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摄影:PCQ 编辑:ZYJ</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年前,我们曾经游过甘肃的西部,敦煌、鸣沙山、莫高窟、嘉峪关、张掖等,今日又走进了甘肃的东南部。</span>甘肃犹如一柄精致的“玉如意”镶嵌在祖国大西北,“如意”甘肃的历史文化、地理地貌、民族风情皆多姿多彩;“如意”甘肃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交汇之地,世界各地游客、各色人种、各类信徒都能在甘肃寻找到自己的心灵慰藉和神的归宿。</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2日~27日)六天行走线路图:西安~天水~平凉~兰州~甘南~兰州</p> <p class="ql-block">来兰州之前翻阅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杂志主编的这段话让我很感兴趣。是这样描述兰州的:<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u>南北两山包夹,一条黄河居中穿城而过,兰州人就在这座狭长的城市里繁衍生息,虽然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却被视为边远之地。</u></b>在一些人的印象中,这座每年春季饱受风沙侵蚀的城市仿佛建造在沙洲之上,网络上有调侃说兰州人出门骑骆驼,并流传着相当于驾照的“骆驼证”,居然让不少的人信以为真。</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有一种特殊的味道,那就是牛肉面的味道。<b><u>牛肉面是这个城市的名片</u></b>,是这个时代尚存的为数不多可以真正称之为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多兰州人的一天,就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p><p class="ql-block">一碗牛肉面里透着兰州人的直爽、温情的个性,这是上苍给予这座城市最慷慨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对于我们首次来到兰州的游客,一碗牛肉面改变了对这个城市的印象。</u></b></p><p class="ql-block">兰州是我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流经兰州152公里,两岸自然风光独特,一座座秀山、一处处峡谷、一块块湿地,鬼斧神工、妙造自然。兰州人民以勤劳智慧和不懈努力,将依山就势、顺流而下的黄河两岸,打造成了风光旖旎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山水相映、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游人如织,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漫步在“</span><b style="font-size: 20px;"><u>兰州外滩</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然就了解了兰州的历史。</span>东起桑园峡,西至西大桥,全长42公里,现有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塑、水车博览园、白塔山公园、省博物馆、兰州大剧院……,已建有现代桥梁22座,各类码头14座,拥有各类船舶160多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兰州</u></b>,古称金城,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城区<b style="font-size: 20px;"><u>海拔1520米</u></b>,在大西北处于“<b style="font-size: 20px;"><u>座中六联</u></b>”的独特位置,区域优势明显,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以“<b style="font-size: 20px;"><u>金城汤池</u></b>”之意命名金城,素有“<b style="font-size: 20px;"><u>黄河明珠</u></b>”之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兰州自古为丝绸之路重镇</u></b>,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交通便利,龙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兰新、西兰、兰银、兰青、甘川等主要公路从境内通过,可通往国内30多个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兰州又是沿丝绸古道寻古访胜的主要站点,有五泉山、白塔山、秦明长城古迹……等游览胜地;羊皮筏子是古老的交通工具,太平鼓、刻葫芦、黄河水车等都是它的传统的文化艺术。</p> 兰州黄河第一桥 <p class="ql-block">白塔山下的兰州黄河铁桥,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最好见证。</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u></b>。民国十七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史称“中山桥,素有“<b style="font-size: 20px;"><u>天下黄河第一桥</u></b>”之美称。这座桥有三个国家共同完成,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这一特殊的建设背景及建设年代,使兰州黄河铁桥变成了研究近代史的钥匙,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铁桥全长233.5米,宽8.36米</u></b>。为四墩五孔下承式平行弦钢桁架桥,跨径45.9米,同时桥内两侧各有宽度一米的人行道。屹立百余年的铁架上虽已刻下岁月的痕迹,仍能从中看出它昔日的辉煌与灿烂,古朴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中山桥</u></b>,给予了兰州人太多太多。对于交通,它是纽带,连接了南北两岸,天堑变通途;对于商业,它是钥匙,开启了通向内蒙、新疆、青海、宁夏的通道;对于生活,它是亲人,记录了兰州的点点滴滴,见证了<b style="font-size: 20px;"><u>兰州的沧桑巨变</u></b>。</p> <p class="ql-block">当铁桥与白塔同框,自然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桥与塔,都是兰州的地标性建筑,<b><u>白塔山与中山桥遥遥相望,交相辉映,成为了兰州最亮眼的打卡地。</u></b></p> 兰州白塔山 <p class="ql-block">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黄河北岸,山势巍峨起伏,蹯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白塔</b></p><p class="ql-block">白塔位于山巅,原白塔,相传为纪念元代以为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病故于兰州的西藏著名喇嘛喇嘛而建,现已不存在。</p><p class="ql-block">现存白塔为明景泰年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白塔身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柱圆基,上着绿冠,各面有佛像,棱角系有铁马铃,微风吹过,清脆动听。<b><u>清人秦维岳有诗云:“北上环拥势嵯峨,塔影巍然最上坡。布地散金名宝刹,擎天一柱俯黄河”。</u></b>描绘出白塔雄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凤林香袅牌坊</b></p><p class="ql-block">白塔山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下为中山桥,二者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三星殿</b></p><p class="ql-block">原始建于明景泰初年,祀奉福禄寿三星,故名三星殿,为信众祈求降幅、获取功名、长寿健康之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青铜钟与橡皮鼓为镇山之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青铜钟是清康熙五十七年铸造,工艺精湛,声音宏亮有力;橡皮鼓为元代末年一位印度僧人云游白塔山时所献,原物毁于战火,此鼓为清朝后期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登临诸殿阁,可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p> 甘肃省博物馆 <p class="ql-block">甘肃省博物馆坐落于金城兰州,母亲河畔,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后改为甘肃省博物馆。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陇原大地留下的珍贵文化遗存,甘肃博物馆拥有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馆藏珍贵文物8万余件,藏品特色鲜明,从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从商周青铜器到汉唐丝路遗珍,还有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都有丰富的收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我们参观的当天,临时展厅(一楼)还展出了“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香远益清,难得一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楼“香远溢清”巴基斯坦犍陀罗艺术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u>犍陀罗是一个古代南亚次大陆的国家,也是佛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香气之地”或“香行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犍陀螺考古遗址</span>,主要分布在今天兴都库什山和喀拉昆仑山的南端,具体<b><u>包括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河谷到印度河东岸以及阿富汗喀布尔河谷东部一带。