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宣教口六十年代末部分财会档案

韩特

<p class="ql-block">山东博物馆志愿者王成军老师是一名文史爱好者,他最近在中山公园旧书市场淘到文革时期长清县宣教口财会记账凭证档案两册。之前因为我们对祝志成老先生在长清文物工作做出的贡献有过探讨,所以王老师也是在这些资料里偶然扒翻到祝先生的名字后就果断买下,随后拍给我看。</p><p class="ql-block">说实话,看到长清县文化馆工资表里那些老前辈们的名字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袁骏先生是长清县文化馆第一任馆长,浙江镇江人。他曾在黄埔军校学习过,还参加了抗美援朝。转业后随他在山东省立医院工作的爱人来到济南。上级领导考虑到袁先生学识渊博,又对文史颇有研究,就派他到长清县文化馆工作。他们家就在文庙大成殿东边住,他的书房应该是大殿的东厢房。室内全是书和文物啊!袁先生的二儿子袁欣(二毛)和我是同学,我也就有机会经常和他偷偷溜进书房去看那些书。书房里的古字画也挺多的,东墙有一幅苏东坡的“醉碑”拓片,那一屋的文物就是现在长清博物馆最早期的馆藏。袁先生大高个子,总是穿一身带襟扣的布衣,带着圆形高度眼镜,给人的印象斯文而温和。</p><p class="ql-block">祝志成先生是江苏阜宁人。曾供职于山东省文管会,主要从事文物的收购、文物的分类和断代等工作,为丰富山东文物的收藏和展陈做出突出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被下放到长清县文化馆工作。曾经参加过长清岗辛战国墓、小屯商代墓葬的发掘。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将一些珍贵文物永远的留在了长清。还参加过灵岩寺辟支塔塔刹的修复工作。为长清文物事业的发展可谓是呕心沥血。2009年国家文物局依据祝志成的先生骄人业绩,向其颁发“从事文物、博物馆工作六十年”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吴振华先生是江苏丰县人,第二任长清文化馆馆长,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说到他的艺名吴旋,那可是家喻户晓。他主要负责群众文化,经常在全县一些重要场合进行的大合唱担任指挥。他全身都激扬着音乐的律动,每个指挥动作都充满了那个时期特有的红色激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我们东方红学校指导大合唱,歌名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他先是听我们唱了一遍,然后问大家唱得好不好,大家自然说是唱得好。他走向主席台又问大家:“我们赞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你们唱出那种自豪感了吗?你们是用感情来唱的吗?”</p><p class="ql-block">他又说:“首先心里要滋悠悠的,要面带微笑,都笑模呵的!”</p><p class="ql-block">他的诙谐幽默让大家都笑了,兴致和热情一下子都提起来了。</p><p class="ql-block">然后他给我们做示范,独唱了那首歌:</p><p class="ql-block">“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p><p class="ql-block">嗨!就是好!”</p><p class="ql-block">在唱到:“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的时候,他的头随着节拍左右摇摆,表现出极强的感染力,唱出了那种喜庆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在他的教导和指挥下,大家都面带微笑、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完成了那首歌的合唱——我记忆里最棒的一次合唱。</p><p class="ql-block">苏明才先生是青岛人。主要担任县内美术普及和肖像画创作。著名的东关主席像台毛主席画像就是他绘制的。我曾经跟他学过素描,是我美术爱好的启蒙老师。据说后来他回青岛建立起自己的油画工作室,还搞起了艺术沙龙,弄得风生水起的。</p><p class="ql-block">另外三位我就不认识了,据走访知情者,三位均是在文化馆待的时间不长就调走了。</p><p class="ql-block">看工资表时间是1968年11月,上面没有我比较熟悉的刘振东先生。他的儿子刘彬和我同学,上二年级的时候刘彬插班到东关小学一班。由此看,刘振东应该是1968年12月,或是1969年1月份由部队专业后来长清文化馆工作。主要负责连环画创作、舞台美术和摄影工作。县里每当有大型会议,都能看到风度翩翩的他一手端着相机,一手拿闪光灯拍照的身影。印象最深是听他讲和那些身穿防化服的战地记者们拍摄氢弹实验爆炸的情景。大部分摄影记者都被强大的冲击波冲到身后掩体,以至于没来得及拍照。唯有刘振东先生在被冲倒前按下快门,拍下蘑菇云,后发表在《解放军文艺》的封面。</p><p class="ql-block">仔细看工资表很有意思,袁馆长行政级别19级,每月实领工资55.64元。那时候都是住公家的房子,也都是用公家的家具。因此也就有那个时期的房租和家具使用费数额。房租从2.33元到0.30元不等;家具从0.20元到0.40元不等。他们去济南出差补助金额,都让我们对长清当时的财会制度有了概念认识。</p><p class="ql-block">即是宣教口的档案材料,那一定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我就给王成军老师发微信,希望他再拍些资料照片过来。王老师看我如此关注这些东西,虑及我又是长清人,索性将材料一块打包通过快递都送给我了。在收到快递的那一刻,我就把成军当成一辈子的兄弟来交往了。</p><p class="ql-block">我注意到另一张工资表和会议费用报销单据有朱长富的名字。我就给过去一块下乡的朱长英发微信,问她二哥朱长富是否当过老师。她马上联系上了二哥,并把照片发给他。二哥看到后很是激动,没想到还能看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有自己签字的单据。当时他是临时被抽调到学校任代课老师。</p><p class="ql-block">朱长富先生供职于电力系统,曾担任过鲁能的老总,后以政协副主席的身份退休于天津政界。</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张孝堂山看管费单据,领款人是崔立文,是我朋友张传翔的姥爷。这得算是长清最早的专职文保员了。不难看出即便是处在文革的红色漩涡,在“我们不但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立一个新时界。”的大背景下,县革委对1961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堂山郭氏墓石祠的保护还是很到位的。</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真没想到,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这些我认识的老文化人,竟是以这种方式让我重新走近他们,让几乎消失了的记忆变得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找时间对卷宗再仔细查看,再做补充。</p><p class="ql-block">借此感谢王成军老师的慷慨!作此文以铭记。</p>