也”,不仅写出了置身大自然感受,更道出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历史学家陈寅恪说过:华夏文明造极于两宋。在宋代文官心中,充满着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强烈自信,这是宋代散文的特征之一。宋人文官写作很少有空发议论,空抒胸怀的,他们崇尚自然,不喜雕琢,总是将文章与自己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著名诗人、学者顾随先生曾说过,欧阳修是中国古代少数几个完全纯粹的儒家之一。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能看出,欧阳修的儒家精神,《乐丰亭记》展现了他一代文官的精神气质,这也正是他区别于其他时代文章的独特之处。作者用“醇厚”二字概括他的散文实为精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