</u></b></p><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丝绸之路连接南亚大陆的重要枢纽,地中海文明、伊朗文明、中亚草原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在此激烈碰撞后锻造出丰富多彩的文明。</p><p class="ql-block"><b><u>来自古希腊的神话/神话学、美学和哲学、来自西亚的琐罗亚斯德教、弥赛亚信仰以及来自南亚的印度教、佛教在此传播,相互影响,奠定了此地成为世界宗教中心之一的地位。</u></b></p><p class="ql-block">中巴两国均属于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两国文化艺术交流史渊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公元400年—630年间,中国古代求法高增和巡礼者法显、宋云、慧生和玄奘等先后造访此地,留下了有关犍陀罗物质文化的记载、成为巴基斯坦早期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p><p class="ql-block">展厅共分三个单元:犍陀罗文明的诞生、犍陀罗艺术的辉煌、犍陀罗艺术的余辉</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b style="font-size: 22px;">犍陀罗文明的诞生</b>(1~3世纪)</p><p class="ql-block">在长达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犍陀罗一直为不同的王朝政权所掌控,文化面貌丰富多彩,地区间文化类型相互混杂。从伊朗系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希腊系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大陆、印度孔雀王朝、希腊化一巴克特里亚王国时期、中亚游牧民系的塞人时期到贵霜王朝和寄多罗贵霜时期,不同语言、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纷纷在犍陀罗地区亮相并成为统治者,由此奠定了犍陀罗地区历史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基础。</p><p class="ql-block">这一组作品,来自不同文明的神衹形象,希腊神话中的河神像、水神特里同像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酒神金碗</b>(公园1世纪,犍陀罗地区,伊斯兰堡博物馆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碗浮雕有四头翼狮与四蕨类叶片,中央头像呈希腊贵族面相,眉骨隆起,双眼圆睁,络腮胡子浓密,长发垂肩。一般认为其为</span><b style="font-size: 18px;"><u>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u></b>,他是宇斯之子,护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b><u>狄俄尼索斯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确立了相关法则,并传授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u>在犍陀罗佛传浮雕中,苦行中的释迦是重要的主题。释迦苦修像展示出释迦牟尼为众生寻求解脱之道深受身心之苦的牺牲精神。他是佛教的创始人,被称为佛陀,意思为大彻大悟的人。</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释迦牟尼生活于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出家前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钟姓(印度第二种姓)。</span><b style="font-size: 18px;"><u>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后在印度北部、中部的恒河流域一带教化众生,创立佛教。80岁时,佛陀在拘舍那迦城示现涅槃。佛陀的人生经历被写进佛教经典中,是为佛教故事,而诸多前世修行的各种事迹,则被佛经记载的本生故事。此外,佛陀教化世间、助人觉悟的善行,就是姻缘故事。</span><b style="font-size: 18px;"><u>这些故事大量出现在犍陀罗美术中</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转法轮印佛坐像</b></p><p class="ql-block"><b><u>此尊像表现的是释迦在萨尔纳特鹿野苑初转法轮时的情形</u></b>。着袒右肩式袈裟,双手施转法轮印,双足结金刚跏跌坐。此尊像面容呈完美的椭圆形,五官匀称,形象表现自然,头顶肉髻较小,属典型的犍陀罗风格。造像身躯强健、匀称,仿佛能感到衣下躯体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佛立像</b></p><p class="ql-block"><b><u>犍陀罗佛像有各种各样的像容。姿势在佛教中称之为威仪,基本有行、住(立)、坐、卧四种</u></b>。</p><p class="ql-block">此佛立像为犍陀罗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佛陀赤足,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厚重,似乎能看到衣褶下的身躯。佛陀神情庄严肃穆又包含悲悯,双目大睁,似在凝视众生。此像具有古希腊、罗马雕塑的特征;鼻梁高挺,波浪式卷发,薄衣,衣纹流畅,面部轮廓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特征,证明了希腊文明对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这种佛像也被学界称为“希腊化的佛像”。此种造像风格后来也深刻影响了我国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的佛教造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转法轮印佛半身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身躯健硕,是鼎盛时期的犍陀罗造像。</span>释迦牟尼像双手旋转法轮印,头上肉髻巨大。五官端正,高鼻深目,唇上有胡髭。着袒右肩袈裟,衣褶线条流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忉利天降下</b>(公元1—3世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件作品即为犍陀罗地区早期以象征物来表现佛陀形象的典型代表作品,极为珍贵。</span></p><p class="ql-block"><b><u>“忉利天降下”的浮雕作品,表现了佛陀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后下降人间的场景</u></b>。作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刻有三道宝阶,宝阶上生长着三棵菩提树。</span>其中台阶最下一级有一双脚印,这就是佛陀的象征。在脚印两侧<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上站立着双手合十的梵天和帝释天。</span><b><u>那时的人们认为佛陀是不可见的,是超越人间的存在。</u></b></p><p class="ql-block">据说是以莲花、佛冠、圣树、足迹、佛坐等象征物来表现。后来才出现凡人形象,从而诞生佛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u>佛祖印刻石</u></b></p><p class="ql-block">在佛像诞生之前,佛足石是代表佛陀的重要象征物;在佛像出现之后依然是神圣的象征。犍陀罗地区有大量佛足石遗存,<b><u>佛足上常见万字、三宝、法轮、莲花等图案</u></b>。</p><p class="ql-block">(上)这件佛足石脚掌部分有放光状的多辐法轮,下缘的佉卢文题刻意为“佛陀•释迦牟尼之足迹”。此佛足石非常著名,很有可能就是法显、宋云和玄奘等中土求法僧们在斯瓦特见到并记录下来的圣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下右)足印中都各有万字符,足跟都现莲花对应释迦牟尼在降生之时“步步生莲”之说两足外为二立姿供养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佛立像拱形龛</b>(斯瓦特地区赛杜佛塔)</p><p class="ql-block"><b><u>本龛可能与七佛王相关,一般认为,释迦牟尼是七佛中最后一位</u></b>。在七佛之中,前面三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称为过去庄严三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被称为贤劫四佛。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在今天的白沙瓦附近有过去四佛佛像,应该指的是后面的四位,也即贤劫四佛。</p><p class="ql-block">本作品分上下两部分,可能是一套上部为过去庄严三佛组合,下部为贤劫四佛的七佛组合。</p><p class="ql-block">这类上三下四的七佛组合形式在中国唐代的金铜造像作品上也有体现。</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b style="font-size: 22px;">犍陀罗艺术的辉煌</b>(3~5世纪)</p><p class="ql-block">佛教故事是佛教神圣历史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佛教精神的重要线索。</p><p class="ql-block">佛教故事的艺术呈现,不仅是对佛陀个人的缅怀,也是对佛教基本精神与教义的世俗化表达。</p><p class="ql-block"><b><u>佛传故事中通常以佛陀诞生、将魔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分舍利等特定事迹为刻画对象,这在犍陀罗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u>佛传故事:释迦佛的人生经历,也就是释迦的佛传故事,在中印度和前陀罗地区有大量出现</u></b>。