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 : 翰林修撰</p><p class="ql-block">歌曲 : 云水禅心</p><p class="ql-block">演唱 : 云水禅心</p><p class="ql-block">图像 : 网络(感谢)</p><p class="ql-block">鸣谢 : 品鉴老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赋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重要文体之一,赋分为四种,即文赋、骚赋、诗赋、俗赋。2000多年来赋和诗词一样在不断经历着发展和变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杰出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马积高先生《赋史》一书中把赋分为文赋、骚赋、诗赋、俗赋四类。</p><p class="ql-block"> 文赋:诗、词、曲、赋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政宗体裁,我们读古代文学中就有《诗经》,诗经是中国有文字记载首部文学精典,所以诗在后来逐步严谨,到了唐朝格律甚至有点苛刻了,要求押韵、对仗等,留传至今。诗是最早文学产物!赋、词、曲比诗产生晚一些,由于赋、词、曲来源于民间说倡对话式的歌、曲,再后来就有了小说,散文等等。有些短小文章和应用文,散文难以分清,中国传统正宗文学是逐步演变而来的,有先后的,不可混淆。文学家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赋同汉语语言形态关系紧密,所以赋的出现丰富了文学体裁汉语语言美,我们不能丢了汉语言美的力质,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赋究竟分哪些体式,赵逵夫说分为五种,““楚辞体”,</p><p class="ql-block">“两汉体”,“三国六朝体”,“唐体”,“宋体”,共五体”。赋体由于时代变迁,各个时代不同特色,赋的发展符合历史进程。另一方面赋体各个时代之间又有连贯性,不能隔裂开来,时代性与连贯性区别毕竞不是很大。</p><p class="ql-block"> 文赋当中又可分为散体赋、骈赋、律赋三类,其中散体赋又分为大赋小赋两类。唐宋时代的赋称为“新文赋”,战国汉魏时期赋称为“古赋”。骈赋和律赋有人称散体赋,这是不可以的,骈赋要求对偶,律赋要求更严格要求对仗,而且限韵,所以骈赋律赋不应称为散体赋。</p><p class="ql-block"> 骚赋句式“兮”字每句出在上句末,每句六言,“兮”除了句末还有在句中的,如《九歌》兮在句中,</p><p class="ql-block"> 骈赋随着时代变迁逐步寞落,虽然如此,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文体,骈文自有其地位与魅力。王勃《滕王阁序》、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筠《与朱元思书》、庾信《哀江南赋序》等都是值得一读的骈文名篇,其中《滕王阁序》更是被誉为“千古第一骈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诗体赋由诗发展而来,直到明清时代。有些诗赋和诗很难区分,比如萧悫的《春赋》:</p><p class="ql-block">“落花无限数,飞鸟排花度。</p><p class="ql-block">禁苑至饶风,吹花春满路。</p><p class="ql-block">岩前片石迥如楼,水里连沙聚作洲。</p><p class="ql-block">二月莺声才欲断,三月春风已复流。</p><p class="ql-block">分流绕小渡,堑水还相注。</p><p class="ql-block">山头望水云,水底看山树。</p><p class="ql-block">舞余香尚在,歌尽声犹住。</p><p class="ql-block">麦垄一惊翚,菱潭两飞鹭。”</p><p class="ql-block">又如庾信小赋,全篇七言押韵:</p><p class="ql-block">宜春范中春已归,披香殿里作春衣。</p><p class="ql-block">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p><p class="ql-block">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p><p class="ql-block">一从香草足碍人,较尺游丝即横路。</p><p class="ql-block">对偶、对仗、又韵脚,如果不注明“赋”,谁能确定是赋还是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俗赋: 文学中各体式有诗、词、曲等,皆有 “雅” “俗” 之分,赋也一样,骈文、骈赋、律赋、骚赋、诗贱、文赋等均为文人之作,典雅华美在文学殿堂中是 “阳春白雪” ,一般我们称为 “雅” 赋。这里特别提出: 俗赋,俗赋和其它四种赋定型于西汉末年。江苏连云港发现了俗赋《神乌赋》,这之前在敦煌发现了俗赋作品即王褒的《僮约》和《责须髯奴辞》已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了,却不知道赋早在西汉就定型了。俗赋,顾名思义在俗字上,俗赋即用通俗语言写成的赋,即 “下里巴人” 民间一种赋体。方言俗语皆可入赋运些作品中的铺陈敷衍故事情节更为完整连贯,生活气息浓厚猫写人物情感丰富细腻真挚,言调铿锵,琅琅上口,说明唐,五代民间艺术的高度发展。一句话俗赋就是民间艺术,民间说唱文体即称为俗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俗赋: 在这里我们先讲个故事即是《神乌赋》的故事。“神乌赋” “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一个禽鸟相斗与生死诀别的故事。大意是阳春三月,雌雄二乌筑巢,筑巢之材为盗鸟所窃,雌乌与盗鸟相遇于途,双方厮斗,雌乌被创,为“贼捕取,系之于柱”,盗鸟反而逍遥法外,雌乌侥幸挣脱,逃回巢中,但余缚缠身,雄乌施救无果,欲与雌乌同归于尽,雌乌劝阻,嘱其另娶贤妇,善待孤子,说罢投地自尽。雄乌哀号,飞离故处。赋的结尾是“鸟兽且相忧,何况人乎?哀哉哀哉”等一段议论,缘事而发,颇为感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神乌赋》的发现,我们看到的是个禽鸟寓言故事赋。它自出土以来经过学术界的研究,学者们在识读赋文内容的基础上,也形成多种认识,《神乌赋》“用幽咽愤排的叙事体写出前汉由盛面衰之际小民的怨苦,或认为“《神乌赋》通过以鸟喻人歌颂赋中主人公神乌对文明的追求,对邪恶的抗争”,或认为《神乌赋》“曲折地反映了西汉末年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的黑暗”等等。诸家结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土竹简上为“神乌缚”,书写为隶书,据裘锡圭先生考证“缚” 即“赋”的通假字,“神乌缚” 即“神乌赋”。</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俗赋的起源,演变,内容,艺术特点,体式结构的探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这一文学形式,我应当更加重视这一传统文学 俗赋 。努力发掘俗赋作品,它有丰富的文化价值精神世界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俗赋浅而幽默,感情丰富,颂扬,风趣,讽刺,嘲讽,挖苦,比喻多种形式,俗赋我很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