</p><p class="ql-block">释迦佛入灭后经过了数百年的时间,一些记录释迦佛的文献才得以完成,并成为经典。佛传的编撰和整理中自然而然的加进来一些当时印度大众的意识和想象,包括汲取了当时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下面这组浮雕:<b style="font-size: 22px;"><u>右胁降生</u></b>(悉达多太子诞生)</p><p class="ql-block">《修行本起经》中记载:“十月已满太子身成,到四月七日,夫人出游,过流民树下,众花开化、明星出时,夫人攀树枝,遍从右胁生堕地”。一太子从摩耶夫人右肋下娩出,故称“右胁降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悉多达太子诞生是犍陀罗石刻艺术的经典题材,本品采用高浮雕的艺术形式,浮雕整体线条流畅,人物造型婀娜优美,是公元3—4世纪犍陀罗石刻艺术经典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四门出游</b></p><p class="ql-block">悉多达太子结婚后,经历了愉快的宫廷生活,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有一天他骑马出宫城四门,分别遇到了病人、老人、死人以及修行者,由此得知人生逃不过生老病死,只有修行才能找到解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下面这组作品(浮雕图一)<b style="font-size: 22px;">迎亲队伍</b></p><p class="ql-block"><b><u>悉达多太子迎亲是佛传故事的常见题材之一,讲述的是太子迎娶输陀罗的场景。</u></b>画面中共有人物四尊,两男侍上身袒露,以肩抬扛,杠上承托聘礼,上罩垂幔,由右向左徐行。身后为一残缺人物,其右手执壶,其上为一女侍从,双手执一柄状方杆,惜上部残缺,以不清楚具体是何物品。本品是犍陀罗石刻艺术作品名作,20世纪50年代既有赴美展出的著录,长期以来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浮雕图二)<b style="font-size: 22px;">太子树下思惟</b></p><p class="ql-block">悉达多太子在观看农耕时,眼见牛拉犁经过之处,地里掘出许多虫子,但虫被小鸟啄食,太子念及生命苦乐无常和死亡的必然性,于是独自到阎浮树下冥思。太子入定时,树影始终庇护着太子,未因时间的流逝而移动的神迹使周围的人大为震惊,连父王也不禁跪下礼拜。<b><u>本件作品便立体地呈现了这一场景,太子半跏跌坐,左手托腮,若有所思。太子左右两侧各有两人,均面向太子,拱手呈礼敬状。</u></b>太子头顶的阎浮树成八字形罩于太子头顶。本作品是公元2—3世纪思惟菩萨造像的代表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宫廷生活与决议出家</b><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亦为犍陀罗雕塑中的名品,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b><u>本件作品呈现的是佛传故事中宫廷生活与决议出家的场景,浮雕分为上下两个场面,分别表现“宫廷生活”和“决议出家”。</u></b></p><p class="ql-block">浮雕上部“宫廷生活”场面,悉达多太子侧卧在寝台上,被诸多乐女围在其中,众多婢女也愉快地围绕其左右,作攀谈状。其中侧卧的悉达多太子右侧一倚坐像,着右袒衣,发式作卷发状,方形脚踏;</p><p class="ql-block">浮雕下部为表现为“决议出家”的场面,正中有一倚坐像,后面是婢女们酣睡的情状,中间倚坐像应为悉达多太子像。表现此时已经决议出家的太子,发式由上面戴敷巾冠变为波状发髻,这种发髻应是表现出家求道的观念形态,太子服式为上袒下裙,帔帛绕左肩,只是双腿并非下垂倚坐,而是倚坐寝台上,左腿下塔一方形脚踏,右腿下垂至地面,印相表现为右手仰掌外伸,左手扶膝状。本件作品雕塑工艺精致,人物线条明朗,其上的建筑构件如爱奥尼亚式柱和穹顶式券顶均可以看到明显的希腊罗马化艺术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太子夜半逾</b>城(浮雕图一)</p><p class="ql-block">此为佛传故事的场景之一。<b><u>悉达多太子在见到了世间的种种苦难之后,毅然决定放弃王子的优渥生活,去寻求世间的真理。</u></b>太子趁着夜色从宫城出走,为了不惊醒城中的人,天王手托太子的坐骑,逾墙出城。此件作品为罗马石刻艺术风格,人物造型生动、石质绵密、雕刻细节突出,为3—4世纪犍陀罗地区石刻的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寻访仙人</b>(浮雕图二)</p><p class="ql-block">此为佛传故事的场景之一。太子出家后,曾到摩揭陀国王舍城附近的山中造访两位仙人,由于不认同二者所说教法,后离去独自修行。这幅雕刻中,左侧草庵内蓄须仙人左手持水瓶,坐于圆形凳子上,他的面前是通肩式袈裟,有头光的太子,太子背后是右手持金刚杵的执金刚。出家的太子已经不再是王子姿态,而是佛陀的形象。<b><u>犍陀罗佛传故事中,太子出家断发之后,换上修行者的衣服,自此就已经从菩萨形象转变为佛陀形象。</u></b>早期的犍陀罗作品,从刻画手法到题材都具有强烈的西方要素,此作品的手法略显稚拙,更具有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u>降伏毒龙</u></b></p><p class="ql-block">出土于公元2~3世纪的佛传故事,“降伏毒龙”浮雕,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犍陀罗浮雕造像。</p><p class="ql-block"><b><u>浮雕表现的场景是佛陀降伏外道迦叶三兄弟的故事</u></b>。迦叶三兄弟崇拜火教,共有一千个孩子,佛陀拜访大迦叶,像在此处火室借助一晚,大迦叶告之火室中有毒龙守护,佛陀并不害怕,并将毒龙降服后置于钵中,迦叶对此心悦诚服,带领弟子昄依佛教。<b><u>佛传故事中记载了一系列佛陀成道后度化众生的故事,通过描绘佛陀如何使众生心悦诚服进而皈依的场景来展现佛陀的力量</u></b>。</p><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人物动态自然生动,传承自古希腊的雕刻技法在此得以清晰体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初转法轮</b>(帝释窟禅定)</p><p class="ql-block"><b><u>帝释窟禅定讲述的是佛陀在摩揭陀国一山中的帝释窟中禅定,帝释天、乐神般遮翼及忉利天的诸神前来拜访</u></b>。乐神首先弹琴将佛陀唤醒,帝释天再向佛陀问法,在听闻佛法中获得了无上的喜悦,从而怀着欢喜心、赞叹心昄依佛陀。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在前陀罗艺术中“帝释窟禅定”是一个很流行的佛教美术题材。</p><p class="ql-block">拱形浮雕中佛陀位于正中央,着通肩式袈裟,跏跌坐于窟内地面上,双手结禅定印,进入禅定状态。帝释窟周围雕刻着帝释天、乐神、执金刚、诸天神以及众小神祇,他们都期待佛陀宣讲佛法。这些人物之间还穿插雕刻着一些鸟兽、山石及林木,表明是在荒野之地。浮雕底座右端有一只白象,是帝释天的坐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舍卫城变神</b></p><p class="ql-block"><b><u>佛陀受波斯匿王至请,为降伏外道六师在舍卫城施展神变,展现了芒果树奇迹、双神变、千佛化现的无上大神变等种种神迹,最终使六道俯首认输并臣服。</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帝释窟禅定很多件浮雕都非常具有艺术性,雕刻也极为精美。这件雕塑作品阐释为“佛三尊像”“一佛二菩萨”。</span>佛陀居中坐于芒果树下,着袒右肩式袈裟,结转法轮印,全跏跌坐于一朵盛开的硕大莲花上。佛陀两侧站立二菩萨,右侧为弥勒菩萨,左侧为观音菩萨。佛陀后面左右亦站立二人,因佛陀残损,具体面貌辩认不清,应是梵天和帝释天,因经文中曾提到:佛决定施展无上大神变之时,他们立即来到身边,侍立于左右两侧。佛陀头顶的芒果树间有三位呈各式坐姿的小化佛,其中两尊坐于莲花之上,芒果树两侧各有一尊佛坐于龛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须摩提女传说</b>(马尔丹地区西克里)</p><p class="ql-block"><b><u>属于佛教姻缘故事系列艺术题材,在这一时期犍陀罗艺术石刻艺术中相较佛传、佛本生故事的作品为少</u></b>。相传有长者之女名须摩提,生得美丽端庄,精通各种梵行,尊信各种佛法。后嫁入信奉外道的满财长者之家,受诸外道逼迫,于是她就登上高楼,焚香请佛,祈求佛陀的帮助。而后佛陀化现,度化众外道的故事。本件作品表现了故事中的楼阁,惜楼阁上部已损,从人物上看,须摩提女正在与耆那教僧侣打斗,左半部分须摩提女向佛陀祈祷,佛陀立即从天而降保护她。画面中部为立姿佛陀,其左手轻牵衣襟,右手原应持无畏印,以缺损。</p><p class="ql-block">总体而言,本作品刻画线条流畅,画面中央的佛陀保存完整,是公元2—3世纪佛教因缘故事系列石刻作品的一件佳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双林入灭</b></p><p class="ql-block"><b><u>佛陀涅槃作为佛传故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犍陀罗艺术中以写实风格着重表现</u></b>。在犍陀罗的佛陀涅槃浮雕中,除了表现涅槃场景外,还会将涅槃后佛陀入馆、荼毗(火葬)分舍利、起塔供养等场面按照时间顺序表现出来。犍陀罗的涅槃图开创了其后中亚、东亚涅槃图的基本图像模式,成为佛教涅槃图的范本。</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佛陀涅槃</b>(浮雕图一)、<b style="font-size: 22px;">分舍利</b>(浮雕图二)</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b style="font-size: 22px;">犍陀罗艺术的余辉</b>(6—14世纪)</p><p class="ql-block">随着犍陀罗艺术中心的衰微和转移,在突厥系王朝统治下,斯瓦特、克什米尔和吉尔吉特等地的艺术得到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文殊菩萨</b></p><p class="ql-block"><b><u>七世纪以后,伊斯兰势力东渐,佛教艺术持续发展,先后延续到14世纪才最终被消灭。</u></b></p><p class="ql-block">10世纪下半叶以来,正值西藏佛教复兴,这些地方显密佛教的兴盛、高僧往来以及艺术家的进入,大量古代佛教艺术精品进入西藏,保存于大小寺院中,成为藏传佛教寺庙珍贵的财富与艺术品一直保持到今天,为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的生根、成长并走向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丝绸之路文明艺术展</b>(二楼)</p><p class="ql-block"><b><u>驼铃阵阵,羌笛悠悠,丝绸之路跨越无垠的戈壁,漫漫的沙漠,险阻的山脉,把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罗马文明连接在一起,将古代中国推上国际舞台。</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国力进步的鼎盛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中国与遥远的西方世界之间冲破地域束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span></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是商贸大道,文化走廊,也是文明之路,开放之路。</p><p class="ql-block"><b><u>地处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u></b>。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呈现出古代文明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魏晋壁画墓</b>(驿使图、牛耕图、出工图、放马图、煎饼图、烤肉煮肉图等壁画砖,已迁入甘肃省博物馆保存。)</p><p class="ql-block"><b><u>驿使图:嘉峪关市新城出土,距今1600多年前这一地区的邮驿情形,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形象资料。</u></b></p><p class="ql-block">在河西走廊嘉峪关、酒泉、敦煌市地下,埋藏着数千座魏晋时代的古墓。这些精美壁画砖,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系统地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方面的内容。由于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处于乱世,留存的绘画资料极为罕见,而河西走廊壁画墓的发现,恰好填补了中国美术史上魏晋时代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彩塑一佛二菩萨</b></p><p class="ql-block">“彩塑一佛二菩萨”造像出自威武天梯山石窟第3窟,它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历经1000多年的战乱、自然灾害,天梯石窟保存下来,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环带纹铜鼎</b>(春秋)</p><p class="ql-block">甘肃是目前中国最早出现青铜器的地区之一。发达的早期青铜文化和马的驯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在与周边文化发生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使甘肃成了古代中国最早接受并传播东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铜奔马马踏飞燕</b>(东汉青铜器,1965年出土于甘肃威武市擂台汉墓。)</p><p class="ql-block">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量7.3千克。此铜奔马造型生动,制作精美,构思巧妙,体现出汉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技术精湛,为国宝级文物。1983年10月,<b><u>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天马西来</b></p><p class="ql-block">马是古代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西域多产良马,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两次派军西征,引进大宛汉血宝马,使汉代养马业和骑兵得到长足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铜车马仪仗队</b></p><p class="ql-block">威武擂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可谓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之见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东罗马鎏金银盘</b></p><p class="ql-block">1988年,甘肃靖远县北滩村一户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的这件有胡语铭文的鎏金银盘。公元4—6世纪时期的银盘,重量达3190克,盘心所饰这位持杖椅兽的青年男子,中外学者大都判断为希腊神话中的迪奥尼索斯。中圈所列的十二个人头像,有人认为是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包括太阳神、月亮神在内的十二神;也有人认为是迪奥索尼斯神的眷族。在古代希腊宗教故事中,迪奥尼斯是象征丰收与植物的自然神,尤其是以酒神著称。即公元4—5世纪,相当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东罗马帝国时期与中国保持友好往来,曾三次派使团访问北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甘肃彩陶展</b>(三楼)</p><p class="ql-block">甘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文化。这些文化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它们大多含有多彩多姿的彩陶,这是数千年以来甘肃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传统。</p><p class="ql-block">1978年至1984年,考古学家进行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发现了<b><u>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常山下层文化成系列的大量珍贵遗迹和遗物</u></b>。大地湾考古首次揭开了距今约8000~5000年的甘肃东部地区古文化发展的真实面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余韵流艳,青铜时代诸多文化彩陶。</b></p><p class="ql-block">1979年,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首次发现了早于仰韶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大地湾文化。这支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西汉水流域,距今8000~7000年。大地湾文化的居民在河边阶地建立家园,开始从事农业,种植黍,定居生活催生了彩陶。大地湾文化不仅是我国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文化,也是世界上时代最早的生产彩陶的古文化之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三足圆底钵:大地湾文化,距今8000~7000年,秦安大地湾出土。</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人头形器口彩陶瓶</b></p><p class="ql-block">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绍店大地湾,<b><u>是仰韶彩陶的代表作品</u></b>。优美的造型,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图案融汇一体,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了的水平,又体现了人们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蛙纹彩陶壶</b></p><p class="ql-block">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秦安大地湾出土。仰韶晚期,彩陶技法更为成熟。色彩有黑红两彩,黑彩居多,最常见的纹饰母题有弧边三角纹、圆点或圆圈纹、螺旋纹、网格纹等,还有独具特色的鲵鱼、蛙、犬等象生性图案,<b><u>该期彩陶对稍后的马家窑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彩陶</b>。(旋动的美)</p><p class="ql-block">马家窑期或又称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4700年。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仍以盆、钵、壶、瓶为主。多为橙黄陶,黑色彩绘为基本色调,有时与白色共用,形成浓墨重彩的突出风格。装饰手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体彩绘的陶器较前增多,内彩极为发达。盛行漩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网格纹和平行线纹,还有象生性纹样娃、鸟等。几乎每一件彩陶上都有描绘河水反转的纹饰,表达了人们对黄河母亲的无比热爱,<b><u>黄河为彩陶注入了永恒的艺术魅力</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瓮与罐</b></p><p class="ql-block">菱块十字圆点纹彩陶瓮和菱格圆点纹彩陶罐(半山类型,距今4700~4300年。)</p><p class="ql-block">甘肃彩陶历经五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岁月,其数量与种类、制作水平与艺术成就,都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甘肃彩陶谱写了精彩华美的篇章。</p> 天水麦积山 <p class="ql-block"><b><u>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u></b>,渭河南岸,是陇东南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为始祖伏羲、女娲诞生地,汗置天水郡,得名于“<b><u>天河注水</u></b>”的传说,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p><p class="ql-block">天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伏義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石窟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b><u>境内古遗址、古战场、古石窟众多,有麦积山石窟、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伏羲庙等游览胜地</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丝路明珠——麦积山</b></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开凿于5—13世纪,是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是中国石窟遗产中北朝(北魏、西魏、北周)石窟的代表窟群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石窟群经云冈石窟汉化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因其位居当时东西南北交通枢纽的地理位置,石窟艺术即受到了中原北方云冈、龙门等主流石窟的影响,也融入了南方和西域文化的因素。<b><u>麦积山石窟以中国佛殿建筑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大型经变画遗迹,影响广泛,成为丝绸之路佛教艺术东西交融转折性阶段的重要见证。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保护文物。</u></b></p> <p class="ql-block"><b><u>麦积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u></b>,四壁陡峭,顶部平缓,呈方形,中部较彭大,底部略小,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红色砂砾岩,色彩鲜艳,红如朝霞,<b><u>为典型丹霞方山地貌</u></b>。</p> <p class="ql-block">这座由古近纪砂砾岩构成、秦岭西段余脉上的的孤峰,历史上就被受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青睐。因为它的形状实在太奇特了,群山之中一座孤峰凸起,形如堆积的麦垛,密如蜂房的历代洞窟,就开凿在险峻的山崖上。<b><u>它是甘肃东部佛教传播的一面“旗帜”,对周边的石窟开凿起到起到了示范作用</u></b>。</p> <p class="ql-block">来到麦积山脚下,被这里的石窟与雕塑数量的庞大惊吓到了。<b><u>现存窟龛220多个,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200多尊</u></b>。这还是历经千余年后残存下来的,如果没有遭受破坏,石窟和塑像的数量一定会更加惊人。如此庞大的石窟开凿,应该是“皇家工程”或“地方政府工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仰望</span>这座<b><u>高达142米石窟</u></b>,密如蜂房的洞窟就在险峻的山崖上盘旋。这座石窟如此庞大,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等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程,古代艺术家当初是怎么开凿的呢!</p> <p class="ql-block"><b><u>石窟是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只有农耕区才有石窟</u></b>,游牧区是没有石窟的。只有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滋养”,甘肃东部走出了周王朝和秦王朝,说明这里确实是文明汇聚与物质繁荣的“宝地”,具备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兴建石窟。</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古代艺术家们在悬崖峭壁上架木凿石,开窟造像,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各种大小窟龛和摩崖造像通过</span><b style="font-size: 18px;"><u>纵横交错、上下多达14层的栈道相连</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期间又点缀着多座崖阁,远眺极为壮观,堪称人类建筑艺术的杰出范例。</span></p> <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选址在疏松的砂砾岩上,不易雕刻,造像绝大部分为泥塑。<b><u>用泥塑做造像,只有中国盛行,这也是中国在世界雕塑史上的独创</u></b>。</p> <p class="ql-block">在石窟造像,地形选择,窟龛结构,<b><u>菩萨塑像的力学应用、石窟的光学应用</u></b>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与高超技艺,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赞誉麦积山为“<b><u>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西方三圣</b>(013窟,右:大势至菩萨、中:阿弥陀佛、左:观音菩萨)</p><p class="ql-block">西方三圣位于东崖中部,悬在半空的雕塑,极尽繁缛地渲染了佛国世界的美妙。立面近方形,高17米、宽约18米,开凿于隋代。在佛教里,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最高的菩萨,其修行觉悟仅次于佛陀或等同于佛陀。在没有成佛前,常在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按照佛教的理论,大千世界十方三世之中有无数佛,一方佛土,有一佛教化众生。而每一位佛身边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b><u>阿弥陀佛身边的两位胁侍菩萨分别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他们三位合称为“西方三圣”</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004窟</b>(左侧)</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俗称散花楼、上七佛阁</b>。北周大都督李允信为王父而建。是中国现存仿宫殿式佛窟中最宏大的一个洞窟。七大佛龛中七佛、菩萨、弟子及廊两侧金刚经宋、明历代重塑或状銮。七大龛顶部壁间各有一幅飞天壁画,其中五幅便是著名的“薄肉塑壁画”,其技法高超完美,属国内罕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004窟</b>(右侧)</p><p class="ql-block">大型庑殿顶崖阁,宽31.4米,分为七间八柱。一字并排七个大龛,龛外石胎泥塑天龙八部。整窟雕凿精致,宏伟壮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廊两侧外龛石胎泥塑天龙八部金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七个龛内主佛构成七佛</b>,均为北周原作,历经唐、宋、明、清重修或重妆。现存造像85身,影塑700余身。</p> <p class="ql-block"><b><u>上述004窟还有26、27、127、135号等窟的大型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为摩变、涅槃变、法华变等是国内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大型经变画,对中国经变画的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u></b>。壁画中以及雕凿于崖壁上的崖阁、帐形龛等仿建筑实体的窟龛形制,为研究北朝建筑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005窟</b></p><p class="ql-block">隋代(公元581~618年)始凿,初唐完成,<b><u>俗称“牛腿堂</u></b>,三间四柱式崖阁。此窟有三个佛龛,中间龛的隋代造像清俊慈祥,左右龛内初唐造像丰润俊美。外龛的踏牛天王,孔武雄健,气势不凡。外龛外正壁右上方的《西方净土变》及前廊顶部平棋内的《夜半逾城》构图严谨,施色艳丽,<b><u>为唐代壁画中的上乘之作</u></b>。</p> <p class="ql-block">外龛的<b style="font-size: 20px;"><u>踏牛天王</u></b>,孔武雄剑,气势不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027窟</b>(窟顶残存壁画为《法华经变》</p><p class="ql-block">北周(公元557~581年)。三壁七龛,龛内个塑一佛,为宋代重修。正壁龛外胁侍菩萨为北周原作,呈现出温润憨厚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76窟</b></p><p class="ql-block">北魏(公元386~534年),窟内现存<b><u>一佛二菩萨</u></b>,以及16身影塑佛及供养人。女供养人蜗卷式发髻偏向一边,生动别致,史研究当时服饰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天下石窟在中华,中华石窟在甘肃</u></b>”。甘肃石窟由西向东分为河西、陇中、陇南、陇东四大窟群,<b><u>五十多处石窟,遍布全省</u></b>。其中东部石窟群总体显得低调多了,例如: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拉梢寺等石窟,它们都有着令人惊讶的不朽成就,尤其是在造像雕塑上,东部石窟群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它们是当时最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产物,也是延绵千年的“时尚艺术”。</p> 平凉市崆峒山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崆峒山游览导图</b><b style="font-size: 20px;">(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崆峒山是中国西部的名山,属六盘山东南关山支脉,海拔1450—2123米</u></b>,是天然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多种,森林覆盖率95%以上,山势陡峭,危崖突兀,树木葱茏,古木参天,如同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大致有三种解释: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b style="font-size: 20px;"><u>崆峒山为道教圣地之一</u></b>,取道教空空洞洞,清净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p> <p class="ql-block">从地貌特征看,崆峒山的地貌丰富多彩,以平顶、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b><u>崆峒山因丹霞地貌最古老,地层形成历史最长,在中国丹霞界独树一帜</u></b>。200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家土地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孤峰—蜡烛峰</b></p><p class="ql-block">孤峰是丹霞地貌发育到老年期的表现。蜡烛峰是典型孤峰,高50余米,若把峰顶的松树比作蜡烛头,峰柱便是蜡烛,这也<b><u>是崆峒山十二景之一</u></b>。</p> <p class="ql-block">从地形看,<b><u>崆峒山峰众多,大小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马鬃山,海拔2025米</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崆峒山自然景观多姿多彩,赤壁丹霞、岩墙峰柱、悬洞邃穴、高峡平湖、烟霞林海、梵宫古刹、层层仙境,宛若天宫。即富南国景色之秀丽,又兼被北方山式之雄奇,不仅自然景观独具神韵,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富。</span></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与仰驾山相望,中间峡谷为前峽,泾河从中流出,声若弹筝,故又弹筝峽。北与马屯山对峙,中间峡谷为后峽,<b><u>胭脂河</u></b>从中流出,出山时形成胭脂川,在崆峒山前汇入泾河。</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b><u>秦汉时期</u></b>,崆峒山就已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宫殿、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其后经唐、宋、元、明、清直到民国皆有兴建。<b><u>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皇帝问道处</b></p><p class="ql-block">相传在远古时期,被列为道教“十二金仙”之一的广成子就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中。他养生有术,一千两百岁而不衰老;传说,被尊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术。</p> <p class="ql-block">司马迁为了编著《史记》,也曾经西至崆峒;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多有赞誉。</p> <p class="ql-block">自秦汉后,历代都对崆峒山进行过维修和重建,从<b style="font-size: 20px;"><u>山麓到山顶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香山寺</b></p><p class="ql-block">亦称香山观。宋元后几度兴废,1982年,道士任信光主持重建大殿,内有彩塑16臂观音、文殊和普贤法像。香山寺虽称“寺”,却由道士主持,亦是崆峒山特有的宗教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地质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786平方米,位于崆峒山地质公园香山地质遗迹保护区,是一个以陈列丹霞地貌地质科学、地质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设有序厅、认识地球区、生命演化区、丹霞地貌区、矿产资源区、动植物区、古人类区、休息区、影视厅。并借助现代化的声、光、电等科技手段,让崆峒山的丹霞地貌精彩呈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净乐宫</b></p><p class="ql-block">占地近200平方米,亭为清式单檐六角形,内彩塑观音菩萨等全身像3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皇城</b></p><p class="ql-block">宋乾德年间(963~967)时在绝顶创建太和宫,元代时改奉释迦牟尼佛称为崇佛阁。明代嘉靖年间,驻藩平凉的韩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资再次扩建,成为<b><u>崆峒山道教最主要的建筑物</u></b>。</p><p class="ql-block">皇城建筑风格为殿上殿,殿内有殿、殿后藏殿,仿照中国宫殿建造,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俊极于天”的牌坊之后左右两侧为钟鼓楼,皇城的殿门上方有明朝天启元年熹宗皇帝亲笔题写的“敕赐崆峒”四个大字。皇城共八间大殿,灵官殿、太白殿、真武殿、药王殿、玉皇殿……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棋盘岭</b></p><p class="ql-block"><b><u>亦称铁棋枰,传为广成子、赤松子二仙弈棋之地,另有传说乃陈抟与赵匡胤弈棋之所,故得名</u></b>。</p><p class="ql-block">这里地势较平旷,且有巨大古松挺立其间。背依雷声峰,前临深谷绝壑。清风习习,松涛阵阵,俯视水库之水,层层涟漪泛绿,潋滟吻岸。</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雷祖殿</b>(九光殿)</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位于雷声峰脊中段,原名九光殿。殿前石坊门为二龙戏珠、双凤朝阳图案。中门楣有明代万历四十一年,平凉韩王题书的“九光殿”、“神霄玉府”阴文,侧眉浮雕八仙巡游图。内壁上有雷部诸神行去降雨、除雹伏妖悬雕。内祀彩塑跨独角兽之雷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遇真宫</b></p><p class="ql-block">明代仿武当山创建,旧有大殿3楹,主祀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另有厢房6间,1964年拆毁;1992年重建面北一明两暗歇山式飞檐大殿3楹,内彩塑无量祖师、太乙真人、妙乐救苦天尊像,殿左侧厢房3间。在攀上天梯,过三关,直达绝顶皇城,途径雷声峰等诸殿,可领略崆峒山全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上天梯</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崖壁上的“上天梯”三个字是甘肃省原政协主席韩正卿先生题写)</span></p><p class="ql-block">上天梯源于宗教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崆峒山的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经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维修而形成现在的规模,<b><u>石阶总数为378级</u></b>。</p><p class="ql-block"><b><u>古人有诗形容上天梯:“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里是登临皇城的唯一通道</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药王洞</b></p><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民国期间曾修葺,洞内塑药圣孙思邈“坐虎真龙”像,在左右两侧新开凿面东洞2孔,分别塑有扁鹊、华佗彩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登临处</b></p><p class="ql-block">在 《史记》、《汉书》中记载,<b><u>秦始皇曾一次登临崆峒山,而汉武帝六来平凉两次等崆峒山</u></b>。</p><p class="ql-block">《史记•始皇本纪》有: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丞相李斯奉旨在崆峒山刻石“西来第一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崆峒山塔群</b></p><p class="ql-block">崆峒山塔群分布于崆峒山景区中台、北台、灵龟台,历经清代至民国之间,计有道成和尚塔、怀睿和尚塔、灵峰塔、灵秘塔、普通塔、隐相塔、大彻塔七座佛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塔院</b></p><p class="ql-block">崆峒山的名木古树多集中在寺庙周围,树龄在百年以上高大壮观的苍松翠柏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这是小塔院屹立着一座明代古塔,塔顶上生有塔松,成了一种罕见的天然盆景,据考察塔松是华山松和油松。这棵松虽生长在塔顶瓦缝中,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养料,但却长得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法轮寺</b></p><p class="ql-block">中台法轮禅寺始建于唐代,原名舒花寺,宋朝立名法轮寺,毁于浩劫(十年动乱),1992年恢复重建,占地15亩。现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千佛堂、法堂、念佛堂、地藏殿、玉佛殿、伽蓝殿、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观音堂</b></p><p class="ql-block">越“朽木桥”抵北台北端,其地东、北、西三面皆临深谷,然崛起一长、宽不过十米的高台地,原有观音堂,历代有兴废,后仅存赤砂岩浮雕菩萨像。1993年冬,居士齐世明促就张国庆捐资重建观音堂,矗立起清式重檐大殿一座。内有彩塑千手千眼观音,内墙浮雕84尊,形态各异,生动细腻,历时三载始成,可视为崆峒山轰动之举。</p> <p class="ql-block">崆峒山一日游结束,坐索道下山。崆峒山是中国最典型、最壮丽的丹霞地貌之一,遗迹资源丰富,特点突出。公园中的一山、一水、一石洞都是地球亿万年精心编织出的地质画卷,一首由岩石、流水和生命共同演奏的自然交响曲,是地球演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p> 夏河拉卜楞寺 <p class="ql-block">十月的甘南,褪去了夏日的燥热,迎来了秋天的凉爽。由<b><u>兰州一路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启了甘南二日游</u></b>(拉卜楞寺~桑科草原~郭莽湿地~扎尕那~米拉日巴佛阁~兰州)</p><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b><u>甘南算得上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u></b>都是甘南的代名词,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多元的地理元素:高原、山地、丘陵、河谷,不同的地貌类型在这里聚集;长江、黄河,不同的水系在这里流淌,流经甘南的黄河给了甘南苍茫高远,水天相接的壮丽景色;居住于此的藏族民众给了甘南绚丽、多彩,被誉为美丽神奇、纯净圣洁,世人仰慕的<b><u>人间仙境——香巴拉</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拉卜楞寺</u></b>位于夏河县城一公里处,大夏河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成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在聚宝盆上,<b><u>海拔在3200米,</u></b><b style="font-size: 18px;"><u>电影《天下无贼》里的那个寺庙就在这里</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整个寺院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大型殿顶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薄,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b><u>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u></b>。</p><p class="ql-block">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亲王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鼎盛时期,僧侣达3600余人,是甘南地区一处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历经了历代<b><u>寺主代嘉木样大师</u></b>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大和完善,<b><u>如今寺院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6扎仓)、16处佛殿、18处大活佛宫邸、僧舍730间、现有1200多僧侣,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院、佛塔、嘉木样大师别墅群等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拉卜楞寺</u></b>为安多地区名刹,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b><u>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諺</u></b>。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布置铜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人建筑成就,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p> <p class="ql-block">矗立于寺院内的<b><u>砖石喇嘛塔</u></b>建筑形式统一,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主要有:离合塔、神变白塔、白塔、贡唐宝塔等。</p> <p class="ql-block"><b><u>拉卜楞寺的居住建筑包括寺主嘉木样寝宫、普通活佛府邸、普通僧舍等</u></b>。</p><p class="ql-block">囊欠,是高级活佛自己建造的宅院,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所有的活佛都有自己的府邸,以嘉木样活佛府邸(寝宫)规模最大,包括居住区、礼佛区、接待区、公务活动区等。其他<b><u>著名活佛有十八位,称为“十八囊欠</u></b>”。</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p> <p class="ql-block"><b><u>拉卜楞寺下设六大扎仓(学院),其中一个显密学院,五个密宗学院</u></b>。</p><p class="ql-block">显宗重理解,要系统学习佛教学原理;密宗重修持,学僧接受专门教育。</p><p class="ql-block">分别为闻思学院(属于显宗,最大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喜金刚学院、续部上院、下续部学院,六大学院在全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四年大学期、二年中学期、三年小学期。)</p> <p class="ql-block">闻思学院是整个寺院的中心,时论学院、喜金刚学院、上续部学院、下续部学院环绕闻思学院分布。学院均为院落式布局,庭院很大,经堂较小,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只是规模大小不同。学院建筑是经堂,经堂内设后殿、护法殿、有的学院如下续部学院、喜金刚学院等则在经堂外建护法殿,各学院都有自己的讲经院和厨房,均建在学院附近。</p> <p class="ql-block"><b><u>佛殿</u></b>,是僧众诵经和信徒朝拜的场所,主要用于供奉佛塔或高僧灵塔。现存近10座单独自成格局佛殿,有宗喀巴佛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白伞盖菩萨殿、绿度母佛殿、白度母佛殿、寿安寺、文殊菩萨殿等。</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有一条环形的转经路,其中很长一段是<b><u>转经廊</u></b>,墙壁上安放着不计其数的转经筒,世界罕见。在这里你会看见通往甘南路上朝圣者们那善良的灵魂……藏民们沿着长长的转经路,<b><u>虔诚的祈祷,神情专注而丝毫不为外境所扰。</u></b></p> <p class="ql-block">我见到过年幼的孩子,还有步履蹒跚的长者,一手摇经筒,一手转经筒,<b><u>口诵六字真言</u></b>,目光平和而执着。</p> <p class="ql-block">在安多藏族人心中,这座寺庙就是吉祥胜地。<b><u>转山转水转佛塔</u></b>,它吸引了无数朝圣者和旅人。</p> 桑科草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桑科草原</b></p><p class="ql-block">桑科大草原在甘南州夏河县城西,距拉卜楞寺18公里左右,<b><u>海拔在3000米以上</u></b>,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以其优良的草场和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事活动,而享誉西北藏区。</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甘南大草原的东起点,海拔在3100米左右。夏季气候凉爽,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牧歌风光,是甘南州的主要畜牧产品基地。</p> <p class="ql-block">桑科草原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相传,这里曾经<b><u>是英雄格萨尔王进行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神圣之地。</u></b></p><p class="ql-block">在藏语中,烟祭被称为桑火,进行烟祭的行为被称为煨桑,因此这片地域被命名为桑科,即“煨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不到甘南,不知中国之大;不到夏河,不知甘肃之美。</p><p class="ql-block">在甘肃广袤高原中,夏河桑科草原尤如一块镶嵌在黄绸缎上的翡翠,格外耀眼。这里一望无垠,大夏河从南到北缓缓穿过,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p> 郭莽湿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u>郭莽湿地</u></b>,处在甘南州碌曲县境内,是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整个景区由湿地、沼泽、河流组成,是<b><u>黑颈鹤等候鸟冬眠的重要栖息地</u></b>。著名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都曾经由此经过。</p> <p class="ql-block">郭莽湿地观景台,<b style="font-size: 18px;"><u>海拔已达3562米</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一路上来是气喘吁吁,这里虽然离西藏较远,但海拔高、气温低的气候特点却和西藏很多地区相似。</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湿地上九曲河水静静流淌,藏区特有的经幡随风飘扬,牧民的毡房冒起袅袅炊烟,给寂静的草原增添了些生机。</p> <p class="ql-block">湿地辽阔无边,衰草连绵。极目远眺,湛蓝天空下巨大的山脉挺拔耸立,其间白云朵朵,河流纵横。国道两侧的马儿、牛儿、羊儿悠闲地吃着草儿,偶尔有几声尖叫从空中传来,原来是飞翔的雄鹰在高歌,这里真的是一片世外桃源,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烦恼。</p> 扎尕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u>白龙江</u></b>(去往扎尕那途径白龙江)</p><p class="ql-block">清澈美丽的白龙江,旧称羌水,为嘉陵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与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镇,流经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白龙江长约600公里,其中甘肃境内450公里,是陇南的母亲河。沿着白龙江有郎木寺,武都龙华寺、武都通化山普化寺、陇南汉王寺等百座佛教寺庙,使得白龙江被<b><u>誉为中国西部的佛教文化圣河。</u></b></p> <p class="ql-block"><b><u>“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是一座天然崖壁构筑的古城,俗有“阎王殿”之称</u></b>。传说中是“被神用大拇指摁开的地方”。扎尕那村雄踞迭山山脉之间,<b><u>海拔3000~3300米的山谷之中,周围环绕着4000米的大山</u></b>,山石峭壁和密林包裹着<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哇、业日、达日、代巴四个自然村落和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拉桑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一圈俏丽的</span><b style="font-size: 18px;"><u>崖壁包裹中的藏族小村寨</u></b><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坐落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山体下,中间大片草滩和庄稼,四村一寺点缀其间,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宁静秀美。从早到晚,云雾缭绕,如临仙境,</span><b style="font-size: 18px;"><u>是名符其实的香格里拉净土。</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2019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3年又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在解放前属卓尼县杨吐司的四十八个旗之一,当地的<b><u>始祖为吐蕃第三十二朝顺赞干布的后裔</u></b>。</p><p class="ql-block">一个藏族小村寨,寨内游牧、农耕、狩猎和樵采等多种生产活动合理搭配和互补融合,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典范。</p> <p class="ql-block">穿行在这片净土,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着高原的壮美风采,草原森林与峡谷险峰蜿蜒起伏着神奇扎尕那的雄伟秀丽,生态家园与童话世界生动演绎着<b><u>九色甘南</u></b>的诗意情怀。</p> <p class="ql-block">八十多年前,甘南来了一位重量级外国人—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他为了求证位于青海和甘南的阿尼玛卿山是否世界第一高峰,同时寻找一些高寒植物种子,洛克在由云南前往阿尼玛卿的途中,来到了郎木寺东侧和迭部和卓尼县,收集了大量民族学数据和植物标本,因此,这里<b><u>被称为洛克之路。</u></b></p> <p class="ql-block"><b><u>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约瑟夫•洛克到达迭部,惊叹这里绝美的原始自然风光,激动之余留下这样的感慨:“迭部是如此令人惊叹,如果不把这绝佳的地方拍摄下来,我会感到是一种罪恶,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u></b>。</p><p class="ql-block">此后,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有关照片和文章,为希尔顿创作《消失的地平线》提供了难得的素材。</p><p class="ql-block">曾被美国杂志评为“世界50个户外天堂之一”,被美国探险家洛克称为“上帝的伊甸园”。</p> <p class="ql-block">约瑟夫•洛克从这里给萨金特教授写信:“迄今为止,迭部是整个西北地区植物资源最好的地方,针叶林资源独一无二,有大量稀有桧植物的种子。云南虽多高山植物,针叶林却不丰富。在这里常常有7种不同类型的针叶树树丛,从远处就可以辨认出来,这种情形前所未见”。</p> <p class="ql-block">这种恍若隔世的梦幻感、曲径通幽的神秘感、叹为观止的差异感,总能以别开生面的惊喜,满足人们探秘自然奥妙的好奇心。</p> <p class="ql-block">进入洮叠古道溯溪而上,峡谷两端山峰骤然收窄,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构成一道石门,入目的是山谷间青山翠林,同时耳边传来淙淙流水和回响在峡谷中清脆鸟鸣,当真是奇幻瑰丽。</p> <p class="ql-block">璀璨宝石般的湖泊镶嵌在云雾缭绕的山峰脚下,仍然是最初的<b><u>原始状态</u></b>。</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山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方有60余座古冰川地貌山峰。2009年11月,上榜杂志《中国国家地理》发布的十大非名山峰榜单,扎尕那位居第四。</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着西藏的一切,但和西藏截然不同;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相连的草原;蜿蜒流淌的河流,璀璨宝石般的湖泊;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b><u>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u></b></p> 米拉日巴佛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米拉日巴佛阁</b></p><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唯一一座供奉各派祖师的九层碉楼式建筑“米拉日巴佛阁”</p><p class="ql-block">位于甘南州州政府合作市,全称“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是全藏区唯一一个藏传佛教各派祖师的高层建筑名刹,始建于清朝乾隆年四十二年(1777年)是为<b><u>纪念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米拉日巴大师而建。</u></b></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建筑,内不见石,外不见木,融合了藏族堡式建筑,和汉式的佛格式建筑,佛阁共有9层,因此当地人也称他为9层楼,每一层都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一个时代或一个支派,并包括了已经被神化的藏族历代名人;佛格内每一层都保存着许多精美绝伦的壁画和唐卡,绘画技法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是噶举派(白教)的创教者之一,是藏传佛教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一位大师。他年幼丧父,家产被伯父霸占,随母过着贫困生活,饱受凌辱。他为改变人生,拜在玛尔巴译师门下。为了磨练他的心性,玛尔巴曾让他在连续六年之内修建众多城堡,然后再一一拆毁。之后,米拉日巴又在岗仁波卿雪山上苦修9年,饮冰雪、食青苔,以致毛发肤色都变成了绿色,最终印证了“大手印”和拙火定”密法。</p><p class="ql-block">“拙火定”能够大幅度提高身体温度,因此即便是在冬季,他也只穿一袭布衣,<b><u>人们称之为“米拉日巴”,意为米拉家族中穿布衣者。</u></b></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修炼过苯教和红教的密法,参与开创了白教,而他对密宗的心得又被后来的黄教所沿袭,所以收到藏传佛教各派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终身未见道场,在青藏各地云游传教。他穿教的方法独特,常以歌唱教门徒,对后世藏族诗歌发展产生过影响。</p> <p class="ql-block">米拉日巴佛阁处在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213国道纵穿而过,是甘南旅行的必经之地。这里就是合作,音译为“黑错”,羚羊出没的地方。没看到羚羊,却遇见了一群<b><u>凶猛的秃鹫正在残食一只死去的野生动物。</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u>甘南二日游到此结束。</u></b><b><u>“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u></b>,4.5万平方公里的甘南大地上,藏、汉、回、土、蒙古等24个民族的人们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孕育了以藏族特色为主,各民族特色相融合的独特风情,谱写了甘南多姿多彩的文明诗篇。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多样性、包容性而独具魅力,异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交响丝路,如意甘肃。走进甘肃,犹如走进了长长的历史隧道,如意甘肃,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历史教科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谢谢美友光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